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生物人工肝治疗猪实验性急性肝衰

    作者:胡还章;徐小平;高毅;杨继震

    目的初步探讨BAL治疗ALF的方法与效果,为进入临床Ⅰ期试验提供依据.方法构建包括双泵、肝素化、恒温、微囊化活性炭吸附及肝细胞生物反应器-中空纤维管的BAL循环系统,在循环回路中采用高流量再循环技术.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对照组(无肝细胞灌流组)与治疗组(肝细胞灌流组)两组.在细胞准备、模型制作及BAL循环系统安装完成后,对照组及治疗组分别进入实验.通过组间肝脏生化指标、生存时间及肝脏病理改变的差异性分析,判别BAL的体外肝脏支持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生化指标TBil,Alb,Amm,BUN,Cr,PT,Fib的变化水平差异显著,ALT,AST无差异,生存时间差异显著,肝脏病理改变无差异.结论原代正常猪肝细胞-中空纤维BAL可产生维持生命的多种肝功能,治疗猪ALF是有效的.

  •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肝衰竭的MELD评价

    作者:唐琰;李文庭;李宜

    目的 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价血浆置换治疗慢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慢性肝衰竭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41例慢性肝衰竭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人工肝治疗,采用血浆置换(PE)法,应用MELD评分系统对每个患者进行评分,分析治疗前后的临床生化指标及MELD分值变化,观察所有患者3个月内的临床转归,探讨与MELD评分的关系.结果 PE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得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肌酐(Cr)、凝血酶原时间(PT)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及MELD分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治疗可显著降低MELD分值在20~29之间与MELD分值≥30这两个分值段患者的预期病死率(P<0.05),而不能降低MELD分值≤20这部份患者的预期病死率(P>0.05).结论 PE可显著降低慢性肝衰竭患者的TBIL、 Cr、INR和MELD评分,改善肝功能.MELD分值>20的者应积极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MELD≤20的患者可以积极内科保守治疗而不必急于人工肝治疗.

  • 目前人工肝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作者:段钟平;陈煜

    各种原因所致的重型肝炎、肝脏功能不全和肝脏功能衰竭临床上相当常见,内科药物治疗效果差,病死率居高不下.肝脏移植因为供肝短缺、费用高及技术因素的限制,在我国还远未普及.

  • 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用治疗妊娠合并急性肝衰和肾衰8例

    作者:王金枝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用治疗妊娠合并急性肝功能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 8例妊娠合急性肝衰肾衰患者采用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联合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体内毒素浓度变化.结果 8例妊娠合并急性肝功能衰竭和肾功能衰竭患者经过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一定好转.结论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联合应用对于妊娠合并急性肝功能衰竭和肾功能衰竭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 两种抗凝技术实施血浆置换的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向群;袁素娥;钱云;莫丹;谢群英

    [目的]观察无肝素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肝衰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本院人工肝治疗中心完成肝衰竭患者PE治疗422例患者根据抗凝方式不同分为肝素组(188例治疗362例次)和无肝素组(234例治疗509例次).选择上机前及治疗结束共两个时间点比较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Alb)、血小板计数(BPC)变化,观察两组凝血、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TBIL、DBIL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b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两组BPC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肝素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肝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7.00,P<0.05).[结论]肝衰竭患者仅高凝期建议实施肝素化,一般状态下无肝素循环能顺利完成治疗,有效清除毒性物质,补充Alb、凝血因子等,改善凝血功能,降低出血的发生.

  • 近红外线照射辅助治疗重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分析

    作者:高妤;袁素娥;刘小容;李好

    【目的】探讨近红外线肝病治疗仪联合抗病毒治疗重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L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4年1~7月本科室收治的84例住院ACLF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 n=39,自行退出脱落3例不计在内)和对照组( n =4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肝、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以近红外线肝病治疗仪肝区照射,每天2次,每次30 min ,四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第1周、2周、3周、4周抽取静脉血检测总胆红素(TBIL)及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变化,记录肝区胀痛、腹胀、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BIL、DBIL逐步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观察组下降速度优于对照组,尤其在治疗第3周和第4周表现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症状缓解速度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近红外线照射辅助治疗ACLF患者安全性好,能有效降低患者胆红素水平,缓解患者肝区胀痛、乏力、消化道症状等不适,提高综合治疗肝病的疗效。

  •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肝衰竭36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树忠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肝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36例肝功能衰竭患者行PE+HDF治疗145例次,采用间歇治疗模式,间隔1~3 d,每次历时6~8 h.[结果]PE+HDF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食欲增加,尿量增多,短期存活率(30 d)为75%(27/36).血压、血氧饱和度、白蛋白、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血氨分别较治疗前下降28.8%、29.8%、44.8%、28.4%(P值均<0.01);单次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由治疗前的(23.70±0.56)s缩短为(16.60±0.67)s(P<0.01),临床出血倾向明显减轻.3例(8.3%)痊愈出院,24例(66.7%)好转,9例(25%)死亡.[结论]PE+HDF治疗有助于抢救急、慢性肝衰竭患者,其安全性好,近期疗效显著.

  • 药物性肝衰大鼠脾内移植异种肝细胞治疗前后的CD4,CD8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何震宇;高蓓;朱泰来;陈永田;杨春;张萍

    为探讨异种肝细胞脾内移植治疗大鼠药物性肝衰的意义,观察大鼠肝功能、存活率及CD4,CD8在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笔者以豚鼠肝细胞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D-氨基半乳糖(19.5ml/㎏)腹腔内一次性注射,制作肝衰模型.48h后将微囊化的游离豚鼠肝细胞移植于大鼠脾脏内.以豚鼠裸肝细胞移植及生理盐水脾脏注射为对照.移植后14d测定存活率和肝功能,检查病理切片及CD4,CD8的变化.结果示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存活率80.0%,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25.0%)和裸肝细胞移植组(70.0%)(分别为P<0.01和P<0.05).微囊肝细胞移植组14d总胆红素和ALT,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和裸肝细胞组.移植后72h和14d分别测定受体脾脏CD4,CD8淋巴细胞,移植后72h,14d微囊化肝细胞组、裸肝细胞组CD4,CD8均呈阳性.提示:大鼠药物性肝衰微囊化肝细胞脾内移植后可维持受体存活14d,体液和细胞免疫均参与排斥反应.肝细胞微囊化处理可延迟细胞免疫的发生时间.

  • 肝衰竭血浆细胞疗法在终末期肝病中的治疗作用

    作者:顾劲扬;施晓雷;丁义涛

    以生物人工肝和肝细胞移植为代表的细胞疗法是治疗肝衰竭的一种全新策略,是继肝移植治疗急、慢性肝衰竭患者后的有效替代方法.目前细胞疗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外源性肝细胞在与肝衰竭患者血浆直接接触的交换过程中容易丧失功能,如何提高细胞材料在肝衰竭血浆中的耐受性是今后应用于临床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 一种新型生物人工肝系统的构建及体外功能评价

    作者:陈钟;田鹏鹏;张鹤云;李根喜;丁义涛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生物人工肝(BAL)系统,并评价其体外功能.方法采用原位胶原酶循环灌注法分离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肝细胞.1×1010肝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经限制贴壁、旋转培养形成肝细胞球体后,注入BIOLIV A3A中空纤维管生物反应器的细胞环路,构建新型BAL系统.观察循环6h内细胞环路中肝细胞总数和活率变化,并检测循环的细胞悬液和RPMI1640培养基中ALT,TBI和ALB的变化及进行利多卡因代谢试验.结果循环6h内肝细胞总数和活率无明显变化;新型BAL系统具有较强的清(白)蛋白合成和利多卡因代谢能力.结论该新型BAL系统具有一定的肝支持作用,可望用于肝衰竭的治疗和为过渡到肝移植创造条件.

  • 生物人工肝系统治疗对急性肝衰竭犬血清内毒素的影响

    作者:陈钟;李根喜;丁义涛

    目的探讨生物人工肝(BAL)系统治疗急性肝衰竭(ALF)的效果及其与内毒素的关系.方法采用门腔分流及胆总管结扎切断术建立犬ALF模型.10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即BAL治疗组和对照组(未行BAL治疗组).BAL每次循环5 h.检测两组建模前,以及循环前后的血清内毒素、谷丙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结果治疗组建模前、循环前和循环后血清内毒素分别为0.284 EU/ml,0.526 EU/ml,0.416 EU/ml;循环前血清内毒素较建模前明显升高(P<0.05),循环后又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循环前血清内毒素显著高于建模前(P<0.05),循环前后血清内毒素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循环后血清ALT和TB较循环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循环前后ALT和TB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BAL治疗能降低ALF犬血清内毒素含量.

  • 连续性血浆透析滤过在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梅雪;陈楠;张宇一;张正国;邹颖;朱慧;郭红英;王介非;钱志平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浆透析滤过(CPDF)在治疗肝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本院重症肝病科住院的69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内科治疗联合CPDF的治疗组(28例)和单用内科治疗的对照组(41例),其中CPDF治疗组根据患者28 d结局分为存活组(20例)和死亡组(8例),记录相关临床数据,包括实验室指标以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改变,分析CPDF的疗效以及影响CPDF治疗肝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治疗组患者经3次CPDF治疗后48 h的ALT、AST、TBIL、Scr、MELD评分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BIL、Scr、MELD评分以及PTA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28d存活率(64.3%)明显高于对照组(41.5%).CPDF治疗组中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患者的年龄、3次CPDF治疗后48 h的TBIL、Scr及MELD评分明显低于死亡组,PTA明显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前与3次CPDF治疗后48 h的差值△MELD评分、△TBIL、△Scr、△PTA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DF联合内科治疗能显著改善肝衰竭患者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以及MELD评分,并提高了患者28 d存活率.多次CPDF治疗后,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以及MELD评分较治疗前无改善甚至恶化的肝衰竭患者,预后不良.

  • 儿童暴发性肝衰竭病因、诊疗及预后因素相关进展

    作者:张俊

    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在人群中较少见,但其破坏潜力巨大,危及生命,常导致死亡或进行紧急肝脏移植.既往无慢性肝脏基础疾病,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肝细胞坏死、肝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异常,并出现肝性脑病、脑水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病死率极高[1].儿童暴发性肝衰竭(pe-diatric acute liver failure,PALF)的病因随患儿年龄、所处地域、遗传背景等不同而不同,且仍有47.0%患儿病因不明确[2].

  • 舒适护理在肝衰竭患者组合型人工肝围治疗期的应用效果

    作者:林小清;陈笑芬;王向槐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肝衰竭患者组合型人工肝围治疗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年5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180例肝衰竭患者按治疗时间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围治疗期舒适度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围治疗期舒适度[94.4%(85/90)]、满意度[97.8%(88/9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1.1%(64/90)、85.6%(77/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的实施促进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缓解了紧张的医患关系,有利于人工肝治疗的顺利进行,有效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