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供体神经端-侧缝合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比较研究

    作者:杨蓊勃;虞聪;陈琳;杨剑云

    目的 比较不同供体神经端-侧缝合修复臂丛神经损伤效果的差异.方法 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5组,切断右侧颈5、6神经根,模拟臂丛上干损伤,分别以膈神经及同侧颈7神经根作为供体神经,按照端-端和端-侧两种缝合方式修复患侧肌皮神经,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不予修复.各组分别于术后1、2、3个月取材,作神经行为学评分、电生理及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 术后3个月,以不同供体神经行端-侧缝合组均有明显神经再生现象,但效果不及对应的端-端缝合组(P<0.05).同侧颈7神经根端-侧缝合组,其行为学评分、肱二头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肌肉和神经组织学检测为各修复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大鼠上干损伤模型中,采用不同的供体神经进行端-侧缝合效果存在差异,膈神经与同侧颈7神经相比,是端-侧缝合相对较好的供体神经;利用神经端-侧缝合修复臂丛神经损伤的效果尚不能达到与端-端缝合相同的效果,临床使用需掌握严格的适应证.

  • 不同延迟修复时间对神经端-侧缝合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蓊勃;虞聪;陈琳;杨剑云

    目的 比较不同时间延迟修复对神经端-侧缝合疗效的影响,对动物实验结果与临床疗效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清洁级SD成年雌性大鼠30只,随机等分为5组:损伤后直接修复组(0 d);伤后1周(7 d)修复组;伤后3周(21 d)修复组;伤后6周(42 d)修复组;对照组(controlling group,CG).将大鼠右侧肌皮神经切断后旷置不同时间作为受体神经,以同侧尺神经作为供体神经.饲养3个月后,对实验动物进行神经电生理及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 术后3个月,在电生理、肌肉、神经组织病理学等项目,延迟1周修复组的各项指标均为各组中佳,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直接修复组与延迟3周修复组部分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延迟6周后进行修复组,各项指标的恢复程度较低,与其他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损伤后间隔不同时间进行修复,会对端-侧缝合的疗效造成影响;神经预变性1周后进行端-侧缝合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但随着预变性时间的延长,手术效果逐渐变差;失神经支配后靶肌肉萎缩程度加重,其对神经端-侧缝合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可能是造成实验结果与临床疗效之间差异的原因之一.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