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H-MRS检测帕金森病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后扣带回代谢物

    作者:黄明明;蒲伟;李旭红;焦玲;余晖

    目的 探讨1 H-MRS波谱技术联合线性拟合模型(LCmodel)软件在帕金森病(PD)伴认知障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PD患者35例(PD组)和健康体检者22名(对照组),并根据是否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将PD组分为PDN亚组和PDMCI亚组.采用1H-MRS波谱技术联合LCmodel软件获取PD组与对照组后扣带回(PCG)区域的波谱及代谢物的绝对浓度.比较2组各代谢物绝对浓度,并分析各代谢物绝对浓度与认知功能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PDN亚组各代谢物绝对浓度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DMCI亚组总肌酸(tCr)、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醇(m1)和胆碱复合物(tCho)的绝对浓度均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PDMCI亚组tCr绝对浓度较PDN亚组降低(P<0.05).tCr(r=0.444,P=0.01)、谷胱甘肽(GSH;r=0.393,P=0.024)绝对浓度与MMSE评分存在相关性;tCr(r=0.367,P=0.035)、GSH(r=0.376,P=0.031)及tCho(r=0.375,P=0.031)绝对浓度与MoCA评分存在相关性.结论 1H-MRS技术联合LCmodel软件可定量分析PCG区域代谢物变化,有助于评估PD伴认知障碍.

  • 抑郁症患者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八周后扣带回功能连接的变化

    作者:程宇琪;余红军;卢瑾;刘芳;罗春蓉;王继才;许秀峰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静息状态下后扣带回的功能连接特点及抗抑郁药治疗对后扣带回功能连接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21例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首次发病未服药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以及21名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所有被试者入组后行脑静息状态fMRI检查,抑郁症组接受8周艾司西酞普兰单药治疗,并于8周末再次行静息状态fMRI检查.选取左侧后扣带回为感兴趣区域,分别对提取的后扣带回的时间序列与全脑的时间序列进行功能连接分析,比较抑郁症组与对照组、抑郁症组治疗前后的功能连接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治疗前后扣带回与多个脑区功能连接异常,包括后扣带回与海马及海马旁回(Z=4.70)、左侧额中回(Z=4.65)功能连接增强(均P<0.05),与右侧额中回(Z=3.98)、右颞极(Z=3.66)、左颞中回(Z=3.80)、双侧枕中回(Z=3.57、3.54)功能连接减弱(P<0.05).治疗8周后抑郁症组以上功能连接异常脑区得到部分调整,后扣带回与右侧额下回(Z=4.35)、右侧中央前回(Z=5.87)、左侧颞中回(Z=3.96)、左侧枕中回(Z=3.65)、左岛叶(Z=3.25)的功能连接明显增强(均P<0.05);但与双侧额上回(Z=5.10)、双侧楔前叶(Z=5.63)、右侧海马及海马旁回(Z=4.96)、右枕叶角回(Z=3.65)的功能连接强度降低(均P<0.05).结论 首次发病未服药抑郁症患者静息状态后扣带回与情感调节环路多个脑区功能连接异常,短期抗抑郁药治疗可部分调整这些异常,提示脑功能连接异常可能与疗效相关.

  • 左甲状腺素钠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对成年甲减大鼠后扣带回SNAP-25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章祥;吴波;朱敏;李莉;王取南;朱德发

    目的 研究左甲状腺素钠(L-T4)与多奈哌齐(DON)联合治疗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大鼠后扣带回突触相关蛋白25(SNAP-25)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甲减组(Hypo组)、L-T4替代治疗组(L-T4组)、多奈哌齐治疗组(DON组)、联合治疗组(L-T4+ DON组).CON组正常饲养,余4组通过给予0.05%丙硫氧嘧啶(PTU)水饮用6周建立甲减大鼠模型.造模5周开始,给予左甲状腺素钠、多奈哌齐、左甲状腺素钠联合多奈哌齐治疗2周.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尼氏染色法观察尼氏体数量,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法观察大鼠后扣带回SNAP-25的表达.结果 Hypo组、DON组大鼠较CON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L-T4组、L-T4+DON组血清甲状腺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尼氏染色显示Hypo组较CON组尼氏体数量降低(P<0.05),DON组尼氏体数量较Hypo组增加(P<0.05),未恢复至CON组水平(P<0.05),L-T4+ DON组尼氏染色显示与CO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尼氏体数量恢复.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法显示Hypo组、DON组后扣带回SNAP-25表达高于CON组(P<0.05);L-T4组SNAP-25表达低于Hypo组(P<0.05),未恢复至CON组水平(P<0.05);L-T4+ DON组后扣带回SNAP-25表达与CO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成年期甲减大鼠后扣带回SNAP-25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尼氏体数量减少(P<0.05),左甲状腺素钠与多奈哌齐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恢复突触蛋白和尼氏体的损伤.

  • 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脑的3T 1H-MRS研究

    作者:倪玲;戚荣丰;张龙江;张志强;郑罡;卢光明

    目的 利用3T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研究轻微型肝性脑病(MHE)与无MHE的肝硬化患者后扣带回和基底节代谢的改变,并评价其与Child-Pugh评分、静脉血氨及神经心理测试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0例MHE患者、16例无MHE肝硬化患者和21例健康志愿者行后扣带回及右侧基底节单体素点分辨自旋回波波谱序列扫描.计算代谢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酐(Cr)、胆碱(Cho)、肌醇(mIns)、谷氨酰胺复合物(Glx)与Cr比值并进行三组间比较.所有研究对象在MRI检查前完成数字连接试验-A (NCT-A)、数字符号试验(DST).所有患者在MR检查前后三天内进行了静脉血氨水平检测.结果 在后扣带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HE组和无MHE的肝硬化组的mIns/Cr(F=16.278,P<0.001)及Cho/Cr(F =24.333,P<0.001)都显著降低,Glx/Cr(F =0.908,P=0.411)有升高的趋势;与无MHE的肝硬化组相比,MHE组Cho/Cr进一步降低(P<0,05).在右侧基底节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HE组和无MHE的肝硬化组的mIns/Cr(F=19.083,P<0.001)显著降低,只有MHE组Glx/Cr(P<0.05)显著升高,Cho/Cr(F=1.677,P<0.199)有降低趋势;与无MHE的肝硬化组相比MHE组各代谢物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仅右侧基底节的Cho/Cr与Child-pugh评分呈负相关(r=-0,444,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后扣带回及基底节区存在生化代谢的异常改变,且表现为区域不均质性,有MHE的肝硬化患者脑的生化代谢异常改变更加显著.后扣带回可作为检测肝硬化患者脑改变的一个敏感部位.

  • 2型糖尿病伴认知障碍者后扣带回的静息态fMRI研究

    作者:秦冬雪;张清;林琳;伍建林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 T2DM)伴认知障碍患者静息状态下后扣带回功能磁共振的改变及其与认知功能减低的关系。方法对19例伴认知障碍T2DM患者与20例年龄、性别、教育年限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rs?fMRI)扫描,计算左后扣带回ALFF值、ReHo值,并以左侧后扣带回为种子点进行全脑功能连接分析,另将所得ALFF值、ReHo值与认知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左侧后扣带回的ALFF值(0.72±0.37)较健康对照组(1.09±0.46)减低,ReHo值(1.12±0.10)较健康对照组(1.14±0.11)未见明显减低。②左侧PCC与左侧内侧颞叶、左侧颞上回、左侧颞中回、右侧中央前回、右侧额上回及右侧辅助运动区功能连接减低,与左侧额中回、额下回、右侧小脑半球功能连接增强。③MoCA得分与左侧PCC 的ALFF值呈正相关。结论静息状态下T2DM认知障碍患者左侧PCC 自发功能活动、功能连接均发生改变,PCC功能的异常与T2DM认知障碍有关,其ALFF值的减低可为检测T2DM认知功能障碍提供帮助。

  • 海洛因成瘾者后扣带回结构和功能连接的磁共振研究

    作者:胡文富;傅先明;钱若兵;季学兵;王昌新;魏祥品;牛朝诗;汪业汉

    目的 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海洛因成瘾者后扣带同结构和功能连接的变化情况.方法 14例海洛因成瘾者和13例正常对照者分别采集3DT1WI图像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图像,对3DT1WI图像进行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分析以了解相关脑区灰质密度和体积的变化,对功能磁共振图像分别以左、右后扣带同为感兴趣区与全脑的体素进行相关分析,比较海洛因成瘾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后扣带回结构和功能连接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海洛因成瘾组的后扣带回灰质密度显著降低;以左侧后扣带回为感兴趣区进行功能连接分析,海洛因成瘾组左侧后扣带回与右侧颞叶的功能连接高于正常对照组,与右侧前额叶、丘腩以及左侧顶叶的功能连接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以右侧后扣带回为感兴趣区进行功能连接分析,海洛因成瘾组右侧后扣带回与左侧额叶、左侧顶叶以及丘脑的功能连接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双样本t检验,P<0.01).结论 海洛因成瘾者后扣带回的结构和功能连接异常,这与海洛因成瘾的脑结构和功能障碍以及奖赏系统障碍有关.

  •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创伤暴露后不同时期静息脑功能初探

    作者:李磊;孙雅文;王振;秦玲娣;苏珊珊;万杰清;周滟;许建荣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在创伤后不同时期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的变化,旨在进一步了解PTSD的发病机制.方法:12例PTSD确诊患者在创伤后2天和6个月后分别行静息态脑功能MRI检查,运用DPARSF软件进行以后扣带回为种子点的脑功能连接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P<0.05 (AlphaSim校正)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创伤暴露后2天比较,6个月后PTSD患者双侧内侧前额叶皮层/前扣带回、右侧前扣带回、左侧额上回和右侧额中回与后扣带回的功能连接显著降低(P<0.05).结论:创伤暴露后内侧前额叶皮层、前扣带回与后扣带回的功能连接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这一变化对于PTSD的发病可能有重要意义.

  • 右侧颞叶癫痫患者后扣带功能和结构连接与警觉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克剑;周慕华;吴仕新;叶伟;李健萍;郑金瓯

    目的 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及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探讨右侧颞叶癫痫(right temporal lobe epilepsy,rTLE)患者后扣带回功能与结构连接的改变及其与警觉功能关系.方法 本实验纳入17例rTLE患者和21例健康对照,对所有被试进行静息态fMRI及DTI扫描、注意网络测试(attention network test,ANT)评估警觉功能.结合静息态fMRI和DTI分析rTLE患者后扣带回功能连接和纤维的微结构改变,并对功能和结构与警觉行相关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相比,rTLE患者固有警觉(intrinsic alertness,IA)与位相性警觉(phasic alertness,PA)的平均反应时间均显著延长(t=-2.771,-2.671;P=0.009,0.011),rTLE患者右后扣带回FA值显著降低(t=-2.136,P=0.040),rTLE患者左后扣带回与右颞极-颞中回、左颞下回、左额上-额中回、右后扣带回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下降(P<0.05,AlphaSim校正,体素值>46),右后扣带回与右颞极-颞中回、右海马、右海马旁回、左后扣带回的FC下降(P<0.05,AlphaSim校正,体素值>43).rTLE患者左后扣带回与左额上-额中回间下降的FC与警觉效应行为学成绩呈负相关(r=-0.724,P=0.001),右后扣带回与左后扣带回间下降的FC与固有警觉(r=-0.484,P=0.049)及位相性警觉呈负相关(r=-0.515,P=0.035).结论 rTLE患者后扣带回警觉功能网络完整性受到破坏,rTLE患者右后扣带回纤维束显著受损,rTLE患者后扣带回间及左后扣带回与左额上-额中回间的功能连接下降可导致警觉功能下降.

  • 自我-他人褒贬评价的后期事件相关定位差异

    作者:王帅亭子;胡雪飞;杨娟

    目的 探讨褒贬评价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和脑内时程动态变化.方法 以loo个褒义人格形容词和100个贬义人格形容词为实验材料,比较14名在校大学生在评价自我、亲近他人(爸爸、妈妈)和一般他人(雷锋、江青)时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结果 受试中国大学生倾向于用积极的词语来评价自我、亲近他人和一般他人,具有积极评价倾向;脑电数据结果 表明,被试在评价亲近他人时褒贬差异显著,消极词语比积极词语诱发一个更明显的正成分(500-600 ms),对差异波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偶极子定位于后扣带回附近,可能主要与评价过程中情绪加工有关.结论 当要求中国大学生用消极词语来形容自己的父母时,他们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褒贬评价过程中诱发的后期正成分(LPC)主要与情绪加工过程中的情绪加工有关.

  • 2型糖尿病脑病患者左侧后扣带回区磁共振波谱临床研究

    作者:张倩;张清;林琳;陆雪芳;汪洋;伍建林

    目的 分析 2 型糖尿病(T2DM)、糖尿病脑病(DE)患者与健康对照(HC)者左侧后扣带回(PCC)区代谢物差异,研究其变化规律,分析并探讨其发病机制,为DE的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提供生物学信息.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 T2DM患者 46 例[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糖尿病(DM)组31 例、DE组 15 例]及相匹配的 HC者26 例,均行左侧PCC区的单体素点分辨波谱(PRESS)MRS检查.所有T2DM患者均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临床化验检查,应用 SPSS 21.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DE组与DM和 HC组相比,左侧PCC区的肌醇(Ins)、Ins/胆碱(Cr)逐渐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E组 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Ins 比值较 HC组及 DM组均下降,但 DM与 DE 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NAA/Cr水平在 3 组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RS 可较敏感检测出 DE 患者左侧PCC相关代谢物的异常改变,有助于DE患者的早期筛查和初步临床诊断;左侧PCC区Ins/Cr的升高对T2DM脑损伤较敏感且能较好反映其进展程度,需扩大样本量验证其对DE的诊断效能及早期预警作用.

  • 阿尔茨海默病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初步研究

    作者:俞翔;刘筠;许亮;刘振兴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异常代谢脑区的空间分布和代谢物含量变化规律,为 AD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16例 AD患者及16名健康志愿者行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扫描,采用半绝热选择性聚焦定位脉冲(semi-LASER)序列采集波谱,定位后扣带回层面为感兴趣区(VOI)层面,选取双侧后扣带回、枕叶皮质、侧脑室旁白质和背侧丘脑为 VOI,计算VOI内 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肌醇(MI)和谷氨酸复合物(Glx)的绝对及相对浓度,比较 AD组与健康对照组(HC)VOI内各代谢物指标差异及相关性,并与临床 MMSE评分做相关分析.结果 右侧半球 VOI内各代谢物指标比较:AD组较 HC组后扣带回 NAA、NAA/Cr、NAA/MI减低,MI、MI/Cr增高;枕叶皮质 NAA、Glx减低;背侧丘脑 NAA 减低、Cho 增高.左侧半球 VOI内各代谢物指标比较:AD组较 HC组后扣带回NAA、NAA/Cr、NAA/MI及Glx/Cr减低,MI/Cr增高;枕叶皮质 NAA减低,Cho/Cr增高;侧脑室旁白质NAA减低和Cho增高;背侧丘脑Glx减低,Cho增高.AD组左侧后扣带回NAA/Cr与Glx/Cr呈线性正相关.结论 AD患者后扣带回主要表现出NAA减低和MI增高的变化规律,Cho在灰质和白质均显著增高,Glx减低的脑区主要位于皮层和皮层下灰质.

  • 2型糖尿病患者后扣带回区1H-MRS表现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汪洋;沈晶;林琳;张清;伍建林

    目的 探讨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后扣带回区(PCC)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代谢物变化及与认知功能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收集T2DM伴认知功能障碍(T2DM+CD)组患者 11 例、T2DM组患者 14 例及健康志愿者(HC)17 例.对受试者进行神经心理评估并采集相关实验室指标.受试者均行1H-MRS扫描,以 PCC 作为感兴趣区,读取代谢物指标 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肌醇(mI)、谷氨酸复合物(Glx)及磷酸肌酸(PCr)的曲线下面积,并与认知功能评分及实验室指标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1 )3 组间空腹血糖(FPG)、MoC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 组间PCC区Cr、Cho、mI、PCr、Glx、Cr+PCr、mI/Cr、Glx/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T2DM患者 PCC区Cr与 MoCA及听觉词语学习测试(AVLT)5 min呈显著正相关(r=0.448、0.545,P=0.025、0.044),mI/Cr 与 MoCA 呈显著负相关(r=-0.613,P=0.001).结论 T2DM患者可出现PCC区多种神经代谢物的异常改变,与 CD密切相关;1 H-MRS是敏感性半定量检测方法,对T2DM患者脑功能评价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隐性肝性脑病患者的脑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研究

    作者:王蕾;王晓阳;常晓腾;席继辉;吴清清;林钱森;钟群

    目的:探讨隐性肝性脑病(CHE)患者脑内代谢物质变化的特点。方法采用磁共振氢质子波谱(1H-MRS)技术。选取17例CHE患者和17例健康志愿者,采用西门子Trio?Tim?3.0?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行后扣带回的单体素点分辨自旋回波波谱检查,计算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肌醇(mI)、谷氨酰胺复合物(Glx)与肌酸(Cr)的比值,并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别比较两组间NAA/Cr、Cho/Cr、mI/Cr、Glx/Cr的比值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后对CHE组分别行各代谢物与神经心理学实验的相关性分析。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E组后扣带回mI/Cr、Cho/Cr减低,Glx/C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阿尔茨海默病后扣带回高场磁共振波谱成像初步研究

    作者:吴应行;肖慧;张体江;李邦国;陈自谦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后扣带回磁共振波谱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临床疑诊为AD患者15例及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15例,均行头颅常规MRI扫描及后扣带回的单体素PRESS MRS检查,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D患者组后扣带回NAA/Cr、NAA/mI分别为1.79±0.22、1.53±0.16,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患者组后扣带回mI/Cr为1.25±0.17,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患者组后扣带回Cho/Cr为0.75±0.0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1).结论 后扣带回NAA/Cr和NAA/mI比值降低,以及mI/Cr比值升高,对在分子影像水平早期诊断AD有一定的价值,可为临床对AD患者实施早期干预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