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复方辣椒碱巴布剂基质的优选

    作者:朱鲲鹏;张岭;张莉;李丽;陈莉

    目的:优选复方辣椒碱巴布剂的基质处方.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方法,以黏着力为评价指标,筛选复方辣椒碱巴布剂基质中胶粘剂(聚丙烯酸钠/甲基纤维素)、赋形剂(明胶)、填充剂(高岭土)、软化剂(蓖麻油)、保湿剂(聚乙二醇400/甘油)的比例.结果:巴布剂优配比组成胶粘剂.赋形剂.填充剂-软化剂.保湿剂(8:8:4:3:5).结论:该基质具有良好的涂展性、保湿性且黏着力良好.

  • 基于均匀设计的定量指纹图谱优选丹黄凝胶醇提工艺

    作者:陈新民;李俊松;李文;刘训红;蔡宝昌

    目的:运用均匀设计并结合定量指纹图技术优化丹黄凝胶醇提工艺参数.方法:采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按U8(82×42)均匀设计考察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以大黄酚和小檗碱含量、HPLC指纹图谱特征峰总面积之和以及干浸膏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多元非线性拟合,建立效应指标和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根据佳数学模型描绘效应面图和等高线图,确定醇提工艺参数的优化范围及佳工艺条件.结果:建立的数学模型较好的描述效应指标与因素之间的关系,优化的佳醇提工艺条件为7倍65%乙醇,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运用定量指纹图技术并结合均匀设计和效应面分析优选的醇提工艺合理可行,为丹黄凝胶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 均匀设计优选黄连紫草膏中黄连、黄柏、当归水提工艺

    作者:刘丽花;陈天朝;翟来超

    目的:均匀设计优选黄连紫草膏中黄连、黄柏、当归的水提取工艺.方法:黄连、黄柏、当归采用水回流提取的方法,以盐酸小檗碱含量和干膏得率为指标,考察加水倍数、浸泡时间、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终确定黄连、黄柏、当归的佳水提工艺.结果:佳水提工艺为:8倍量的水,浸泡30 min,提取60 min,提取次数为3次.结论:试验所得结果可为黄连黄柏当归提取工艺的确定和黄连紫草膏的剂型改革提供依据.

  • 自微乳浸提串联浊点浓缩分离蛇床子中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工艺优选

    作者:岳春华;郑礼涛;李坤平

    目的:建立利用自微乳浸提串联浊点浓缩分离蛇床子中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工艺.方法:以蛇床子素溶解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油相、乳化剂、助乳化剂,利用伪三元相图优化自微乳处方;以蛇床子素和总香豆素提取量为指标,采用U5(54)均匀试验考察浸提温度、时间、液固比和超声功率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通过浊点浓缩分离自微乳提取液中香豆素类成份.结果:优选的微乳液处方为[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正丁醇(5∶1)]-油酸乙酯-水(2.5∶0.5∶7);优工艺参数为液固比20∶1,提取温度50℃,超声功率280 W,浸提时间60 min,蛇床子素和总香豆素的提取率分别达83.2%,91.19%;利用浊点浓缩方法处理自微乳提取液,油层中蛇床子素和总香豆素的回收率分别达90.33%,78.91%.结论:该工艺简单易行,适用于蛇床子活性成分的提取和浓缩分离.

  • 黄芩苷微囊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作者:崔明宇;王艳;孙志伟;马英丽;李晓宁

    目的:以明胶为囊材,优选黄芩苷微囊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单凝聚法,以载药量为评价指标,利用均匀设计法优选微囊的佳制备条件.结果:囊心囊材比为1∶2,温度45 ℃,转速550 r-min-1.结论:微囊制备工艺稳定、粒径分布及溶出符合要求.

  • 黄连软膏处方优化与流变学考察

    作者:关志宇;王森;管咏梅;朱卫丰;刘红宁;杨俊免;陈丽华

    目的:优选黄连软膏的基质处方并测定其流变学参数.方法:以外观、稳定常数、冷热破坏等因素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黄连软膏处方,并测定流变学参数.结果:优化处方为十八醇12.060 g,单硬脂酸甘油酯10.018 g,聚山梨醇酯-80 7.831 g,山梨醇酐单油酸酯-60 3.173 g,黄连软膏流变学参数(黏度、屈服值、触变性、蠕变等)优良.结论:优选基质处方稳定可行,外观良好,黏度、延展性符合生产与临床应用需要.

  • 均匀设计法优选坤安颗粒提取工艺

    作者:杨水清

    目的:优化坤安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安排试验,以加水倍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主要考察因素,以芍药苷提取率及出膏率为考察指标,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水提取工艺;以加醇体积分数、提取次数、加液倍量和提取时间为主要考察因素,以总黄酮提取量及出膏率为考察指标,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醇提取工艺.结果:确定水提取条件为每次加12倍水,提取2次,每次1.5h;醇提条件为加入9.6倍量30%乙醇,提取3次,每次提取2h.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

  • 解毒活血中药组分复方对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作者:刘钊;钟菊迎;高尔宁;杨鸿

    目的:优选抑制过度免疫反应的解毒活血中药组分复方(栀子苷、川芎嗪和甘草酸),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栀子苷、川芎嗪和甘草酸质量浓度3个因素按9个水平数进行均匀设计,应用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解毒活血中药组分复方不同配伍水平对脂多糖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表达的23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使用“中药组方优化平台”V1.0分析复方中各组分质量浓度和细胞因子抑制率间的量效关系,获得抑制过度炎症反应效应佳的中药组分复方并对优化配伍进行验证.结果:栀子苷-川 芎嗪-甘草酸(1∶20∶19)的预测复方对脂多糖引起的巨噬细胞过度炎症反应的综合抑制率高,综合抑制率预测值和试验获得值分别为43.3%和28.3%.结论:运用均匀设计与药效学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可筛选出具有更佳抗炎活性的新中药组分复方.

  • 基于美白功效对当归补血汤药效关系的分析

    作者:黄永红;何秋星;李馨恩;区梓聪;李运景;关建云

    目的:通过研究当归补血汤中黄芪、当归不同配比对美白功效的影响,探索该复方美白功效的佳药效配比.方法:采用生化酶学法测定当归补血汤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分析法测定当归补血汤的抗氧化活性,综合2种方法筛选当归补血汤的美白功效的佳药效配比.采用Franz扩散池试验评价该复方的透皮吸收效果.结果:当归补血汤的配伍佳剂量组合为黄芪-当归(1∶7),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89.65%,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90.96%.阿魏酸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24 h累积透过量分别为0.030 4,0.001 2 mg·cm-2,渗透率依次为59.27%,57.79%.结论:方剂配伍比例的变化会影响其功效的发挥,甚至改变组成方中药物的地位,使全方主治证及功用发生变化,为当归补血汤开发成为绿色天然美白化妆品提供参考.

  • 均匀设计-偏小二乘回归结合因子分析探索大黄-厚朴组分配伍的规律

    作者:陈银芳;余日跃;业康;聂斌;彭红;徐国良

    目的:采用均匀设计和偏小二乘回归结合因子分析考察大黄-厚朴中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厚朴酚及和厚朴酚4种成分的组方配伍规律.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60只,随机分为8个组,依次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四因素六水平均匀设计的6个配方组.胰胆管内逆行注射3.5%牛磺胆酸钠法建立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术后6,24 h分别检测血清淀粉酶(AMS),胰脂肪酶(PL),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变化.偏小二乘回归分析探索各因素对各药效指标的影响规律,因子分析抽提多项指标中的公共因子.结果:各组分对急性胰腺炎病症的贡献度排序为厚朴酚>和厚朴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因子分析抽提出隐藏在多项指标后的公共因子为胰腺损伤因子(AMS,IL-6和TNF-α)和炎症因子(PL和IL-10).结论:采用均匀试验设计、偏小二乘回归结合因子分析可有效地分析组分配伍中多因素与多效应成分之间的关联规律,为临床病症的治疗提供方-症更为对应的组分配方.

  • 基于均匀设计法评价五味子与杂色蛤配伍组合的保肝作用

    作者:倪骏;刘睿;王欣之;卞慧敏;程建明;王青;吴皓

    目的:筛选并优化五味子与杂色蛤配伍比例,并考察其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均匀设计,以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力为指标,考察五味子与杂色蛤不同配比对四氯化碳(CC14)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通过SAS 9.3软件拟合曲线,得到佳配比,选取佳配比下的不同剂量,分别通过小鼠CCl4急性肝损伤模型和酒精性急性肝损伤模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五味子与杂色蛤配伍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中AST和ALT活力,经回归分析可知AST和ALT活力随五味子剂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随杂色蛤剂量增加而降低,但两者未见交互作用.确定五味子与杂色蛤佳配伍剂量分别为0.30,0.57 g·kg-1,即配比为1∶1.9;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比例下五味子与杂色蛤的配伍组保肝效果显著且优于二者单用组.结论:五味与杂色蛤配伍后具有保肝作用,为杂色蛤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 应用均匀设计法优化喜树果乙醇渗漉工艺条件

    作者:黄瑞松;胡秋萍;陈燕军;孔桂豪

    目的:优化喜树果乙醇渗漉提取工艺条件.方法:应用均匀设计法考察乙醇浓度(X1)、渗漉速度(X2)、漉液收集量(X3)对喜树碱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喜树碱得率与乙醇浓度及漉液收集量成正比,与渗漉速度无关.佳工艺条件为:以80%乙醇作溶剂,渗漉速度为6ml·min-1·kg-1,收集漉液量为8倍药材量.结论:优化的佳提取工艺条件是科学的,喜树碱得率较高.

  • 均匀设计法优选中药巴布剂基质配方

    作者:刘淑芝;费虹;郭春燕;汤亚池;张蔚君

    用均匀设计法,以影响巴布剂物理性状的几种主要原料为考察因素,以各种原料不同加入量为考察范围,以成型巴布剂基质的剥离粘着力(拉力)、剥离强度为指标,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优选出佳的基质配方:粘性剂5.0份,增塑剂1.6份,赋形剂2.5份,填充剂8.0份,交联剂0.2份,柔化剂2份.

  • 均匀设计与正交设计在金莲花提取工艺筛选研究中的比较应用

    作者:高英;李卫民;伍淑华;冯毅凡

    应用均匀设计与正交设计两种方法对金莲花提取工艺进行研究,考察不同提取条件下的提取率及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并用同一标准评价两种设计方法.结果:正交设计认为影响金莲花提取率及总黄酮含量的主要因素均是提取时的乙醇浓度,两者的佳乙醇浓度均应是65%;均匀设计认为对提取率而言大的影响因素也是乙醇浓度,佳乙醇浓度应是60%,对总黄酮含量而言大的影响因素也是乙醇浓度,佳乙醇浓度为70%.表明:正交设计与均匀设计试验所得的结果相近,结论基本一致.

  • 均匀设计法优选川贝母渗滤提取工艺

    作者:陈萍;朱胤龙;韦强;李彤晖;闫便节

    目的:筛选川贝母渗滤提取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均匀设计安排试验,以浸膏得率和西贝碱含量为考察指标,数据经多元回归处理,建立西贝碱的定量评价方法.对川贝母渗漉提取工艺中影响效果的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浸润时间三因素及条件进行优化,根据回归方程并结合经验,优选出川贝母渗漉提取工艺的佳实验条件.结果:川贝母用14倍量65%乙醇渗漉7小时的条件为佳.

  • 基于决策规则模型及均匀设计拆方的右归丸配伍规律研究

    作者:王秀凤;张磊;唐小娅;邓树泳;罗来成

    目的:利用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决策规则模型评价右归丸的疗效,探究其中补阴药、补阳药和边缘药的相互作用及地位,进而改进右归丸的配伍.方法:把大鼠分为正常组、肾阳虚模型组、右归丸原方组以及右归丸均匀设计的药方组5组,共8组.分别检测其四碘甲腺原氨酸(T4),皮质醇(CORT)和睾酮(T).建立基于粗糙集的决策规则模型,通过决策规则分析补阴药、补阳药和边缘药3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右归丸中补阴药和补阳药之间具有协同作用;同时右归丸的边缘药对补阴药有促进作用;当右归丸的补阳药药量较小时,边缘药对其有促进作用,当补阳药药量较大时边缘药与补阳药之间有拮抗作用.结论:右归丸的配伍应注重阴阳并补、阴阳互济,补阴补阳同样重要;同时要根据右归丸中补阳药的药量来确定合适的边缘药药量,以提高整个复方的药效.

  • 均匀设计法优选狗皮膏贴基质配方研究

    作者:高小春;韩建伟

    目的:优选狗皮膏贴的佳基质配方比例,制备性能优良的狗皮膏贴.方法:采用均匀设计,以膜残留量、黏着力为考察指标,以配方原料为因素,对狗皮膏贴基质组成比例进行优选.结果: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优选出佳的基质配方比例为柠檬酸-蒸馏水-甘油-聚丙烯酸钠-氢氧化铝-微晶纤维素(0.204:15:3.2:1.250:0.072:0.73).结论:所得配方较优,制备的狗皮膏贴性能优良.

  • 均匀设计法优选癌痛巴布剂的基质处方研究

    作者:李智勇;孙冬梅;杜建平

    目的:优选癌痛巴布剂的基质处方.方法:以初黏力、剥离强度和外观综合得分为指标进行综合考察,采用均匀设计法U17(1716)优选癌痛巴布剂的基质配方.结果:癌痛巴布剂基质的佳配比为:聚丙烯酸钠:明胶:高岭土:甘羟铝:蓖麻油:甘油:聚乙烯醇=6.46:6.0:4.1:0.08:0.1:56:0.05.结论:按佳工艺条件制备的癌痛巴布剂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外观平整光滑,黏度适度,保湿性均良好,与癌痛巴布剂药粉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 均匀设计结合多元回归分析用于淫羊藿对大鼠肝毒性的影响

    作者:张林;张晶璇;范琼尹;苏泽琦;陈聪;彭莉;王停

    目的:通过研究淫羊藿对大鼠肝脏毒性的影响,探索淫羊藿潜在肝毒性,并对造成其毒性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方法:以基原、工艺、剂量、疗程为考察因素,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设计各实验分组,将2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与各给药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连续灌服对应淫羊藿提取物,灌胃过程中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每周定期测定体质量和摄食量2次,在各疗程给药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与肝功能相关的血液生化指标,大鼠处死后取肝脏称质量,计算脏脑比和脏体比,再制作肝脏石蜡切片,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进行病理评分,比较各给药组与对应正常组间各指标统计学差异,并将肝脏病理评分结果作为“金指标”,结合其他检测指标作为参考,进行回归分析,评价各因素对肝毒性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实验6组与实验8组大鼠直接胆红素(DBIL),y-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肝脏质量,脏脑比值出现明显差异(P<0.05),肝脏病理评分较高,表现出较明显的肝损伤情况,经回归分析并综合各指标检测结果推断,朝鲜淫羊藿和巫山淫羊藿潜在肝毒性较强,工艺与肝脏毒性强度呈负相关,剂量和疗程与肝脏毒性强度呈正相关,雌性动物受肝损害较雄性动物明显;结论:朝鲜淫羊藿及巫山淫羊藿存在潜在肝毒性,并与提取工艺、给药剂量和用药疗程存在密切关系,应当在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中引起重视.

  • 基于均匀设计法评价瓜蒌与制川乌反药配伍组合的祛痰镇咳作用

    作者:孙丹妮;汪倩倩;王超;刘春芳;柳伟伟;林娜

    目的:研究瓜蒌与制川乌不同配比和剂量变化对小鼠祛痰、镇咳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按2因素7水平以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和咳嗽次数为指标,观察瓜蒌和制川乌合煎液口服给药后对小鼠祛痰、镇咳作用的影响,并选取有显著意义的配比和剂量进行验证.结果:对气管酚红分泌量的影响:合煎液多数配比能增加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经回归分析可知,瓜蒌有祛痰作用而制川乌没有,瓜蒌与制川乌配伍存在拮抗作用,且瓜蒌-制川乌为1:2时拮抗作用大.对咳嗽次数的影响:合煎液所有配比均能降低咳嗽次数;经回归分析可知,瓜蒌与制川乌分别都有镇咳作用,但二者之间没有交互作用.结论:瓜蒌与制川乌配伍能拮抗瓜蒌的祛痰作用,但对镇咳效用没影响.

715 条记录 2/36 页 « 12345678...353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