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维生素这个“深宅大院”里,B家族绝对算得上是大户人家,全家共9口人,而且个个“身怀绝技”,举重若轻。

  他们分别是维生素B1(核黄素)、维生素B2(核黄素)、烟酸(维生素B3)、泛酸(维生素B5)、维生素B6(吡哆素)、生物素(维生素B7)、叶酸(维生素B9)和维生素B12(钴胺素)。

维生素B族靠什么拿下五届诺贝尔奖?

  而且,维生素B大家庭的9位成员共成就了5届诺贝尔医学奖、7位获奖人。

  维生素B1 与“脚气病”

  维生素B1缺乏(thiamine deficiency,TD)流行于18至19世纪,当时在中国、日本,尤其在东南亚一带每年约有几十万人死于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脚气病。19世纪末,荷兰医生艾克曼在东印度的军队中研究脚气病,并提出了脚气病的营养学假说,并获得了1929年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

  波兰化学家冯克于1912年宣称提纯了这种物质,因为这种物质含有氨基,所以被命名为维他命(Vitamine),这是拉丁文的生命(Vita)和氨(-amin) 缩写而创造的词,在中文中被译为维生素或维他命。

  然而,真正的抗脚气病因子由两名荷兰的化学家简森(Barend. C. P. Jansen) 和多纳斯(Willem. P. Donath)于1926年从糠中提取,并命名为硫胺素(Thiamin)。

  维生素B2与牛奶:

  1879年英国著名化学家布鲁斯发现牛奶的上层乳清中存在一种黄绿色的荧光色素,他们用各种方法提取,试图发现其化学本质,都没有成功。几十年中,尽管世界许多科学家从不同来源的动植物都发现这种黄色物质,但都无法识别。

  1933年,美国科学家哥尔倍格等从1000多公斤牛奶中得到18毫克这种物质,并和瑞士化学家卡勒于1935年进行了人工合成。后来人们因为其分子式上有一个核糖醇,命名为核黄素。二者分别获得1937和193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维生素B12与肝脏:

  20世纪初,欧美笼罩在致死性贫血的阴霾下。这种病又被称为恶性贫血,患者血液中红细胞数仅为正常人的1/3甚至更少,发病者通常不出3年便死亡。

  1929年,美国科学家惠普尔、迈诺特及其助手墨菲在治疗恶性贫血的病人时发现,每日吃半磅生的或轻微煮过的牛肝,病人的贫血症状会大为减轻。这一发现开创了对恶性贫血机理的深入研究。193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授予了这3位科学家。

  随后,1948年美国和英国的研究者几乎同时从肝脏浓缩物中分离出一种红色晶体,即治疗恶性贫血的维生素B12。1964年,英国科学家霍奇金因确定维生素B12的化学结构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65年,美国著名化学家,“现代有机合成之父”伍德沃德因成功实现人工合成维生素B12,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日常如何补充维生素B?

  以下总结了各Vb族营养素与膳食的关系,供参考。

  ①维生素B1-脚气病

  豆类和种子外皮(如米糠)、胚芽、酵母、动物内脏和瘦肉。

维生素B族靠什么拿下五届诺贝尔奖?

  ②维生素B2-口角炎、舌炎

  奶制品、肉类、蛋类、肝脏等。③维生素B3-糙皮病酵母、肉类、肝脏、谷类、菜豆类等。

维生素B族靠什么拿下五届诺贝尔奖?

  ④维生素B6-脂溢性皮炎

  肝脏、鱼类、肉类、全麦、坚果、豆类、蛋黄和酵母等。

  ⑤维生素B9-中风

  食物中含量丰富,肠道细菌也能够合成,绿叶蔬菜、水果、酵母和肝脏等含量较多。

  ⑥维生素B12-贫血

  广泛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仅由微生物合成,酵母和动物肝脏中含量丰富,植物中不存在。

维生素B族靠什么拿下五届诺贝尔奖?

  通常来讲,膳食均衡者不会出现B族维生素缺乏,无需额外补充。此外,B族维生素都为水溶性的,在体内不易贮存,过量摄入即随尿液排出体外。

  以下几种情况可能出现B族维生素缺乏:有不良饮食习惯,如挑食、偏食、饮食不规律、刻意控制体重;存在不良嗜好,如抽烟、酗酒;特殊生理状态,如妊娠哺乳期、儿童生长发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