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成年人皱眉纹的分型及治疗

    作者:王忠杰;王春红;张玫;张春燕

    目的 探讨成年人的皱眉纹形态和分型,以及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皱眉纹的原则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入组104名成年人皱眉纹形态,入组成年人均为首次A型肉毒毒素治疗眉间皱纹者.采用靶向注射点位注射A型肉毒毒素,以小注射剂量,2次治疗间隔均为4~6个月,对皱眉纹形态进行分型并探讨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 皱眉纹按形态不同分为6种类型,分别为U形19名、川字形30名、V形20名、悬针φ形19名、Ω形10名、倒Ω形6名.104名均达到满意治疗效果.治疗后观察期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成年人皱眉纹形态分型对个性化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规范的统一有积极作用.

  • 眉间纹分类及A型肉毒毒素注射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烨;梁灵刚;吴溯帆

    目的 对美容就医者的眉间纹形态及相对应的肌肉收缩模式进行分类,用于指导A型肉毒毒素的注射治疗.方法 随机采集60例20~65岁美容就医者的眉间纹,对其进行分类,并分析各类型的肌肉收缩模式,使用A型肉毒毒素对参与收缩的肌肉进行针对性注射治疗.结果 ‖形眉间纹占比为58.3%(35/60),∪形眉间纹占比为26.7%(16/60),∩形眉间纹占比为11.7%(7/60),口形眉间纹占比为3.3%(2/60).在注射后2~3 d,开始出现肌肉收缩力减弱,2周左右效果达到顶峰,一般能够维持3~6个月.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均达到优秀效果.结论 眉间纹可分为4种类型,采用分类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较高.

  • A型肉毒毒素在面部美容中的远期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曾东;林泉;余文林;吴燕虹;李勤

    目的 探讨长期应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美容的远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5年以上的美容就医者共33例设为观察组,收集33例从不接受肉毒毒素注射、且年龄和性别构成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正常成人并设为对照组,采用数字化肌肉触诊仪(Myoton PRO)测定眼轮匝肌和咬肌的阻尼振动频率(F)、肌肉动态硬度(S)等肌肉特性参数,运用自制面部美容问卷测试美容就医者及美容医师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对数据采用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 观察组F值、S值平均值均较对照组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容就医者外观年龄平均比对照组小7.3岁,下面部脸型改善明显.观察组满意度美容就医者为94%(31/33),美容医师为97%(32/33).结论 长期、反复应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注射去除鱼尾纹和咬肌缩小是安全的,年轻化效果良好,美容就医者满意度高.

  • 无针注射与有针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

    作者:方帆;张盈帆;李强;李晔琼;杨志勇

    目的 探讨无针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例患者分为无针注射组和有针注射组,每组20例.无针注射组采用无针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腋臭;有针注射组采用传统有针注射.结果 无针注射组治愈16例,显效3例,无效1例;腋部皮肤无不适感觉,无明显痛感,无1例发生红肿、坏死.有针注射组治愈15例,显效4例,无效1例.无1例发生过敏,2例腋部发生皮下血肿,经压迫治疗后恢复.有针注射组疼痛感较无针注射组强烈.结论 无针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腋臭与传统有针注射总体疗效相同,但无针注射方法更安全、患者舒适感和依从性更好.

  • 两种A型肉毒毒素在前额的弥散性比较

    作者:姜海燕;陈淑君;周珺

    目的 探讨两种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保妥适和衡力)在前额的弥散性,以及皮内注射和皮下注射对药物弥散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志愿者20名,在前额4个部位分别注射0.05 ml(2 U)的A型肉毒毒素.随机选择在一侧前额的中部和颞侧注射保妥适,而在另一侧前额的中部和颞侧注射衡力;其中前额中部行皮下注射,颞侧行皮内注射.注射后第14天进行微碘-淀粉试验,拍摄前额照片,计算每块无汗晕环的面积,大垂直和水平弥散距离.结果 皮内注射时,保妥适的无汗晕面积(144±14) mm2、垂直弥散距离(14.4±1.1) mm和水平弥散距离(10.8±0.6) mm,均显著小于衡力的无汗晕面积(180±15) mm2、垂直弥散距离(15.8士1.0)mm和水平弥散距离(12.5±0.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注射时,保妥适的无汗晕面积(183±18) mm2显著小于衡力的无汗晕面积(207±17) 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妥适的水平弥散距离(12.2±0.7) mm稍小于衡力的水平弥散距离(13.2±0.6) mm (P=0.06).保妥适的水平弥散距离,皮内注射小于皮下注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衡力皮内注射和皮下注射的弥散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妥适弥散性小于衡力,临床药效更加可控.相对于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可以减少A型肉毒毒素的弥散性.

  • A型肉毒毒素治疗局部多汗症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凤超;杨俊革;夏秉成;侯俊杰;刘林嶓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多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28例多汗症患者132个部位治疗效果.用微碘-淀粉试验判定多汗症程度及范围.将A型肉毒毒素加入水光注射仪,单侧腋窝、手掌及脚掌注射剂量各50 U,额部30 U.注射后1周、2周和每月复查1次,随访8个月.每次随访根据微碘-淀粉试验的客观效果评价及主观效果评价得出分值,再进行综合效果评价.结果 注射前综合效果评价(1.34±3.94)分,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1周综合效果评价(23.21±9.44)分,注射后1个月(92.41±11.95)分,2个月(98.21±5.60)分,3个月(95.98±5.94)分,4个月(86.61±10.17)分.与注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效果慢慢减退,长疗效维持可达8个月,综合效果评价(4.46±6.98)分,与注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6个月和注射后l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通过水光注射仪给药途径治疗局部多汗症见效快,疗效确切.

  • A型肉毒毒素注射美容不良反应的评估及诊治

    作者:王艳丽;朱嘉理;樊洁玲;李春莲;黄翼;姬忠良

    目的 评估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美容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抗毒素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A型肉毒毒素注射美容后引起不良反应的诊治过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患者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并分别给予对症处理、观察处理或肉毒抗毒素治疗.结果 40例不良反应主要为神经系统异常,其中4例(10%)出现呼吸困难.36例(90%)仅给予对症处理,4例(10%)给予肉毒抗毒素治疗,分别随访1~3个月,患者完全恢复正常,均未留有任何神经系统后遗症状.结论 注射A型肉毒毒素美容,一旦发生中毒,尽早给予肉毒抗毒素治疗.

  •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明鸣;刘林嶓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及复发情况.方法 将接受治疗的被诊断为腋臭患者89例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采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对照组行腋部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总有效率、并发症、复发率.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 (1/4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89%(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45,P<0.05);经过9个月随访,观察组有31例出现腋臭复发,复发率为73.81%,对照组有2例出现腋臭复发,复发率为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1,P<0.05).结论 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腋臭是一种无创、并发症少、治疗效果较好的方法,但是术后复发率较高,需要多次注射.

  •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填充联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进行面部轮廓重塑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燕虹;张斌;唐建兵;余文林;程飚;李勤

    目的 探讨面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联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进行面部轮廓重塑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吸脂针接注射器负压抽吸大腿内侧或腹部脂肪颗粒,静置分层,排出下层水分,漂洗,提取黄色脂肪颗粒转入2 ml注射器,多点、多隧道、多层次注射到面部凹陷区域,每次过枉矫正注射20%~30%.共对89例患者进行了注射,其中行2次注射者,颞部13例(14.6%),额部16例(17.98%).其中30例皮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每侧小于20 U.结果 随访3~36个月,额颞部轮廓及皮肤质地均可见明显改善,脂肪颗粒成活率达60%~80%.无血肿、硬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联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的患者面部轮廓加强,满意度高.结论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于面部,临床效果稳定,联合A型肉毒毒素皮下注射后面部轮廓加强,是面部年轻化及轮廓重塑的一种安全、理想的方法.

  • A型肉毒毒素治疗痤疮性瘢痕的远期随访观察

    作者:洪素庄;张婧婧;洪帆

    目的 观察临床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痤疮性瘢痕的近、远期效果.方法 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痤疮性瘢痕患者26例,肉毒毒素用量按部位计算,全面部用量控制在100 U以内;注射前、后痤疮性瘢痕严重程度根据ECCA评分标准,以病史长短及瘢痕个数为依据计分;停药后继续随访记录无复发期,平均治疗、随访时间为39.23个月.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ANOVA统计治疗前、后不同时期ECCA评分的均值及标准差,并检测各组间的差异;停止治疗后无复发期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并用Pearson检测无复发期与各相关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A型肉毒毒素对炎性增生性痤疮瘢痕有明显治疗作用,治疗前和治疗后6、12、18、24个月的ECCA评分结果分别为:103.460±36.872、79.620±37.146、63.160±24.049、47.500±4.629、50.000±0.00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停止治疗后无复发期平均达(28.354±1.775)个月;无复发期与治疗前ECCA评分、注射治疗次数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肉毒毒素用量、病程长短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可以较好地治疗炎性增生性痤疮瘢痕,远期效果良好.

  • A型肉毒毒素局部应用对兔耳增生性瘢痕创面愈合和瘢痕增生的影响

    作者:王琳;邰宁正;范志宏

    目的 研究A型肉毒毒素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影响.方法 8只日本大耳白兔,体重3 kg,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将兔耳创面分为A型肉毒毒素治疗组(T组)和瘢痕组(S组),每组48个创面.大体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和瘢痕增生情况.术后28 d,同法另取4只兔子的兔耳腹面健康皮肤为空白组(B组),收集标本.测量S、T组标本HE切片的瘢痕增生指数HI,流式细胞仪分析2组标本中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western-blot检测S、T、B组标本中Ⅰ、Ⅲ型胶原的蛋白表达.结果 ①T组标本的瘢痕增生指数HI较S组显著降低,P<0.01;②蛋白水平上,T组的胶原Ⅰ、Ⅲ蛋白表达和胶原Ⅰ/Ⅲ比值均较s组显著降低,P<0.01;③S组分布于G2-M期和S期的成纤维细胞较T组显著增多,而静止期G0-G1的细胞则显著减少,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局部应用能抑制兔耳增生瘢痕的形成.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减少瘢痕组织中Ⅰ、Ⅲ型胶原的合成,降低胶原Ⅰ/Ⅲ比值,为其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A型肉毒毒素治疗下面部松弛的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

    作者:倪彬婷;李力群

    目的 研究下面部颈阔肌解剖形态,为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下面部松弛提供解剖学依据.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下面部松弛的安全注射位点及其疗效.方法 ①解剖面颈部肌肉正常的成人头颈部尸体标本15例30侧.暴露下面部颈阔肌,测量颈阔肌在面部的延伸角度、走行方向及覆盖范围,应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②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门诊收治55例下面部松弛患者,采用A型肉毒毒素对下颌缘处颈阔肌进行定点注射,注射前、后对患者进行标准化摄影,采用Photoshop CC测量治疗前、后下面部提升的距离及角度,应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颈阔肌根据面中部的走行方向可分为直型(36.7%)、直曲型(50.0%)及横型(13.3%)3类,100%覆盖下颌角.3种类型颈阔肌后肌束高点在面中部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颈阔肌的分布变异性很大.而颈阔肌肌束纤薄稳定,分布表浅.②设计位点进行注射,注射前、后照片的测量数据经统计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下面部颈阔肌表浅且薄,形态分布变异度高,选择下面部注射位点时,颈阔肌注射位点紧靠下颌缘处.注射时应尽量表浅.②应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改善下面部轮廓形态,治疗效果肯定.

  • A型肉毒毒素用于面部医学美容的临床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微创美容专业学组

    A型肉毒毒素注射在国内广泛应用于改善面部皱纹及轮廓修饰,其疗效和安全性获得广泛的研究证据支持.该共识征集了数十位医生的临床经验,针对怎样优化肉毒毒素在面部医学美容方面的注射进行讨论,并形成了专家共识,同时引用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 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特发性偏侧面肌痉挛现状研究

    作者:王琳;胡兴越;董红娟;王文昭;黄月;靳令经;骆裕民;张为西;连亚军

    目的 全面了解我国应用A型肉毒毒素(BTX A)治疗特发性偏侧面肌痉挛现状.方法 自201203-01-2012-08-31,采用调查问卷结合临床检查和医疗记录的方式,对全国15个运动障碍病中心门诊就诊的1033例特发性偏侧面肌痉挛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资料、起病年龄、病程、曾经接受的治疗方法、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等内容.共有1003例资料完整病例终纳入研究.结果 在入组患者中,男:女之比1∶1.8.起病年龄15~92岁,平均(46.6±11.5)岁.起病高峰在41~50岁,病程0~49年(中位病程6.0年).BTX-A注射(66.5%)、针灸(62.6%)和口服药(51.1%)是患者接受多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其中BTX-A重复治疗比例高(68.7%),针灸重复治疗的比例低(1.6%).BTX-A治疗起效时间1~30 d(中位数4 d),疗效持续时间2~128周(中位数16周),总有效率98.9%,严重度和功能中度以上改善率95.9%,显著改善率58.2%.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口角歪斜(22.0%)和闭眼困难(15.2%).结论 BTX-A是我国应用为广泛的非手术治疗特发性偏侧面肌痉挛的方法,重复治疗比例高.

  • A型肉毒毒素加强法治疗面肌痉挛

    作者:于建敏;王艳;宋红平

    面肌痉挛确切病因不明,口服药物疗效差.此研究采用A型肉毒毒素(BTX-A)加强法治疗面肌痉挛并进行长期随访,旨在提高其远期治愈率.

  • 国产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安全性和疗效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作者:杨英麦;梁琪;万新华;王琳;陈苏玲;吴强;张雪平;于生元;商慧芳;胡兴越;卢家红;陶恩祥;聂志余;潘旭东;唐荣华;张宝荣;陈军;谭红愉;董红娟;励建安;罗蔚锋;姚晨

    目的 评价国产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200 U注射剂量(如合并拇指肌张力障碍的受试者注射240 U)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所有受试者(来自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的15家临床中心)签署知情同意后书后采用分层区组随机法按2∶1比例随机分配到试验组(给予国产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200 U或240 U,n=118)和对照组(辅料成分,不含A型肉毒毒素,n=60).试验分2个阶段:核心试验(1周筛选期、12周双盲治疗期);扩展试验(对核心阶段的两组患者序贯进行开放治疗,观察期6周).受试者在注射后第1、4、6、8、12、16、18周来院随访,并对患者腕部屈肌、四指屈肌、拇指屈肌进行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功能残疾量表、总体评估量表评分.主要疗效指标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第6周时的MAS评分较基线的变化值.结果 (1)主要疗效指标显示,试验组治疗第6周腕屈肌肌张力MAS评分较基线变化-1.00(-2.00,-1.00)分,对照组较基线变化0.00(-0.50,0.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618,P<0.01),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安全性结果显示:核心阶段:试验组有10例发生13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7%(10/118),对照组有3例发生3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 (3/60),全部为轻到中度不良反应,无重度不良反应发生,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扩展阶段:3例患者发生4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5%(3/154),严重程度全为轻度,无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国产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是安全、有效的.

  • 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下肢痉挛状态的表面肌电分析

    作者:郭壮丽;汤乃苏;伊传建;沈娜娜;李铁山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治疗成人脑源性下肢痉挛状态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表面肌电图(sEMG)的肌电积分值(iEMG)变化.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40例成人卒中或颅脑外伤后下肢痉挛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超声引导下注射BTX-A.于治疗前、治疗4周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评级(mAS)、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分(FMA)、步速、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值(iEMG)对各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mAS评分[为方便统计学分析,将分级评估结果进行赋值,采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治疗组治疗前为3(1.75)分,治疗4周为2(1.00)分;对照组治疗前为3(2.00)分,治疗4周为2(1.75)分.(2) FMA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9.45±2.56)分,治疗4周为(13.20±2.24)分;对照组治疗前为(10.05±2.54)分,治疗4周为(11.75±1.65)分.(3)步速:治疗组治疗前为(0.24±0.05) m/s,治疗4周为(0.34±0.07) m/s;对照组治疗前为(0.24±0.06) m/s,治疗4周为(0.28±0.07) m/s.(4) iEMG值:治疗组治疗前为(149.57±15.77) μV,治疗4周为(88.21±13.51) μV;对照组治疗前为(148.38±21.60) μV,治疗4周为(99.47±14.23)μV.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4周的mAS、FMA、步速、iEMG结果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组的各项评分在治疗4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BTX-A注射治疗能减轻成人卒中和颅脑外伤偏瘫患者的下肢肌肉痉挛,提高其运动功能;超声定位方法安全、准确;sEMG可以客观评价BTX-A注射后肢体肌张力的变化,可作为痉挛改善的量化指标之一.

  • 面部小面积瘢痕手术切口早期应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强脉冲光照射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小玉;王小琴;刘琰;王晓斌;谭磊;牟艳萍

    目的探讨面部小面积瘢痕切除术后切口早期应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行面部小面积瘢痕切除术的228例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行常规切除改形术后,两组除均按时换药拆线、外用硅凝胶制剂等抗瘢痕增生的措施治疗外,试验组于拆线时切口内一次性注射A型肉毒毒素,术后1、2、3个月每月给予强脉冲光照射治疗1次。结果试验组切口红肿时间缩短、瘢痕增生程度较轻,色素沉着较少,没有明显的瘢痕疙瘩形成;而对照组切口红肿时间较长、瘢痕增生程度较重,色素沉着较多,3例在下颌部位发生瘢痕疙瘩;试验组术后1年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1.22%、98.25%,对照组的术后1年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3.16%和92.98%,两组的治愈率之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切口早期应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小面积瘢痕,可显著提高手术治愈率,且具有简单易行、不良反应低的特点。

  • A型肉毒毒素在眼部的应用

    作者:苏寒;付晶

    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A)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用于治疗斜视以来,因其创伤小、毒副作用少,逐渐在眼睑痉挛、斜视、上睑退缩、睑内翻、泪液分泌过多、眼球震颤等多种眼科疾病治疗领域得到广泛尝试和应用.目前BTA在共同性斜视中的应用是一研究热点,其中对儿童共同性斜视的治疗效果各有观点,至今仍未统一.在BTA对眼科疾病的治疗中,并发症并不常见,且大多是短暂的,其发生往往与注射部位、剂量及技巧有关.

  •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抗体对眼外肌注射肉毒毒素后神经末梢萌芽的影响

    作者:闫丽娟;吴晓

    目的 观察多克隆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抗体对肉毒毒素(BTX)注射眼外肌后引起的神经末梢萌芽的抑制作用及对肌肉的影响.设计 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 20只新西兰大白兔.方法随机取10只兔,左上直肌作为空白对照(1组),右上直肌直视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2.5U(3组),14天后全麻下取出双上直肌标本;另外10只兔左上直肌注射生理盐水对照(2组),右上直肌注射BTXA 2.5 U后第4天,将50 μl CNTF抗体一次性注射到右眼上直肌(4组),14天后取出双上直肌标本.标本行电镜观察、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及Bielschowsky神经末梢银染法显示神经末稍萌芽,使用Leica显微镜成像系统计数及测量.主要指标 眼外肌有萌芽终板数、平均萌芽总长度及电镜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眼外肌有萌芽终板数和平均萌芽总长度,1组分别为5.75%和10.53 μm;2组为6.11%和11.16μm;3组为84.04%和170.71 μm;4组为54.77%和68.12 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电镜超微结构观察显示:3组肌肉明显萎缩,肌纤维和神经结构无明显改变;而再注射CNTF抗体4组,可见部分肌丝断裂融解,变性的肌细胞坏死崩解成细胞碎片,引起部分肌肉不可逆性破坏,而神经髓鞘及运动终板结构无明显改变.结论 多克隆CNTF抗体可以抑制BTX诱发的神经萌芽,引起局部肌肉不可逆性破坏,从而可能延长肌麻痹恢复的时间,提示多克隆CNTF抗体可能延长BTX的肌麻痹作用.

712 条记录 8/36 页 « 12...567891011...353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