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艾贝宁用于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拔管的临床研究

    作者:夏晓东;郑吉卫;尹泓;吴芳;路斌;毛庆军;夏瑞

    目的 本文目的是为观察艾贝宁(国产右美托咪啶)用于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拔管过程中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原发性高血压Ⅰ-Ⅱ期需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艾贝宁组和对照组,术前血压控制在160/90mm Hg以下,于手术结束后拔管前静脉微泵注射艾贝宁0.5μg/kg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麻醉前、用药后、拔管前、拔管即刻、拔管后3、5、10min患者的RR、MAP、HR、SpO2、Ramsay 镇静评分、躁动率以及拔管时呛咳指标.结果:①N组在吸痰拔管时及拔管后MAP均明显升高,HR、RR加快(P<0.05);②A组在痰拔管时及拔管后3、5分血压及HR上升幅度较小,10min后基本恢复至拔管前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N组比较,A组拔管时和拔管后MAP、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A组患者躁动发生率更低(P<0.05),拔管后有2例患者呼吸减浅SpO20过性下降,面罩给氧后缓解.结论 是手术结束后静脉微泵注射艾贝宁0.5μg/kg可减轻高血压全麻患者气管拔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 艾贝宁用于学龄儿童扁桃体腺样体切除全麻中的观察

    作者:张磊

    目的 艾贝宁(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是新一代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其通过高选择性激动α2肾上腺素能受体(α2∶α1=1620:1),具有镇静、镇痛、抗交感而无呼吸抑制的作用,本文就其与安慰剂组相比,用于小儿扁桃体操、腺样体切除术中镇静镇痛抗焦虑进行对比,以观察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期全麻下行小儿扁桃体操、腺样体切除51例,ASA Ⅱ~Ⅲ级,年龄7~9岁,体重22~28 kg,并随机分为两组:艾贝宁组26例,安慰剂组25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前,一组外周静脉缓推艾贝宁0.5 μg/kg(D组)(n=26),另一组外周静脉缓推盐水安慰剂(P组)(n=25).60s注射完毕.分别持续记录术中患儿的呛咳次数,并记录患者的喉痉挛、支气管痉挛或氧和不足情况,气管插管前、中、后均记录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和舒张压.还需记录麻醉苏醒时间.结果 两组呛咳评分中位数分别为1(1~3)和2(1~4)(P<0.05).但两组屏气或氧和不足发生率无差别.两组患者支气管镜操作时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有所上升(P<0.05),但艾贝宁组升高更不明显.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基本相同.结论 本研究发现单次静脉注射艾贝宁可减轻小儿气管插管时的气道和循环反射.

  • 小剂量艾贝宁在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任杰;兰萍

    目的:探讨小剂量艾贝宁用于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62例择期行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应用0.2μg/kg艾贝宁,对照组应用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的拔管期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MAP、HR、BIS水平较对照组更为稳定(P<0.05),观察组的镇静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艾贝宁用于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可有效预防应激性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镇静镇痛作用,且不会影响拔管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不同剂量艾贝宁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患者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作者:马吉宁;支燕;梁宵

    目的 对比分析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应用不同剂量艾贝宁(盐酸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按照艾贝宁使用剂量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0例).2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前10 min给予输注负荷剂量艾贝宁0.6μg/kg,随后分别以0.3,0.5μg/(kg·h)的剂量进行维持.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拔管10 min后镇静效果及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镇静效果更优,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拔管时间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中选用0.5μg/(kg·h)维持剂量的艾贝宁能显著提高镇静效果,抑制患者应激反应,安全性较高.

  • 艾贝宁用于全身麻醉患者气管拔管过程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克宏

    目的:观察艾贝宁用于全身麻醉患者气管拔管过程中的气管拔管、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需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手术住院患者6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艾贝宁组(A组)和对照组(N组),每组30人,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微泵注射艾贝宁0.5μg/kg或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麻醉前、拔管前、拔管即刻、拔管后3、5、10min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躁动率以及拔管时呛咳等不良反应.结果:①与麻醉前相比,N组在吸痰拔管时及拔管后3、5min MAP均明显升高,尤以拔管时明显;HR加快.A上升幅度较小,10min后基本恢复至拔管前水平.②与对照组比较,A组吸痰拔管时和拔管后3、5min MAP、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拔管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A组患者躁动发生率更低,拔管后有2例患者呼吸减浅SpO2一过性下降,面罩给氧后缓解.结论: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微泵注射艾贝宁0.5μg/kg可减轻全麻患者气管拔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同时降低患者全身麻醉的术后躁动率,可以安全地用于全麻患者气管拔管.

  • 诺扬与艾贝宁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作者:初学亮

    目的:对比诺扬与艾贝宁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威海市中心医院进行甲状腺切除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诺扬组(45例)和艾贝宁组(45例).在两组患者接受甲状腺切除术期间,为诺扬组患者采用诺扬进行镇痛,为艾贝宁组患者采用艾贝宁进行镇痛.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术后3 h、12 h、24 h其VAS评分及Ramsay评分.结果:1)在术后3 h,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2 h和24 h,艾贝宁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诺扬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术后3 h、12 h和24 h,艾贝宁组患者的Ramsay评分均高于诺扬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艾贝宁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诺扬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诺扬相比,艾贝宁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 艾贝宁抑制神经源性肺水肿交感活性亢进的临床研究

    作者:方志成;周昌娥

    目的 观察艾贝宁对神经源性肺水肿交感活性亢进的抑制作用.方法 97例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分对照组(C)、倍他乐克组(M)、艾贝宁组(D),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评估交感活性,血浆脑型利钠肽(BNP)并行心脏超声等评估心功能状态,记录呼吸机参数评估呼吸机支持力度.结果 与其他组相比,D组血浆NE(4.51±0.24 vs 3.98±0.49 vs 3.61±0.31,P<0.05)、E(3.23±0.51 vs 3.01±0.67 vs 2.19±0.29,P<0.05),交感活性明显受抑,BNP(4783.59±179.33 vs 3584.26±164.71 vs 3126.88±158.72,P<0.05),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LVEF:47.49%±1.29% vs 53.22%±2.13% vs 58.91%±2.04%,P<0.05)心功能改善.机械通气时间缩短(P<0.05),呼吸机支持力度下降(P<0.05),肺功能好转.结论 艾贝宁可有效抑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交感活性亢进,改善心肺功能.

  • 比较艾贝宁与咪唑安定对ICU重症患者镇静镇痛效果差异

    作者:刘萍

    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与艾贝宁在对ICU重症患者进行镇痛镇静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2016年在我院ICU的住院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字母表法分为艾贝宁组与崃唑安定组,每纽患者40例.艾贝宁纽对患者应用艾贝宁进行镇静与镇痛,咪唑安定纽对患者应用咪唑安定进行镇静与镇痛.比较两组药物对患者镇静镇痛的临床效果.结果 将镇静维持时间、在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总时间以及患者机械通气的时间作为观察指标,艾贝宁组患者在三个指标方面效果均明显优于咪唑安定组(P<0.05);在用药后躁动的发生情况两组患者进行对比,艾贝宁组患者明显少于咪唑安定组患者(P<0.05);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比,艾贝宁组明显少于咪唑安定组(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应用艾贝宁进行镇静与镇痛可以有效缩短住院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值得推广.

  • 艾贝宁与米唑安定对ICU重症患者镇静镇痛效果比较

    作者:温建立

    目的:比较分析重症监护室(ICU)采用艾贝宁和米唑安定的镇痛与镇静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重症监护室符合标准的患者148例,按照用药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艾贝宁镇静与镇痛,对照组患者给予米唑安定镇静与镇痛,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镇静情况和镇痛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在ICU治疗的总时间、镇静维持的时间和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用药后躁动的概率32.4%明显低于对照组74.3%,产生的不良反应18.9%显著低于对照组42.3%,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症监护室患者采用艾贝宁进行镇痛和镇静,有效的改善了临床的预后情况,缩短了机械通气的时间和ICU的滞留时间,减少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不同剂量艾贝宁对全麻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及躁动的影响

    作者:杨涛;刘婷;陈美贤;彭书峻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艾贝宁用于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90例择期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的全麻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30例,低剂量组应用0.3 μg/kg艾贝宁,高剂量组应用1μg/kg艾贝宁,对照组应用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三组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Narcotrend值、苏醒时间、躁动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剂量组应用艾贝宁10 min后直至拔管后MAP均较低、苏醒时间较长、躁动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及拔管时间短,躁动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艾贝宁用于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可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减少躁动,缩短拔管时间.

  • 艾贝宁用于全身麻醉患者气管拔管的临床效果

    作者:顾文义;方梅;王强;陈卫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患者气管拔管过程中使用艾贝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实验组使用艾贝宁进行临床实验;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收缩压变化幅度较小,能维持心率在正常范围内且躁动剧烈程度较低.结论 艾贝宁用于全身麻醉患者气管拔管苏醒期可以减少拔管期血压的波动,维持心率正常和减少患者的躁动、呛咳症状.

  • 右美托咪啶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麻醉期间的临床应用

    作者:彭英;彭兴甫;罗泽斌;周琼;高强

    目的 观察艾贝宁(国产右美托咪啶,dexmedtomidine,DEX)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麻醉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拔管期间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Ⅰ~Ⅱ级)需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40例,ASAⅡ~Ⅲ级,术前血压控制在160/90mmHg以下,随机分为艾贝宁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分别于术前20min静脉微泵注射艾贝宁或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注射后5、10min,插管后1min,手术切皮即刻、手术开始后5、10、15、30、60min,拔管前、拔管即刻、拔管后5、1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术后OAA/S镇静评分、躁动率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比较,D组注射艾贝宁后5、10min,手术切皮即刻、手术开始后5、10min、拔管前、拔管即刻、拔管后5、10min MAP均下降(P<0.05);插管时MAP、HR更为平稳(P<0.05);注射艾贝宁后5、10min,手术切皮即刻、手术开始后5min拔管前、拔管即刻、拔管后5、10min HR均下降(P<0.05);拔管后OAA/S镇静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率发生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微泵注射艾贝宁后麻醉诱导、手术过程、气管拔管过程中MAP、HR均较为平稳,且术后OAA/S镇静评分更高,躁动率发生更低.

  • 曲马多和艾贝宁治疗术后寒战效果的观察

    作者:徐小智;袁小华;江员金

    目的 比较曲马多和艾贝宁静脉注射用于治疗术后寒战的效果.方法 180例全麻后寒战级别为3-4级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静注曲马多1 mg/kg(A组)、艾贝宁0.6ug/kg(B组)和生理盐水(C组).并按设定的时间评估寒战级别和药物的反应.结果 给药后5min A、B组寒战级别较C组降低(P<.0.05).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B、C两组(P<0.05),B组的镇静评分高于A、C组.结论 静注艾贝宁0.6ug/kg可以有效治疗术后寒战且恶心呕吐反应少.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