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3例晚期肠梗阻患者应用经鼻肠梗阻导管的护理观察

    作者:江会红

    将23例晚期肠梗阻患者,在DSA透视下通过置入经肠梗阻导管,予以胃肠道外营养和全流质胃肠营养治疗.以大黄为主的中药汤剂灌肠,促进肠蠕动,本组患者7例保守治疗成功,予以拔出经鼻肠梗阻导管,拔管的时间为6~15天,拔管率达30.4%.其中16例患者在置管引流后腹胀症状减轻,腹围减少,体力增加.不良反应:患者鼻腔不适感和鼻腔黏膜轻度损伤,大多数可耐受该治疗.

  • 经鼻肠梗阻导管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急性小肠梗阻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刘智刚;尚东;毕伟;张盛林;张庆凯;罗鹏;范家乔;刘沐苍;梁国刚;王长淼;齐清会

    目的 比较经鼻肠梗阻导管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三科2005年4月至2010年12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29例机械性小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经鼻肠梗阻导管小肠内排列术组41例,传统手术组88例.结果 两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鼻肠梗阻导管小肠内排列术组术后5年复发率为5.0% (2/40),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18.8%(16/85),P<0.05],且复发时间(42.5±7.8)个月明显晚于传统手术组[(20.3±11.8)]个月(P<0.05)].结论 经鼻肠梗阻导管小肠内排列术防治肠梗阻复发效果良好.

  • 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泛影葡胺治疗腹部术后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作者:崔新野;景惠荣;赵金;王玉玺;赵正东

    目的 探讨肠梗阻导管联合泛影葡胺对腹部术后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206例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5组.(1)胃管组(55例):为传统的经鼻胃管减压治疗;(2)胃管+泛影葡胺组(60例):为传统经鼻胃肠减压联合泛影葡胺治疗;(3)导管组(38例):应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4)泛影葡胺组(23例):为单纯口服泛影葡胺治疗.(5)导管+泛影葡胺组(30例):应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泛影葡胺治疗.应用泛影葡胺组,口服或经鼻胃管以及肠梗阻导管注入60~100 mL 76%的泛影葡胺注射液,注药后夹管2 h,观察临床症状,并结合腹部X线摄片、螺旋CT动态观察梗阻加重和缓解情况.比较5组的腹部疼痛缓解时间、给予治疗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按要求置管成功.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泛影葡胺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有效率等情况明显优于传统鼻胃管、传统鼻胃管联合泛影葡胺、单纯泛影葡胺以及单纯肠梗阻导管组(P<0.05).结论 肠梗阻导管联合泛影葡胺可成为治疗急性肠梗阻的新手段、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低位小肠梗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健;刘丽;孙盛梅;刘福全;赵雪峰;许广大

    探讨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低位小肠梗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选择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低位小肠梗阻综合征患者28例,随机分成采用肠梗阻导管的研究组(n=11例)和采用鼻胃管的对照组(n=17例).观察两组患者腹部胀痛改善程度、肠梗阻缓解时间、腹部立位片气液平面消失时间、腹围消减程度.所有患者均置管成功.研究组早期低位肠梗阻缓解率100% (11/11).研究组腹部胀痛改善程度、肠梗阻缓解时间、腹部立位片气液平面消失时间、腹围消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随访6个月无一例低位肠梗阻综合征复发.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低位小肠梗阻综合征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表现,值得临床推广.

  • 肠梗阻导管研发中的思路与启示

    作者:高建军;林楠;孙纲;罗逸潜

    肠梗阻是腹部外科中一种常见的疾患,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胃肠减压是肠梗阻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既往胃管减压效果较差.近年开始应用的肠梗阻导管可对肠道进行有效的减压,效果明显.肠梗阻导管的发明和临床应用充分体现了假说对科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 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发海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联合鼻胃管治疗,观察组采用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5.45%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治疗效果可靠,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分析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科

    目的:分析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三年我院收治的57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给予肠梗阻导管以及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方式进行治疗,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总结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7.9%,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2%,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改善趋势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粘连性肠梗患者应用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方式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能有效缓解临床不良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临床护理观察

    作者:陈意平

    目的:探讨对肠梗阻患者采用肠梗阻导管治疗时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57例采用肠梗阻导管进行肠梗阻治疗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显效41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护理有效率为96.5%。结论:在对肠梗阻患者进行肠梗阻导管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综合的护理措施,能够较好的缓解患者的病症,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 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老年结核性腹膜炎并发肠梗阻的体会

    作者:于金海;孙东辉;刘国辉;邓双岩;陈岩;何亮;徐越超;王权;所剑

    结核性腹膜炎患病率逐年增加,临床表现各异,不典型病例较多,临床诊断较困难,特别是结核性腹膜炎并发肠梗阻,其诊断和治疗更加困难.肠梗阻导管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治疗肠梗阻,特别是黏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措施,但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结核性腹膜炎并发肠梗阻的报导较少.我院自2003年9月至2008年9月,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老年性结核性腹膜炎并发肠梗阻患者19例,并与同期18例采用非肠梗阻导管治疗的结核性腹膜炎并发肠梗阻的老年患者进行疗效比较.

  • 肠梗阻导管在老年患者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王梅阑;王雅锌;陈文清;李亚军;李玉琴

    目的:评价肠梗阻导管在老年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118例老年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分为实验组60例实施肠梗阻导管胃肠减压治疗,对照组58例实施鼻胃管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首个24 h消化液引流量、首个48 h腹围缩小程度等明显增加(P<0.01),肠鸣音、白细胞等恢复时间缩短(P<0.01),手术率明显降低(P<0.01),患者满意度增加(P<0.01)。结论肠梗阻导管治疗老年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显著。

  • 肠梗阻导管在老年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田俊涛;尹德馨;丁大勇

    目的 评价肠梗阻导管在老年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肠梗阻导管组(41例)和鼻胃管组(45例)前2d的胃肠减压量、腹胀改善情况(24h腹围减少值)、整体有效率和手术率等临床指标.结果 与鼻胃管组相比,肠梗阻导管组在24 h胃肠减压量、腹围减少值、整体有效率均有明显提高(P<0.05),两组手术率无明显差异(P>0.05).在老年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过程中,肠梗阻导管组较鼻胃管组的手术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肠梗阻导管减压在老年肠梗阻尤其是老年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中比常规鼻胃管减压疗效更确切有效.

    关键词: 肠梗阻 肠梗阻导管
  • 3种非手术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比较

    作者:于金海;李玉琴;徐越超;孙东辉;陈岩;何亮;所剑

    目的:比较传统胃肠减压法、肠梗阻导管、肠梗阻导管结合生长抑素3种方法对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90例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排除其他梗阻因素,按入院时间、患者经济情况结合本人意愿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应用传统胃肠减压方法,B组为肠梗阻导管组,C组为肠梗阻导管结合生长抑素组,比较3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自主排气时间、第1个24 h胃肠减压量、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腹平片液气平面消失时间、开始进全流食时间、中转手术率和平均住院时间,评价3种方法的I临床治疗效果.结果:C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2.30±1.50)d]明显短于A组[(5.00±2.03)d]和B组[(3.90+1.87)d](P<0.05),腹平片液气平面消失平均时间[(2.20士1.42)d]明显短于A组[(7.00±2.25)d]和B组[(3.50±1.65)d](P<0.05),开始进食平均时间[(2.40±1.66)d]明显短于A组[(7.00±2.80)d]和B组[(3.90±1.85)d](P<0.05),其他各项指标C组均优于A和B组(P<0.05),结论:应用肠梗阻导管结合生长抑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明显加快恢复进程,降低中转手术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 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秦小昌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胃肠减压治疗,应用肠梗阻导管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起效时间为(12.5±4.5)h,治疗24h后小腹围的比值为(78.9±7.5),治疗48h后腹痛症状的消失率为84.85%,治疗48h后肛门的恢复排气率为87.88%,治愈率为87.8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起效时间为(31.8±6.5)h,治疗24h后小腹围的比值为(90.2±9.8),治疗48h后腹痛症状的消失率为48.48%,治疗48h后肛门的恢复排气率为51.52%,治愈率为60.6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起效时间、治疗24h后小腹围的比值、治疗48h后腹痛症状的消失率、治疗48h后肛门的恢复排气率及治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显著,临床价值较高。此疗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肠梗阻,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用静脉泵注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置管的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研究

    作者:唐俊;姚斌;徐晓忠

    目的:探讨分析用静脉泵注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置管的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60例),采用鼻胃管置管的方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静脉泵注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置管的方法为实验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静脉泵注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置管的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显著.

  • 肠梗阻导管在小肠排列中的应用

    作者:金殷植;冯野;李永超;宋彬;张海燕

    目的:评价肠梗阻导管在小肠排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6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10例应用肠梗阻导管进行小肠排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0例中,既往肠粘连松解术后7例,宫外孕术后1例,直肠Dixon术后1例,腹腔转移癌剖腹探查术后1例.全组肠粘连松解术6例,肠粘连松解及部分小肠切除术2例,肠粘连松解术及横结肠造口术1例,末端回肠造口术1例.9例术前置入肠梗阻导管,术中引导至回盲部,1例术中置入导管.全组患者术后3~4 d排气,术后5 d开始带管进清流食.9例术后14 d拔管,1例腹腔转移癌患者带管出院.术后无肠梗阻再发.结论:应用肠梗阻导管进行小肠排列,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可作为小肠排列的首选术式之一.

  • 1例多发肠瘘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淑敏;宋向巍;程玉华

    肠瘘是外科胃肠道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因为有大量的消化液及粪便从瘘口流出,不仅造成患者全身病理生理变化,而且瘘口流出的大量肠液胆汁、胰液等对皮肤具有刺激、腐蚀作用,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1].我院于2005年11月收治1例因取环意外造成肠破裂,行肠修补术后并发肠瘘的患者,我们采用经胃造口留置肠梗阻导管1枚至回盲部、术后3月拔除肠梗阻导管,患者肠瘘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经胃镜置入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评价

    作者:杨秋芳

    目的 探讨经胃镜置入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4例,均行禁食水、抗感染、抑酸、静脉营养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鼻胃管行胃肠减压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胃镜置入鼻型肠梗阻导管行胃肠减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胃肠减压量、CT或腹平片改善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有效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CT或腹平片改善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均<0.01)、置管24小时胃肠减压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住院天数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经胃镜置入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确切,优于传统鼻胃管,值得临床推广.

  • 肠梗阻导管在急性小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作者:张伟忠;张玉惠;梁金荣

    急性小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病,治疗采用单纯胃管置入行胃肠减压术,并禁食、补液以及抗感染、中医中药治疗等方法,对保守治疗不能缓解的患者需行手术治疗.本科于2008年1月-2010年8月,对诊断急性小肠梗阻且经常规胃肠减压治疗无效的25例患者,采用经鼻插入肠梗阻导管行小肠内减压法,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崔浩;刘毅;王星

    目的 探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8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6例.研究组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鼻胃管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置管治疗成功率,肠梗阻征象缓解情况和并发症率.结果 全部患者置管成功率为98.9%,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排便缓解时间和液气平面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置管后日均引流量及24h胃肠减压量,研究组远大于对照组(P<0.01);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对照组要高于研究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肠道梗阻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肠梗阻导管的护理

    作者:孙肖姬;黄静芳;将晓娟;叶敏林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肠梗阻导管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消化科收治的2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中,23例痊愈或好转出院,5例治疗效果不好转外科手术,未发生置管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肠梗阻导管是治疗肠梗阻的一种新型方法,能快速、有效解除梗阻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75 条记录 4/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