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70例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异位的临床分析

    作者:黄爱群;林立;叶润娣;彭康达;张婧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的异位情况及解决办法.方法 对186例新生儿实施UVC的异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相关UVC异位发生原因及可能解决办法.结果 186例新生儿实施UVC术,发生异位70例,其中过浅异位52例,过深异位12例,右折3例,左折2例,导管前端打折并卷曲1例,异位率达37.6%;置入中心静脉128例(含退出至适当深度后仍可作为中心静脉使用的12例过深异位者),成功率68.8%;部分置管过浅者可能已经置于下腔静脉,因X线定位的不确定性,不能作为中心静脉使用. 结论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异位率较高,术者可以通过改进操作技术来减少异位发生;超声的应用可能可以减少UVC异位发生,从而提高中心静脉置管成功率.

  • UVC照射V79细胞后培养液对旁观者细胞影响

    作者:巫生文;靳翠红;刘秋芳;齐鸣;鲁帅;蔡原

    目的 探讨ultraviolet C诱导的旁观者效应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辐射强度为9mJ/cm2 UVC照射V 79细胞20 s,分别在第4、8、12h取靶细胞辐照条件培养基(ICM)培养正常细胞24h.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细胞存活率;观察染色体畸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随着ICM时段的往后推移,细胞的存活率逐渐上升,4、8、12h时段ICM培养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61.5±3.9)%、(78.8±3.3)%、(84.2±4.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染色体畸变率下降,4、8、12 h时段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12.33%、8.67%、5.67%;细胞凋亡率逐渐降低,4、8、12h时段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0.78±2.38)%、(13.45 +1.99)%、(10.51±1.53)%,与对照组(3.04±0.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用照射剂量为180mJ/cm2 UVC处理靶细胞后的ICM能够诱导出明显旁观者效应,其表现为细胞凋亡.

  •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短波紫外灭活细小病毒验证及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敏;岳广智;杨立宏;贾丽丽;杨靖清;周倩;郝杰;王菁舟;侯继锋

    目的 应用短波UVC对人凝血酶原复合物(Prothrombin complex concentrate,PCC)进行灭活处理,验证病毒灭活效果及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作为指示病毒,采用短波UVC对PCC样品进行灭活,紫外辐射剂量分别为200、250和300 J/m2,微量细胞培养法检测病毒滴度,对未出现病变的样品盲传3代,验证灭活效果;应用二维电泳(2-DE)、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及活性检测方法对PCC样品的结构和功能及活性进行评价.结果 短波UVC法可使PPV滴度降低4.0log以上,所有样品在肓传第3代时均检测到细胞病变.在无保护剂的情况下,凝血因子活性回收率大于70%;HPLC分析结果证实,UVC照射后,凝血因子蛋白聚合体含量无明显改变,与照射前比较,蛋白的色谱行为基本一致;2-DE检测显示,样品照射前后,图谱蛋白斑点数量基本相等,其中300 J/m2UVC处理组有2个蛋白点群出现位置和灰度值的变化.结论 短波UVC对无胞膜病毒灭活效果较好,且该灭活方法对PCC制品蛋白活性影响较小.

  • 新生儿UVC与PICC联合应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朱慧;杨茵

    目的 探讨脐静脉置管(UVC)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联合使用在新生儿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生儿患儿166例,其中UVC与PICC联合组95例,PICC组71例,观察两组患儿恢复至出生体重的时间,静脉穿刺的费用,置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UVC和PICC组患儿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较PICC组明显缩短,静脉穿刺的费用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置管相关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科将UVC和PICC联合应用能迅速有效地建立静脉通道,在不增加置管相关感染的情况下,还能使患儿较快地恢复至出生体重,减少住院费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 新生儿 UVC PICC
  • PICC和UVC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应用

    作者:贺芬萍;腾林海;王娜;李璐;李艳

    目的 探讨脐静脉置管术(UVC)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总结本院新生儿监护病房5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放置UVC和5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放置PICC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病人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UVC组操作维护时间(5.28±2.45min/d)较PICC组(16.3±3.21min/d)短(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PICC组并发症发生率(P〈0.05)低于UVC组,导管留置时间(15±3.21d)长于UVC组(8.25±2.32d)(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UVC操作维护简单,价格便宜,PICC留置时间长,导管异位少,感染率发生少,临床使用中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严格执行操作维护规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UVC与PICC都是极低出生体重儿较好的静脉输液途径.

  • UVC因素对DMBA诱导的小鼠皮肤肿瘤建模的影响

    作者:王红丽;陈苑;胡银霞;许华亮;黄仕稳;赵欣欣;单孔荣;庄晓玲

    目的 观察短波紫外线(UVC)照射对7,12-二甲基苯蒽(DMBA)诱导的皮肤肿瘤建模的效应.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的两因素析因设计.选择对光线敏感的BALB/c小鼠,背部皮肤脱毛后UVC照射(56 mJ/cm2),隔天1次,8周结束;DMBA/丙酮液(100 μg/200 μL)外涂,每周1次,共7次,12周后处死.连续测量并记录小鼠背部肿瘤数量和直径,描绘时间-荷瘤数动态变化图;皮肤组织病理学观察肿瘤形成及光损伤后的皮肤改变,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结果 单纯UVC照射组无肿瘤出现;UVC联合DMBA模型组小鼠6周后背部开始出现典型的上皮乳头状瘤,第9周荷瘤率达到100%,至11、12周荷瘤数渐趋稳定,平均荷瘤数为(4.57 ±3.0)个,肿瘤平均体积为(44.91±4.6)mm3.而单纯DMBA组荷瘤数第8.5周达高峰,后呈下降趋势,肿瘤自然消退率高,数量不稳定.结论 DMBA是皮肤肿瘤建模的主要作用因素,UVC作为一个独立因素,在12周内未能诱导出皮肤肿瘤,但UVC与DMBA联合应用具有交互协同作用,可较快速地建立荷瘤率高、瘤体数量稳定的皮肤肿瘤模型,较单纯DMBA建模效果好.

  • UVC诱导CD4+T细胞表面CRT分子表达的动力学特征

    作者:沈晨芳;薛向阳;江明华;周海霞

    目的 探讨UVC处理后CD4+T淋巴细胞表面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的分子动力学特征.方法 应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选得到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UVC处理后CD4+T淋巴细胞表面CRT的分子动力学改变,并分析植物血球凝集素(phytohaemagglutinin,PHA)处理后对CD4+T淋巴细胞表面CRT的分子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1)活化的CD4+T淋巴细胞经UVC处理后细胞表面出现CRT的暴露,并且随着UVC处理时间的延长,CRT的暴露也随之增多.2)经UVC处理后的CD4+T淋巴细胞出现细胞凋亡现象,且UVC诱导的CRT暴露早于凋亡过程中的磷脂酰丝氨酸的外翻.3)还发现经PHA刺激活化的CD4+T细胞相对于未活化的细胞而言细胞表面CRT的暴露量更多.结论 UVC处理使CD4+T淋巴细胞表面出现CRT分子动力学改变的一系类特征为将来进一步研究经UVC灭活后的CD4+T淋巴细胞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原性反应(T细胞疫苗)的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