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髓源性抑制细胞在妊娠过程中的变化及作用

    作者:张涛;许健;刁梁辉;李玉叶;文志伟;黄志超;曾勇

    目的 探索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在妊娠过程中的变化以及免疫抑制作用,为母胎免疫耐受调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选取2014年1~12月在我院行产检的正常妊娠妇女共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孕早、中、晚期孕妇分别为24、29、32例,产妇21例.对照组为于我院行孕前检查的正常妇女,无流产史及其他基础疾病,共34例.分别采集孕早期、中期、晚期外周血以及产妇生产时外周血、脐带血、胎盘以及蜕膜组织、产后24 h外周血进行检测.孕早、中、晚期孕妇分别为24、29、32例,产妇为21例.对照组为于我院行孕前检查的正常妇女,无流产史及其他基础疾病,共34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MDSC的比例,分析MDSC的变化.采用流式分选、纯化后的MDSC,与CD3+T细胞共培养,通过分析[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密度分析T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妊娠妇女外周血MDSC的比例(6.25±3.59)%显著高于未妊娠正常女性(1.70±0.77)%(P<0.01),而孕中期外周血MDSC比例(10.43±7.22)%显著高于孕早期(3.88±1.67)%、晚期(5.25±1.91)%(P<0.01);分娩后,外周血MDSC比例(1.81±1.08)%下降至妊娠前水平.脐带血、蜕膜以及胎盘组织中MDSC的比例也维持在较高水平,脐带血MDSC比例(17.15±6.00)%显著高于蜕膜(8.65±3.67)%及胎盘(7.66±3.73)%(P<0.01).MDSC显著抑制外周血CD3+T细胞增殖能力(P<0.01).结论 MDSC可能参与了母胎免疫耐受的调节,抑制母体免疫排斥反应,有利于妊娠继续维持.

  • CD11b激动剂leukadherin-1通过促进髓源性抑制细胞聚集和活化缓解小鼠内毒素休克发病

    作者:姚潇颖;董冠军;朱玉贞;闫风连;张惠;戴军;李学慧;熊化保;司传平

    目的 研究CD11b激动剂白细胞黏附素1(LA1)对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的聚集和免疫抑制功能的影响,并检测其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内毒素休克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C57BL/6雌性小鼠腹腔注射LA1(40μg/g),12 h和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MDSC及其亚型粒细胞性髓源性抑制细胞(G-MDSC)和单核细胞性髓源性抑制细胞(M-MDSC)的比例.取C57BL/6雌性小鼠股骨及胫骨,体外诱导MDSC,通过实时定量PCR分析LA1处理对其免疫抑制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NADPH氧化酶1(NOX1)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mRNA水平的影响.用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PBS组、LA1组、PBS联合LPS组和LA1联合LPS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G-MDSC及M-MDSC的比例及巨噬细胞表面CD86和CD40的表达,HE染色检测肝肺组织病理损伤,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肝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观察小鼠死亡率反映小鼠病情的严重程度.通过以上检测指标分析LA1对内毒素休克小鼠体内MDSC的聚集及对病情的影响.结果 LA1处理12、48 h,均显著上调小鼠脾脏中MDSC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LA1处理12 h可显著上调G-MDSC的比例;体外实验发现,LA1可诱导MDSC中IL-10、NOX1及iNOS高表达;体内实验中,与PBS联合LPS组相比,LA1联合LPS组脾脏MDSC及G-MDSC的比例显著增加,肝、肺组织损伤减轻,死亡率下降,巨噬细胞活化程度显著降低.结论 CD11b激动剂LA1可通过促进MDSC的聚集及其免疫抑制相关因子的表达缓解内毒素休克的发病.

  • 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髓源性抑制细胞和Th17细胞数量及IL-17水平增加

    作者:仇晨光;佘鹏;姚淳;周红;苏兆亮;孔繁芝

    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外周血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白细胞介素17 (IL-17)水平、Th17细胞数量及其相关性.方法 募集34例OSCC患者(Ⅰ、Ⅱ期OSCC患者18例、Ⅲ、Ⅳ期OSCC患者16例)和健康自愿者16例.分别采集其空腹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MDSC、Th17细胞比例,ELISA检测血清IL-17水平.结果 与健康志愿者相比,OSCC患者外周血MDSC、Th17细胞比例增加,IL-17水平升高.中晚期(Ⅲ、Ⅳ期)OSCC患者MDSC、Th17细胞数量、IL-17水平均较早期(Ⅰ、Ⅱ期)OSCC患者增加.MDSC数量与IL-17水平存在相关性,而MDSC数量与Th17细胞数量无相关性.结论 OSCC患者外周血MDSC、Th17细胞增加,IL-17水平升高,MDSC与IL-17可能存在相互调节作用,IL-17的主要来源并非Th17细胞,而可能来自其他固有免疫细胞.

  • 肿瘤微环境髓源性抑制细胞与T淋巴细胞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谢英杰;陈永旭;王昌俊

    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是一类免疫系统来源的、具有功能多样性的异质性细胞群,能通过多途径抑制T淋巴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促进肿瘤发生、发展.T细胞并非只接受MDSC的单向调节,而是存在多个反馈调节机制,二者的相互作用形成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关于γ干扰素(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17 (IL-17)、精氨酸酶1、外泌体及微小RNA参与MDSC与T细胞间信号交流及调控它们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作用有了进一步阐述.但是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如何干预MDSC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机制及信号通路仍缺少深入的探究.我们总结了肿瘤微环境中MDSC与T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 髓源性抑制细胞诱导调节性T细胞产生的机制

    作者:陆健;王胜军

    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未成熟细胞,通过抑制效应T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等抗肿瘤免疫细胞的功能介导肿瘤免疫逃逸.调节性T细胞(Treg)则在维持自身免疫稳态、控制移植排斥反应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肿瘤微环境中的Treg却能够减弱机体的抗肿瘤免疫,而且肿瘤抗原和相关细胞因子对Treg的募集、扩增以及诱导产生有重要作用.肿瘤发生时,MDSC对Treg具有正向调控作用,抑制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本文就MDSC促进Treg产生的机制进行综述,以进一步了解MDSC抗肿瘤免疫的机制,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新视角.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感染与髓源性抑制细胞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常谦;王万海;孟宪春;杨若男;明亮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自身的持续免疫活化程度是决定疾病进展的关键.过度免疫活化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亢进,多种免疫细胞功能改变.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是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细胞,参与机体免疫调节.在HIV-1感染者中,MDSC显著增多且与CD4+T细胞绝对数等疾病进展指标有关.随着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实施,MDSC也发生相应变化.疫苗诱导的MDSC对保护性细胞免疫应答有抑制作用,提示阻止MDSC的诱导可能提高HIV疫苗的有效性.因此,了解MDSC在HIV-1感染者中功能的改变有利于进一步探究HIV-1感染者免疫活化状态的成因,为HIV-1的治疗以及疫苗的研制提供新思路.

  • 髓源性抑制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作者:何向锋;窦骏

    近来研究发现,一类被称为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的细胞群,参与了肿瘤的免疫逃逸、免疫耐受、免疫抑制等病理过程,促进肿瘤的发生和生长.这群细胞主要分布在血液、脾、淋巴结、骨髓及肿瘤微环境等部位,通过复杂的分子途径,对机体的抗肿瘤免疫起抑制作用.本文就MDSCs在这方面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