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症监护室(ICU)和神经外科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比较分析

    作者:方小敏;张丽娟;郭兆旺

    目的:了解我院ICU和神经外科住院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常见感染部位、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及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从重症监护室(ICU)和神经外科住院患者送检的临床标本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ICU和神经外科两病区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氨苄西林/舒巴坦、氨曲南、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泰能)、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性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哌拉西林有显著性差异(P<0.05),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我院ICU和神经外科主要致病菌,两病区该菌的总体耐药情况有一定的差异,但耐药率均较高,且多具多重耐药.因此临床应依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多耐药菌株的流行.

  • 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胥小红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收治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接受ICU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在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的为观察组.对比并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SAS)、抑郁(SDS)评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ICU患者展开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促进其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临床重视.

  • 针对性护理对ICU烧伤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改善作用

    作者:张亚红;牛辉妮

    目的 探讨对重症监护室(ICU)烧伤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后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改善作用.方法 以84例ICU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各42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疼痛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试验组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分布情况及完全依从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对ICU烧伤患者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的改善作用显著,且还可增强对患者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 重症监护室高频接触表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调查研究

    作者:任淑华;徐虹;赵洪峰;金慧;王淑颖;查捷;沈强;韦凌娅;宋爱华

    目的 了解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高频接触表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s,MRSA)污染情况,为医院环境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3~5月,选择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管理重点科室综合ICU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并确定12类高频接触表面为MRSA监测的部位,采用无菌棉签涂抹采样,现场直接接种至MRSA显色培养基,采用葡萄球菌鉴定试剂盒及PCR扩增mecA基因鉴定MRSA.结果 采集综合ICU高频接触表面样本100份,MRSA阳性率为14.00%,12类高频接触表面中有8类表面(66.67%)检出目标细菌;采集NICU样本100份,MRSA阳性率为16.00%,12类高频接触表面中有9类(75.00%)表面检出目标细菌.两类ICU的MRSA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57,P=0.692); ICU和NICU的电脑键盘均为MRSA检出率高部位.结论 应高度关注ICU病房高频接触表面的MRSA污染,尤其应关注电脑键盘等表面结构较为复杂的物品表面的清洁与消毒,为患者提供清洁而安全的诊疗环境.

  • ICU内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管路细菌污染状态以及呼吸机管路更换对VAP的影响

    作者:张满良;李丽荣;张倩玮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中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机管路细菌感染状态与更换管路对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9月到2016年10月期间ICU住院机械通气患者132例,根据呼吸机管路更换时间差异分组,其中65例患者每3d更换一次管路(3d组),67例患者每7d更换一次管路(7d组),分析呼吸管路细菌污染情况及不同管路更换时间VAP发生率情况.结果:不同部位细菌生长率均随着时间发展逐渐增大,细菌生长率与时间变化呈正相关,且前3d细菌生长过快,3d后生长速度逐渐变得平缓;不同管路更换时间方案下的VA P发生率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定期更换呼吸机管路或频繁更换都不一定取得理想的预防VAP发生效果,在临床实践中可适当选择管路更换时机,研究综合考虑认为7d是更换的佳时机.

  • 重症监护室综合治疗脑复苏的的护理

    作者:杨宇清;覃炳军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心脏骤停行脑复苏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方法 在综合治疗过程中实施24 h监测包括重要生命体征、意识、脑功能监测、脑水肿情况等并落实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78例患者中脑复苏成功者28例(35.9%);基本正常出院22例(28.2%),严重后遗症或植物状态25例(32.1%),放弃治疗及死亡31例(39.7%)(包括6例脑复苏成功者).结论 落实好亚低温治疗的护理、防止脑水肿护理、加强监护及使用药物的观察护理等措施亦是配合脑复苏成功的关键.

  • 脑电双频谱指数在ICU镇静剂使用中的监测作用

    作者:宋青;周飞虎;潘亮;王秀英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在监测ICU患者镇静剂使用中的价值.方法入住ICU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患者持续微量泵泵入异丙酚和咪唑安定,用药量根据BIS值随时调整.Ⅰ组患者使BIS值维持在75~85,Ⅱ组患者使BIS值维持在65~75,Ⅲ组患者使BIS值维持在55~65,并注意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结果用异丙酚和咪唑安定镇静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在Ⅰ和Ⅱ组患者间无明显变化(P>0.05),而在Ⅲ组患者则有所降低(P<0.05);Ⅰ组、Ⅱ组、Ⅲ组患者Ramsay评分平均分别为2.2、3.4、4.6;异丙酚用量分别为:(9.54±2.43) μg/kg·min、(12.69±3.12) μg/kg·min、(14.18±2.91) μg/kg·min,咪唑安定用量分别为:(0.23±0.09) μg/kg·min、(0.25±0.07) μg/kg·min、(0.28±0.11) μg/kg·min.结论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能很好反映患者的镇静深度.应根据ICU不同患者病情要求来取得不同的镇静效果.

  • 不同静脉用降压药在重症监护室围手术期高血压应用的监护

    作者:王彬;王晶;高岩

    目的研究在重症监护室(ICU)中常用的3种经静脉给药降压药的临床使用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对ICU中60例术后出现围手术期高血压患者分别应用3种不同的静脉用降压药硝酸甘油、硝普钠、乌拉地尔进行降压治疗,比较不同的临床使用效果.结果硝普钠降压效果明显,但需严密观察.硝酸甘油和乌拉地尔作用平缓,尤适用老年人.结论护士可根据3种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行相应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 重症监护室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降钙素原对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相燕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7年4月该院ICU收治的感染患者86例,为观察组,其中轻症组44例,重症组42例.选择同时期非感染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的平均PCT值,并统计各组<0.5 μg/L、0.5 μg/L~、2.0μg/L~和10.0μg/L~等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PCT为(3.63±1.06) μg/L,高于对照组的(0.47±0.21) 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15,P=0.001);重症组的PCT<0.5μg/L为16.67%,低于轻症组的2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54,P=0.015);重症组的PCT在2.0μg/L~与10.0μg/L~分别为47.62%(20/42)和19.05%(8/42),均高于轻症组的27.27%(12/44)和18.18%(8/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56,3.421,P =0.041,0.034);重症组的PCT在0.5μg/L~的为16.67%,低于轻症组的31.82%(1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5,P=0.410);重症组的治疗前平均PCT为(4.11±1.23)μg/L,高于轻症组的(2.89±0.78)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124,P =0.001);治疗后重症组和轻症组平均PCT分别为(1.29±0.94) μg/L和(1.05±0.47) μg/L,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547,P=0.025).结论 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ICU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证实感染患者PCT明显高于非感染者,并随着感染程度的增加而升高,能及时诊断和评估感染程度.

  • 重症监护室开展药物临床研究工作的特点和体会

    作者:郭力恒;张敏州;曾影红;唐雪春

    随着临床用药的发展,药品不良反应问题也日渐明显.国际上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的概念.

  •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

    作者:周月红

    目的 研究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对于重症监护室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ICU 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8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肺部感染率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4.71%,低于对照组的44.12%;研究组死亡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17.6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系统性护理干预,ICU病房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发生了显著的降低,同时极大地减少了患者的死亡率.

  • ICU不良因素对护患的影响及对策

    作者:陈灿林

    重症监护室(ICU)内均是病情危重的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能影响护患关系的不良因素较多。笔者在文中分析了ICU不良因素及产生原因,并对改进策略进行了探讨。

  • ICU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的采集与护理

    作者:冯卫玉

    监护室患者病情复杂多变,而动脉血气分析是危重患者判断病情的主要检验项目之一.本科从2007年引进全自动血气分析仪,除能了解体内酸碱平衡、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还能正确的反应体内电解质平衡状况.以其快速、全面的检验结果已在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采血前掌握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至关重要.通过80例ICU患者(男54例,女26例)动脉血气分析的采集,我们提出如下护理措施.

  • 重症监护室护士气质类型与应对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胜琴;胡金兰;陈月卿;饶和平;范晓江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室(ICU)护士气质类型与应对能力的相关性,以采取措施解决ICU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方法 选取ICU护士47名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其他科室护士54名为对照组.采用气质调查表和TCSQ问卷比较2组护士的气质类型与应对能力,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积极应对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消极应对得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多血质型积极应对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应尽可能安排多血质类型的护士,以提高ICU科护理质量.

  • PDCA循环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转普通病房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陈芬芬;潘聪云;冯艳文;黎柳章;叶思环

    目的 基于PDCA循环的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转普通病房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4月~2017年3月期间实施PDCA循环管理进行ICU患者转普通病房的护理工作管理,并选取此期间的30例ICU转出患者为观察组,同时回顾分析2014年1~12月该院未行PDCA循环管理期间30例ICU转出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照组给予常规重症监护室转普通病房的基础护理,观察组通过PDCA循环进行基础护理.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的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纠纷发生情况,同时对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纠纷发生较对照组减少(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随PDCA循环的应用时间呈递增趋势.结论 通过PDCA循环实施基础护理,可有效提高重症监护室转普通病房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

  • 规范化护理流程在ICU患者动脉血采集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作者:方雅琳;伍丽婵;易慧琳

    目的 探讨规范化护理流程在ICU患者动脉血采集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危重患者830例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5~11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12月~2016年5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流程实施,实验组应用动脉血采集的规范化护理流程,比较2组潜在的护理风险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实验组潜在的护理风险发生率、并发症(皮下血肿、瘀斑、局部硬结等)的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规范化的护理流程可以有效降低危重患者动脉血采集潜在的护理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 二级甲等以上医院ICU护士呼吸机技术掌握现状调查分析

    作者:李小燕;秦雪琴;陈雪萍

    目的:了解十堰地区二级甲等以上医院ICU护士呼吸机技术的掌握程度,分析目前存在的不足。方法对十堰13所二级甲等以上医院280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3所二级甲等以上医院280名ICU护士,92%能完整正确的连接呼吸机管道;52%能根据自主呼吸正确选择呼吸机模式;65%可识别高压报警;35%在接触不同患者前后洗手,83%能适时为机械通气患者吸痰,56%一日行两次口腔护理;49%使用戊二醛浸泡消毒呼吸机管道,58%仅在污染后更换呼吸机管道。结论 ICU护士基本模式和参数设置知识欠缺,报警的识别及处理有待加强学习,VAP的预防操作不够规范,呼吸机清洗、消毒方面需加强管理。

  • 综合ICU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及其与预后相关性

    作者:全彩娟

    重症监护室(ICU)危重患者病情预后评估是治疗的重要基础及临床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钠肽对维持心脏正常结构和功能起重要作用[1,2],而关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影响相对较少,本文回顾分析ICU治疗的危重症患者NT-proBNP水平,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

  • 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入住ICU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戈艳蕾;李立群;王红阳;李球兵

    目的 观察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血清中B型尿钠肽(BN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老年重症CAP患者120例分为入住ICU组及未入住ICU组,比较两组入院时血清BNP、PCT、CRP变化.将入住ICU组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第1、5天血清BNP、PCT、CRP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 与未入住ICU组相比,入住ICU组血清BNP、PCT、CRP的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入住ICU死亡组血清BNP、PCT、CRP的浓度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入住ICU组中存活组第5天血清BNP、PCT、CRP水平较第1天明显下降(P<0.05).结论 BNP、PCT、CRP水平的动态监测对判断老年重症CAP是否入住ICU及疾病预后情况,可以指导临床诊治.

  • 硫糖铝与质子泵抑制剂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作者:盛鹰;王树云;王静恩;石齐芳;谢晓洪;高波;朱念;蔡金芳

    目的 探讨硫糖铝与质子泵抑制剂(PPI)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 将90例入住上海市浦东医院综合ICU无上消化道出血高危因素的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成硫糖铝组和PPI组(每组各45例).除接受常规治疗外,硫糖铝组第1天开始给予硫糖铝混悬液鼻饲,持续1周;PPI组给予泮托拉唑针剂静滴,持续3d.收集、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胃液pH值、痰培养,统计两组患者VAP和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①硫糖铝组有4例及PPI组有3例因不符合病例研究标准,终被剔除本研究;②硫糖铝组胃液pH值(1.56±0.55),低于PPI组(2.4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4,P<0.01);③硫糖铝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14.63%),高于PPI组(9.52%);VAP发生率(19.51%)低于PPI组(21.43%),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④硫糖铝组及PPI组检测的病原学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90,P =0.956);两组共36株病原体中,革兰阴性菌检出率高(75.0%),耐药菌均在晚发型VAP中检出,鲍曼不动杆菌常见.总检出率排前3位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对于无上消化道出血高危因素的机械通气患者,应用硫糖铝与PPI对VAP和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发生率无影响;VAP病原学分布也无差异.

43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