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6排CT在评价心绞痛斑块性质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阵;史改英;李建臣;汤建民

    目的 探讨16排计算机断层扫描造影技术(CTA)在评价稳定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共入选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9±8)岁]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13例[男6例,女7例;平均年龄(57±6)岁];不稳定型心绞痛17例[男12例,女5例;平均年龄(60±4)岁].CTA检查通过回顾性心电图门控方法进行.患者平均心率(58±5)次/min.在CTA检查中以4 mL/s的速度静脉注入120 mL的Omnipaque 300造影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由2位有经验的医师独立进行评估.结果 1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局部平均CT密度值是(202±54)Hu,1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局部平均CT密度值是(23±19)Hu(P<0.01).结论 CTA在评价稳定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 16排CT在评价胸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宋玮;殷炎;杜勇平;刘建平;华佳;何奔;王彬尧

    目的:探讨16排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在评价胸痛疑似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胸痛疑似冠心病患者入选,分别用16排CT造影方法(CTA)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方法(CAG)评价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并以CAG为标准计算CTA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CTA能评价所有627个冠状动脉节段中的546个(87%).在该546个冠状动脉节段中,CTA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PPV和NPV分别是94%、95%、82%和99%;CTA对冠状动脉左主干及其近中段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PPV和NPV均高于冠状动脉远段和分支血管.结论:CTA能较准确地评价胸痛疑似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尤其是近、中段)的病变情况.

  • 16排CT在评价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宋玮;殷焱;卜军;杜勇平;刘建平;华佳;何奔;王彬尧

    目的:探讨16排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SCT)在评价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入选216例进行16排CT造影(CTA)检查的患者,CTA检查通过回顾性心电图门控方法进行.如发现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再进行导管介入的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证实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情况.CTA和CAG结果均由两位有经验的医师独立进行评估.结果:在216例CTA检查中,有5例显示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在这5例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中,4例是右冠状动脉(RCA)起源异常,1例是RCA分支-圆锥支行走异常.其中,3例RCA开口位于左冠窦,1例RCA开口起源于左前降支(LAD)近端,1例RCA分支-圆锥支行走于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到达心脏前壁.上述结果经CAG证实.结论:16排CT造影方法能准确地评价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