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10年我院门诊处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分析

    作者:蒋龙;王开明;吴娟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合理用药状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对我院2010年随机抽取的门诊处方进行调研、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处方数为194 569张,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19,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为17.64%,注射剂平均使用率为15.21%,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100%.结论:我院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 我院门诊处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分析

    作者:唐瑾

    目的 探索促进该院合理用药的工作模式.方法 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门诊处方和3d门诊就医患者进行调研,并统计、分析.结果 处方指标中,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63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4.17%,注射剂使用率为22.48%,基本药物使用率为56.95%,药物通用名使用率为85.85%.患者关怀指标中,平均就诊时间为10.86min,平均调配时间为2.98min,实际药物调配率为89.90%,药物标示完整率为93.60%,患者了解正确用药方法率为93.00%,平均就诊药物费用为156.69元.结论 该院大多数指标控制较好,但基本药物使用率、实际药物调配率、平均就诊药物费用等方面有待于改善和进行干预.

  • 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干预对Ⅱ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

    作者:李文慧;白莉;韩楚源;肖彦坤

    近年来,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做了大量工作,对围手术期抗生素合理使用进行干预对照研究,但在我市此方面报道尚少.本文应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合理用药指标对我市两家医院阑尾炎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综合干预研究,以评价干预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利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对非手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对照研究

    作者:韩楚源;李文慧;白莉;张桂玲

    近年来,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滥用的现象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 2004年10月,我国卫生部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旨在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1].笔者应用WHO推荐的合理用药指标对石家庄市2家医院呼吸内科、儿科、妇科的单病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综合干预研究,以评价干预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临床药师干预对门诊抗菌药合理使用的影响

    作者:黄勇斌;黄亮;成杰辉;周件贵;关小彬

    目的:探讨影响门诊呼吸内科和儿科抗菌药合理用药的主要因素及临床药师采用主动干预医师处方行为的策略对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运用前后自身对照的试验方法,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中的抗菌药指标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并分成干预前、1次干预后、2次干预后、3次干预后共4个组别.数据用SPSS1 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主动干预后,呼吸内科抗菌药使用率从干预前61.6%下降至3次干预后的30%(P<0.01);抗菌药注射剂使用率从干预前19.2%下降至3次干预后的10%;抗菌药平均费用从干预前28.2元降至3次干预后的11.8元.儿科抗菌药使用率从干预前48.4%下降至3次干预后的27%;抗菌药注射剂使用率从干预前25.6%下降至3次干预后的14%;抗菌药平均费用从干预前31.5元降至3次干预后的12.3元;干预后门诊呼吸内科与儿科抗菌药联用现象均不存在.结论:临床药师采取的主动干预门诊处方策略对改善,临床处方实践是有效和可行的.

  • 某院门诊处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分析

    作者:唐瑾

    目的 了解本院合理用药状况,探索促进本院合理用药的工作模式.方法 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方法,对本院2010 -01 ~2011-12门诊处方和3d门诊就医患者进行调研,并统计分析.结果 处方指标中,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63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4.17%,注射剂使用率为22.48%,基本药物使用率为56.95%,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85.85%.患者关怀指标中,平均就诊时间10.86 min,平均调配时间2.98 min,实际药品调配率为89.90%,药物标示完整率为93.60%,患者了解药品正确用药率为93.00%,平均就诊药品费156.69元.结论 本院大多数指标控制较好,但基本药物使用率、实际药品调配率、平均就诊药品费等方面有待于提高和进行干预.

  • 200例儿童专科医院门诊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调查分析

    作者:成华;武冬梅;熊凤梅;于春玲;潘振宇;王俊哲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依据WHO推荐的合理用药国际指标,随机抽查我院200例门诊患者及其就诊处方进行调研、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的200例患者平均每张处方药品种数为1.99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5.00%,注射剂使用率为46.00%,基本药物使用率为27.00%,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81.60元,平均就诊时间为7.24 min.按处方实际调配药品百分率为99.00%,药品标示完整率为89.00%,100%患儿家长阅读说明书,82.00%患儿家长了解药品正确用法.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是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率偏高,基本药物使用率偏低,同时医生、药师与患儿家属的沟通交流需进一步加强.

  • 天津市某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处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分析

    作者:崔海丽;颜久兴;高卫真

    目的: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用药.方法:抽取天津市某区全部共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13年1-10月的门诊处方共7 240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分析其合理用药水平.结果:所抽查门诊处方的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1.8种,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100%,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0.69%,注射剂使用率为26.57%,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为53.10%,平均处方金额为86.26元.结论:抽查处方的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药品通用名使用率、抗菌药使用率等指标较为合理,注射剂使用率及平均每张处方金额偏高,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较低,有待干预.

  • 门诊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追踪调查

    作者:陈莲珍;杨军;王海莲;徐燕侠;王淑洁;王育琴

    目的:探讨持续影响合理用药的主要因素以及合理用药干预后影响结果的持续时间.方法:运用前后对照的试验方法,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核心指标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并分成干预前1年、干预后1年、干预后4年3个组.数据用SPSS11.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用药品种数从干预前的2.76个降到干预后1年的2.09个,干预后4年还保持在2.08个(P<0.01);抗生素使用百分率从干预前的34.0%降到干预后1年的28.0%,但在干预后4年又上升为30.0%;药师平均调配药品时间从干预前的11.8秒增加到干预后1年的13.8秒,干预后4年持续增加到15.6秒.结论:采取的干预措施是有效的和可行的.全方位干预后效应可持续4年左右.

  • 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干预和评估我院甲状腺切除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王若伦;骆军;陈丽金;叶丽卡

    目的:探讨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干预和评估我院甲状腺切除围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可行性方法:在我院普外科设立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参考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对干预前(2007年3~8月)和干预后(2008年3~8月)同期出院的甲状腺手术惠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干预后,干预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平均持续时间由6.83 d缩短至2.50 d,平均住院时间由8.24 d缩短至7.15 d,平均住院药费由1 895.99元下降至1 375.26元,抗菌药物费用由852.11元下降至538.53元,抗菌药物费用占住院药费的比例有所下降;非干预组在同期各项指标变化不大.结论: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干预和评估围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 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干预对我院呼吸内科和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

    作者:HUANG Yong-bin;关小彬;HUANG Liang;成杰辉;ZHOU Jian-gui

    目的:探讨采取主动干预策略对我院呼吸内科和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方法:通过前、后自身对照试验,对我院呼吸内科和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国际指标进行调研,采用主动干预医师处方行为策略进行干预,并分成干预前、1次干预后、2次干预后、3次干预后4个组别.数据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率分别从干预前的61.6%、19.2%下降至3次干预后的30.0%、14.0%(P<0.01);儿科两项指标分别从干预前的48.4%、25.6%下降至3次干预后的27.0%、14.0%(P<0.01);呼吸内科、儿科抗菌药物平均费用分别从干预前的28.2、31.5元降至3次干预后的11.8、12.3元;3次干预后抗菌药物联用现象均不存在;呼吸内科、儿科患者正确用药知晓率分别从90.0%、80.0%上升至干预后的100.0%、90.0%.结论:主动干预策略介入临床用药,对改善合理用药实践是有效和可行的.

  • 上海市松江区21家医疗机构门诊处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调研

    作者:陈坚;方维军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21家医疗机构门诊合理用药状况.方法:采用合理用药国际调研主要指标,对松江区21家医疗机构2007年10月~2008年5月抽取的16 800张门诊处方进行调查.结果:松江区21家医疗机构门诊处方主要指标中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5种,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为42%,注射剂使用百分率为20%,零差率基本药物使用百分率为43.97%.结论:21家医疗机构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部分医疗机构门诊的抗茵药物应用比例和注射剂应用比例均较高,合理用药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提高.

  • 湖北省三级医院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调研

    作者:陈昊

    医药界一致认为,药品的不合理使用不仅是阻碍临床医疗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医药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国际上,药品不合理应用问题,早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召开内罗毕会议,提出实施基本药物政策和推动临床合理用药,是现代社会实现国家药物政策的核心,并制定合理用药国际监测指标,以利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不同条件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药现状进行随机调研,据此发现问题,制定政策,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为了与国际接轨,提高省内地区三级医院合理用药水平,使药品真正安全、有效、经济地为患者服务,也为湖北地区的卫生管理部门制定药物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笔者进行了多中心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实地调研,为推动地区医院合理用药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