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3-二苯-1,3-丙二酮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贾凤兰;赵琦;张祝琴;阮明;邱飞婵;邱永祥;李雪婷;张宝旭

    目的:观察1,3-二苯-1,3-丙二酮(1,3-diphenyl-1,3-propanedione,DPPD)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ICR小鼠ig给予DPPD 4d,剂量分别为125,250,500和1 000 mg·kg-1·d1,d4给予DPPD 0.5 h后,皮下注射CCl4染毒造模.染毒24 h后,内眦取血,测定血清中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留取动物肝脏组织,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并测定肝脏组织内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PPD各剂量组小鼠血清ALT,AST和LDH活性显著降低,肝脏中GSH含量及GSH/GSSG显著升高,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病理切片显示DPPD能够明显减轻CCl4对肝组织的破坏.DPPD与同等剂量的肝炎治疗阳性药物甘草酸及甘草次酸的效果基本等同.结论:DPPD对CCl4诱导的小鼠中毒性肝炎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1,3-二苯-1,3-丙二酮对硫代乙酰胺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阮明;张祝琴;贾凤兰;赵琦;邱飞婵;邱永祥;李雪婷;张宝旭

    目的:探讨1,3-二苯-1,3-丙二酮(DPPD)对硫代乙酰胺(TAA)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ICR小鼠共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DPPD低、中、高剂量组,DPPD组分别灌胃给予DPPD 250,500和1 000 mg·kg-1·d-1,qd,给药4 d,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氯化钠溶液.d 4给予DPPD 0.5 h后,模型组和DPPD组腹腔注射TAA 80 mg·kg-1,正常组不染毒.所有动物均在染毒TAA 24 h后处死.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留取部分肝组织用作常规病理切片检查;并取部分肝组织测定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LDH和ALP活性均显著上升,GSH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的DPPD组小鼠血清ALT,AST,LDH和ALP活性均显著降低,并呈剂量-依赖性,GSH显著上升.病理切片显示DPPD能够明显减轻TAA对肝组织的炎症性破坏.结论:DPPD对TAA引起的急性肝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1,3-二苯-1,3-丙二酮对CdCl2致小鼠急性肝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东旭;祝靓靓;贾凤兰;阮明;张宝旭

    目的:研究1,3-二苯-1,3-丙二酮(1,3-diphenyl-1,3-propanedione,DPPD)对CdCl2致雄性小鼠急性肝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雄性小鼠分别经ig给予DPPD 200,400,800 mg· kg-1,连续给药4d,然后经ip给予CdCl27.5 mg· kg-1,24 h后处死小鼠.测定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分别测定肝脏和肾脏组织中丙二醛(MDA)、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氧化性谷胱甘肽(GSSG)的含量,并计算GSH/GSSG比值.留取肝脏和肾脏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脏和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DPPD明显的降低血清AST,ALT和LDH的水平,并且呈剂量-反应关系;肝脏和肾脏的MDA含量以及GSH/GSSG比值显示DPPD可以明显改善CdCl2造成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和谷胱甘肽的消耗;肝脏和肾脏组织病理观察结果显示DPPD明显抑制CdCl2造成的损伤.结论:DPPD对CdCl2致小鼠急性肝肾损伤具有有效的保护作用.

  • 1,3-二苯-1,3-丙二酮对N-甲基甲酰胺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薛茹;王璐;贾凤兰;阮明;张宝旭

    目的:考察1,3-二苯-1,3-丙二酮(DPPD)对N-甲基甲酰胺(NMF)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经口分别灌胃给予DPPD50,100,200 mg·kg-1,qd,连续4d;腹腔注射给予致肝毒性剂量NMF 2000mg·kg-1;染毒48 h后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活性;留取肝脏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制备肝匀浆,测定肝组织中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氧化性谷胱甘肽(GSSG)和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计算GSH/GSSG比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LDH和T-Bil水平升高,肝组织GSH/GSSG比值及MDA含量升高,肝组织细胞变性坏死;预防性给予DPPD组ALT,AST和LDH水平明显降低,肝组织GSH/GSSG比值升高,MDA含量降低,肝脏病理损伤明显改善.结论:DPPD可有效抵御NMF对ICR小鼠肝脏的毒性损伤,调动机体抗氧化应激系统为可能的机制.

  • 1,3-二苯-1,3-丙二酮对可卡因致小鼠肝毒性及神经毒性的保护作用

    作者:吕艳;丁兆丰;马秋霞;何月莹;贾凤兰;阮明;张宝旭

    目的:探讨1,3-二苯-1,3-丙二酮(DPPD)对可卡因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及神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可卡因急性肝损伤模型采用♂C57BL/6N小鼠,DPPD(200,400,800 mg·kg – 1/d,ig)预给药4 d,末次给药30 min后,sc可卡因70 mg·kg -1造模,24 h后处死,测定血清ALT,AST,LDH的活性及肝脏MDA含量,观察肝脏病理变化.DPPD抗可卡因神经毒性实验采用♂ICR小鼠,DPPD预给药3 d(给药剂量同前),末次给药30 min后,sc可卡因20 mg·kg - 1造模,记录小鼠0-180 min的活动次数.结果:可卡因70 mg·kg-1致部分小鼠死亡(5/7),存活小鼠血清ALT,AST,LDH活性及肝脏MDA含量显著升高,肝脏病理损伤明显,而DPPD预给药组无死亡,血清ALT,AST,LDH活性及肝脏MDA含量显著降低,肝脏损伤明显改善,呈剂量-效应关系;DPPD抗可卡因神经毒性研究发现,DPPD预给药组小鼠自主活动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DPPD对可卡因致小鼠急性肝毒性及神经毒性有拮抗作用.

  • 1,3-二苯-1,3-丙二酮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作者:田寒梅;崔蓉;何月莹;吕艳;张宝旭

    目的:研究1,3-二苯-1,3-丙二酮(1,3-diphenyl-1,3-propanedione,DPPD)在小鼠体内各组织中的分布特征.方法:雄性ICR小鼠灌胃给予DPPD后,于不同时间点采集小鼠肝、心、脾、肺、肾及肌组织,以高效液相色谱法(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各组织中DPPD的浓度.Thermo Kinetica 4.4.1软件计算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灌胃给予小鼠DPPD后,DPPD浓度在肝、肾组织中较高(肝AUCtot=41.92 μg·h/g,肾AUCtot=40.40 μg·h/g),给药后肝、肺组织内的药物浓度迅速达到大值,Tmax分别为0.32 h和0.33 h,而肌组织的药物浓度则在3.85 h时才达到大值.DPPD在肝内浓度的大值Cmax=31.20 μg/mL,该浓度值亦为所有受检组织中的高浓度.给药后24 h仍能在各组织中检测到较低浓度的DPPD.结论:DPPD在各组织中分布不均,肝、肾和肌组织中药物分布量较大,而肺、脾组织中分布较少,且各组织中药物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也各不相同.

  • 1,3-二苯-1,3-丙二酮对可卡因致小鼠神经递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作者:陈娟;王一超;崔蓉;刘晓晓;张宝旭

    目的:探讨1,3-二苯-1,3-丙二酮(1,3-diphenyl-1,3-propanedione,DPPD)对可卡因所致小鼠神经递质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健康的 ICR 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可卡因组、3个 DPPD 预给药组(200、400、800 mg/kg)和 DPPD 单独给药组(800 mg/kg)。对照组灌胃给予1%(体积分数)吐温3 d;可卡因组灌胃给予1%吐温2 d,第3天皮下注射可卡因;3个 DPPD 预给药组小鼠分别灌胃给药(DPPD 200、400、800 mg/kg)3 d,第3天给药30 min后皮下注射可卡因;DPPD 单独给药组用 DPPD 800 mg/kg 灌胃给药3 d。给予可卡因20 min 后处死小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检测器检测小鼠脑组织中多巴胺(dopamine,DA)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5-HT)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器检测小鼠脑组织中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的含量,比较各组间神经递质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可卡因组小鼠脑中 DA 和 GABA 含量明显升高(P <0.01和 P <0.05),Glu 含量显著降低(P <0.05)。与可卡因组相比,DPPD 预给药组(200、400、800 mg/kg)小鼠脑中 DA 含量明显下降(P <0.01),DPPD 预给药200 mg/kg 组小鼠脑中 GABA 含量明显下降(P <0.05)。DPPD预给药200 mg/kg 组小鼠脑中 DA、5-HT、Glu 和 GABA 含量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剂量 DPPD可逆转可卡因致小鼠神经递质含量的改变。

  • 1,3-二苯-1,3-丙二酮对环磷酰胺诱导骨髓微核的预防保护作用

    作者:刘晓晓;贾凤兰;阮明;张宝旭

    目的 研究1,3-二苯-1,3-丙二酮(1,3-diphenyl-1,3-proanedione,DPPD)对环磷酰胺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的保护作用和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的影响.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DPPD低、中、高剂量组(62.5,250,1000 mg/kg),DPPD低、中、高剂量组(62.5,250,1000mg/kg),每组各5只.DPPD各剂量组小鼠经口给药30 d,每天1次.环磷酰胺采用30 h经口灌胃染毒.第2次染毒6h后,小鼠麻醉脱臼处死,检测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千分率).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环磷酰胺阳性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明显升高(P<0.01),DPPD剂量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变化不明显(P>0.05);与环磷 酰胺阳性组比较,环磷酰胺+DPPD低剂量组(62.5 mg/kg)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变化不明显(P>0.05),环磷酰胺+DPPD中、高剂量组(250、1000 mg/kg)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明显降低(P<0.01),微核抑制率分别为35.58%和61.54%.结论 30 d经口给予DPPD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没有影响,DPPD对环磷酰胺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 1,3-二苯-1,3-丙二酮对二甲基亚硝胺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昕;薛茹;贾凤兰;阮明;张宝旭

    目的 探讨1,3-二苯-1,3-丙二酮(DPPD)对二甲基亚硝胺(DMN)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小鼠按体重随机平均分为五组,分别为对照组、DMN组和三组剂量组.剂量组分别经口灌胃给予小鼠DPPD 100、200、400 mg/kg体重每日1次,连续4d,然后腹腔注射给予致肝毒性剂量DMN(22 mg/kg体重).染毒后24h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制备肝匀浆,改良Hission法测定肝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TBA法测定肝中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处理肝脏组织切片,光镜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单独给予DMN组相比,给予DPPD组明显改善了DMN引起体重降低的现象,DMN+DPPD高剂量组[(24.3±1.5)g]与DMN组[(22.7±1.0)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显著降低血清中ALT、AST、LDH含量,DMN +DPPD高剂量组[ALT:(151±38)U/L,AST:(216±131)U/L,LDH:(1423±813)U/L]与DMN组相比[ALT:(1481±575) U/L,AST:(1155±559) U/L,LDH:(3196±784) U/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相比单独给予DMN组,给予DPPD组肝脏病理损伤明显改善,并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预防性给予DPPD各组可改善DMN引起的肝脂质过氧化现象,且相比单独给予DMN组,给予DPPD组的GSH/GSSG比值显著增加,DMN+DPPD高剂量组(10.734±0.572)与DMN组(6.873±0.587)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PPD可有效抵抗DMN对ICR小鼠肝脏造成的毒性损伤,调动机体抗氧化应激系统为可能的机制..

  • 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小鼠脑组织中1,3-二苯-1,3-丙二酮测定的实验研究

    作者:孙生志;陈娟;曹望楠;崔蓉;刘晓晓;张宝旭

    目的: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测定小鼠脑组织中1,3-二苯-1,3-丙二酮含量的实验条件,提高测定方法的灵敏度.方法:运用基团贡献法筛选萃取剂,然后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实验条件.结果:乙酸乙酯/Triton X-100(90∶10,v/v)是小鼠脑中1,3-二苯-1,3-丙二酮的优萃取剂.当萃取剂体积为400μl,Triton X-100所占体积比为20%,萃取时间为3min,离心时间为4min,定容溶液中水所占体积比为10%时,萃取效率高.在上述优的实验条件下测定DPPD的定量下限为2μg/ml;加标回收率为103.5%~112.0%;日内和日间精密度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多小于10%.结论:正交试验设计法对测定小鼠脑中1,3-二苯-1,3-丙二酮含量的实验条件的优化效果令人满意,建立的检测方法能够很好地满足实际测定的需求.

  • 二苯甲酰甲烷甲基化反应的微波辐射合成法研究

    作者:李敏谊

    目的与方法以苯甲酸乙酯和苯乙酮为原料,经克莱森缩合反应制得二苯甲酰甲烷.在相转移催化剂聚乙二醇的存在下,以固体氢氧化钾为碱,二苯甲酰甲烷与碘甲烷在丙酮中,用微波辐射法合成α-甲基二苯甲酰甲烷.结果与结论优化反应条件为:微波辐射功率80 W,微波辐射时间20 min, n(二苯甲酰甲烷):n(碘甲烷)=1∶4, 产率为82.6%,产品结构经IR、MS和元素分析确证.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