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帕瑞昔布钠对胸腔镜患者全麻苏醒期寒战与躁动的预防

    作者:陈铁军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对胸腔镜患者全麻苏醒期寒战与躁动的作用.方法:全麻下择期行胸腔镜手术60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芬太尼组(F组)各30例.手术结束前30分钟分别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芬太尼0.05mg.观察全麻苏醒期寒战与躁动的发生及疼痛评分.结果:苏醒期寒战分级中P、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分级中0级的例数P组明显多于F组(P<0.05),1~3级的例数P组明显少于F组(P<0.01).VAS评分0分患者例数P组明显多于F组(P<0.05),1~6分患者例数P组明显少于F组(P<0.01),躁动与疼痛有相关性.结论:帕瑞昔布钠可有效预防胸腔镜患者全麻苏醒期寒战与躁动的发生.

  • PDCA循环管理在麻醉恢复期患者躁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邓宁

    目的:研究PDCA循环管理在麻醉恢复期患者躁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不同时段接受治疗的麻醉恢复期患者80例作为研究时象,一组为对照组40例(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另一组为观察组40例(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于2015年10月开始实施PDCA循环管理,对比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麻醉恢复期患者的躁动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恢复期患者的躁动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处于麻醉恢复期的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有利于减少躁动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能促进护理安全性的提高.

  • 帕瑞昔布钠预防瑞芬太尼复合全麻术后躁动的临床观察

    作者:谢玉珍;张国庆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及其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诱导方法相同,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A组于手术结束前200分钟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mg,B组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0)、术毕(T1)、苏醒(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5分钟(T4)及拔管后10分钟(T5)血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均无明显的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的发生,但A组术后躁动率明显低B组(P<0.05),两组苏醒及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能明显降低瑞芬太尼-丙泊酚全麻术后的躁动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不延长苏醒及拔管时间.

  • 地佐辛对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分析

    作者:马娇

    目的:研究探讨地佐辛对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收治全身麻醉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手术完成前给予生理盐水,观察组给予地佐辛,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给予地佐辛后,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等比对照组的要少,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全身麻醉的患者,采取地佐辛预防躁动,效果显著,可以减少患者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促进自主呼吸的恢复,镇痛效果较好.

  •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效果观察

    作者:傅瑜瑜;吴珊蝴;倪秀琴

    目的:观察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应用于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对减少躁动的影响,提高苏醒期安全性及患者舒适度。方法:收治需行腹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于全麻苏醒期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及预防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拔管时刻、拔管5 min平均动脉压、心率分别为(82.5±11.2)mmHg、(80.3±10.5)mmHg、(76.4±13.9)次/min、(73.6±14.1)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生命体征更为平稳(P<0.05)。观察组苏醒期躁动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期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应用于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可显著减轻躁动发生。

  • 麻醉方法及麻醉药物对全麻苏醒期病人躁动的影响

    作者:马成海

    目的:探究不同的麻醉方法以及麻醉药物对于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出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就诊于该院的手术全麻患者126例,随机进行分组,甲组63例,乙组63例。其中甲组使用阿托品、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以及异丙酚进行静脉给药麻醉,乙组患者使用芬太尼、维库溴铵以及异丙酚进行呼吸道给药麻醉。通过使用Ramsay镇静程度评分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甲组患者躁动发生例数及其发生率优于乙组患者躁动发生例数以及发生率,甲组躁动人数3例,发生率4.76%;乙组躁动人数48例,发生率76.2%;甲组患者Ramsay镇静程度评分2分以上的例数以及发生率优于乙组,甲组Ramsay镇静程度评分2分以上的例数55例,发生率87.3%;乙组Ramsay镇静程度评分2分以上的例数6人,发生率9.52%。两组患者的各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使用阿托品、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以及异丙酚进行麻醉的麻醉效果好,对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具有积极意义,故值得推广使用。

  • 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用于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术后躁动分析

    作者:秦国昕

    目的 研究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应用在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躁动情况.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1月—2016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胆囊切除患者82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气管插管麻醉,研究组采取喉罩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血流动力学以及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研究组拔管时间(61.8±7.30)s﹑清醒时间(119.2±12.10)s明显短于对照组(319.4±70.50)﹑(481.3±115.60)s,且维库溴铵用量(1.63±0.28)mg也明显少于对照组(7.59±1.09)mg(t=23.2719﹑16.4772﹑33.9106,P<0.05),两组在T1﹑T2﹑T3﹑T4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躁动率为29.27%,显著高于研究组(9.75%),(X2=4.9697,P<0.05).结论 喉罩麻醉应用在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躁动及疼痛的影响分析

    作者:李彩荣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躁动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6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98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排列分组法分组,分为2组.对照组(n=49)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n=49)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Riker镇静-躁动评分、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38.12±20.16)mL显著少于对照组(54.27±21.26)mL,手术时长(72.54±24.16)min显著短于对照组(90.65±25.41)min,其Riker镇静-躁动评分(2.26±2.05)分、VAS评分(2.68±1.32)分显著少于对照组(3.42±2.42)分、(5.42±1.42)分(t=3.858、3.615、2.560、9.892,P=0.000、0.000、0.012、0.000,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施行手术室护理干预,既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长,缓轻躁动情况和疼痛感,临床应用效果佳,值得广泛推广.

  • 脑外伤躁动63例护理体会

    作者:郭锦

    脑外伤患者由于创伤、颅压高、脑水肿、气管插管、疼痛等因素的影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躁动,给护理工作很大的挑战,2010年3月~2010年6月收治脑外伤患者63例,根据病情及原因制定护理措施,收到良好的护理效果,主要护理方法为根据躁动程度及原因采取:保证各位药物包括脱水剂的按时输入、保持床挡的完整和功能正常、根据病情及时拔除气管插管、适时气管切开、松紧适宜有效的约束、及时转出ICU,由家属陪同、合理适量使用镇静止痛剂、保持人体合适的温湿度、合理的饮食、保持二便的通畅等.

    关键词: 脑外伤 躁动 护理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21例躁动不安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作者:罗燕芬

    急性急肌梗死是内科常见的急症,所观察的21例病人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症状,通过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地进行护理,在治疗康复的过程中取得明显的效果.

  • 麻醉恢复期病人躁动的分析与处理分析

    作者:方晓华

    目的 对麻醉恢复期病人躁动进行分析和处理方式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1-2012年期间,该院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收治的2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08例为男性,896例为女性,年龄为2~81岁,平均年龄为(42.2±10.2)岁,ASA分级为Ⅰ-Ⅲ级.对其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2例(11.98%)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躁动,其中112例患者带气管导管,占比为44.44%;有82例患者是由于伤口疼痛而导致的躁动,占比未32.54%;44例患者由于留置导尿管而导致的躁动,占比为17.46%;另有18例患者是由于低氧、体位不适、术中使用了氯胺酮等其它原因所致的躁动,占比为7.14%.在所有出现躁动的患者中,230例(91.27%)为男性,18例(7.14%)患者年龄不足5岁,24例(9.52%)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术后次日随访,6例患者对躁动期间的活动存在一定的印象,其他患者都没有记忆.结论 导致患者出现术后躁动的原因较多,若导致躁动的因素没有明确,应加强护理,避免出现意外伤害事故.若原因已经明确,则应马上针对诱导因素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 麻醉 恢复期 躁动
  • 颅脑外伤患者躁动成因及护理对策分析

    作者:崔丽梅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躁动的成因以及对护理对策,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130例颅脑外伤躁动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对躁动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给与及时的护理,观察护理结果.结果 本组患者中,引起颅脑外伤患者躁动的主要原因包括颅内压升高、体温升高、呼吸不畅、术后出血、脑水肿和疼痛等,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躁动症状均有所好转.结论 针对不同阶段和不同躁动表现,对患者的躁动原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躁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 地佐辛在鼻内窥镜术患者苏醒期拔管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毛银泉;高静

    目的 探讨地佐辛在全麻鼻内窥镜术中患者苏醒期间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ASA1-2级择期鼻内窥镜术100例,分为AB两组,A组为地佐辛组,B组为芬太尼组,每组50例,两组均在手术结束前30分钟给药,观察患者手术结束后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的躁动情况,拔管时的血压心率变化,以及恶心呕吐等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在拔管时间清醒时间上的差异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但是芬太尼组拔管后的躁动发生率,明血压心率变化显高于地佐辛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 < 0.01),在出现躁动的患者中,地佐辛组追加地佐辛后躁动明显缓解(缓解率为100%),芬太尼组在追加芬太尼后也能有效缓解(缓解率为70%),这点上两组也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地佐辛在全麻鼻内窥镜术苏醒拔管时能有效减少躁动的发生,效果理想,明显优于芬太尼.

  • 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建荣

    目的 分析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莱阳卫生学校医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期间于全身麻醉下行外科手术的12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8.84%.苏醒期躁动与患者年龄、糖尿病、留置导尿管、手术时间及口腔科手术、腹部手术、泌尿外科手术等有密切相关性(P<0.05).结论 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高,而患者年龄、糖尿病、留置导尿管、手术时间及口腔科手术、腹部手术、泌尿外科手术等是苏醒期躁动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 呼吸改变的心理准备对内镜鼻窦手术后躁动的影响

    作者:常玉林;卜建华;孔令茹;王芝静

    目的 观察呼吸改变的心理准备对全麻内镜鼻窦手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 将需行全麻内镜鼻窦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对照组)和呼吸改变心理准备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术前准备.观察组在常规术前准备的基础上,加呼吸改变的心理准备.结果 两组手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术前准备的基础上,加呼吸改变的心理准备能减少内镜鼻窦手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程度及发生率.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刘冬;张新建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行为障碍性疾病.近年来,中医学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逐渐深入,对其病因病机进行了大量探讨,治疗方面多从辨证施治、专病专方、针灸推拿及外治法等方面进行研究,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 心理干预结合针灸疗法对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的影响

    作者:韩旭;张艳军;李昂;王欣悦;范路路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结合针灸疗法对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腰椎间盘摘除术的60例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A组,n=30)和对照组(B组,n=30).2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均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A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术后结合针灸疗法.监测并记录2组患者在术前1d(T1)、入室后麻醉前(T2)、拔管后15 min(T3)、拔管后30 min(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及2组患者苏醒期躁动评分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T3与T1比较,HR和MAP均升高,2组患者在T2、T3、T4时,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组患者苏醒期躁动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心理干预结合针灸疗法能够保证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 麻醉手术期躁动的安全护理

    作者:储开云

    目的 探讨麻醉手术期躁动的安全护理情况.方法 临床观察150例全麻手术期躁动患者,采取合适护理,防止安全问题及并发症的发生,观察各种刺激导致全麻手术期躁动的比例及安全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 导致本病的刺激因素中疼痛因素占46.70%,心理因素占7.30%,尿管因素占20.00%,气管插管因素占22.00%,其它因素占4%;安全护理临床效果显示,体温异常有发热倾向4例(2.70%),误吸患者3例(2.00%),感染患者2例(1.30%),未见全麻后遗症发生.结论 采取积极的安全护理措施能有效地减少和防止麻醉手术期躁动各种安全问题及并发症的发生.

  • 循证护理预防全麻恢复期患者躁动的应用研究

    作者:赵超男

    目的:研究应用循证护理预防全麻恢复期患者躁动的效果.方法:将1164例全麻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实施躁动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全麻恢复期患者躁动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全麻恢复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在预防麻醉恢复期病人中的应用较常规护理有效降低了躁动的发生率,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 心理与中医结合治疗儿童多动症30临床体会

    作者:王华富

    目的:探讨心理与中医辩证分型结合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方法:选取门诊儿童多动症30例,随机分成两组,中医与心理结合治疗组(观察组)15例,采用中医辩证及中医心理疗法:顺志从欲法,精神内守法认知疗法,情志相胜法,暗示治疗法等.中医辨证分型为:肾虚阳亢型、心脾气虚型、痰火扰心型.中医治疗组(对照组)15例,采用纯中医辩证分型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70%,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心理与中医辨证结合治疗此症具有明显疗效,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967 条记录 2/49 页 « 12345678...484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