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耐环丙沙星鲍氏不动杆菌中喹诺酮耐药相关基因分析

    作者:周振江;罗燕萍;郭景玉;吕瑞辰;李艳君;杨瑞馥;黄新祥;宋亚军

    目的:研究鲍氏不动杆菌( ABA)临床分离株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机制。方法收集来自6家医院的114株耐环丙沙星ABA临床分离菌株,PCR扩增喹诺酮类抗生素结合靶基因( gyrA、gyrB、parC和parE),并进行序列测定,与参考菌株ATCC17978基因组进行比对,确定其喹诺酮耐药决定区是否存在耐药相关突变;PCR扩增9个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qnrB、qnrC、qnrD、qnrS、qepA、aac(6′)-Ⅰb-cr、oqxA和oqxB],并对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以确定基因亚型。结果绝大部分菌株(113/114,99.1%)的gyrA基因发生了Ser83 Leu突变,其中67株菌(67/114,58.8%)同时发生了parC基因的Ser80Leu突变,以上两种突变是常见的喹诺酮耐药相关突变。与标准菌株进行比对,受试菌株gyrB基因Arg393Ser、Arg393Cys、Thr401Ala、Pro406Ser、Val430Phe、Cys440Ser和Gly480Arg突变率分别为95.6%、0.9%、96.5%、96.5%、100%、96.5%和96.5%;parE基因在7个位点发生了同义突变,突变率>96%。83.3%(95/114)的菌株中检出aac(6′)-Ⅰb基因,但不存在“cr”突变,其余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扩增均为阴性。结论该研究耐环丙沙星ABA中未发现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在gyrB和parE基因中发现的突变可能与环丙沙星耐药性无关,实验菌株的环丙沙星耐药性主要与染色体上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GyrA-Ser83Leu和ParC-Ser80Leu两种突变相关。

  • 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和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

    作者:兰芳俊;吴娟;何清雯;曹颖平;李彬

    目的 探讨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PMQR)基因的流行情况,及其与p内酰胺酶基因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3年7-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临床分离的对左氧氟沙星和/或环丙沙星耐药的大肠埃希菌200株,采用PCR检测qnrA、qnrB、qnrC、qnrD、qnrS、aac(6')-Ib-cr、qepA和oqxAB基因,对PMQR基因阳性菌株扩增常见β内酰胺酶基因;采用琼脂稀释法对PMQR基因阳性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以及PCR法对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分型;利用肠杆菌基因重复一致序列分析(ERIC-PCR)进行菌株同源性分析.结果 PCR扩增结果显示实验菌株PMQR阳性率为29.0%(58/200).其中qnr阳性率为5.5% (11/200),aac(6')-b-cr阳性率为20.5%(41/200),oqxAB阳性率为8.0%(16/200),qepA阳性率为0.5%(1/200).58株PMQR基因阳性菌株中CTX-M-1组32株(55.2%)、CTX-M-9组17株(29.3%)和TEM型1株(1.7%),未检出SHV型β内酰胺酶基因.PMQR阳性菌呈现多重耐药现象;系统发育分型结果显示A型有21株(36.2%),D型17株(29.3%),B2型11株(19.0%),B1型9株(15.5%).ERIC-PCR显示PMQR大肠埃希菌可分为50个不同的型别,其中1株未能分型.结论 该院大肠埃希菌中PMQR基因以aac(6')-Ib-cr、qnr和oqxAB为主,且与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高度相关;此外PMQR菌株以非克隆播散方式在该院中流行.

  • 大肠埃希菌耐药特征及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分布

    作者:潘玫;陈山;李稳;刘臣彪;石媛

    目的 调查大肠埃希菌分离株的耐药特征及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流行状况.方法 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双纸片法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qnrA、qnrB、qnrC、qnrD、qnrS、aac(6')-Ib、qepA基因,限制性酶切反应确定aac(6')-Ib-cr基因型.结果 179株大肠埃希菌中95株ESBL表型确证试验阳性,检出率为53.1%;产ESBL菌株未见对美罗培南耐药,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极低(1.1%),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皆低于30%,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皆高于70%,对庆大霉素、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在60%~70%;PCR扩增结果显示产ESBL菌株,具有qnr基因9株(9.5%),其中qnrA2株、qnrB5株、qnrS2株.非产ESBL菌株,具有qnrB基因3株(3.6%);酶切反应显示产和非产ESBL菌株具有aac(6')-Ib-cr基因分别为21株(22.1%)和5株(6.0%).所有菌株皆未检测到qepA基因.结论 产ESBL大肠埃希菌呈现多重耐药趋势,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以aac(6')-Ib-cr基因型为主.

  • 左氧氟沙星对携带qnrA1基因大肠埃希菌药动学-药效学研究

    作者:徐俊芳;徐晓刚;王明华;施耀国;张菁;王明贵;张婴元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对携带qnrA1质粒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合理给药方案.方法 根据左氧氟沙星药动学参数构建左氧氟沙星体外药动学-药效学模型.在体外感染模型中研究左氧氟沙星200、300、500、550和700 mg每日1次对大肠埃希菌J53(不含qnr质粒)和大肠埃希菌650T(含qnr质粒的J53结合子)的药效学,制定体外药动学-药效学目标值.结果 左氧氟沙星上述5个剂量组对大肠埃希菌J53均有良好的杀灭作用;500 mg 每日1次及以下剂量组均不能有效杀灭大肠埃希菌650T.用药结束后左氧氟沙星对细菌的MIC由给药前的0.4 mg/L平均升高到2~4 mg/L.但DNA测序并未发现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存在突变,细菌MIC上升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 体外药动学-药效学研究提示左氧氟沙星对携带qnr质粒大肠埃希菌的AUC/MIC需达到120或以上时方能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

  • 铜绿假单胞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机制研究

    作者:李梅;王文香;潘发愤;沈跃飞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对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PMQR)机制,为控制其耐药性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筛选住院患者对环丙沙星耐药的69株铜绿假单胞菌,PCR筛选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ac(6')-Ib-cr],阳性产物进行DNA测序,接合转移试验验证PMQR基因.结果 69株受试株中,12株aac(6')-Ib-cr基因阳性,经DNA测序、BLAST比对,3株携带aac(6')-Ib-cr基因(含有Trp-102→Arg和Asp-179→Tyr突变),另有3株为aac(6')-Ib野生型;质粒接合转移试验结果阴性;未检出qnr基因.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PMQR基因以aac(6')-Ib-cr基因为主,未检出qnr基因,aac(6')-Ib-cr基因介导低水平耐药.

  • 门诊患者尿液分离大肠埃希菌喹诺酮类耐药机制研究

    作者:阮荣华;段达荣;叶雅丽;朱永泽

    目的 回顾性分析社区尿液分离大肠埃希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3年6月-2015年6月门诊就诊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的环丙沙星耐药大肠埃希菌,经VITEK 2全自动鉴定药敏仪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PCR检测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qnrA、qnrB、qnrC、qnrD、qnrS、aac(6')-Ib-cr、qepA、oqxA、oqxB,同时测序分析喹诺酮耐药决定区gyrA、gyrB、parC、parE突变情况.结果 共分离到大肠埃希菌131株,其中环丙沙星耐药56株,耐药率为42.7%,qnrS检出1株(1.7%)、oqxA及oqxB阳性各4株(7.1%)、aac(6’)-Ib-cr阳性26株(46.4%)、qnrA阳性10株(17.9%)、qnrB阳性3株(5.4%),未检出qnrC、qnrD、qepA.此外,gyrA基因发生Ser83→Leu突变3株(5.4%)、gyrB发生基因Asp87→Leu突变3株(5.4%);parC基因发生Ser80→Ile突变2株(3.6%).结论 门诊患者尿液分离大肠埃希菌喹诺酮类耐药机制以质粒介导为主,尤其是aac(6’)-1b-cr耐药基因.由于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易在不同菌株中播散,应加强监测.

  • 鲍曼不动杆菌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机制研究

    作者:姜晓冰;徐雅梦;于涛;王海磊;石磊

    目的 调查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中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PMQR)基因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的分布情况,并对PMQR阳性菌株中染色体介导的喹诺酮耐药机制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菌株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药物敏感性;PCR检测qnrA、qnrB、qnrC、qnrD、qnrS、aac(6 ')-Ib-cr和qepA,对PMQR阳性菌株扩增blaTEM、blaSHV、blaCTX-M和blaPER,同时扩增测序分析染色体基因gyrA、gyrB、parC和parE的突变情况;接合转移试验验证PMQR与bla基因的转移性.结果 91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有2株携带qnrB4基因.2株PMQR阳性菌株均接合转移成功,qnrB4和blaCTX-M-14、blaSHV-12基因可以通过质粒共同转移.PMQR阳性菌株均在GyrA亚基和ParC亚基存在氨基酸突变,其相应的接合子以及受体菌均未发现突变.结论 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中存在qnrB基因,qnr与bla基因能共同转移,造成多重耐药的传播.

  • 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机制研究

    作者:姜晓冰;于涛;王青霞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中PMQR基因及ESBLs的分布情况,并对-PMQR阳性菌株中染色体介导的喹诺酮耐药机制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药物敏感性;PCR检测qnr、qnrB、qnrC、qnrD、qnrS、aac(6')-Ib-cr和qepA,对PMQR阳性菌株扩增blaTEM、blaSHV、blaCTX-M和blaPER,同时扩增测序分析染色体基凼gyrA、gyrB、parC和parE的突变情况;接合转移试验验证PMQR与bla基因的转移性.结果 10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2株携带qnrS,l株携带qnrD,2株携带aac(6 ')-Ib-cr.4株PMQR阳性菌株中有2株接合转移成功,qnrS1和blaTEM-1基因可以通过质粒共同转移.PMQR阳性菌株均在GyrA亚基和/或ParC亚基存在氨基酸突变,其相应的接合子以及受体菌均未发现突变.结论 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中存在qnrS、qnrD和aac(6 ')-Ib-cr基因,PMQR与bla基因能共同转移,造成多重耐药的传播.

  • 412株肺炎克雷伯菌qnrB耐药基因与细菌耐药的研究

    作者:阮绍均;史惠群;林勇平;曾婷婷;张秀明

    目的 了解本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qnrB基因的流行现状及其耐药特点.方法 收集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肺炎克雷伯菌标本412株,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PCR法扩增qnrB基因并将阳性产物测序分析;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 412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测出31株含qnrB基因(7.52%);412株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达50%以上的有9种药物,达75%以上的有6种;ESBLs的检出率为43.45%.qnrB基因在环丙沙星(CIP)敏感株与耐药株中的分布分别为0和13.2%(x2 =25.27,P<0.01);ESBLs在qnrB基因阳性株和阴性株的分布分别为83.87%(26/31)和27.56%(105/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本院肺炎克雷伯菌呈现多重耐药,qnrB基因在本院有流行,且与ESBLs阳性株有一定相关性.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