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静电纺丝法制备丹参素-聚己内酯纳米纤维支架

    作者:林坚涛;张衍宁;黄浩;赖国荣;崔红晶;尤婷婷;潘文嘉;张黎明;王冠海

    目的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丹参素-聚己内酯(DSS-PCL)纳米纤维支架.方法 以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CH2C12-DMF)8∶2为溶剂,利用静电纺丝仪制备载丹参素的纳米纤维,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纤维形貌,通过体外释放实验考察载药纳米纤维支架中丹参素的释放规律,通过MTT法和溶血率对载药纳米纤维支架的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CH2C12-DMF混合溶剂体系下药物和材料都能够很好地溶解并顺利电纺得到纳米纤维,平均纤维直径分别为210 nm和190 nm,体外释放实验表明药物的释放经过一个快速释放后进入缓慢释放.MTT法测得PCL及载有丹参素的纳米纤维对L929细胞存活率并无明显影响,溶血率实验测得各组纳米纤维的溶血率低于5%.结论 静电纺丝法制备DSS-PCL纳米纤维的工艺简单易行,易于推广.

  • 静电纺丝技术构建组织工程气管支架的研究进展

    作者:潘枢;孙飞;史宏灿

    支架的选择是组织工程气管替代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阐述了电纺技术的概况及新发展,分析比较天然、合成和复合材料的电纺支架的优缺点,其在气管支架的选材及制作处理方法上的独特优势.对于具体实验或临床对象,应选择合适的聚合物,改进表面修饰技术及调控电纺纤维的结构尺寸和配置,以符合组织特异性和多样性,更好地构建组织工程气管支架.

  •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作为骨骼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

    作者:梁爽;李权;唐休发;冯扬;何等旗

    背景:有报道以生物可降解的胶原盘或聚L-乳酸、聚羟基乙酸、聚L-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等作为骨骼肌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各有优缺点,不能完全满足骨骼肌组织工程的需要.目的:探讨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作为骨骼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制备7种不同组分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以其浸提液为培养基培养第3代SD乳鼠成肌细胞,以含体积分数20%新生小牛血清的F12培养基培养的为对照.采用MTT法和扫描电镜检测成肌细胞在各组材料的黏附及生长情况.结果与结论:各组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吸光度值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各组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组成肌细胞黏附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扫描电镜与上述结果一致.含70%聚乳酸+20%蚕丝蛋白+10%胶原组成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组可见大量成肌细胞黏附,呈梭形,两极伸展,排列规律,效果好.其他各组细胞少,形态不规则,似衰退期成肌细胞.提示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无细胞毒性,对成肌细胞的增殖无影响,成肌细胞能良好地黏附;以70%聚乳酸+ 20%蚕丝蛋白+10%胶原组分效果佳.

  • 一种具有空腔结构的高分子超细纤维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作者:马骏锴;倪国莉;李西林;何洋;周绍兵;杨光

    目的:制备一种具有空腔结构的高分子超细纤维并研究其相关性质,探索其应用.方法:结合静电纺丝技术和微流控技术,制备出具有空腔结构的聚乳酸(PLA)超细纤维,并使用荧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进行结构表征;采用甘油铜分光光度法、Alamar-Blue法间接检测了纤维膜的甘油含量和细胞毒性,并考察了其吸水率相较于普通实心纤维膜的变化;将PEI-质粒复合物载入纤维的空腔结构中,通过细胞转染实验验证了此纤维膜在运载质粒方面的应用.结果:纤维平均直径在1μm左右,内部均匀分布着椭圆形空腔.该纤维膜中甘油占比38.99%,吸水率为普通实心PLA纤维膜的近2倍.纤维膜与内皮细胞5天的共培养中,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细胞转染检测结果证明了纤维空腔部分能有效运载质粒复合物并保证其生物活性.结论:静电纺丝技术和微流控技术有效结合,成功制备出具有空腔结构的新型高分子超细纤维,展现出了区别于普通纤维的独特性质和应用.

  • 口腔膜剂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慧;何东升;李亚楠;涂家生

    作为一种新型便捷的口服给药方式,口腔膜剂有着众多优于传统口服给药方式的特点,使其受到国内外研究者和医药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对口腔膜剂制备技术的发展进行综述,包括溶液浇铸法、热熔挤出法、静电纺丝技术和3D打印技术.

  • 胶原蛋白/丝素蛋白的理化性质及静电纺胶原/丝素复合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作者:张振辉;陈旭义;李晓寅;杨晓青;徐云强

    骨损伤、骨缺损等由于移植物来源短缺或移植后存在多种不良反应等因素,治疗上非常困难,成为骨科领域亟待攻克的难题。目前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内源性骨修复和外源性骨修复两种。内源性骨修复仍是骨缺损修复的金标准,一般从身体另一部位取出健康骨后移植到损伤部位,其局限性在于骨源短缺,且往往需要二次手术;外源性骨修复虽克服了骨源短缺的缺点,但存在移植体组织相容性及容易引发感染等问题。骨组织工程学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治疗模式,其目的是利用工程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再生新的骨组织,以修复和替代病变或缺损骨组织。骨组织工程以种子细胞、支架材料、细胞因子作为三要素来构建三维空间复合体,其中支架材料尤为重要,能提供细胞基质、维持细胞生长并保持其分化功能,提供暂时的力学支撑,从而满足组织修复和重建的要求[1]。随单一材料支架缺点的不断暴露,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混纺成复合材料以实现其结构和功能上互补的方法,有望在支架材料研究领域展现创新性和实用性。本文就胶原蛋白/丝素蛋白的理化性质及静电纺胶原/丝素复合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 静电纺丝技术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李沉纹;谢红;李卓恒;于彩平;罗明和;卢来春

    介绍静电纺丝作为一种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静电纺丝技术的原理、制备方法及其在药物控制释放中的应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得的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透气透湿性好等优点,可用于抗生素、抗肿瘤药物和生物大分子等药物的控制释放.

  • PLGA/PEG可吸收电纺聚合膜对大鼠腹腔术后粘连的预防作用研究

    作者:陈灶妹;赵月;何婷;陈柯君;江丽;张俊辉;万华印;李茹冰

    目的 采用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oly-L-lactic/glycolic acid,PLGA)、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以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LGA/PEG可吸收电纺聚合膜,探讨其对大鼠腹腔术后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PLGA和PEG按照19:1(M/M)混合后溶解于有机溶剂中,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LGA/PEG可吸收电纺聚合膜,并行大体及扫描电镜观察.取SD大鼠54只,体质量180~ 200 g,随机分为3组,其中正常对照组6只,不进行任何处理;模型组及PLGA/PEG组各24只,采用盲肠浆膜机械损伤方法制备腹腔粘连模型,术中PLGA/PEG组盲肠创面局部覆盖PLGA/PEG可吸收电纺聚合膜,模型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术后3d及l、2、8周,大体观察腹腔粘连情况并参照自定标准对腹腔粘连程度进行评级,PLGA/PEG组观察PLGA/PEG可吸收电纺聚合膜降解情况;各时间点取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以上指标均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PLGA/PEG可吸收电纺聚合膜,呈白色、不透明状,质地柔软;扫描电镜观察示,PLGA/PEG可吸收电纺聚合膜主要由纤维无序交错堆积而成,具备微孔结构.术后大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大体观察示,PLGA/PEG可吸收电纺聚合膜植入大鼠体内后,随时间延长逐渐降解;PLGA/PEG组腹腔粘连程度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各时间点粘连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尚未达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组织学观察示,各时间点与模型组相比,PLGA/PEG组盲肠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明显减缓,粘连程度明显降低,仅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但尚未达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 PLGA/PEG可吸收电纺聚合膜能有效预防大鼠术后腹腔粘连,并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

  • 促进静电纺丝支架中细胞渗透生长的研究进展

    作者:安博;孙铭泽;孙明林

    目的 综述改进静电纺丝(简称电纺)技术促进支架内细胞渗透生长的研究进展. 方法 查阅近年有关改进电纺技术促进支架内细胞渗透生长的相关文献,对相关技术方法和促进支架内细胞渗透生长的效果进行回顾及综合分析. 结果 改进方法包括电纺参数调节、电纺支架加工修饰、细胞-支架复合物动态培养和其他方法等,但效果有限,仍需进一步优化. 结论 细胞在支架中的渗透生长在组织工程研究中意义重大,电纺技术应用瓶颈在于其致密排列的纤维和过小的腔隙孔径,限制了支架内细胞的渗透生长,多种改进技术的联合应用将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