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含固位型填料光固化复合树脂的流变特性

    作者:徐普;徐恒昌;王同

    目的探讨含固位型填料(retentive filler,RF)复合树脂的流变性及其与普通填料复合树脂的差异.方法采用动态应力流变仪 DSR-200,在室温 (25 ℃) 时测试含固位型填料复合树脂和普通填料复合树脂的流变性,包括黏度、剪切应力和柔量.结果含固位型填料复合树脂的黏度大于普通填料复合树脂 (P<0.01).随剪切应力的增大,前者的黏度开始基本保持不变,而后者会降低;当剪切应力大于203.18 Pa时,两者的黏度随剪切应力的增大而增加;含固位型填料复合树脂的柔量明显小于普通填料复合树脂者(P<0.01).结论两种复合树脂的流变性有较大差异,因而其临床应用特性也有所不同.

  • 缺氧大鼠白细胞流变学特性和整合素CD18表达的变化

    作者:张钢;高钰琪;刘福玉

    目的 研究缺氧对大鼠微循环白细胞流变学特性的影响及中性粒细胞表面整合素CD18的表达,探讨两者相关性.方法 低压舱5 000m减压3d和30d建立短期和较长期缺氧模型,活体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研究大鼠肠系膜白细胞流变性和中性粒细胞CD18表达.结果 大鼠微循环白细胞沿壁滚动数、黏附数和与内皮细胞接触时间(TLECT)在短期和较长期缺氧组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增加(P<0.05),以短期缺氧组变化更为显著;在短期和较长期缺氧组中性粒细胞CD18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与白细胞黏附呈正相关.结论 缺氧使白细胞流变学特性发生显著改变,可能导致微循环障碍,其原因与整合素CD18的显著表达有关.

  • 十四酸异丙酯分子凝胶及其促进透皮性能研究

    作者:林丽华;张雪勤;杨亚江;杨祥良;徐辉碧

    目的研究十四酸异丙酯分子凝胶并探讨其促进透皮吸收的性能.方法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研究十四酸异丙酯分子凝胶的微观形态,用黏度法研究其流变性和触变性,以雷公藤甲素为模型药物考察其促进透皮吸收性能.结果十四酸异丙酯分子凝胶的微观结构是由Span 60在十四酸异丙酯中聚集形成的棒状小微管相互联结而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它有较好的流变性和触变性.载有雷公藤甲素的十四酸异丙酯分子凝胶的单位面积累计透皮量与时间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渗透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其平均透皮速率为19.26 ng·cm-2·h-1,是目前市售雷公藤甲素软膏的2.92倍.结论十四酸异丙酯能被Span 60凝胶化,载有雷公藤甲素的十四酸异丙酯分子凝胶的透皮性能优于市售雷公藤甲素软膏.

  • 浅析乳胶漆的流变性

    作者:张思晨

    本文探讨了乳胶漆流变性的影响因素,研究了高PVC乳胶漆的粘度控制,对于乳胶漆生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泡沫酸流变性室内试验研究

    作者:赵建春;李其波;徐永辉

    泡沫酸酸化具有很多优点,如:低密度、低摩阻、高粘度、低滤失、缓速性、易返排、选择性暂堵等.泡沫酸施工过程中,泡沫酸的流变性对于计算井筒和环空中的压力是必不可少的.考虑到酸液的腐蚀性,成本昂贵的流变仪无法进行试验,本文利用简单的六速粘度计及其它辅助仪器,给出了泡沫酸的流变特性,为现场施工提供依据和参考.

  • 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刘茂霞;万晓强

    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危重症,按照目前惯用的大量快速补液救治出血未控制性失血性休克,由于增加的平均动静脉压可导致新生血凝块脱落、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稀释、血液黏滞性和流变性改变等,而增加出血并致病死率增高.

  • 超微粉碎对虎杖膏透皮吸收和流变性的影响

    作者:王森;欧水平;赵萍;李秀楠;王玉和

    目的 研究超微粉碎对虎杖膏透皮吸收和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工艺制备虎杖普通粉和虎杖超微粉,再分别制成虎杖膏和超微虎杖膏;以离体小鼠皮肤为屏障,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进行透皮吸收实验,以虎杖苷、白藜芦醇、大黄素为考察指标比较虎杖膏和超微虎杖膏体外经皮渗透性的差异;以表观黏度、屈服应力为指标,采用旋转流变仪测定,比较虎杖膏和超微虎杖膏流变性的差异.结果 虎杖普通粉和超微粉的d0.9分别为(210.011±3.468)、(63.496±2.570) μm,径距分别为5.412±0.055、2.913±0.117.虎杖膏中虎杖苷、白藜芦醇和大黄素的累积透过量分别为(2.100 3±0.154 5)、(2.114 5±0.341 6)、(6.2104±0.750 0) μg/cm2,透皮速率分别为(0.175 3±0.022 6)、(0.234 0±0.020 2)、(0.337 4±0.051 6) μg/(cm2·h);超微虎杖膏中虎杖苷、白藜芦醇和大黄素的累积透过量分别为(14.247 9±4.875 0)、(4.399 3±0.628 7)、(6.768 6±0.728 6) μg/cm2,分别比虎杖膏提高6.8、2.1、1.1倍,透皮速率分别为(0.815 9±0.277 1)、(0.313 2±0.043 0)、(0.393 7±0.042 6)μg/(cm2·h),分别比虎杖膏提高4.7、1.3、1.2倍.虎杖膏和超微虎杖膏的表观黏度分别为34.940、8.865 Pa·s,屈服应力分别为41.211、7.381Pa.结论 超微虎杖膏与虎杖膏相比透皮吸收效果更优,且膏体细腻,黏稠度和屈服应力更小,涂展性更好.

  • 矽肺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

    作者:张素华;郑凤琴;李涛

    矽肺患者由于肺脏受损,影响呼吸功能,导致机体相对缺氧,缺氧会严重影响红细胞的变形性,使血液的流变性发生改变[1].我们对60例矽肺患者和47例正常人进行了测试比较,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 藻酸双酯钠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作者:王秀英;徐丽园;刘成玉

    目的观察藻酸双酯钠(PSS)治疗大叶性肺炎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对大叶性肺炎患儿应用PSS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白细胞变形能力(LD)、粘附功能(LAF)和肺部呼吸音及X线胸片恢复时间的变化.结果患儿的白细胞滤过指数(LFI)和白细胞粘附率(LAR)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SS治疗组治疗后r LFI、LAR明显低于普通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肺部啰音和X线胸片恢复时间均明显缩短,与普通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SS具有改善肺部体征,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善LD和降低LAF而实现的.

  • 急性脑梗塞病情与白细胞变形能力和粘附功能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于义英;赵金福;张鹏臻;刘成玉;谭润鸾;韩仲岩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变形能力(LD)和白细胞粘附功能(LAF)的变化与急性脑梗塞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检测6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发病后第3、7、15、21天和60例健康人LD和LAF的变化.结果急性脑梗塞患者LD明显降低,LAF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且病程在第3天前LD和LAF变化更明显. 有并发症患者LD和LAF变化较无并发症者更明显 (P < 0.001).结论 LD降低和LAF增高与急性脑梗塞病情变化有关.

  • 血液流变学的生理与临床意义

    作者:线利波;韦洪林;单文娜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及其组成部分和血管流变性的一门科学,是物理学中流变学向生物学和医学渗透和交叉的边缘基础科学,即研究血液的流动性、凝固性、有形成分(主要是红细胞)的粘滞性及形变性与血管弹性的科学.

  • 血液微循环灌流状态的在体实验研究

    作者:李贵山;任倩

    血液是具有微观结构的生命流体,血液中有形成份--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在其生命周期内,流经微血管时,发生碰撞, 聚集,分离,旋转,变形等流变性征为突出,同时由于微血管(微流场)具有舒张与收缩运动,血细胞与微流场相互作用,并形成动态耦合关系.因此体内血液微循环血流呈现出脉动性.不稳定性和随机性, 微血管中血流的复杂多变状态是血液对微循环有效灌注的基础.

  • 薄荷脑鼻用原位凝胶流变与凝胶特性研究

    作者:李新方;王骐榕;陈敏;胡鹏伟;马志强;杨峰

    目的 制备薄荷脑鼻用原位凝胶剂,并对其流变性及凝胶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离子敏感型高分子材料去乙酰结冷胶制备薄荷脑鼻用原位凝胶剂.考察原位凝胶剂的流变学特征、微观结构及持水能力;采用荧光示踪法通过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考察原位凝胶剂在大鼠鼻腔中的滞留时间.结果 应用0.5%去乙酰结冷胶可成功制备的离子敏感型薄荷脑鼻用原位凝胶,其在4℃及20℃均具有适宜的黏度,持水能力良好,与人工鼻黏液反应后形成凝胶网络包裹药物并有效黏附于鼻黏膜,动物活体成像结果显示原位凝胶可明显提高药物在鼻腔内的滞留时间达到4h以上.结论 薄荷脑鼻用原位凝胶在鼻腔中的黏附性好、滞留时间长,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 胸导管淋巴液引流对支气管哮喘血液和淋巴液流变性的影响

    作者:刘凤;冯学斌;于小玲;董晓青;贾云义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血液和淋巴液流变性特点及胸导管淋巴液引流(TDD)的影响.方法检测21例中重度哮喘TDD治疗0d、5d血液及淋巴液表观粘度、血浆粘度及淋巴上清液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RAI)、红细胞刚性指数(TK)、氧释放系数(OD)等,并观察TDD术后缓解期哮喘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哮喘病人急性期各切变率下的全血表观粘度、血浆粘度、RAI均明显高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OD值则明显低于缓解期;缓解期血浆粘度、RAI、OD值恢复至正常水平,但各切变率下的全血表观粘度仍高于正常水平;TDD治疗可使哮喘病人血液粘度有所下降.哮喘病人淋巴液表观粘度、淋巴上清液粘度均明显低于其全血表观粘度和血浆粘度(相差约4~5倍和1.5倍),TDD治疗可使淋巴液粘度明显降低.结论中重度哮喘病人存在严重的高粘滞血症,其在哮喘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TDD可降低哮喘病人血液、淋巴液粘度.

  • 血标本放置1~3小时其血气酸碱及红细胞流变性和膜代谢的变化

    作者:汪小海;陆晓燕;陈载蓉;孙春红;王扬;戴黎敏

    目的了解血标本放置 1~ 3 h血气酸碱及 RBC流变性和膜 Na+- K+- ATP酶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 ASAⅠ~Ⅱ级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动静脉血标本,其中,用于血气酸碱分析标本 20份,用于红细胞 (RBC)流变性分析标本 30份,用于 RBC膜 Na+ _K+ _ATP酶分析标本 20份,男女不拘,年龄 15~ 60岁.结果 (1)与放置前比较,动静脉血标本放置后其 pH均逐渐显著降低,P(CO2)均逐渐显著升高,动脉血标本 P(O2)也显著降低. (2)放置 2~ 3 h后,动静脉血标本刚性指数均显著升高. (3)动静脉血放置 1~ 3 h其 RBC膜 Na+ _K+ _ATP酶活性均显著降低.结论为避免 RBC性能的变化,在制备 RBC药物载体时,采集的动脉血或静脉血的放置时间不宜超过 2 h.

  • 法-林效应与微循环灌注

    作者:秦任甲

    1 引言法-林效应早在1931年已被发现,直到近三十多年来血液流变学研究在国内外成为热门,才受到人们关注.上世纪末以来,法-林效应作为微循环知识被编入我国统编(规划)教材<生理学>中,但未阐明其机理.本文试图依据微循环流变性的基本理论揭示法-林效应的机理,进而利用法-林效应对微循环正常血液灌注和微循环障碍作出正确的血液流变学解释.

  • 体外反博对红细胞膜及流变性的影响

    作者:朱雅宜;张苗青;郑振声

    体外反搏是指在心脏舒张期对人体下半身施加外压,将其中血液驱回主动脉,以增加心脏的灌注压和供血,改善心、脑、肾等器官缺血的一种无创性临床物理治疗方法.

  • 白细胞流变性的动态图像研究及半定量分析

    作者:刘宗印;潘齐川;刘颖颖;曲东平;鞠全荣

    目的探讨一种判断人体白细胞流变性的新方法.方法采取指尖微量血,应用布氏镜(多功能可变投射显微镜)和动态数字成像技术,对活体白细胞进行动态图像扫描,设定粒细胞形态结构、变形运动、胞浆及颗粒运动三项指标,以三项指标积分及三项指标积分总值作为判断人体白细胞流变性的客观指标;对120例正常人按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分组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确定正常参考值.结果用多功能显微镜直观、动态地观察到显示白细胞流变学的特征:形态结构、伪足形成、颗粒运动、胞质环流及变形运动;白细胞流变性三项指标积分及总积分别为2.917±0.306、2.433±0.498、3.042±0.418和8.392±0.792;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无显著差异;总积分正常参考值为8.249~8.635.结论建立了一种快速判断白细胞流变性的动态细胞学检测手段,提出观察指标、判断标准和半定量计分方法;方法简便,直观,易被病人接受.

  • 末梢血红细胞、血小板流变性的动态数字成像及半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作者:刘宗印;姜莉华;臧益秀;孙红胜;窦岩;李钧

    目的探讨一种先进、快速、简便的末梢血细胞流变学检查方法。方法对200例正常人按年龄分为5组,每组40例,男女各半;采用多功能可变投射显微镜(Bradford Variable Projective Microscoopy BVPM)进行末梢血红细胞、血小板细胞流变性的动态数字成像及扫描,设定红细胞(RBC)的流动性、聚集性、变形性及血小板(PLT)的聚集性等4项指标,采用积分方式进行半定量分析,并以4项指标积分及其总积分值作为判断人体细胞流变学的客观指标。结果建立了末梢血红细胞、血小板流变性的半定量检查方法、判断标准及积分方法;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正常人的检查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无差异;按正态分布确定正常人RBC的流动性、聚集性、变形性、PLT聚集性的积分及总积分值的正常参考值分别为<16.017、<21.1、<15.333、<14.099、<59.824。结论建立了末梢血细胞流动性动态数字成象及半定量分析方法和正常参考值,方法简便、快速、直观、实用,便于掌握、推广。

  • 单烷基磷酸酯体系洁面乳基础配方的研究

    作者:陈贵锐;杨素珍;王晓梅

    目的 改善以单烷基磷酸酯(MAP)为主表面活性剂的洁面乳体系的铺展性和流变性.方法 研究不同的碱中和量、辅助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增稠剂等因素对产品黏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 MAP体系中和后pH 6.2~6.6之间性能良好;辅助表面活性剂羟磺甜菜碱和咪唑啉椰油两性醋酸钠两者复配有很好的稳泡、增稠性能;聚合物中Greenthix ACS(丙烯酸酯共聚物)有较好的增稠和分散性能,并能赋予产品良好的剪切变稀性能,耐热再恢复至室温后产品流变性基本不变,具有耐热剪切变稀的良好性能.结论 MAP洁面乳基础配方中表面活性剂选用羟磺甜菜碱和咪唑啉椰油两性醋酸钠,流变添加剂选用Greenthix ACS.

3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