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36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先华;吴岗;陈世永;秦永念;陈明权;周国华;张勇

    目的:总结应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36例,按ASES肩关节评价标准[1]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36例中31例获门诊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获得随访的患者骨折术后均I期愈合。优良率为93.5%。结论:应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患者可以早期行康复锻炼,术后功能恢复满意。

  • 66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中医药治疗

    作者:王之海

    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2~3cm,相当于大小结节移行于肱骨干的交接处,为松质骨和皮质骨的邻界部位,故易发生骨折,任何年龄均可发生.我院自2002年5月~2010年8月,筛选66例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手法复位配合中医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环腕带牵引甩肩法治疗中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欧阳建江;欧兆强

    肱骨外科颈骨折为骨科常见疾病,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环腕带牵引甩肩功能疗法及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 肩外侧小切口入路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

    作者:牛庆飞;李国良;赤仁杰;贾长青

    目的 探讨通过肩外侧小切口入路行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 2012年6月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34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20例;年龄58~80岁,平均年龄64.8岁.按Neer骨折分类Ⅱ型患者6例,Ⅲ型患者23例,Ⅳ型患者5例.采用肩外侧小切口入路LCP内固定治疗.结果 平均切口长度8.8 cm,平均手术时间87 rmin,术中平均失血量63 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约20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约3.5个月.按照Neer评分法,其中优18例,良14例,可2例,优良率达94.1%.结论 经肩外侧小切口入路LCP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简便、损伤小、术中出血少、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

  • 微创肱骨近端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伴肱骨干骨折12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志强;董军政;吴艳刚;刘艳梅

    目的 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伴肱骨干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2月至2010年9月,收治12例肱骨近端两部分骨折伴肱骨干骨折的患者,皆给予骨折闭合复位肱骨髓内针内固定术。结果 所有患者皆在12 ~20周骨折愈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7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83.3% (10/12)。肘关节HSS功能评分优12例。结论 对于肱骨近端两部分骨折伴肱骨干骨折患者,肱骨近端髓内针具有一次性解决多处骨折,减少手术创伤,不增加感染风险,临床应用优势明显的特点。

  • 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与T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比较

    作者:康进军;贺廷永;邓杰;丁龙镇

    目的 通过设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就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与T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进行比较,为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方案中内固定物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8例肱骨外科颈骨折病例,男25例,女43例.年龄18 ~ 70岁,平均年龄41岁.其中35例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手术治疗(试验组);33例采用T型钢板手术治疗(对照组),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比较两组各项指标、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90.74 ±6.22)ml与(120.52 ±5.52)ml;t=20.826,P<0.001)],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100.71 ±6.11)min与(128.48 ±5.94) min,t=18.998,P<0.001],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11.83±1.12)周与(13.94±1.03)周,t=8.062,P<0.001].功能预后按Neer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试验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1.43%与72.73%,X2=4.088,P=0.043).结论 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附19例报告)

    作者:高生龙;高雷

    本文报告19例肩关节损伤患者,多数以闭合复位治疗 ,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13例;年龄20~78岁,平均49岁.14例为肩关节前脱位,5例为后脱位,在14例前脱位中,盂下脱位10例,突下脱位4例.

  • 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及体会

    作者:史丽娜;郝福春

    目的 探讨系统康复护理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7例肱骨外科颈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手术后给予系统康复护理,出院后继续指导康复锻炼;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和出院健康指导.出院3个月后随访,评估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结果 两组在肩关节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积极有效的、系统的康复护理与指导锻炼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

  • 高龄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进展

    作者:张子兴

    肱骨外科颈骨折属于较为普遍的一种骨折,针对此类骨折患者在实施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具有诸多的方法,尤其针对不稳定肱骨近端骨折以及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在选择治疗方法方面存在一定的分歧。对此针对骨折类型需要加以认真分析,针对患者当前疾病的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合理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以及相关的治疗器材,当前对于此种疾病未研究出统一方法进行治疗。近年来,伴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即使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治疗后,可以有效降低出现骨坏死的概率,但是仍然表现出稳定性欠缺的现象,进而针对患者早期功能康复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当前在选择每种方法对肱骨外科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均存在优缺点,对此创建高效、安全、便捷以及微创的治疗方法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加以治疗表现出显著的价值。主要针对高龄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锁定钢板治疗效果研究

    作者:钟斌

    目的: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锁定钢板方法治疗的疗效探讨.方法:针对22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全部患者6-12个月,根据Neer评分标准,14例患者为优,5例患者为良,3例患者为可,总优良率86.36%.结论: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内固定比较牢靠,可1期植骨,骨折可以获得良好愈合,能够早期开始功能锻炼,术后不会产生严重并发症,在临床中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改良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科颈骨折28例

    作者:董炳文

    2004年2月-2007年2月笔者采用改良克氏针固定方法治疗儿童肱骨外科颈骨折2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8~16岁;左侧12例,右侧16例;车祸伤4例,坠落伤18例,其他伤6例;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2d(1~7d).

  • 三叶草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46例分析

    作者:谢晓荣;杨克强;杨牧;张鑫

    目的 探讨应用三叶草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46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应用三叶草钢板进行手术,观察疗效.结果 46例患者均获随访6~24个月,按照Neer's评分标准,优良44例,可2例,无一例发生骨折不愈合及肱骨头坏死.结论 对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三叶草钢板固定,术中及术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防止骨折不愈合、肱骨头坏死及肩关节功能障碍,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 二脚钉内固定治疗中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47例

    作者:董根荣;侯三新;吴镇泉;朱泽平

    目的观察二脚钉内固定治疗中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47例患者在高位臂丛麻醉下行肩前内侧切口,将合适的二脚钉直接钉入肱骨头进行内固定.结果47例中优7例,良21例,总优效率为66.7%.结论二脚钉内固定治疗中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具有组织损伤小、固定可靠、感染率低、材料价廉等优点.

  • 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5例

    作者:田恽锁

    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多发生在50岁以上中老年人,若诊治不及时或不当,常致严重的肩关节功能障碍.由于该骨折属于近关节部位骨折,加之合并肩关节脱位,治疗难度大,并发血管神经损伤危险大,易遗留功能障碍,所以多主张开放复位内固定.我科1996-2002年收治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肱骨外科颈骨折门诊患者的阶段式健康宣教

    作者:周正群;梁启玲

    目的:探讨阶段式健康宣教在门诊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按健康宣教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根据患者的情况于早期、中期、后期和康复期进行阶段式健康宣教。结果观察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率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骨折再移位或不愈率、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肩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实施个性化阶段式健康宣教,能提高健康宣教效果,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伤肢功能恢复。

  • 康复护理模式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作者:李翠娥;胡秀学;黄波;陈颖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模式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行切开复住内固定治疗的74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模式干预,2组术后随访12周,观察2组肩关节功能、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主动屈曲活动度,并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康复组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主动屈曲活动度、患者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康复护理模式可促进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改善预后相关指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属于高质量护理模式.

  • 小儿肱骨外科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翟晔

    目的 观察小儿肱骨外科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肱骨外科颈骨折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执行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对比2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7.5%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折移位、肩关节僵硬、软组织与三角肌粘连萎缩等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有利于促进肱骨外科颈骨折患儿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减少术后关节僵硬与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2种方法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比较

    作者:蓝岚;陆成才;韦善平

    目的 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常规牵引复位疗法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研究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复位疗法,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骨折愈合时间、骨痂形成时间、负重能力恢复时间.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骨痂形成时间、负重能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牵引复位治疗,患者远期预后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31例疗效分析

    作者:邓流生;王晖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6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术前检查,术前和术后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术后患肢采用三角巾悬吊,术后进行功能锻炼等.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对照组采用三叶草型钢板固定.根据Neer骨折评分标准,对患者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5%,对照组优良率为74.1%,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固定牢固,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优于三叶型钢板固定,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47例疗效观察

    作者:李增彪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肱骨近端常见骨折类型, 位于肱骨大、小结节下缘,解剖颈下2~3cm, 该处由松质骨向密质骨过度且稍细,肩关节韧带和关节囊较松弛,易发生骨折,各种年龄均可发生,中老年人多见[1].交通事故、建筑工地事故为常见致伤因素,常伴骨缺损、肱骨头骨折,治疗棘手.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4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641 条记录 9/33 页 « 12...6789101112...32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