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NR2B-siRNA复合物减轻小鼠福尔马林炎性痛

    作者:杨慧;颜辉;谷永红;黄东;邬力祥

    目的:观察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hydroxyapatite nanoparticles,HA)/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2B亚基(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 2B,NR2B)siRNA复合物(HA/NR2B-siRNA)鞘内转染对小鼠福尔马林炎性痛的影响及脊髓背角NR2B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HA作为NR2B-siRNA体内转染载体的可行性.方法:制备HA/NR2B-siRNA,检测HA对NR2B-siRNA的结合能力和稳定性.选18~20 g昆明小鼠48只,随机分六组(n=8):HANR组,PEINR组,HAGFP组,HA组,NS组,SO组.术后第7天,各组行福尔马林检测后,取腰段脊髓行NR2B免疫组化检测.结果:HA/NR2B-siRNA的佳质量比为35:1,在生理盐水重悬液中不解离.HN组和PN组的Ⅱ相痛行为显著减少(P<0.05).HN组和PN组脊髓背角NR2B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①HA能与NR2B-siRNA形成稳定的转染复合物;②鞘内注射HA/NR2B-siRNA能减少福尔马林致痛小鼠Ⅱ相痛行为并有效抑制脊髓背角NR2B的表达.

  • 氨基化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的体内组织分布研究

    作者:谢广平;陆玮新

    目的 检测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HANPs)在体内的分布情况,为其体内生物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在氨基化表面改性的基础上,对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进行125I标记,将125I标记的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注射到动物体内,通过放射免疫γ计数仪检测给药后30 d内体内主要组织的放射性计数,以每克组织含百分比注射剂量(%ID·g-1)评价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在各组织中分布情况.结果 肺、肝脏和脾脏是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体内主要分布组织.在给药后1d,组织蓄积量均超过5%ID·g-1;在给药后30 d内,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在肺组织中的蓄积量发生明显下降,而在肝脏和脾脏中则下降缓慢,蓄积量仍维持在2% ID·g-1以上.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肺、肝脏和脾脏是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体内生物安全性评价应重点关注的效应组织.

  • 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对BMP -2的体外吸附和释放

    作者:许正元;常阳阳;伍翔;谢广平

    目的:研究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HANPs)对BMP -2的吸附和释放,探讨HANPs作为BMP -2药物载体的应用潜能。方法采用Iodogen法对BMP -2进行125 I标记,将HANPs分散于不同浓度的BMP -2溶液中,利用ITLC/ SG对溶液进行展开,通过γ计数仪检测HANPs对BMP -2的吸附量。将吸附有BMP -2的HANPs(HANPs/125 I - BMP -2)分散于生理盐水溶液中,15 d内每天利用ITLC/ SG对溶液进行展开,通过γ计数仪检测BMP -2的释放量。结果在BMP -2浓度为31.25~1000μg/ mL时,HANPs对125 I - BMP -2的吸附量与125 I - BMP -2的浓度成正比,1 mg HANPs高可吸附BMP -2达70μg (70μg/ mg)。在15 d 内,BMP -2能持续性从HANPs/125 I - BMP -2释放,累计释放率能达到43%。结论 HANPs 对BMP -2具有良好的体外吸附和释放效果,提示HANPs作为BMP -2的药物载体在骨组织工程具有极大应用潜能。

  • 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介导NT-3基因对豚鼠兴奋毒性损伤耳蜗的保护作用

    作者:蒋明;张永全;贺广湘;孙虹

    目的:利用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hydroxyapatite nanoparticle, HAT)携带构建的神经营养因子-3 (neurotrophic factor-3,NT-3)-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nhancement typ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C2, pEGFPC2),通过耳蜗灌注方法转染兴奋毒性损伤后的豚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spinal ganglion cells,SGCs),观察pEGFPC2-NT3的表达及其对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重组质粒pEGFPC2-NT3.通过耳蜗灌注海人酸(kainic acid,KA)建立豚鼠耳蜗兴奋性损伤模型,在给KA 1周后利用HAT携带重组质粒进行耳蜗灌注以转染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免疫组化法观察转染后1周NT-3的表达及4周后电镜下螺旋神经节细胞形态学变化,同时观察对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豚鼠耳蜗兴奋损伤模型.灌注重组质粒后1周免疫组化法观察到螺旋神经节细胞胞浆内NT-3蛋白表达.4周后电镜下螺旋神经节细胞形态学损害减轻,ABR检测听功能较兴奋毒性损害后有恢复.结论:在豚鼠耳蜗灌注KA造成耳蜗兴奋性损伤后第7天,经耳蜗鼓阶转染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介导的NT-3基因仍可减轻KA对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兴奋性毒性损伤.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