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世界级网红,同时肩负世界级懂王称号的特朗普陨落了,崇尚科学的拜登赢了。

  对此,Nature在第一时间发表了题为“Scientists relieved as Joe Biden wins tight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的报道,全世界的科学家们终于盼来了一位真正懂科学的总统。

医学SCI科研写作:怎样做好医学科研

  殊不知,拜登和特朗普来自同一所学校——宾夕法尼亚大学。

  当地时间11月7日,宾西法尼亚大学校报The Daily Pennsylvanian发布一则新闻称:本校前教授拜登,打败本校毕业生特朗普,赢得总统宝座。

医学SCI科研写作:怎样做好医学科研

  科研圈对美国总统大选如此关心,近些年来,恐怕还是头一遭,究其原由,特朗普政府对待美国科学界的态度或许难辞其咎。

  当选美国总统需要懂科学,作为科研圈一枚螺丝钉的我们,该如何做到懂科学?能够做到吗?

  其实Nature子刊Nature Materials在去年就给出了我们答案。

医学SCI科研写作:怎样做好医学科研

  作者发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人生旅程,一个人成为科学家的“智慧”通常是他们所处环境的产物。经过了4年的采访研究后,作者总结出几个如何懂科学的建议。

  01做出明智的选择

  每个实验、每次和每篇论文都会花费时间。化学家克里斯·亨特(Chris Hunter)说过,科学地进行选择对于时间合理利用至关重要。

  经济学家称之为“机会成本”,也就是说做一件事的同时意味着失去了做另一件事的机会。

  02了解冒名顶替综合症

  这是一种怀疑自己会成功的感觉,一般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1)别人认为我很厉害,但我自己并不觉得有能力做好很多事;

  (2)害怕被揭穿我是“骗子”、"冒名顶替的",其实我真没那么厉害;

  (3)我没有资格得到赞赏,所有的事情做的还OK主要是因为运气,并不是因为我的能力和天赋。甚至连爱因斯坦都有过这种感觉。

  03不只关心论文

  许多有才华的科学家都极力反对“卡尔·萨根效应”,它提出了一种错误的假设:从事公众参与的科学家比完全专注于研究的科学家更糟糕。然而现实情况正好相反:前者往往能发表更多更高质量的论文。

  附赠几条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①与你的supervisor(多为博后或二导)保持密切的联系

  让他定期了解你的进度。不管有多忙,都要为他们腾出时间,同样尝试让他们为你腾出时间。每个supervisor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些人喜欢监督博士学位的每个步骤,而另一些人则给你几乎完全的自由。

  ②不与他人比较

  与他人比较容易陷入恐慌。每个研究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从事的研究也是如此。在某些领域,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取得值得出版的突破;某些领域则容易高产。每个人只需要从错误中成长出来,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即可。

  ③总埋头在实验室并不好

  搞科研是马拉松,而不是短跑。要学会在工作学习和个人生活之间取得平衡。定期休息并制定规程,以使自己的身体习惯于自己的工作时间表。

  掌握上述几条建议后,也许会对你的科研之路增添无限可能,但现实是只有少数人在科研圈,更少数人将科研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

  科研并不总能给各位科研工作者带来足够的满足感,当你徘徊不前甚至绝望沮丧的时候,你可以告诉自己不是自己不够优秀,只是这条路不适合自己。

  正如Science的一篇评论文章说的:It’s OK to quit your Ph.D.

医学SCI科研写作:怎样做好医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