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共振峰信息在汉语声调感知中的作用

    作者:王硕;Robert Mannell;Philip Newall;董瑞娟;李靖;张华;陈雪清;韩德民

    目的 探讨言语频域共振峰信息在汉语普通话声调识别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线性预测编码(linear prediction coding,LPC)技术将单音节字的频域包络(即共振峰信息)与精细结构(即基频谐波信息)分离,合成128个只具有频域包络信息的“单音节字”.使用这些“单音节字”测试20例听力正常受试者的声调感知能力.结果 听力正常受试者依靠共振峰信息识别三声的正确率为69%,识别二声的正确率为42%,识别一声和四声的能力均低于机会值(25%),声调的平均识别率为36%.只依靠共振峰信息,三声与二声的识别容易混淆,一声与四声较易误识别成二声与三声.结论 共振峰信息(尤其是第一共振峰)可以为声调识别提供一些线索,但不起主要作用.

  • 配戴助听器儿童单元音基频和共振峰的测量及分析

    作者:朱忠寿;刘平;王枫;潘雅英;洪艺云;卜川;张茂华

    目的:观察配戴助听器儿童和健听儿童单元音基频和共振峰的差异。方法分别选取20位3~8岁配戴助听器儿童及健听儿童形成实验组与对照组,用语音工作站VS 3.0分析软件对其/a、o、e、i、u、ü/6个元音3秒稳定段进行声学分析,提取基频和共振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基频和F1共振峰与对照组相比,基频和元音/a、o/的共振峰无显著差异,P>0.05;元音/e、u/和/ü/的共振峰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配戴助听器儿童的基频和单元音共振峰与健听儿童不同。

    关键词: 助听器 基频 共振峰
  • 汉语鼻辅音共振峰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宁;张晓丹;黄昭鸣

    目的 寻找能够区分发音方式相同、发音部位不同的两个鼻辅音/m/和/n/的客观参数,讨论其在构音功能评估和训练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标准化录音获得50名被试(男女各25名)的单音节词"猫"和"闹"的声音文件,利用实时言语测量仪(Plus)进行分析;提取鼻辅音/m/和/n/的前3个共振峰值(F1、F2和F3),并计算各自平均值;运用统计学方法判断/m/和/n/的共振峰值是否可以作为区分/m/和/n/的参数.结果 /m/和/n/的F1、F2和F3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m/和/n/的第二共振峰F2值的差异大(约600 Hz).结论 第二共振峰可以作为区分鼻辅音/m/和/n/的客观参数,并可以在构音功能训练中监控鼻音的训练效果.

  • 痉挛型脑瘫儿童与正常儿童单韵母共振峰及口腔共鸣特征比较

    作者:韩一鸣;王枫;黄潇潇;王梅红

    目的 比较学龄前痉挛型脑瘫儿童与正常儿童单韵母共振峰及口腔共鸣的差异,探讨学龄前痉挛型脑瘫儿童单韵母共振峰以及口腔共鸣特征.方法 对学龄前痉挛型脑瘫儿童和正常儿童各20例发元音/a、o、e、i、u、ü/的平稳段第一、二共振峰(F1、F2)进行采集提取,根据公式计算出舌距和下颌距以及元音空间的面积,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脑瘫儿童发/a/音的F1值显著低于正常儿童(P<0.05),发/o/音的F2值显著高于正常儿童(P<0.05),发/i/音的F2值显著低于正常儿童(P<0.05);两组儿童发/a/音的F2值,/o/、/i/音的F,值,以及发/e/、/u/、/ü/音的F1、F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瘫儿童的舌距、下颌距及元音空间面积显著小于正常儿童(P<0.05).结论 学龄前痉挛型脑瘫儿童单韵母共振峰(F1、F2值)与正常儿童有差异,舌距、下颌距、元音空间面积较正常儿童小,影响单韵母共振峰以及口腔共鸣的主要原因为脑瘫儿童舌部以及下颌部的运动协调能力差,舌及下颌的前后、高低运动范围小.

  • 极重度听障儿童单元音共振峰测量及分析

    作者:于澜;王枫;余文娴

    目的 探讨3~6岁极重度听障儿童单元音共振峰的平均值与健听儿童的差异,为指导听障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语音工作站采样分析,让10名3~6岁的极重度听障儿童在自然舒适状态下发/a/、/o/、/e/、/i/、/u/、/ü/6个元音,每个音持续3 s以上,并截取各声样中的3 s平稳段进行声学参数的检测和分析.同时,与同年龄段健听儿童的数据做对照.结果 听障组6个单元音的3个共振峰与健听组相比较,所有元音的F1无显著性差异(P>0.05);元音/o/和/u/的F2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元音的F2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元音的F3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极重度听障儿童的单元音共振峰与健听儿童有差异,这可能是引起听障儿童发这些元音不清楚的原因之一.

  • 言语香蕉图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展望

    作者:刘国益;胡旭君;冯定香

    "言语香蕉图"目前在听力学界被广泛地接受和使用,应用于听力诊断和筛查、助听器验配效果评估、人工耳蜗术前术后效果评估和聋儿康复等领域.早在1949年,Fant等人对"言语香蕉图"的来源和应用做了相关研究.他认为言语感知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言语信号需要有足够的部分在听阈之上.假设在某个特定的距离接收人的标准参考言语能量,并进行频谱分析,将言语信号的频谱分布叠加到纯音听力图上,关于言语感知的信息就会非常的直观[1].这样,通过听力图的分频特性整合言语频谱的可听部分,就可以达到对言语感知能力的评估.其研究结果图中出现的一系列共振峰的整体分布形似一只香蕉,从而激发了"言语香蕉图"这一词汇在听力学界的频繁使用.

  • 垂直距离变化对语音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邵莉;陈飞帆;陈民;陈建治

    目的:应用PRAAT语音学软件(doing phonetics by computer,PRAAT)研究垂直距离与语音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发音时垂直距离变化可导致的口内环境代偿性变化,例如舌、软腭.方法:利用垫对20例在校合唱团大学生进行垂直距离的加高2-2.5mm、3-3.5mm、4.5-5mm,分别通过PRAAT软件进行语音测试,进行前后对照.结果:利用PRAAT对受试者垂直距离加高前后发元音/a//i//u/进行共振峰分析,发现/a/受影响变化较少,F1值升高提示舌位降低,开口度加大;发/i//u/音时F2值下降提示舌位后移,发/i/音时F3值下降提示软腭位置下移,发/u/音时F2值下降提示舌位后移,F3值上升提示软腭位置抬高.结论:利用PRAAT对垂直距离增高的患者进行语音分析是可行有效的,垂直距离增高后导致患者下颌位置变化,声道伸长,舌位后移,导致发音产生质量上的变化.

  • 同期咽后壁组织瓣转移修复后大龄腭裂患者语音改善效果的评价

    作者:陈欣;李宁毅;杨学财;张艳;冯元勇

    目的 探讨咽后壁瓣转移修复术对大龄腭裂患者语音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8月~2008年8月就诊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大龄腭裂患者37例,20例采用两瓣法关闭裂隙并同期行咽后壁瓣转移修复术;17例单纯关闭裂隙.比较手术前后腭咽闭合不全率(RVPI),单元音[i]三个共振峰频率,辅音[ka]、[pa]、[si]、[qi]冲直条和擦音乱纹及语音清晰度变化,并与健康儿童20例对照.结果 所有患者均达到临床Ⅰ期愈合,两手术组术后RVPI均显著降低,语音也有不同程度改善,且关闭裂隙同期行咽后壁瓣转移修复术组明显优于单纯关闭裂隙组.结论 大龄腭裂患者同期行腭裂修复术和咽后壁瓣转移修复术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腭咽闭合功能,可作为大龄腭裂患者常规术式.

  • 听障儿童的发音特点

    作者:王雅静;杨金珊;郑亿庆

    正常的言语交流离不开言语感知与言语发音,听障患儿由于缺乏有效的言语感知,导致前言语阶段延长.听障患儿发音上常表现为发音费力、发音不清、音色不佳、呼吸方式错误,容易出现嘶哑声、粗糙声,吐字不清,吐字不连续等.本文介绍了听障患儿的发音特点,包括嗓音声学、空气动力学以及共振峰等客观评估,以及主观评估.

  • 应用语图仪对腭裂患者的语音分析

    作者:赵昱辉;焦晓辉;苍松

    目的应用语图仪研究腭裂患者的语音声学特点.方法应用VS99语音工作站,对115例腭裂术前患者和86例腭裂术后患者的语音声学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对腭裂术后患者按不同术式进行分组比较,并与109例正常儿童的语音声学特点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腭裂患者语音频谱谱纹散乱,着色浅,频带窄.辅音语图上无空白间隙和冲直条出现.但采用咽成型术腭裂术后患者中有10人语图上出现空白间隙和冲直条.利用LPC谱对腭裂患者发元音/a/i/u/进行共振峰分析,发现除发/a/音时变化较多外,发/i/u/音时均表现为F2 F3降低,提示腭裂患者发音时存在舌位后移,软腭下降.结论利用语图仪对腭裂患者进行语音分析是可行的,有效的.采用咽成型术可能比采用兰氏法在恢复患者正常腭咽闭合方面效果更佳.

  • 计算机语音工作站在腭裂语音分析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吕智勇;徐东阳;张春敏

    目的 应用计算机语音工作站(CSL)研究腭裂语音的产生机制与语音学特点.方法 应用计算机语音工作站,对89例腭裂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语音学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与87名正常儿童的语音特点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 兰氏法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语音改善不明显;提肌重建术和软腭反向双"z"瓣移位术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语音改善明显.结论 利用CSL对腭裂语音的分析研究是行之有效的.

  • 频谱分析技术在腭裂语音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封兴华;魏建华;张立军;马威;何亚会;石冰

    目的用语音共振峰的原理建立腭裂语音研究的客观方法.方法对正常儿童、腭裂术前儿童、腭裂术后儿童分别进行单元音[a]、[o]、[e]、[i]、[u]、[ü]的录音及语音频谱分析,计算各组儿童的第一、二、三共振峰数值,对腭裂术后儿童的腭咽闭合不全率及语音清晰度进行测量,并评价其与共振峰的对应关系.结果正常儿童的第一、二、三共振峰数值是比较恒定的,腭裂术前儿童的共振峰数值明显下降,腭裂术后儿童的共振峰数值随腭咽闭合程度和语音清晰度的改善而显著提高.腭咽闭合完全者发[i]时,F3值明显大于腭咽闭合不全者.结论语音共振峰可以客观地反映腭咽闭合状况,单元音[i]可以作为此种检测的标准音素.

  • 舰员长航前后元音声谱变化分析

    作者:章建程;王晓花;周宏元;丁猛;李中付

    目的 观察长航舰员元音声谱特征参数的变化,以探讨航海疲劳的诊断问题.方法 采集10名舰员长航前及长航舰员中、后期语音样本.利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分析声谱特征参数:基频、语音强度和元音共振峰,观察长航对元音声谱特征的影响.结果 长航舰员元音声谱学特征分析可见,随长航时间延长,呈现基频降低[长航前期元音[a]、[i]、[u]基频值(160.10±19.94)、(158.69±25.63)、(160.08±23.51) Hz,长航后期(141.14±17.62)、(139.57±13.43)、(145.37±16.24) Hz],强度降低[长航前元音[a]、[i]、[u]强度值(83.53±1.96)、(83.75±1.91)、(83.25±1.80) Hz,长航后期(81.08±2.04)、(81.29±2.22)、(82.11±4.21)dB],元音[a]、[i]第1、3共振峰明显下降、元音[u]第三共振峰明显下降等特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表明音高、音强、音色的元音声谱学特征参数可以作为识别航海疲劳语音的敏感指标.

    关键词: 疲劳 长航 声谱 共振峰
  • 非腭咽闭合不全型腭裂语音的音声特点

    作者:田先锋;王国民;陈阳;吴忆来;胡勤刚;王铁梅

    目的研究非腭咽闭合不全型腭裂语音的音声特点.方法采集68例非腭咽闭合不全型腭裂语音、30例腭咽闭合不全型腭裂语音和30例正常语音样本,测量其共振峰频率、带宽、音高、音强等声学特性值以及其语音清晰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腭咽闭合不全型腭裂语音的8项声学特性值和正常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其语音清晰度为75.48%,明显高于腭咽闭合不全型腭裂语音(35.00%).结论非腭咽闭合不全型腭裂语音和正常语音有着不同的声学本质,其语音清晰度较腭咽闭合不全型腭裂语音为高.

  • 不同舌重建术患者语音功能的声学分析

    作者:周伟;施星辉;吴煜农

    目的 评价不同舌重建术式的舌癌患者手术前后语音功能.方法 30例舌癌患者据重建术式分组:前臂皮瓣修复组,直接拉拢缝合组,胸大肌皮瓣修复组,对患者手术前后语音清晰度及6个汉语单元音前3个共振峰频率(F1、F2、F3)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各个组的评价结果进行团体t检验.结果 前臂皮瓣修复组患者元音/o/F1、/i/F1、/u/F1、/ü/F1、/ü/F2变化与直接拉拢缝合组相比,其变化值有统计学差异;语音清晰度下降值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前臂皮瓣修复组/a/o/f3,/o/f3,/e/f2,/e/f3,/i/f2,/i/f3、/u/t2、/u/f3、/ü/f2、/ü/f3;直接拉拢缝合组/a/f3、/e/f3、/i/f3;、/u/f1、/u/f3、/ü/f2、/ü/f3,带蒂胸大肌皮瓣修复组/i/f2与清晰度变化相关性较好.结论 半舌以内进行舌切除的舌癌患者,不同的修复方式之间语音功能无差异,手术前后语音清晰度变化与频谱分析结果两者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 舌癌患者术后元音共振峰频谱分析

    作者:姚卫萍;施星辉;吴凤鸣;吴煜农

    目的 分析舌癌患者术后元音共振峰的变化,了解患者的语音功能状况.方法 20名舌体切除范围不超过半舌的舌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手术前、后的6个汉语单元音共振峰(F1、F2、F3)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手术后患者元音/e/F1、/i/F1、/u/F1、/o/F2、/u/F2上升,/ü/F2、/i/F3、/ü/F3下降.结论 舌癌术后,患者的语音功能发生明显变化,使用VS-99语音工作站可对患者手术前后语音功能变化特征进行定量分析,为临床语音功能训练提供参考.

  • 舌癌术后部分缺损重建患者元音声学频谱变化

    作者:马行健;郭美玲;王予江

    目的:探讨舌癌术后部分缺损重建修复后语音频谱变化情况。方法以39例舌体切除范围不超过中线的舌癌患者和42例正常对照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语音分析软件对2组研究对象发元音/a/、/i/、/u/时共振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舌癌术后患者发/i/、/u/时 F1上升、F3下降,发/i/时 F2下降,/u/F2上升。结论舌癌术后患者元音频谱发生变化,使用 VS-99语音工作站可对舌癌术后患者语音功能恢复进行定量分析评估,为临床舌癌术后部分舌缺损重建语音功能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 舌癌 重建 共振峰
  • 扁桃体切除术引起嗓音改变的研究

    作者:李娟;闫燕;王丽;段静明;张珂

    目的:研究扁桃体手术前后咽腔的改变对患者嗓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术前1d及术后4周的临床资料.将患者依据扁桃体体积分为2组:一度和二度患者为A组(18例),三度患者为B组(15例).运用多维嗓音分析软件进行嗓音频谱分析,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第一共振峰(F1、B1)、基频、频率微扰、振幅微扰、谐噪比的变化.结果:①33例患者扁桃体手术前后F1、B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 0.01);A组患者手术前后B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手术前后B1、F1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33例患者扁桃体手术前后基频、频率微扰、振幅微扰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谐噪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扁桃体手术前后共鸣腔的变化会引起患者嗓音的变化,主要改变为共振峰频率及带宽的改变,并且扁桃体体积越大,改变就越明显.

  • 听力正常成年男性单元音构音运动的声学参数研究

    作者:卢红云;黄昭鸣;白银婷;张磊

    目的:通过对下颌、唇及舌不同构音运动位置及其相应单元音共振峰之间关系的研究,来验证第1共振峰(F1)与下颌运动,第2共振峰(F2)与舌、唇运动之间的关系,探究第3共振峰(F3)与唇运动的关系,揭示F1、F2和F3在构音运动中的临床含义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提取30例听力正常成年男性不同构音位置的单元音/a/、/i/、/e/、/u/、/ü/的F1、F2和F3,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的实验设计,来验证F1与下颌运动,F2与舌、唇运动的关系,探究F3与唇运动的关系.结果:/a/、/i/、/e/的F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ü/的F2、F3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i/、/u/的F2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重比较发现,F2(a)和F2(e)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舌位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1能检测下颌构音运动,下颌的3种运动位置为诊断和治疗下颌的精细分级运动提供了依据;F2能检测舌构音运动,对诊断和治疗舌的前后运动障碍提供了依据;F3能检测唇构音运动,圆唇和展唇运动对诊断和治疗唇运动障碍提供了依据.

  • 中国人嗓音共鸣功能的声学基础研究

    作者:万萍;黄昭鸣;郑钦

    目的:探索核心单韵母共振峰随着年龄增长的发展规律以及性别的差异;为言语共鸣障碍的评定及治疗奠定研究基础.方法:随机选择2 492例被试者,男1 318例,女1 174例;被试者均接受/a/、/i/、/u/的标准普通话跟读录音.采用D1200数字录音机进行标准录音,并将声音文件导入实时言语测量仪提取共振峰数据,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核心单韵母共振峰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显著的变化(P<0.05),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变化主要体现在F1方面;在性别方面,主要反映F2以及共振峰幅度差(ΔA)差异的显著性;核心单韵母间的共振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F1、F2受到年龄、性别及核心单韵母(a、i、u)因素的显著影响;②F1、F2随年龄的增长与F0的发展存在关联.

46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