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A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CCU护理路径

    作者:肖寒

    目的:冠心病重病监护室(CCU)护理路径应用于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22例均为我院2013月2月~2014年7月收治的,对所有患者实施急诊冠状动脉治疗,并采取CCU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1个月后复查,有1例患者出现复发情况,复发率为4.55%;患者经第2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恢复,同时,未出现病死患者,病死率0。结论对行急诊关注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心肌梗塞患者实施CCU护理路径,可提高疗效,有利于患者术后顺利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AMI 患者溶栓后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防治与护理

    作者:侯吉明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是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发病机制,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处于心脏缺血状态的患者在恢复血流灌注过程中发生的心律失常。医护人员严密监护心电变化,积极预防与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对症治疗,保护好患者的心脏功能;积极改善患者血液供应,对症处理;对症用药,确保提高患者溶栓治愈率。本文入选的60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心律失常发病率42%,多发生在胸痛缓解、S T 段下移之后持续2-120min。其中,AIVR发病率占12.1%,BHS发病率占11.5%,新出现室早或室早增多发病率占9.8%,室颤发病率占5.3%。入选的60例患者,经过临床救治均康复出院。

  • AMI 患者溶栓后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防治与护理

    作者:侯吉明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是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发病机制,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处于心脏缺血状态的患者在恢复血流灌注过程中发生的心律失常。医护人员严密监护心电变化,积极预防与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对症治疗,保护好患者的心脏功能;积极改善患者血液供应,对症处理;对症用药,确保提高患者溶栓治愈率。本文入选的60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心律失常发病率42%,多发生在胸痛缓解、S T 段下移之后持续2-120min。其中,AIVR发病率占12.1%,BHS发病率占11.5%,新出现室早或室早增多发病率占9.8%,室颤发病率占5.3%。入选的60例患者,经过临床救治均康复出院。

  • 院前综合急救模式在AMI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张强

    目的 探讨院前综合急救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急诊科救治的AMI患者97例作为分析对象,将采用常规急救措施救治的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用综合急救模式救治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过程中的冠脉再通率、住院治疗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49例患者中抢救成功48例(97.96%),死亡1例;对照组48例患者中抢救成功42例(87.50%),死亡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抢救后6h再通率(57.14%)、总再通率(75.1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35.42%,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8.1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结束时左室功能(56.6±7.8)%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50.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院前综合急救措施优化了护理流程,能够快速有效对AMI患者实施抢救,保障了治疗的时效性,能有效提高患者冠脉再通率,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急救护理路径在 PTCA 术治疗 AMI 患者的效果分析

    作者:闫城

    目的比较分析急救护理路径在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PTCA)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4月该院确诊的,并在急诊PTCA介入治疗的AMI患者128例为实验组实施急救护理路径,同时与实施传统护理流程的102例AMI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进出急诊室的时间、急诊到进行PCTA手术的时间以及心肌梗死复发率和二次PTCA手术率。结果实验组的进出急诊室的时间(38.6±12.8)min,显著少于对照组的(60.5±28.7)min(P<0.001);急诊到进行PCTA手术的时间也从对照组的(140.2±68.5)min降低到(60.9±12.5)min(P<0.001);心肌梗死复发率和二次PTCA手术率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实施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路径,显著减少了AMI患者在诊断、转运、治疗过程中时间的浪费,使AMI患者有效的时间内得到关键救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m-AST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阴斌霞;王华;王香玲;赵丽华;柴丽华;岳天海;何谦;樊晓燕;王幼利

    目的探讨线粒体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同工酶(m-AS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了19例AMI患者血清m-AST活性,同时观察其它4种心肌酶AST、CK、CK-MB、LDH动态变化.结果AMI患者,发病6 h血清m-AST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01.12 h迅速升高,24 h达峰值(256.5±69.5 IU/L),此后,逐渐下降,120 h时基本正常,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m-AST升高的幅度差别较大,6h m-AST升高幅度略低于CK-MB、AST;12 h迅速升高,是正常的16.2倍;48 h达高,是正常的21.9倍;随后迅速下降,120 h时是正常的1.3倍,升高曲线与CK-MB相当,比AST、CK及LDH敏感.与AST、CK、CK-MB、LDH的异常检出率进行比较,发病6 h异常检出率依次为CK-MB>CK>AST>m-AST>LDH,24 h内不断上升,其中以m-AST与CK-MB异常检出率高,达100%,CK、AST次之,为89.5%和84.2%,LDH较低,为73.6%.48 h后检出率逐渐下降,下降速度是AST3.9倍,是CK2.7倍,CK-MB 1.2倍,LDH 5.1倍.结论检测并动态观察m-AST酶活性,可作为诊断AMI并评价疗效、判断预后的一项新的生化指标.

  • 个性化健康教育与随访对PCI术后AMI患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的影响分析

    作者:纪楠楠;李琪;李薇

    目的:分析和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与随访对PCI术后AMI患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接受PCI术治疗的AMI患者110例,然后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常规的出院指导和相关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个性化健康教育与随访。然后在患者出院后的不同时间段进行回访调查,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控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时的吸烟、血压、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等达标控制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出院1年后的吸烟、血压、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等达标控制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与随访对PCI术后AMI患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有积极的影响,可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 曲美他嗪运用于AMI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治疗作用观察

    作者:孙文文

    目的 探究曲美他嗪应用于AMI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AMI患者(110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方法治疗、曲美他嗪治疗,探究2组患者的左心室功能指标情况以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功能指标情况以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相对比,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曲美他嗪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患者中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