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来自解放军护理杂志的一篇的医学论文,主要是介绍PICC导管置入过程中移位的方法,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便利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间我科因消化系统疾病所致恶病质行PICC置管的患者188例,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均%18.5,男105例,女83例;年龄21~8o岁,平均(46.2±4.7)岁。其中消化系肿瘤128例,炎症性肠病18例,慢性胰腺炎22例,肝硬化2O例。将18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8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有可比性。

  I.2方法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4FPICC导管,操作者和助手均为指定人员,操作者为经我院静脉输液委员会认证的PICC置管专家,助手则经我院静脉输液资格认证,具有PICC置管操作专业资格证书。

  1.2.1对照组操作方法严格按照长海医院制定的PICC置人流程,患者签署《PICC知情同意书》,仔细交谈,讲解置管的目的和重要性,取得患者信任,消除紧张心理。采用美国巴德公司PICC产品使用说明书建议,当导管头端置入20cm时,协助患者转头低头,将下颌靠近穿刺侧肩胛部,防止导管进入颈内静脉。穿刺结束后,立即行X线摄片定位,评价置管成功率。

  1.2.2观察组前期操作方法同对照组,当导管送至33~35cm(到达锁骨下静脉中段)时,助手在同侧锁骨上窝靠近胸锁关节处,以四指并拢向内下方用力按压颈内静脉],防止导管进入颈内静脉。穿刺结束后,立即行X线摄片定位,评价置管成功率。

  1.3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2.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Y。检验,以P<0.05或P<O.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1.1%(81/90)及97.9%(95/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Y=5.395,P%0.05)。X线摄片提示:对照组9例患者的导管头端进入颈内静脉,其中6例退至锁骨下静脉,3例拔除;观察组2例患者的导管尖端位于颈内静脉。

  3讨论对于恶病质,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认为是机体的综合性代谢变化过程。恶病质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肿瘤、AIDS、肝硬化、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等。与饥饿引起的脂肪丢失不同,恶病质患者不仅丢失脂肪,还丢失肌肉组织,且摄食并不能逆转恶病质患者的肌肉消耗。恶病质患者常见的症状除体重下降之外,还包括食欲减退、疲劳、肌肉消耗、感觉及知觉异常、贫血和水肿等,恶病质往往与较低的生活质量和较差的预后相关,并对疾病治疗产生抵抗。

  在PICC置管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可导致导管移位,常见的是位于同侧或对侧颈内静脉。造成PICC置管移位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原因是肢体频繁活动、体位改变以及严重消瘦等。据国外文献报道,PICC导管移位发生率为4~38%,常移位于同侧或对侧颈内静脉、奇静脉、胸廓内静脉、右心房或右心室;而国内文献报道导管移位发生率为3.7%-6.7%。导管头端进入颈内静脉的情况不仅影响PICC的正常使用,甚至需要拔除后重新置管,从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导管移位不仅直接影响导管的正常留置和临床应用,而且还会发生一些特殊的危险。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置管,颈内静脉移位发生率为9.0%,而观察组的发生率仅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消瘦患者颈内脂肪薄,用常规的;偏头法”无法压迫颈内静脉。而指压式颈内静脉阻断法可使颈内静脉高压变瘪,能防止导管进入颈内静脉。颈内静脉位于颈总动脉的外侧,与迷走神经、颈动脉并行,是颈部大的静脉干,其体表投影位于耳垂至胸锁关节的连线,易定位。但颈内静脉大部分被胸锁乳突肌覆盖,仅三角区较浅表。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头部的变动,可致颈内静脉的位置相对改变,有时可被同侧的胸锁乳突肌完全覆盖(当头向对侧偏转时),因此压迫时须仔细辨认;而且若颈内静脉定位不准确,可因压迫迷走神经或颈内动脉而导致心动过缓、低血压、恶心等症状,因此一般情况下压迫时问不宜超过10Sl9j。在针对消化系统恶病质极度消瘦患者的PICC应用实践中,护理人员除了对PICC置管患者加强健康教育、避免一些不利于导管维护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置管治疗的依从性外,探索和改进置管方法和技巧,也是减少导管移位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