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血压脑出血脑室引流56例术后动态颅内压监测的护理

    作者:罗少颜

    目的:对我院就诊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对采用脑室引流术后的动态颅脑内压(ICP)监测的护理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本次颅内压监测护理实验活动所抽选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01月份至2012年12月份期间,在院实施高血压脑出血脑室引流的患者共计56例,以其在院期间术后护理的原始病历资料作为分析研究活动的数据基础.通过对这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主要表现有发热、血压升高、意识模糊、昏迷、头疼头痛、感觉出现障碍等等.对其行颅脑CT扫描、腰椎穿刺、颅脑磁共振成像影像以及脑血管造影等医学检查,对脑室出血的具体部位和病灶进行确诊.对患者行出血脑室引流手术.术后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症程度的不同,以自愿选择护理方式为原则,随机特患者分为两个护理小组,分别为,动态监测组:共有28例,在常规检查护理,加强了术后动态颅内压监测护理;常规护理组:共有28例,仅进行常规性护理,未进行颅内压动态监测护理.结果:通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得出以下结果:动态监测组:28例患者中,根据ICP变化情况,及时采取调整引流袋放置的高低及脱水剂量,其中24例患者病情发生好转,2例成功完成抢救,2例病情变化导致死亡,总有效率:92.58%;常规护理组:28例患者中,17例病情好转,4例进行了抢救并成功,7例病情不稳定导致死亡,总有效率75%.结论:在高血压脑室出血引流术后采用动态颅内压监控,能够较好的实时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

  • 动态颅内压监测联合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对患者血清 cFN、铁蛋白水平的影响分析

    作者:王立江;宋立格;靳晓丽;张军良;李政荣;李欣

    目的:探讨动态颅内压监测联合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对患者血清cFN、铁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0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给予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动态颅内压监测联合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 cFN、铁蛋白水平。结果:两组经过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 cFN、铁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 cFN、铁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性的降低(P <0.05)结论:动态颅内压监测联合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较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治疗能更有效的降低患者血清 cFN、铁蛋白水平。

  • 动态颅内压监测联合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王立江;宋立格;靳晓丽;张军良;李政荣;李欣

    目的:研究动态颅内监测联合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2年4月至2015年1月前来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患有脑出血的患者204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2例,观察组采用动态颅内压监测联合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不给予动态颅内压监测,采用与观察组相同的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法进行治疗,治疗周期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治疗后30天、治疗后90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都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治疗后30天、治疗后90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及住院时间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动态颅内压监测联合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法治疗脑出血的结果显著优于采用单一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法,适合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脑室出血引流术后颅内压动态监测护理体会

    作者:叶亚芳

    目的:探讨对脑室出血患者的颅内压动态监测与护理。方法: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共收治68例脑室出血患者,常规植入侧脑室引流管,连续测量颅内压2~14天。结果:68例患者脑室外引流时间2天~14天,平均9天。平均引流量155ml/d。68例患者中痊愈26例(38.2%),好转28例(41.2%),无效(植物生存)6例(8.8%);8例(11.8%)因为脑出血进行性增多致脑疝死亡。在引流过程中。5例(7.4%)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引流管堵塞,无颅内感染及引流管脱出发生。结论:脑室内ICP监测在脑室出血患者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并实施有效护理,可尽早发现颅内压变化趋势,有效防止脑室出血患者颅内压增高的危险,降低死亡率。

  • 动态颅内压监测在脑室出血中的应用

    作者:黄家明;刘国梁;张立强

    目的 研究颅内压(ICP)监测对脑室出血患者的作用.方法 本院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共收治68例脑室出血患者,常规植入侧脑室引流管,连续测量颅内压4~10d,评估其预后.结果 根据出血后6个月GOS评估预后,28例(41.2%)恢复良好,12例(17.6%)中1度残疾,10例(14.7%)严重残疾,8例(11.8%)植物状态,10例(14.7%)死亡.结论 脑室内ICP监测在脑室出血患者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可有效防止脑室出血患者颅内压增高的危险,尽早发现颅内压变化趋势,降低死亡率.

  • 重症颅脑损伤病人行动态颅内压监测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刘媛;戴敏;张宇

    [目的]总结重症颅脑损伤病人行动态颅内压监测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对急性颅脑损伤合并颅内压增高病人加强意识和生命体征的观察,动态监测并记录颅内压数据,排除监测的干扰因素.[结果]治愈18例,显效10例,好转5例,因术后并发症死亡3例.[结论]加强重症颅脑损伤病人行动态颅内压监测的观察和护理有利于预后.

  • 连续性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宿小满;张静

    目的 探究连续性动态颅内压监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因高血压脑出血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95例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监测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根据目前脑出血指南接受常规治疗及必要时手术治疗,其中监测组患者依据连续监测的颅内压数值判断病情、调整脱水药物(甘露醇)用量及选择手术时机,而对照组则根据患者的意识状态、影像学资料、瞳孔变化等临床信息经验性判断病情、调整脱水药物用量以及手术时机.对比两组患者脱水药物的调整时间及应用总量、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转归.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入院GCS评分、手术治疗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比较,监测组甘露醇开始减量时间缩短(P<0.05),甘露醇总用量显著降低(P<0.05),住院期间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3 m G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连续性动态颅内压监测可对治疗过程中脱水药物的使用、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减少因甘露醇使用产生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动态颅内压监测调查分析

    作者:胡艳芳

    目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动态颅内压监测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动态监测颅内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0‐03—2013‐03收治的221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过程中是否实施动态颅内压监测,分为监测组1112例和未监测组1102例,对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脱水剂的用量、时间及预后情况(预后良好、预后恶劣、再次手术)及并发症(电解质紊乱、高渗性昏迷、急性循环衰竭等)进行对比分析,再根据颅内压动态监测所采用的方法分为有创监测组328例和无创监测组784例,分析两种监测方式的并发症和预后情况,探讨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及监测方法的发展趋势。结果监测组患者脱水剂(20%甘露醇)应用时间、剂量高于未监测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使用脱水剂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未监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监测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明显优于未监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创监测组患者预后良好率低于无创监测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创监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行动态颅内压监测,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患者详尽的IC P值,指导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无创监测较有创监测具有明显优势,是未来颅内压动态监测的发展方向。

  • 124例颅脑外伤术后患者动态颅内压监测的护理体会

    作者:付丽英;兰瑞丽

    目的:总结动态颅内压(ICP)监测在颅脑外伤术后患者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8月-2017年8月颅脑外伤术后动态颅内压监测患者124例,予以相应护理及治疗,观察其并发症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结果:63例ICP轻度增高,45例ICP中度增高,16例ICP重度增高;其中恢复良好72例,轻度残疾28例,重度残疾14例,植物生存状态6例,死亡4例.结论:颅脑外伤术后患者行动态颅内压监测能及时、准确发现颅内压增高,予以早期的护理及治疗干预后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 动态颅压监测对重度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治疗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陆云鹏;许文辉;万春阳;吴达;宋金海

    去骨瓣减压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治疗手段,能够能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促进损伤神经修复.颅内压升高是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急剧恶化的直接原因,通过动态监测脑出血患者颅内压对评估疗效及预后有重要意义.结果发现,去骨瓣减压手术后实施动态颅内压监测,甘露醇使用总剂量显著减少,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0天白血病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水平显著较低,术后半年ADL等级明显提高.这表明重度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实施动态颅内压监测,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有效应用药物降压,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远期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