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作者:黄超;赵永;王梅;喻亚梅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与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6例60眼,其中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30眼(A组),单纯行小梁切除术30眼(B组);观察术后4、7d,1、3mo,患者BCVA(LogMAR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及视野情况.结果:术后3mo A组BCVA为0.20±0.18显著高于B组0.39±0.09(P<0.05).A组术前眼压(18.3±4.6mmHg)与术后3mo(17.2±1.9mmHg)无差异(P>0.05);术前B组眼压(18.2±5.0mmHg)与术后3mo(12.4±2.1mmHg)有差异(P<0.05);术后3mo,A组和B组眼压比较有差异(P<0.05).术前A组前房深度(2.23±0.21mm)与术后3mo(3.46±0.10mm),B组术前前房深度(2.21±0.12mm)与术后3mo(3.36±0.09mm)均有差异(P<0.05).A组术前视野缺损度(6.32±1.57db)与术后3mo(6.54±1.42db),B组术前视野缺损度(6.31±1.46db)与术后3mo(6.57±1.52db)均无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与单纯小梁切除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均能有效控制.

  •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作者:刘惠姣;李小慧;谢科军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5例48眼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28例30眼予以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者为研究组;17例18眼予以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者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房角关闭程度、中央前房深度和并发症.结果:术前1d,两组患者的佳矫正视力和房角关闭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1、3、6、12mo,两组患者佳矫正视力均优于术前1d,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房角关闭程度均小于术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组别与时间对患者眼压和前房深度均有影响(P<0.05),且两因素之间无交互作用(P>0.05).组内对比:术后7d~12mo,两组患者眼压均低于术前1d,术后3、6、12mo研究组眼压低于术后7d(P<0.05),对照组眼压与术后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1、3、6、12mo,两组患者中央前房深度均高于术前1d;术后3、6、12mo,研究组中央前房深度与术后7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央前房深度术后12mo明显低于术后7d(P<0.05).组间对比:术前1d和术后7d,1、3、6mo,两组患者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mo,研究组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1d,两组患者中央前房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mo研究组中央前房深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确切,中远期疗效尤为突出,且不增加安全风险.

  • 小梁切除术中可调节缝线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泪膜的影响

    作者:陈梨萍;郑振优;李雷

    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手术中应用可调节缝线对术后不同阶段泪膜的影响。
      方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患者60例68眼,按是否合并可调节缝线治疗随机分入两组,对照组为小梁切除组,观察组为小梁切除联合可调节缝线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7、30、90d行泪膜破裂时间( tear break-up tile, BUT)、泪液分泌试验( Schirler l test,Slt)、角膜荧光染色(fluorescent,FL)检查,同时观察术前和术后1、30d时的体征和症状。
      结果:观察组术后7d内Slt值及术后3d时FL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0d起两组患者间Slt值及FL值无明显差异;术后1 d观察组的异物感、结膜充血及畏光感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术后30d起两组患者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小梁切除术中使用可调节缝线在短时间内会对术眼眼表泪膜产生不利影响,但拆除缝线后不利影响将很快消除。

  •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及切除术治疗药物难控制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作者:刘国颖;刘斐

    目的:探讨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药物难控制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药物治疗24 h后眼压仍高于21 mmHg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5例17眼和白内障膨胀期继发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4例4眼,共19例21眼,采用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术,术后24 h观察视力、眼压、角膜、周边前房深度、房角及并发症。
      结果:所有患者激光术后24 h眼压均有大幅度的下降,术前眼压53.09±11.01mmHg,术后24h眼压下降至14.98±4.21mmHg,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术后视力由术前手动~0.3提高至0.1~1.0。所有患者角膜水肿减轻或消退,周边前房深度增加,房角不同程度开放。其中虹膜出血11眼(52.4%),轻度反应性虹膜炎21眼(100%),无1眼发生角膜灼伤。
      结论:激光周边虹膜切除联合周边虹膜成形术,是降低药物难控制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15例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朱雷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我院2010-01/2012-12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15例115眼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45例45眼行前房穿刺术减压后再行小梁切除术治疗,列为观察组,70例70眼行药物减压后,再行小梁切除术治疗,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的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眼术后视力均有所提高,术后观察组视力恢复较对照组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前房穿刺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好.

  •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药物难控制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房角观察

    作者:韩伟;郭黎霞;范肃洁

    目的:探讨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plasty,LPIP)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AACG)急性发作期药物不能控制的高眼压持续状态中的疗效.方法: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67例69眼发作期药物治疗3~6h后眼压仍>30mmHg时,行LPIP治疗.监测术前和术后30,60min和2h眼压、视力变化.应用UBM测量术前、术后2h房角宽度和虹膜厚度,并应用房角镜观察前房角粘连情况.结果:LPIP后2h,房角开放距离(AOD)较术前明显增大(P<0.01),小梁虹膜夹角(TIA)增宽、部分患者周边虹膜前粘连(PAS)减少、周边虹膜变薄.所有患者眼压在激光虹膜成形术后不同时间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术前平均眼压53.81±10.22mmHg,术后30min平均眼压33.81±9.22mmHg,术后60min为21.93±7.19mmHg,2h后眼压下降至15.16±3.07mmHg,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151.79,P<0.01).同时所有患者视力都有所提高.结论:LPIP可以明显加深患者的周边前房,增宽房角入口,降低患者眼压,是治疗AACG急性发作期药物不能控制高眼压持续状态的重要辅助措施,为青光眼的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并且能够改善预后.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作者:苏连荣;李琦;魏海霞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为三组,A组行虹膜根部切除或激光虹膜切除术,B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加房角分离术,C组行小梁切除术.术前、术后1wk;1,3,6mo随访观察视力、眼压、房角、前房深度变化,术后并发症及再手术情况.结果:术后视力:A,C组手术前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眼压:三组比较手术前后眼压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C组降眼压效果显著;术后房角改变:术后B组使80%的房角全周开放,前房加深(P<0.01);术后并发症:A组有10%~20%患者需要点药或再次手术治疗,B组术后并发症少,视力提高明显,C组术后并发症较多,部分严重且持久,需再次手术.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能够有效提高视力,降低眼压,开放房角,是一种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ACG合并白内障

    作者:李彬彬;胡莉群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 closure glaucoma,ACG)合并白内障的患者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0-07/2012-06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8例48眼,均接受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术后随访3mo.结果:术后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P<0.001);术后3mo,平均眼压为15.6±3.4mmHg,较术前平均眼压(27.3±4.8mmHg)明显下降(P<0.05);术后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的1.67±0.46mm增加到3.19±0.38mm(P<0.05);房角较术前增宽,术前关闭的房角不同程度的开放.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是一种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 前房穿刺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

    作者:赵小静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术结合小梁切除术在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方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3/2012-06我院眼科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0例,其中40例行前房穿刺术减压后,再行小梁切除术治疗,列为联合治疗组,40例行药物减压后,再行小梁切除术治疗,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联合治疗组视力恢复情况、前房角及瞳孔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房穿刺术结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疗效显著、手术简单、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工作中积极地推广应用.

  • YAG激光虹膜周切术治疗药物难控制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作者:鲁铭;高媛;王晋瑛

    目的:探讨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在药物难控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住院患者共124例124眼,其中男51例,女73例,入院诊断符合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临床特征,且药物治疗24h后眼压仍>21mmHg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中控制眼压为21~35mmHg者51眼(41.1%),眼压36~50mmHg者37眼(29.8%),50mmHg以上者36眼(29.1%).视力范围为光感~0.3.所有患者均在表面麻醉下行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术后继续观察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变化,眼压控制稳定后分别进行小梁切除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或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患者124例124眼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行YAG激光虹膜周切术后,第2d检测眼压≤21mmHg者28眼(22.6%),眼压为22~35mmHg者60眼(48.4%),眼压36~50mmHg者25眼(20.2%),眼压>50mmHg者11眼(8.9%);激光术后视力增加3行者33眼(26.6%),2行者31眼(25.0%),视力增加1行者44眼(35.5%),视力不增加者16眼(12.9%);119眼前房深度增加(96.0%); YAG激光虹膜周切术后并发前房出血98眼(79.0%).眼压控制稳定后分别进行小梁切除术37眼,青光眼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43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44眼.观察随访3~9mo,眼压控制≤18mmHg者95眼,眼压≤25mmHg者24眼,眼压为26~35mmHg者5眼,未见前房积血、黄斑囊样水肿等并发症.结论:YAG激光虹膜周切术在药物难控制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能明显降低眼压,为各种青光眼手术的治疗提供安全可靠的条件,有助于视功能保护和恢复,提高疗效.

  • 高眼压下PACG小梁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裴文萱

    目的:探讨在高眼压状态下进行小梁切除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手术特点.观察手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小梁切除术治疗48例50眼PACG,按手术前用药下的眼压情况分为治疗组(12眼,眼压≥40mmHg,1mmHg=0.133kPa)和对照组(38眼,眼压<40mmHg),并对两组术前术后的眼压、视力、手术并发症和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例术中术后均未出现暴发性脉络膜出血、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早期手术成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2),但后期两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持续高眼压状态下PACG,为避免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可早期行小梁切除术.

  • 改良小梁切除联合巩膜层间引流池成形治疗AACG疗效观察

    作者:夏世刚;肖启国;彭辉灿

    目的:探讨改良小梁切除联合巩膜层间引流池成形治疗60岁以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AACG)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3例73眼60岁以上AACG患者施行改良小梁切除联合巩膜层间引流池成形,术后观察其前房深浅、眼压高低和滤过泡形态等情况.结果:术后眼压控制理想,术后3~36mo,眼压平均12.5±4.8mmHg,显著低于手术前.术后75%(55/73)患眼视力提高.滤过泡96%(70/73)为Ⅰ,Ⅱ型功能性滤过泡.并发症主要为部分患眼(18%,13/73)早期浅前房和低眼压.结论:改良小梁切除联合巩膜层间引流池成形对治疗60岁以上AACG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疗方法.

  •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后RNFL的变化

    作者:吴葛玮;陈萍

    目的: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PAACG)发作缓解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的变化规律.方法:PAACG发作患者36例在治疗缓解后2,4,8,12wk测量平均RNFL厚度和上方、颞侧、下方、鼻侧RNFL厚度,分别与对照眼比较并分析发作眼RNFL厚度随时间的变化.结果:RNFL厚度在2wk和4wk时,发作眼和对侧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发作眼重复测量分析结果表明,伴随访时间的延长发作眼各个象限的RNFL厚度逐渐变薄,其中2wk与4,8,12wk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余各时间之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PAACG单次发作缓解后对RNFL造成损害,这种损害主要发生于下方,在眼压缓解后8wk内仍继续进展.

  • 前房穿刺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的应用

    作者:周欣;曹鎏;王林农

    目的:研究前房穿刺术处理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的疗效.方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例80例80眼按手术前处理方法分为前房穿刺组(40例40眼)和药物治疗对照组(40例40眼),治疗前眼压均≥50mmHg,对两组病例治疗后视力、眼压、房角开放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大多数保留了较好的视力;两组病例治疗后眼压均下降,对照组下降幅度小于前房穿刺组;房角镜检查,前房穿刺组房角重新开放病例多于对照组;抗青光眼手术后前房穿刺组无明显并发症,对照组1例发生恶性青光眼,3例发生睫状体脱离,4例发生Ⅱ°浅前房.结论:前房穿刺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是安全、有效的,操作简便,减轻因高眼压造成的视功能损害,为青光眼的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后眼脉动幅度观察

    作者:李培凤;程旭康;金翼;陈丹

    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前后的眼压及眼脉动幅度(ocular pulse amplitude,OPA)变化特征.方法:选取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9例19眼,给予10g/L毛果芸香碱点眼,每5min 1次,共4次,30min后瞳孔缩小后接受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治疗,术后给予0.25g/L地塞米松点眼3d.用动态轮廓眼压计测量患者用药前、用药30min后、激光治疗后30min及1wk眼压、OPA变化.结果:患者用药前后及激光治疗后30min和1wk的眼压分别为17.61±4.23,17.35±3.52,19.33±4.24,16.08±2.13mmHg;OPA分别为2.69±0.89,2.72±0.93,3.03±0.89,2.51±0.69mmHg.患者用药前后及激光治疗后1wk的眼压及OPA配对t检验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激光治疗前及治疗后30min的眼压及眼脉动幅度显著性升高(P<0.05).患者的眼压与OPA呈正相关,并有统计学差异(r=0.661,r=0.704,r=0.814,r=0.744,P<0.05).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后短期内有眼压及眼脉动幅度显著性升高,但1wk后眼压及眼脉动幅度无明显变化.

  • 玻璃体抽吸术在药物难控制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赵俊宏;胡海涛;吕沛霖;赵平

    目的:探讨玻璃体抽吸术在药物难控制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住院患者共60例60眼,男28例,女32例,入院诊断符合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临床特征,且药物治疗24h后眼压仍>21mmHg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中控制眼压为21~35mmHg者26眼(43%),眼压~50mmHg者18眼(30%),50mmHg以上者16眼(27%).视力范围为光感~0.3.所有患者行局部麻醉下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抽吸术治疗,吸出玻璃体液0.4~1.0mL,术后继续观察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变化,眼压控制稳定后分别进行单纯抗青光眼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置换术,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出院后门诊观察,随访6~12mo.结果:患者60例60眼急性闭角性青光眼行玻璃体抽吸术后,第3d检测眼压≤21mmHg者14眼(23%),眼压为~35mmHg者29眼(48%),眼压~50mmHg者13眼(22%),眼压>50mmHg者4眼(7%);抽吸术后视力增加2行的为28眼(47%),视力增加1行的24眼(40%),视力不增加的8眼(13%);58眼前房深度增加(97%);抽吸术后并发前房出血16眼(27%).眼压控制稳定后分别进行单纯抗青光眼术14眼,青光眼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置换术28眼,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8眼.观察随访6~12mo,眼压控制≤17mmHg者54眼,眼压≤21mmHg者4眼,眼压为~35mmHg者2眼,未见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抽吸术应用在药物难控制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能明显降低眼压,为各种青光眼手术的治疗实施提供安全可靠的条件,有助于视功能保护和恢复,提高疗效.

  • 改良前房穿刺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中的应用

    作者:郑建奇;崔伟;卢毅

    目的:探讨改良前房穿刺术处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疗效.方法:对33例33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术前眼压均>60mmHg)在应用常规降眼压药物治疗未能有效降低眼压后,采用改良前房穿刺术,放出房水.结果:所有患者经改良前房穿刺放液后高眼压及眼痛迅速缓解,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眼压平均为15mmHg,未发生与前房穿刺有关的并发症.结论:改良前房穿刺术处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损伤小、反应轻、简便高效,可以避免长期大量应用降眼压药物引起的副作用,迅速降低眼压,可以缓解患者痛苦,减轻因高眼压造成的视功能损害.

  • 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IOL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作者:赵鲁新;翟洪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Phacoemulsification,Phaco)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岁患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有晶状体混浊的连续性患者20例23眼,行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手术前后视力和眼压的变化,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检测手术前后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和房角开放距离(angle opening distance,AOD500)的变化.结果:手术前视力和眼压是4.16±0.38和48.65±7.34mmHg,手术后视力和眼压为4.75±0.10和16.65±1.97mmHg;术前术后的前房深度为1.35±0.04mm和3.51±0.07mm,房角开放距离分别为225.09±12.43μm和511.18±12.20μ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

  • 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作者:吕学锋;白先枝;沈亚君;马群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高眼压状态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31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6mo~2a,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及前房角的变化.结果:术后视力明显改善,矫正视力≤0.1者2眼(6%),0.1~0.2者8眼(26%),0.3~0.6者15眼(48%),0.8~1.0者6眼(19%).术后1wk眼压均控制正常.术中或术后未出现脉络膜上腔出血、视网膜出血或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是安全有效的.

  • 改良巩膜瓣可拆除缝线法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恒;唐知进;米雪

    目的:观察一种改良式巩膜瓣可拆除缝线法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28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施行小梁切除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术,术中对巩膜瓣采取改良式可拆除缝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12(平均8.7)mo.可拆除缝线拆线时间3~17(平均8.33)d,拆线前眼压12.23~18.86(平均15.25)mmHg,拆线后眼压为10.00~17.30(平均11.96)mmHg,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眼均无拆线并发症出现和滤过泡渗漏;术后28眼中Ⅰ度浅前房1例,Ⅱ度浅前房1例,浅前房发生率7%;28眼末次随访眼压10.00~17.30(平均12.55)mmHg;28眼终形成扁平滤过泡20例,微小囊样滤过泡8例,功能滤过泡100%. 结论:改良式巩膜瓣可拆除缝线法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安全、有效,有利于远期眼压的控制和功能滤过泡的形成.

753 条记录 31/38 页 « 12...28293031323334...373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