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组织BCSG1和maspin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玉栋;刘巍;张志刚;张祥宏;王俊灵;严霞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组织BCSG1、rnaspin表达的影响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RT-PCR方法检测25例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CAF组)和同期29例未化疗组患者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BCSG1、maspin的表达情况.对化疗组疗效进行病理形态学评价,并分析BCSG1、maspin蛋白表达与病理形态学的关系.结果:54例乳腺癌患者中,新辅助化疗组BCSG1蛋白高表达率低于对照组,x2=7.569,P=0.006;部分缓解(Ⅱ级)病例BCSG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无效(Ⅲ级)者,P=0.017.化疗组细胞核maspin蛋白高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685,P=0.03.化疗后部分缓解Ⅱ级病例与无效者Ⅲ级细胞核maspin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在分子水平上,BCSG1 Mrna表达CAF组明显低于未化疗组,t=-2.315,P=0.026.而maspinmRNA表达CAF组同样低于未化疗组,t=-2.352,P=0.023.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抑制乳腺癌细胞BCSG1蛋白的表达,同时可部分恢复乳腺癌细胞核的maspin蛋白的表达.在蛋白和分子水平,均提示BCSG1表达在监测乳腺癌化疗疗效上有一定的价值.

  • 乳腺癌组织中maspin和BCSG1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纪芝民;刘巍;张祥宏;张志刚;王小玲;王俊灵;严霞

    目的:探讨maspin和BCSG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94例乳腺癌组织中的maspin和BCSG1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定量检测,结合临床及病理形态学资料采用t检验、χ2检验、方差分析及直线相关分析讨论maspin和BCSG1蛋白表达的意义.结果:maspin和BCSG1蛋白表达在复发组比无复发组明显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P=0.005 5;t=-2.33,P=0.023);淋巴结转移组比无转移组明显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P=0.004;t=3.42,P=0.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maspin和BCSG1两者密切相关,r=0.553,P=0.000.在BCSG1的FI值≥4的病例中复发转移病例明显增多(χ2=6.86,P=0.009),但两者均与患者年龄(t=1.129,P=0.262;t=0.808,P=0.421)、肿瘤大小(t=0.078,P=0.938;t=0.002,P=0.998)、临床分期(Fmaspin=0.658,FBCSG1=0.463;Ⅰ和Ⅱ此较:P=0.537,P=0.426;Ⅱ和Ⅲ比较:P=0.458,P=0.371;Ⅰ和Ⅲ比较:P=0.725,P=0.537)无关.结论:BCSG1蛋白可能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而maspin蛋白预测乳腺癌预后的价值尚需进一步证实.

  • BCSG1、C-erbB-2、VEGF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研究

    作者:孟令华;刘巍;宋丽楠;王小玲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乳腺癌特异基因1(BCSG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别及联合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316份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乳腺癌病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BCSG1、C-erbB-2、VEGF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乳腺癌组织BCSG1、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1%、61.0%,均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ER、PR、肿瘤大小、月经状况、病理类型无关(P《0.05);C-erbB-2阳性表达率为32.2%,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正相关(P《0.05),与ER、PR呈负相关(P《0.05),与月经状况、病理类型无关(P《0.05);BCSG1、C-erbB-2、VEGF共同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BCSG1、C-erbB-2、VEGF之间两两表达呈正相关,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BCSG1、C-erbB-2、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三者同时高表达提示肿瘤具有更高的侵袭转移能力.

  • 乳腺癌特异基因1在乳腺癌表达和临床意义

    作者:夏桂兰;刘涛;付红梅

    目的 探讨乳腺癌特异基因1(BCSG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评价乳腺癌特异基因1与乳腺癌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30例患者、乳腺纤维瘤29例患者、乳腺增生27例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乳腺癌特异基因1在乳腺癌、乳腺纤维瘤、乳腺增生症的表达.观察乳腺癌患者与非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特异基因1的比较,以及观察在乳腺癌患者中乳腺癌特异基因1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BCSG1在乳腺癌组织内表达,阳性表达积分光密度值(IOD)为84.5±21.4,与乳腺纤维瘤、乳腺增生症IOD的32.4±15.5、24.4±9.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BCSG1的表达与乳腺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论 BCSG1可能与乳腺癌恶性化有密切关系,可作为乳腺癌诊断的指标.

  • BCSG1、c-erbB-2、VEGF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研究

    作者:孟令华;刘巍;王小玲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乳腺癌特异基因1(BCSG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别及联合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316份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BCSG1、c-erbB-2、VEGF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乳腺癌组织BCSG1、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1%、61.0%,均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分别为r=0.152、r=0.510、r=0.460及r=0.166、r=0.142、r=0.142,P<0.05,P<0.01),与ER、PR、肿瘤大小、月经状况、病理类型无关(P>0.05);c-erbB-2阳性表达率32.2%,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173、r=0.157、r=0.365、r=0.306,P<0.01);与ER、PR呈负相关(r=-0.149,r=-0.154,P<0.05),与月经状况、病理类型无关(P>0.05); BCSG1、c-erbB-2、VEGF共同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r=0.457、r=0.377、r=0.228,P<0.05);BCSG1、c-erbB-2、VEGF之间两两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BCSG1、c-erbB-2、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三者同时高表达提示肿瘤具有更高的侵袭转移能力.

  • BCSG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作者:宋士军;王全志

    目的:探讨乳腺癌特异基因1(breast cancer specific gene l, BCSG1)及其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乳腺癌治疗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月手术获取的乳腺癌组织93例,同时选取30例乳腺腺病患者的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分别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正常乳腺组织中BCSG1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根据BCSG1的表达情况分析BCSG1在乳腺癌患者中表达水平的高低与其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的BCSG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且BCSG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性(P<0.05)。 BCSG1阴性表达患者1、2、3年累积复发率显著低于BCSG1阳性表达患者,且1、2、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BCSG1阳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BCSG1 mRNA和蛋白异常高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且与乳腺癌的预后呈密切相关性,可能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 乳腺癌特异基因1在乳腺癌表达的意义

    作者:吴克瑾;翁子毅;林古法;殷敏智;钱惠琴;张一楚;丁小燕

    目的检测乳腺癌特异基因1(BCSG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评价其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28例乳腺癌、7例乳腺增生症及5例乳腺纤维瘤中BCSG1的表达.结果28例乳腺癌中有BCSG1表达12例(42.9%),其中Ⅲ/Ⅳ期乳腺癌的表达率为69.2%(9/13例),乳腺良性病变中BCSG1无一例表达.BCSG1的表达与乳腺癌分期密切相关(P=0.02),与患者年龄、月经、肿瘤部位以及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核增殖抗原、C-erbB2的表达等无相关性.结论BCSG1可能是与肿瘤恶性进展有关的肿瘤标记物,是乳腺癌发生过程中的中晚期事件,为判定乳腺癌预后的新指标.

  • 乳腺癌特异基因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宋学镠;袁梓膳;段君英;霍红军;周柏刚;孙昊;林宝行

    目的:探讨检测乳腺癌特异基因1( breast cancer specific gene l ,BCSG1)在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方法回顾性分析170例女性乳腺疾病患者资料,其中160例乳腺癌、10例良性乳腺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 Immunohistochemistry )检测所有标本的BCSG1表达情况。结果非三阴性乳腺癌BCSG1表达率41.0%低于三阴性乳腺癌的57.5%(χ2=4.2,P=0.04)。结论 BCSG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率高,是三阴性乳腺癌的独特性基因,可作为研究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 siRNA沉默乳腺癌特异基因1及核酸药物 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颖;杨琛擘;申培红;申有青;李倩;张勍;孙志杰;陈晓智

    据调查显示,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且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乳腺癌特异性基因1(breast cancer-spe-cific gene 1,BCSG-1)是一种主要在大脑的突触前末梢和外周神经系统组织中表达的高度保守的可溶性小分子蛋白,与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及进展关系密切.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21 ~25个核苷酸双链siRNA进入细胞质后,使mRNA降解,从而导致具有序列同源性的基因产生特异性基因沉默(gene silencing)现象.由于RNA干扰技术具有高效、靶向性、低毒等优势,发展迅速.目前眼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艾滋病及恶性肿瘤等领域都在应用RNAi技术研制相关药物,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多个临床试验点[1].本文着重从BC-SG1基因,siRNA在乳腺癌中的应用及siRNA载体递送系统3个方面进行阐述,设想选择合理、高效、低毒的纳米载体,递送BCSG1-siRNA,从而靶向治疗乳腺癌,希望能为乳腺癌后续研究及靶向纳米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 乳腺癌组织BCSG1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杨小琼;张幸平

    目的研究不同期乳腺癌组织乳腺癌特异基因1(BCSG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随机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2006年收治的有完整临床及病理资料的5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BCSG1表达情况。结果Ⅰ~Ⅱ期乳腺癌组织BCSG1表达阳性率[38.7%(12/31)]低于Ⅲ~Ⅳ期[78.9%(15/19)],BCSG1高表达患者治疗有效率[44.4%(12/27)]低于低表达者[73.9%(17/23)],BCSG1高表达患者中治疗后出现复发、转移15例[55.6%(15/27)],低表达患者中治疗后出现复发、转移6例[26.1%(6/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SG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疗效有关,可作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 浸润性乳腺癌中BCSG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郑绪才;王圣应;彭德峰

    目的 探讨乳腺癌特异基因1(BCSG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F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1例乳腺癌组织和35例癌旁组织中BCSG1的表达.结果 FQ-PCR检测乳腺癌组织中BCSG1mRNA的表达水平为1.072±0.178,相应癌旁组织中其表达量为0.324±0.135;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组织中BCSG1蛋白阳性率为74.5%(38/51),相应癌旁组织中为14.3% (5/35);癌组织中BCSG1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BCSG1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Nottingham预后指数等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乳腺癌的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C-erbB-2的阳性表达等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SG1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乳腺癌的发展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BCSG1很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