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气相色谱法在食品接触材料检测中的运用

    作者:车宇慧

    生活中食品盛放容器或外包装等物质在应用过程中,总是会与食物直接接触,这些物质会破坏食品本身的质量,使食品保存周期缩短,某些成分还会使食品颜色、气味等发生变化,严重情况下,会使食品产生毒素.所以某些企业要严格使用这些食品接触材料,在使用前,还要应用某种检测手段,检测材料的安全性.气相色谱法在材料检测方面比较可靠,相关人员还要对其应用进行分析.

  • 浅析食品接触材料中芳香胺的检验检测

    作者:王洋;赵婷婷;葛磊;曹婧

    我国的食品质量体系标准对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和环保要求十分严格,但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下,不少企业为了提升产品的美观性,会在接触材料中添加一些荧光剂和涂料.由于这些材料中一般均含有偶氮类染料,在分解后产生芳香胺,有害芳香胺迁移到食品中对人体带来致病或致癌危害,本文将针对芳香胺检验检测工作进行详细的分析.

  • 食品接触材料中荧光性物质探讨

    作者:赵秀娟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食品产业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且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对食品接触材料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通过研究,在纸质材料制品、聚丙烯制品和聚乙烯制品的蒸发残渣中也检测出了荧光性物质.食品接触材料之中所存在的荧光性物质会对食品安全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从文献检索实况来看,国内外对食品接触纸质包装材料以及其他食品接触材料荧光性物质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我国还未制定科学的标准.

  • 食品接触材料中丙烯腈的检测研究进展

    作者:王燕飞;陈莉;陈盛;王国军;黄丹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对食品安全的日趋重视,很多与食品相关的标准日益出现,食品接触制品成为监管重点,我们要警惕食品包装中的"隐形杀手".本文对食品接触材料中丙烯腈的检测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探讨.

  • 不锈钢餐具有害元素迁移规律的研究

    作者:邓金伟;郭培春;叶凌聪;赖红娟

    在流通领域进行抽样,设定两种浸泡条件,对不同材质的不锈钢餐具的重金属迁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相同条件下,奥氏体型不锈钢的重金属铅铬镍迁移的检出率及超标率均低于铁素体型不锈钢和马氏体型不锈钢;而在相同材质下,于4%乙酸浸泡溶液中加入300 mg/L氯化钠,会使镍、铬迁移的检出率和超标率大大增大。

  • 接触食品的铝及铝合金制品中有害金属迁移规律的研究

    作者:梅炼;邓金伟;谢永萍;陈伟萍

    目的 对食品加工设备中与食品接触的铝及铝合金制品中锌、铅、镉、砷、铬、镍、锰7种元素的迁移规律进行研究.方法 在流通领域进行抽样,设定不同浸泡条件,参照GB/T 5009.72-2003《铝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迁移条件对迁移量的影响与元素的类别有关,在相同条件下,元素不同其迁移量的变化也不同;锌、铬、镍、锰4种元素在高温的条件下较易发生迁移(尤其是锌),并且均表现出在高温环境中时间越长迁移量越高的趋势.结论 不同元素受迁移条件的影响不同,在高温条件下较易发生迁移,建议不要将铝及铝合金制品长时间放置于高温环境中使用,以降低各元素发生迁移的风险.

  • 纱布吸附-紫外灯照射法测定食品接触纸及其制品中荧光增白剂

    作者:屈鹏峰;傅武胜;刘文菁;张昌胜;蒋定国

    目的 建立食品接触纸中荧光增白剂国家标准检测方法.方法 当样品有不太明显的蓝色或紫色荧光时,样品中的荧光增白剂用碱性提取溶剂提取,调节提取液为酸性,纱布吸附,在波长365 nm紫外灯照射下测定纱布的荧光强度.结果 紫外灯照射法能定性判定样品中高含量的荧光增白剂.纱布吸附结合紫外灯照射法能定性判定样品中低含量的荧光增白剂,排除样品荧光本底或者其他荧光污染物的干扰,荧光增白剂的检出限为10 mg/kg.结论 该法适合定性测定食品接触纸中荧光增白剂,操作简单,结果可靠.

  •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4种润滑剂的迁移量

    作者:房宁;巩俐彤;李倩;赵劲松;王海云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常用润滑剂在食物中迁移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纯水、3%乙酸水溶液、10%乙醇水溶液3种食物模拟物浸泡食品接触材料,经净化、浓缩,加入三氟乙酸酐衍生,DB-5ms毛细管色谱柱分离(30 m×0.25 mm,0.25 μm),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4种润滑剂含量.结果 油酸酰胺、硬脂酰胺在0.2 ~ 20 mg/L,芥酸酰胺、山嵛酰胺在1.0 ~ 3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定量限为0.028 ~0.17 mg/L,加标回收率为89.2% ~ 97.6%,RSD为1.1% ~5.4%.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及精密度较高,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中润滑剂在相应食品中迁移量的测定.

  •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润滑剂在脂类食品模拟物中迁移量

    作者:房宁;王子剑;赵劲松;王海云;郭晓宇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润滑剂(油酸酰胺、硬脂酰胺、芥酸酰胺、山嵛酰胺)在脂类食品模拟物中迁移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异辛烷、95%乙醇、改性聚苯醚3种试验介质替代脂类食品试验,用三氟乙酸酐衍生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结果 油酸酰胺、硬脂酰胺在0.2~2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芥酸酰胺、山嵛酰胺在1.0 ~ 3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定量限为0.026~0.14 mg/L,加标回收率为76.2%~97.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 ~6.3%.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及精密度较高,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中润滑剂在脂类食品模拟物中迁移量的测定.

  • 离子色谱-直接紫外检测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的六价铬迁移量

    作者:张立辉;张昊;霍宗利

    目的 建立一种离子色谱-直接紫外检测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六价铬迁移量的新方法.方法 样品经碱性食品模拟物(碳酸钠-盐酸,pH =8.5)浸泡后,使用氯化铵-氨水溶液为淋洗液,IonPacA S7 (4 mm×250 mm)阴离子分析柱分离,以紫外检测器在350 nm波长直接检测.结果 本方法在0.001 ~0.5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10.8554x+0.00472,r=0.999 9,检出限为0.000 3 mg/L,定量限为0.001 m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8%~113%,相对标准偏差(n=6)为1.9% ~9.0%.结论 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检出限低、操作简便易行等特点,适用于日常样品检测.

  • 食品接触材料中受阻酚类抗氧化剂的迁移及分析研究进展

    作者:马启芳;曾凡刚;鲁杰;方从容

    针对食品接触材料中的受阻酚类抗氧化剂,分别从迁移模拟试验、分析富集净化手段、仪器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食品接触材料中光引发剂残留及其迁移规律研究进展

    作者:刘珊珊;柯玮;范子彦;李中皓;王庆华;杨飞;边照阳;范多青;唐纲岭

    本文归纳并评述了近年来有关光引发剂的国内外的管控要求、分析检测技术以及在各类食品基质中的迁移规律研究,分析并展望了光引发剂研究的发展趋势.

  • 食品接触材料中非有意添加物的安全评估

    作者:钟怀宁;陈俊骐;冯婕莉;隋海霞;杨岳平;胡长鹰

    食品接触材料所迁移出的非有意添加物(non intentionally added substance,NIAS)作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而日益受到关注.由于这些NIAS来源复杂且相当数量是未知,给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评估和监管带来很大的挑战.基于毒理学关注阈值(threshold of toxicological concern,TTC)方法,结合Cramer决策树方法、化学和生物分析技术的使用,可建立一个针对食品接触材料中NIAS的快速筛查和安全评价模型,对缺乏完整毒理学数据且暴露量较低的化学物质进行风险评估.选择Cramer Ⅲ所对应的1.5 μg/kg BW作为NIAS通用安全暴露阈值,通过分步评估手段,可以得出所迁移未知物质是否需要予以安全关注,重点对食品接触材料迁移高于该TTC的物质进行进一步的确证和风险评估,实现对食品接触材料中高关注物的安全评价从基于检测限模式向TTC安全阈值模式的转变,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动物试验,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有利于加快食品接触材料中低暴露量化学物质的风险评估和提升产品安全管理效能.

  • 欧盟塑料食品接触材料新法规浅析

    作者:朱蕾;樊永祥;张俭波;王竹天

    欧盟塑料食品接触材料新法规修改和细化了塑料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要求,进行了更为详细、规范和合理的规定.本文介绍了欧盟塑料食品接触材料新法规的主要内容,及其与原塑料指令之间的变化,旨在全面、深入了解欧盟对塑料食品接触材料的管理模式和走向,分析其中可为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管理所用的内容,为监管部门以及相关行业、企业提供参考.我国在修订GB 9685-2008、构建食品接触材料标准体系中也可以借鉴法规中的一些管理内容及管理思路.

  • 国内外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的规定和检测方法

    作者:周利英;骆海清

    随着各国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BPA)限制法规和标准的出台,中国食品接触材料出口面临着严峻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本文介绍了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法国等多个国家和组织以及我国食品接触材料中BPA的限制法规、限量标准以及检测方法,对其差异性进行了分析比较和归纳总结,并提出对我国食品接触材料中BPA限制法规和检测标准的建议,以期为国内相关企业、检测机构、标准化委员会和监管部门提供有效指导.

  • 婴幼儿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法规管理模式分析

    作者:朱蕾;张泓;张俭波;邓陶陶;王竹天

    对国际上主要婴幼儿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法规管理措施进行梳理,研究其对婴幼儿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主要管理规定和考虑因素,分析我国婴幼儿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相关标准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 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评估体系构建

    作者:隋海霞;刘兆平

    食品接触材料中所有可能迁移到食品中的物质均需要评估,包括单体、起始物和添加剂等有意添加物,以及杂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反应产物和降解物等非有意添加物.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评估主要分为上市前的安全性评估和上市后的监测评估.目前,国际上食品接触材料上市前的安全性评估主要有美国和欧盟两种评估模式,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我国目前尚未建立食品接触材料上市前安全性评估的基本参数.构建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评估体系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确定的“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工作.本文介绍了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评估体系的构成、预期目标以及食品接触材料风险评估面临的挑战.

  • 我国食品接触材料标准新体系构建

    作者:朱蕾

    食品接触材料标准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标准清理整合等工作,我国食品接触材料标准新体系基本建成.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食品接触材料新标准体系的构成,对比分析了新标准体系发生的主要变化,科学梳理了行业面临的挑战以及新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

  • 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风险分析及国内外法规管理纵览

    作者:张庆生;曹进

    目的 加强对食品安全性风险分析及国内外接触材料法规管理的认识.方法 对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内容及各国接触材料法规管理概况进行描述.结果 各国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存在类似的体系建立过程.结论 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监控体系.

  • 食品接触材料及物质仪器检验概述

    作者:曹进;张庆生

    目的:通过对食品接触材料和物质检验的概括,寻找未来检验发展的方向.方法:对食品接触检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总结.结果:现代分析仪器的使用,为食品接触检验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技术.结论:我国已具备初步的检验研究和标准体系,但仍需不断发展和完善.

2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