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步行锻炼在外周动脉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刘云清;高瑞芳;朱海燕;王正珍

    外周动脉疾病(PAD)是指周围动脉粥样斑块发展导致动脉狭窄,甚至发生闭塞,使远端组织出现相应缺血痉挛或坏死的疾病,包括一系列由供应脑部、内脏器官和肢体的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导致的非冠状动脉系统的综合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可表现为下肢动脉、颈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硬化等,其中常累及腹主动脉分叉以下的动脉,即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及坏疽等.

  • 前列地尔联合西洛他唑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临床观察

    作者:何文锦;刘凡;杨石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与西洛他唑联用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疗效.方法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洛他唑组(单用西洛他唑100 mg,2次/d,口服)和联合治疗组(在西洛他唑治疗基础上予前列地尔10 μg溶解于0.9%氯化钠100ml静脉滴注,1次/d),每组31例,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观症状、踝/肱指数(ABI)、6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和足背动脉血流量改变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6-MWT距离、ABI、足背动脉血流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 0.05或<0.01).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6-MWT距离、足背动脉血流量显著高于同期西洛他唑组[ (425.4±138.5)m比(379.5±124.6)m,(0.77±0.18) ml/(s·cm2)比(0.66±0.14) ml/(s· cm2) ](P< 0.05).联合治疗组冷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洛他唑组[87.5%(21/24)比61.9%( 13/21)](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西洛他唑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安全有效.

  • 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陶枫;秦丰明;唐欧杉

    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是糖尿病患者较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可引起下肢缺血症状,缺血性溃疡,甚至坏疽,导致行走困难,重者截肢[1]。而血糖是影响血小板聚集的独立因素之一,影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疗效。本研究对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采取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治疗,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60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作者:林斐琦;余燕明;肖迎军;肖用桃;张俊苏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动脉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与临床相符的60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完整超声诊断资料,分析内膜-中层厚度及动脉斑块数量随年龄变化的规律,以及病程对动脉斑块数量及斑块种类演变的影响,并分析斑块种类及动脉狭窄程度随不同动脉而变化的特点.结果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年龄增加其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斑块增多;随病程进展,斑块数量增多,斑块性质由扁平斑块逐渐发展为软斑块、混合斑块,并后发展为硬斑块.混合斑块多发于股总动脉,硬斑块多发于股浅动脉、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斑块所致的管腔狭窄闭塞多见于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股总动脉狭窄程度大干股浅动脉及腘动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检测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巴曲酶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的临床观察研究

    作者:王月香;席燕

    目的:探讨巴曲酶对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及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巴曲酶,隔日静滴1次,共3次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纤维蛋白原、病变下肢动脉血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变下肢股总动脉管径和斑块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值及病变下肢血流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可见巴曲酶对下肢动脉硬化症有疗效,且副作用较少,从效价比及安全性考虑值得推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