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口腔白斑及口腔鳞状细胞癌中Livin和Caspase-3蛋白表达研究

    作者:随丽娜

    目的 研究Livin和caspase-3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口腔黏膜、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状细胞癌中Livin和e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Livin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率为20%、33.33%和86.49%;caspase-3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率为100%、83.33%和43.24%;caspase-3蛋白表达与iivin蛋白表达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Caspase-3的缺失和Livin的高表达与口腔白斑癌变的发生发展相关,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识别口腔白斑癌变.

  • As2O3干预口腔鳞癌A431细胞EGFR表达的研究

    作者:张令波;张斌;胡伟平;郭拴龙;胡那日苏;付兆臣;高丽;吕智勇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口腔鳞癌A43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其抗肿瘤的机制.方法:合成特异性靶向到肿瘤细胞表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近红外荧光分子对比剂EGF-Cy5.5,验证试剂合成的靶向特异性.口腔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系暴露于浓度分别为0μM,0.5 μM,2.5 μM和5.0 μM的三氧化二砷溶液中0,24 h,48 h和72 h.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及免疫组化证实EGFR的表达水平,上述实验均测量三次,结果取平均值.结果:EGF-Cy5.5靶向荧光对比剂的标记率为68%~70%.对比对照组,越高浓度的三氧化二砷处理的肿瘤细胞其获得的细胞荧光信号强度越小,这与药物浓度越高细胞表面表达EGFR的量越少相一致.流式细胞仪显示,在72小时,作用于细胞的三氧化二砷药物浓度分别为0.5 μM,2.5 μM,和5.0 μM,其相对应获得的细胞EGFR表达量分别为57.28±3.2%(P<0.05),29.91±2.2%(P<0.01)和10.73± 2.4%(P<0.0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细胞EGFR表达量74.42±1.8%,(P<0.05).结论:本研究应用近红外荧光分子成像的方法体外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A431的EGFR表达水平,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砷对其EGFR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

  • 口腔鳞癌Ezrin蛋白和CD44v6表达及其与淋巴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哲;柳宏志;刘继光

    目的:探讨黏附分子Ezrin蛋白和CD44v6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口腔颌面部鳞癌病理分级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treptavidin-peroxidase conjugated method,SP法),对32例口腔颌面部鳞癌组织和28例口腔颌面部正常组织进行EZRIN和CD44v6表达的检测.结果:(1)Ezrin蛋白和CD44-V6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5.62%),(78.12%),分别高于口腔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14.28%),(32.1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Ezrin的表达程度与口腔磷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口腔磷癌的TNM临床分期无关(P>0.05),CD44v6的表达程度与口腔磷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1),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口腔磷癌的TNM临床分期无关(P>0.05).(3)Ezrin和CD44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Ezrin蛋白、CD44在口腔磷癌中的表达越高口腔膦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越高,二者的联合检测可能成为预测口腔磷癌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对后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微小RNA与口腔鳞状细胞癌

    作者:吴修胤;佟冬冬;张风河

    微小RNA( MicroRNA,miRNA),是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的非编码小RNA,其广泛参与生物体内多种细胞进程的调控,包括细胞发育、细胞分化、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miRNA在正常细胞的发育和肿瘤的产生和发展中均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在肿瘤的关系既有其普遍性又因肿瘤的始发部位和性质有所差异.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讨论miRNA的生物合成和功能,其在肿瘤的发生及发展中可能起到的作用,以及近年来其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关系的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新进展.

  • 细胞凋亡指数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预后意义

    作者:李立;YANG Ming-ming;刘铎;YE Ou-jiang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48例患者均接受过外科切除手术治疗并被分成2组:24例接受新辅助化疗及另外的24例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通过TUNEL法,评价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预处理的48例OSCC标本的细胞凋亡水平,并且将TUNEL法标记的凋亡细胞百分比表示为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结果:在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组,高AI与好的预后显著相关(P<0.05).结论:结合其它附加信息,如肿瘤分级、治疗方法,AI值可以作为OSCC患者的一个可靠的预后因子.

  • GRB7 mRNA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姣;段晓峰

    目的:探讨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the growth factor receptor bound 7,GRB7)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06~2017-06我院病理科确诊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44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法进行检测GRB7 mRNA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结果:GRB7 mRNA在OSCC中呈高表达(P<0.01),不同分化程度(P<0.01),临床分期(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RB7的高表达可能与OSCC的发生、发展、转移密切相关.

  • Naa10p和CEA在唾液中联合检测对口腔鳞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余芯乐;郑军;徐江;曾妍

    目的:探讨N端α位乙酰基转移酶10蛋白(N-α-acetyltransferase 10 protein,Naa10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联合检测在口腔鳞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口腔鳞癌患者、30例癌前病变患者、40例正常人唾液中Naa10p、CEA的含量.用SPSS 17.0软件分析数据,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口腔鳞癌组唾液中Naa10p、CEA的表达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唾液中Naa10p、CEA单项和联合检测时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5.00%、82.50%和78.00%,70.00%、74.28%和72.00%,92.50%、72.79%和84.62%.I、Ⅱ期口腔鳞癌患者Naa10p、CEA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75.76%、69.69%,二者联合检测诊断的阳性率为90.91%.Naa10p、CE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2、0.736,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1(P<0.05).结论:唾液中的Naa10p作为肿瘤标志物检测口腔鳞癌更优于唾液中的CEA,唾液中Naa10p和CEA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口腔鳞癌的诊断性能和早期检出率.

  • 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军;赵思语;欧阳少波;廖岚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 在口腔鳞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70 例口腔鳞癌患者, 50 例健康对照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的方法检测2 组受试者血浆中MALAT1 的表达.分析15例口腔鳞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中MALAT1 的表达变化.结果: 口腔鳞癌患者血浆MALAT1 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0. 001) ,且与患者TNM 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 0. 05) .患者术后血浆MALAT1 表达显著降低(P< 0. 001) .血浆MALAT1 诊断口腔鳞癌的曲线下面积(AUC) 为0. 81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 43%和72. 00%.结论:血浆MALAT1 有望作为口腔鳞癌辅助诊断指标.

  •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Dickkopf-3基因的表达及甲基化状态

    作者:张素欣;张鑫;陈中;李天客;包阳;郑晶;张雨温

    目的: 探索Dickkopf-3 (DKK-3) 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口腔鳞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PT-PCR 及MSP-PCR 法检测DKK-3 在51 例口腔鳞癌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SPSS13. 0统计分析DKK-3 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DKK-3 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t = - 12. 580,P<0. 05) .DKK-3 启动子区在口腔鳞癌中的甲基化率高于对照组(χ2 = 19. 273,P< 0. 05) .发生甲基化的口腔鳞癌DKK-3 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t = - 2. 817,P< 0. 05) .结论: DKK-3 表达下调及其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状态是口腔鳞癌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可能是导致DKK-3 转录沉默的主要原因.

  • 蛋白激酶C激活对口腔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作者:陈钟;郑晓丹;徐勇

    目的:利用舌癌细胞系HN12探索激活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对口腔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采用质粒pCMV6-AC-GFP-P120ctn转染HN12细胞,使HN12过表达P120-连环蛋白(P120-catenin,P120ctn),再加入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激活剂佛波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PM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PMA处理前后PKC、P120ctn、E-cad的mRNA和蛋白表达,通过Transwell细胞侵袭及细胞迁移试验等方法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当PKC被PMA活化时,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中P120ctn的表达显著降低,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也随之降低,间质标记蛋白N-钙黏蛋白(N-cadherin,N-cad)和波形蛋白(Vimentin,Vim)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提高(P<0.05).结论:PKC可能通过磷酸化调节P120ctn的表达,参与细胞黏附的调控,促进EMT,在口腔鳞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过程中发挥作用.

  • 北京市居民原发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病情况及相关资料分析——单中心5年连续研究

    作者:白雪校;赵丹;张杰

    目的:分析北京市居民原发口腔癌发病、治疗及资源消耗情况.方法:连续抽取2009 ~ 2013年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住院的北京市居民原发口腔癌患者的病历资料,采集年龄、性别、部位、分期、烟酒史、术式、住院日、费用等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415例患者入组,男女性别比为1.2∶1.舌癌多见(41.0%),男女口腔癌的部位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40岁以上患者占96.6%,中位诊断年龄64岁,男女口腔癌的年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晚期口腔癌占54.9%.中位治疗费、手术费、住院日随肿瘤T分期进展而递增.结论:从单中心角度看,北京市晚期口腔癌占半数,晚期口腔癌医疗资源消耗明显升高,应当进一步加强预防措施.

  • IQGAP1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

    作者:刘欣;谢鑫

    目的:研究 IQ 结构域三磷酸鸟苷合酶-激活蛋白1(IQGAP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对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免疫印迹和荧光定量 PCR 检测 IQGAP1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 pcDNA3.1-IQGAP1转入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 SCC-4,并用 Akt 抑制剂预处理,免疫印迹检测 Akt 磷酸化水平、MTT 法和 Transwell 侵袭实验分别测定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IQGAP1蛋白和 mRNA 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0.05),重组质粒转染后,SCC-4细胞中 IQGAP1表达量明显增加,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增强(P<0.05)。IQGAP1过表达后细胞中 p Akt 水平明显升高;当用 Akt 抑制剂处理后,IQGAP1诱导的 p Akt 的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降低(P <0.05)。结论:IQGAP1在 OSCC 组织中高表达,可能通过调节 Akt 通路的活化来介导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 S100A8蛋白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瞿泽丰;马洪;段晓峰;刘睿;高琼

    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S100A8蛋白在30例正常口腔组织及35例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35例OSCC组织中S100A8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8. 5%,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率为36. 7%(P < 0. 05),S100A8可能参与OSCC的发生与发展.

  • DNMT1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周可;马洪;段晓峰

    采用 Real-Time PCR 检测 DNA 甲基转移酶-1(DNMT1)mRNA 在20例口腔正常黏膜组织及43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 Western blot 分别检测 DNMTl 蛋白在组织样本中的表达。结果显示 DNMTl mRNA 在 OS-CC 中高表达(Z =-2.028,P <0.05),43例 OSCC 组织中,DNMTl 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1%,而在20例口腔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5%(P <0.05)。DNMTl 有可能参与 OSCC 的发生发展。

  • hMLH1和hMSH2及朊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

    作者:杨国军;郭泳杉;徐江

    目的探讨hMLH1、hMSH2、朊蛋白(PrPc)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白斑、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之间的表达情况及意义,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对30例OSCC、26例白斑及27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hMLH1、hMSH2、PrPc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资料的统计学处理用SPSS17.0软件完成,比较用2检验及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结果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所检测的30例OSCC、26例白斑及27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hML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0%(18/30)、48.15%(13/26)、15.38%(4/27),hMSH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3%(28/30)、51.85%(14/26)、23.08%(6/27)PrP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67%(29/30)、40.74%(11/26)、15.38%(4/27)。结论 hMLH1、hMSH2和PrPc在OSCC中的表达均高于在白斑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但PrPc蛋白表达与hMLH1和hMSH2无相关性。说明hMLH1和hMSH2、PrPc在OSCC病例中高表达,但不具有相关性,为OSCC早期诊断及靶向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并推测二者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参与了OSCC的发生发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