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2型糖尿病相关研究

    作者:李博一;文磊;罗平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不同时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改变,探讨其与各种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择T2DM患者96例(有大血管病变46例,无大血管病变50例),糖耐量低减(IGT)者33例,正常对照者(NGT)39例,分别测量各组受试者的颈动脉IMT;并对其与各种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1)T2DM组、T2DM大血管病变组的颈动脉IMT明显高于NGT组、IGT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且T2DM大血管病变组的颈动脉IMT较T2DM组明显升高(P<0.01).(2)颈动脉IMT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PBG)(r=0.644,P<0.01)、空腹血糖(FBG)(r=0.63,P<0.01)、糖化血红蛋白(HbA1c)(r=0.617,P<0.01)、甘油三酯(TG)(r=0.547,P<0.01)、体重指数(BMI)(r=0.345,P<0.01)、收缩压(SBP)(r=0.286,P<0.01)、舒张压(DBP)(r=0.286,P<0.01)、总胆固醇(TC)(r=0.157,P<0.01)呈正相关.结论 (1)颈动脉IMT与T2DM及其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2)颈动脉IMT与OGTTPBG、FBG、HbA1c、TG、SBP、DBP、TC呈正相关.

    关键词: 颈动脉IMT 糖尿病
  • 对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疗效的思考

    作者:张丽

    近年高血压病的治疗观念和目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保护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是临床判断疗效的新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增厚(IMT≥0.9 mm)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较早期表现.测量颈动脉IMT增厚可作为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可靠的替代指标.现代医学对IMT增厚的疗效研究已经取得较大进展,而中医药对IMT增厚的干预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笔者在临床上观察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面缺乏量化指标,本文旨在期待传统中医药将会在减少颈动脉IMT增厚和改善全身AS方面做出较大的贡献.通过检测IMT这一客观指标来评估中医理法方药在疗效方面的可行性,另外通过检测IMT这一客观指标使中医证候量化,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

  •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兰;蒋文化;李录花;翟明霞;李辉;方玉红

    目的 探讨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4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每组120例.在糖尿病基础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每次20mg,每晚1次,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每次4粒,3次/d,口服.二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二组患者血糖、血脂及颈动脉超声变化情况.结果 二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h PG)均有显著改善(P<0.05),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二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二组患者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积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可改善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弱胰岛素抵抗作用,显著降低血糖、血脂,降低颈动脉IMT,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IMT的关系

    作者:游向东;崔炜;高改云;杨玉霞;侯冰洁;张瑞红

    目的 探讨动脉动态硬化指数(AASI)与颈动脉内-中膜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我院高血压患者78例,均行动态血压监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检查.并比较分析其结果.结果 AASI与颈动脉IMT呈明显正相关(r=0.669,P<0.05).结论 AASI与颈动脉IMT有明显相关关系.IMT越增厚,AASI越增大.

  • 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作者:闫朝丽;李彩萍;皇甫建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病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高分辨B超测定44例2型糖尿病病人及21名健康对照者双侧颈总动脉IMT,并检测临床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指数)和B细胞功能指数(HOMA-IS指数).结果:有、无微血管并发症,两组间IMT、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组HOMA-IS小于无微血管并发症组,而HOMA-IR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有微血管并发症组较正常对照组IMT值高.结论:大血管病变与微血管病变相关联,其中病程、HbA1c及胰岛素分泌水平在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的形成中起作用.

  • 2型糖尿病颈动脉IMT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铁;赵晓娟

    目的 研究不同程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稳态模型评估(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探讨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方法 选择T2DM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平均年龄(53.12±15.35)岁,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将其分为3组:IMT正常组(IMT <1.0mm)、IMT增厚组(1.0mm ≤ IMT ≤ 1.2mm)、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组(IMT >1.2mm).同时选取20例性别、年龄匹配健康的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受试者均晨起空腹,口服75g葡萄糖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等.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评估指数( HOMA-IR) ,分析 T2DM 患者胰岛素抵抗与颈动脉 IMT之间的关系.结果 T2DM患者的颈动脉IMT及HOMA-IR均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即使IMT正常的T2DM患者的IMT及HOMA-IR值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T2DM患者颈动脉IMT与HOMA-IR呈正相关(r=0.593,P<0.01).结论 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和胰岛素抵抗程度与颈动脉IMT值密切相关.

  •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的影响

    作者:王凤岭;王弘锦;王冬玉;邸清洁;熊二刚;薛银萍;闫书彩;刘春生

    目的:观察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及住院的1级、2级高血压患者90例与健康对照组50例对比,给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所有患者随访1年,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及颈动脉IMT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用药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IMT观察组患者比健康组增厚,颈动脉IMT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不仅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还可有效逆转颈动脉IMT增厚,对防止或延缓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极为有益。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王弘锦;王冬玉;王凤岭;邸清洁;熊二刚;王卉;李彬;李丽;穆展;薛银萍;闫书彩;刘春生

    目的:观察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炎症因子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及住院的1级、2级高血压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给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所有患者随访48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及颈动脉IMT、炎症因子进行观察比较。结果:2组患者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可以使颈动脉IMT变薄趋向;可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可使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下降,血清白介素-6(IL-6)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不仅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同时可以降低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6水平,还可有效逆转颈动脉IMT也就是说除具有降压和调脂作用外,还具有一定的抗炎和抗动脉硬化的作用,对防止或延缓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极为有益。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 血糖和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潘元美;李焰生;林岩

    目的 探讨血糖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 对17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颈动脉分叉处内膜中层厚度(IMT)和糖尿病史、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分析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和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结果 颈动脉IMT增厚组的年龄(P<0.01)、糖尿病比例(P<0.01)、入院时的空腹血糖(P=0.035)及HbAlc(P=0.051)明显增高,其中,年龄(P=0.023)及糖尿病史(P<0.01)和颈动脉IMT的增厚存在独立相关性.在糖尿病患者中,空腹血糖及HbA1c的增高和颈动脉IMT的增厚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年龄及糖尿病史为颈动脉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 硒酵母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

    作者:高志荣;吴凯运;陈晓辉;梁立超;章建国;罗玉;洪芳芳;王珍

    目的:研究观察硒酵母胶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脂血症临床效果.方法:60 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A 组)口服硒酵母胶囊联合辛伐他汀(30 例);对照组(B 组)口服酵母胶囊联合辛伐他汀(30例),均坚持连续服药1 年.两组患者服药前、后皆用彩色超声波检查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同时检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胆固醇(TCH)和甘油三酯(TG).结果:A 组治疗1 年后颈动IMT、动脉粥样硬化改善优于B 组(P<0.01),并使患者血压、血清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降低.结论:硒酵母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比单用辛伐他汀治疗效果更明显.

  • 颈动脉IMT、血清IL-18、MMP-9及血浆Fib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许涛;刘和俊;周碧蓉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合并2型糖尿病(DM )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清白介素-18(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规律以及与院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MACE)的相关性,并且评估上述指标在ACS合并DM早期预测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方法 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的ACS患者120例,分为ACS合并DM组、非DM的ACS组. 选择 DM患者为DM组,体检健康人员为健康对照组.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的颈动脉IMT,采用凝固法检测患者血浆Fib含量,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IL-18、MMP-9浓度,并分析ACS患者CAG特点及住院期间MACE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ACS患者颈动脉IMT、血浆Fib、血清IL-18、MMP-9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 P<0. 01 ) ,其中 ACS合并DM组较非DM的ACS组颈动脉IMT、血浆Fib、血清IL-18、MMP-9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 ). 两组ACS患者颈动脉IMT、血浆Fib、血清IL-18、MMP-9、Gensini积分五项指标之间呈正相关性. ACS合并DM组冠状动脉以多支病变为主( 61. 7%) ,而非DM的ACS组以单支和双支病变为主( 61. 7%);Gensini积分ACS合并DM组高于非 DM的ACS组(P<0. 01),其中ACS合并DM组血管病变以重度和极重度为主( 73. 3%) ,非DM的ACS组血管病变以轻中度为主( 56. 7%). 两组院内发生 MACE 的 ACS 患者血清IL-18、MMP-9、血浆Fib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MACE的ACS患者. ACS合并DM经标准化治疗后,随时间延长,血清IL-18、MMP-9、血浆Fib呈下降趋势,具有时间-效应关系. 结论颈动脉IMT、血浆Fib、血清IL-18、MMP-9的检测可作为定量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判断ACS合并2型DM危险程度及近期预后的良好指标.

  • 浅谈用"治未病"思想逆转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IMT

    作者:林江萍;张丽

    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分析,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增厚的机理,结合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为今后临床研究如何逆转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IMT提供新的思路.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s-CRP、颈动脉IMT及其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旭强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具有高患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社会负担重及年轻化倾向等特点的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理基础,而相关研究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时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的改变早于斑块的发生,颈动脉IMT增厚是一种早期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无创性指标[1,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炎症反应的敏感性指标,而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s-CRP、颈动脉IMT及其与中医证型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旨在为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证候的客观化提供新的依据.

  • 阿托伐他汀联合卡托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血脂、颈动脉IMT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李庆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卡托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血脂、颈动脉IMT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商水县中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卡托普利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将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血脂、颈动脉IMT及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水平低于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h lipoprotein,L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颈动脉IMT及hs-CRP水平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血脂、颈动脉IMT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 空腹血糖受损的患者颈动脉硬化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翠微

    目的:观察空腹血糖受损的患者颈动脉硬化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32例空腹血糖受损与32名健康体检人群进行IMT测定与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的颈总动脉和颈动脉分叉处IMT值的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肥胖、中心型肥胖、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空腹血糖受损已出现显著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的亚临床损害,肥胖、中心型肥胖、胰岛素抵抗为颈动脉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 高血压前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左心室结构的改变

    作者:许先进;董旭;汪荣;郭万锋;高辉;聂红秀;徐明礼;张汉华;钟飞;李伟

    目的 探讨高血压前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以及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方法 检测69例高血压前期患者的颈动脉IMT,以及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并与高血压前期组、血压正常组比较.结果 颈动脉IMT:高血压组、高血压前期组颈动脉分叉、经总动脉处IMT均较正常血压组增厚,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0.05),高血压组颈内动脉IMT较正常血压组厚(P<0.05);高血压前期组和血压正常组颈内动脉IMT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前期组LVPWT、IVST、RWT、LVM、LVMI均高于血压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高血压前期组LVDD、E/A值、LVEF值与血压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0.05).结论 高血压前期已经出现左心室结构的变化,左室壁厚度和左心室质量开始出现代偿性改变,但左心室功能尚无明显减退.

  • 脂联素基因SNP+276与延边地区2型糖尿病及其颈动脉IMT的相关性

    作者:王春红;朴莲善;李丹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基因SNP +276基因多态性与延边地区2型糖尿病及其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对象均来自吉林省延边地区,3代无亲缘关系,排除冠心病、肝肾疾病、恶性肿瘤及免疫系统疾病.入组人群分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组按民族分为汉族与朝鲜族组;2型糖尿病组根据颈动脉IMT分为颈动脉硬化组(GG基因型组,GT基因型组,TT基因型)和无颈动脉硬化组:采用Taqman探针法进行SNP基因分型,荧光测序法进行SNP测序.结果 对照组与2型糖尿病组脂联素SNP+ 276T/G基因多态性分布差异存在显著性:2型糖尿病组汉族和朝鲜族脂联素SNP+ 276T/G基因多态性分布差异无显著性;2型糖尿病动脉硬化组与无颈动脉硬化组脂联素SNP+ 276基因多态性分布差异无显著性;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无颈动脉硬化组差异存在显著性;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患者GG基因型组年龄,病程和脂联素水平与TT基因型组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 脂联素基因SNP+ 276T/G与延边地区2型糖尿病有相关性.脂联素基因SNP+ 276T/G与延边地区2型糖尿病颈动脉IMT无相关性.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延边地区2型糖尿病及颈动脉IMT有相关性.脂联素是2型糖尿病及颈动脉硬化的保护因子.G等位基因可能是2型糖尿病及颈动脉硬化的风险基因.

  •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响的超声评价

    作者:赵红艳;杨琴;师明莉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阿乐)对轻中度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AS斑块的消退效果;方法 46例轻中度高血压(新发或未系统治疗)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用氨氯地平联合阿乐治疗12周,以高分辩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评价颈动脉IMT及AS斑块消退情况;另以健康自愿者30名,与观察组姓别、年龄相匹配,作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大部分(70%)患者的血压达标,血脂异常纠正,颈动脉IMT及斑块厚度(Crouse)积分明显缩减(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阿乐治疗12周,可使轻中度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颈动脉IMT及AS斑块有明显地消退作用.

  • 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李燕萍;陈伟生;朱小韵

    目的 探讨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与32例体格检查健康者进行超声颈动脉检测.结果 观察组斑块检出率及IMT增厚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病例检查出60处颈动脉斑块,斑块主要位于颈动脉分叉处,多数为扁平斑和软宽.结论 颈动脉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易于重复的无创性检查手段,诊断效果好,可提高斑块检出率与观察IMT增厚现象.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早期合理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酒精依赖者血脂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榴;徐伏莲;黄鹏;黄雄;李福球;朱秀梅;王佩玲

    目的 探讨血脂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改变与酒精依赖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50例酒精依赖患者作为病例组,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双侧颈动脉分叉部前后1 cm范围内的内-中膜厚度(IMT),计算斑决积分及硬化积分;同时测定患者的血清Hcy及血TC、TG、HDL、LDL水平,分析血象改变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结果 ①病例组的血Hcy明显较对照组高(P<0.01),TC、TG、HDL、LDL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病例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积分、硬化积分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及斑块形成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动脉硬化与患者的年龄、血Hcy、饮酒呈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大量饮酒可致血Hcy增高,血Hcy增高可导致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粥样斑块形成.

2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