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易引起暴发流行。2005年,我国所在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确定在2012年消除麻疹, 即到2012年,力争将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不包括输入病例),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为加速消除麻疹工作进程,如期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工作目标,哈尔滨市认真研究和分析自身实际情况。科学研判,采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体情况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工作开展情况来源于2010-2012年哈尔滨市消除麻疹工作相关资料;麻疹疫情资料来源于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系统;麻疹疫苗接种率来源于免疫监测信息报告系统。

  1.2 方法依据国家卫生部(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和国家卫生部、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五部门联合下发的(2010-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方案》的有关要求。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省会,辖8个区、7个县和3个县级市,行政乡、镇(街道办事处)290个,行政村(居委会)2 742个;总人口1 008.5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4%。,其中014岁人口105.778万人;全市共辖乡镇级接种单位297家,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258家,村接种点39个,从事免疫规划人员共计3 262人。

  2.2 做法

  2.2.1 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我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控原则,成立了哈尔滨市消除麻疹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指导组。形成了各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了麻疹综合防控工作。市卫生防疫防病领导小组多次下发相关文件、召开会议,部署麻疹防控各项措施,协调卫生、教育、建委、民政和公安等部门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将麻疹防控所需经费列入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切实落实基层工作人员的预防接种补助。市卫生局组织医政、疾控、监督和基妇等部门,加大了对医疗机构的督导力度,特别是加强了对乡、村级卫生院,所的督导工作,避免了麻疹病例的进一步蔓延。

  2.2.2 加大麻疹疫苗常规免疫管理力度,全面提高人群麻疹疫苗接种率和及时率。加大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力度,提高预防接种质量及接种及时率。目前,除19家在建或整体纳入规划改造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外,全市25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已全部建成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实行城市日接种、农村周接种制度,保证所有适龄儿童及时获得免疫服务。(2)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工作。所有乡级单位配备了计算机和打印机等设备,建立和完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畅通各级卫生部门间、卫生服务部门与服务对象间的沟通。

  2.2.3 认真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查漏补种和应急接种工作。在2010年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基础上,2011年开展了8月龄~l4岁儿童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和重点地区15~45岁重点人群麻疹疫苗接种活动;2012年开展了0~6岁儿童麻疹疫苗查漏补种、15~45岁重点人群及大专院校新人校学生接种麻疹疫苗等活动。每年春秋两季与教育部门联合 开展新生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我市每年春季开展一次查漏补种工作,重点针对在流动人口聚集地、偏远地区居住的适龄儿童。对易感人群及时开展应急接种工作。

  2.2.4 加强监测、预警与信息收集、分析及实验室诊断工作,为麻疹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针对疫情形势,市疾控中心每年抢前抓早.及时下发有关疫情报告、疫情监测、传染源管理和麻疹病人诊治过程的有关问题:完善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加强传播链的追踪,规范开展接种工作;开展实验室检测以及做好疑似病例的排除和订正工作等。对麻疹疫情按月、按周、按13进行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疫情处理做到事件报告、进入现场调查和提交调查报告;三个不过夜”。所有区、县(市)疾控中心的实验室均通过省级考核认证并纳入全省麻疹实验室监测网络。所有网络实验室在流行季节前能够储备足够数量的麻疹、风疹诊断试剂,保证实验室工作的正常运转

  2.2.5 加强培训和督导,规范防控工作。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多次组织区、县(市)疾控中心专业人员深入区县开展麻疹防控工作的业务培训及现场指导工作,使专业人员掌握《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全国麻疹监测方案》中要求的内容。

  按照;市级与县级相结合、行政与专业相结合、巡回与定点相结合” 的原则,深入疫情高发及工作薄弱地区进行督导,对重点地区派驻督导员,协助指导规范开展麻疹防控工作。

  针对督导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各地下发督导报告,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提出整改措施。

  2.2.6 加强对医疗机构麻疹防控的管理工作。卫生行政部门多次开展督导检查工作,进一步加强了疫情报告、流调、标本采集、预检分诊和消毒隔离等防控措施,重点做好了预检分诊及静点室、呼吸道病房的消毒隔离等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2.2.7 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针对麻疹疫情形势,为使公众了解麻疹的危害及预防控制相关知识,每年印制并发放大量麻疹宣传单、宣传画和宣传板等。安排专家在新闻媒体上就麻疹的发病和流行特点及预防知识进行专题讲解, 以提高市民的预防意识。设立咨询服务电话,通过单位网站发布宣传知识。在开展多种宣传形式的基础上, 以;425宣传日” 为契机开展宣传周活动,连续多年举办大型公益讲座,组织免疫规划进学校、进工地、进社区的;三进”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形式在我市形成了群防群控麻疹的良好社会氛围。

  2.2.8 召开麻疹高发流行因素分析与研讨论证会。在2010年麻疹高发时期。邀请省、市专家对哈尔滨市麻疹疫情进行分析和研讨,对我市麻疹防控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2.2.9 开展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水平监测。2011年,我市争取市财政37.5万元专项资金.市疾控中心自筹资金12万元,在全市18个区、县f市)开展了近年来规模大的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水平监测工作,共检测血清标本10 146份,采取多阶段抽样方法,利用SA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撰写调查分析报告,为麻疹防控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依据。各区县还根据自身情况,开展了麻疹抗体水平检测,有针对性地进行补种。

  2.2.1O 制定《哈尔滨市2012年消除麻疹策略》。邀请省卫生厅和省疾控中心专家对《哈尔滨市2012年消除麻疹策略》进行论证,为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工作目标提供了政策保障。

  2.3 成效2011年以来,我市消除麻疹工作成绩显着。以县(区)为单位适龄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常规免疫2剂次接种率达到并维持在99%以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15岁以下流动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

  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为94.27%,抗体检测阴性的儿童全部补种麻疹疫苗。托幼机构、学校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率达到100% ,含麻疹成分疫苗补种率达到99%以上。

  2011年我市麻疹发病率为2.82/100万,较2010年下降了98.46% :2012年发病率为0.19/1O0万。较2011年下降了93.26% .达到了低于1/100万的水平。

  3 讨论

  消除麻疹工作是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哈尔滨市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 多部门密切,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提高适龄人群麻疹疫苗接种率和及时率,加强麻疹监测、培训和督导,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等项工作;通过对麻疹高发流行因素的分析与研讨,制定了《哈尔滨市2012年消除麻疹策略》等工作,为消除麻疹提供有针对性的依据。2012年全市麻疹发病率仅为0.19/100万.取得了消除麻疹工作的阶段性胜利,为消除麻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