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囊虫病的CT诊断价值(附160例的分析)

    作者:卢凤喜;高霁;王宝安

    探讨CT对诊断脑囊虫病的影像特点,病灶分型及诊断价值.脑囊虫病是指猪绦虫尾蚴寄生在人类颅内的一种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我国北方为多发地区,患病后一般需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免疫学检查脑脊液囊虫补体试验等,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该病的定位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吡喹酮治疗癫痫型脑囊虫病23例临床分析

    作者:韦建林;温业旺

    目的 对近10年来我院诊断为脑囊虫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本院近十年收治的脑囊虫病均为癫痫型,吡喹酮对脑囊虫病有较好治疗效果,磁共振对脑囊虫病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吡喹酮 脑囊虫病
  • 脑囊虫病30例临床分析

    作者:马晓兰

    目的 讨论总结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0例在我院诊断为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资料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经治疗,本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都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脑囊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MRI对脑囊虫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发病率本地傣族高于其他民族,农村高于城市,吡喹酮具有很高的疗效.

  • 脑囊虫病患者的护理

    作者:佟丹;郭玉玲;王淑娥;李秀妍;杨轶美

    脑囊虫病(cerebralcvsticercosis)是由猪带绦虫蚴虫(囊尾蚴)寄生于脑组织形成包囊所致.50%~70%囊虫病患者可有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本病主要流行于东北、华北、西北和山东一带,是一种常见的CNS寄生虫感染,也是我国北方症状性癫痫常见的病因之一.

  • 施甸县226例脑囊虫病治疗期的CT观察及临床护理

    作者:杨根丽

    目的 为正确诊断脑囊虫病并为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施甸县2004年~2009年间收住院的226例脑囊虫病患者治疗期的CT临床观察及护理.结果 226例脑囊虫病CT确诊病例中,脑实质型213例、脑室型13例.其中:脑囊虫寄生于右侧大脑半球者有108例、左侧大脑半球91例、双侧小脑半球14例、脑室系统13例.结论 脑囊虫侵犯部位、数目、病理不同而临床表现不同,若能早期确诊及时治疗预后较好,但因对其认识不足乃至延误诊断,可能造成终生残疾或因颅压升高处理不及时而危及生命.

  • 吡喹酮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脑囊虫病45例分析

    作者:赵永莉

    目的:探讨吡喹酮和阿奇霉素联合用药在90例小儿脑囊虫的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8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脑囊虫病患儿90例,并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儿给予吡喹酮和阿奇霉素联合用药,对照组患儿只给予吡喹酮,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97,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29, P=0.011)。结论吡喹酮和阿奇霉素联合用药的效果良好,不良反应率低,值得推广。

  • 脑囊虫病的治疗进展

    作者:宋晓征;魏巍

    脑囊虫病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病,目前全世界约有3000万~5000万脑囊虫病患者,每年约有5万人死于此病 [1-3],我国约有300万患者 [4].

    关键词: 脑囊虫病 治疗
  • 脑囊虫病外科治疗的临床特点

    作者:冯树贵;黄明军;秦玉瀚;代明安;李晖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外科手术的适应证、时机、方法和疗效.方法对43例脑囊虫病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分析手术治疗的经过.结果 43例中13例行脑室或脑池囊虫摘除术,11例行脑实质囊虫摘除术,9例行双侧颞肌下去骨瓣减压术,10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均未出现新的神经损害症状.结论及时准确的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有助于减少脑囊虫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致残率,并显著提高抗囊虫药的用药安全性及其疗效.

    关键词: 脑囊虫病 外科手术
  • 脑囊虫病误诊为病毒性脑炎1例报告

    作者:张国兰;郭淑秀;姜艳丽;向燕丽

    1 病历简介  男,6岁.因头痛、呕吐2天入院.于两天前出现头痛、呕吐,无发热、抽搐,经治疗无好转来诊.无生食猪肉习惯.1年前曾因同样症状入院,诊为病毒性脑炎,经抗感染,降颅压等治疗,症状消失出院.半年前又因同样症状就诊,颅脑CT见有钙化点,未予注意,仍诊为病毒性脑炎,经治疗好转出院.体格检查:体温正常,神志清,精神不振,颈抵抗,心、肺、腹未见异常,布氏征及克氏征阳性,巴氏征阴性,余正常.实验室检查:血WBC 8.9×109/L,N 0.78,L 0.22,脑脊液正常.入院拟诊病毒性脑炎,给予抗感染,降颅压等对症处理,症状缓解,但停用甘露醇后又出现症状,遂做颅脑CT示脑实质内、双基底节、双顶叶小点状高密度灶,边缘清,无水肿,考虑为脑囊虫病,经驱虫治愈.

    关键词: 脑囊虫病 误诊
  • 顽固性多发性脑囊虫病5例驱虫治疗体会

    作者:黄永斌

    脑囊虫病是猪绦虫的囊尾蚴寄生于人体脑组织所引起的病症.甘肃省成县位于西北陇南山区,为脑囊虫病患者的多发地区之一.

  • 脑囊虫病诊断的新标准

    作者:金永华;王维治

    脑囊虫病是由猪绦虫囊尾蚴感染所引起的神经系统寄生虫病,迄今仍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公众健康问题.全球日益增长的旅游热潮及来自流行病区的移民也使脑囊虫病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长的趋势.据估计,全球感染猪绦虫囊尾蚴的患者不少于2千万人,而且每年因此病而死亡的人数高达5万人.

  • 脑囊虫病15例CT分析

    作者:安君鹏

    囊虫病是由食人大量虫卵而发病,以肌肉和皮下寄生为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是常受累部位之一,且为严重.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早期诊断,本文分析了经我院临床、CT检查,资料完整的15例脑囊虫病CT扫描所见.

  • 脑囊虫病86例临床分析

    作者:冯树贵;黄明军;秦玉瀚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脑囊虫病的治疗方式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86例各种类型脑囊虫病患者行不同的外科治疗手段,随后给予药物灭囊,术前术后分别查CT、MRI、囊虫酶联免疫试验,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 本组无死亡病例,高颅压症状缓解30例,癫(癎)完全控制36例,好转20例,肢体瘫痪恢复8例,无效2例.结论 脑囊虫病的治疗如经保守治疗无效,应及时选择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是伴有高颅压、癫(癎)频发型、大囊型,外科治疗可使患者安全渡过治疗期.

  • 小儿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

    作者:侯梅荣

    本文对我院1990-2002年收治的二组小儿脑囊虫病例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旨在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趋势,现报告如下.

  • 唐山市60例脑囊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张晓慧;翟垣军;范红敏

    脑囊虫病是猪带绦虫的囊尾蚴寄生在人的颅内所造成的疾病,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疾病.为了摸清唐山市脑囊虫病的流行情况,我们于2002年4月在全市各大医院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唐山市发生的60例脑囊虫病进行分析.

  • 脑囊虫病50例磁共振成像分析

    作者:才艳玲;孙泽民;王海平;韩德昌

    脑囊虫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寄生虫感染,是猪绦虫的囊尾蚴寄生于人脑内所引起的疾病.根据病变部位通常将脑囊虫病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和混合型.依据病程又将其分为活动期、退变期、非活动期和混杂期[1].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脑囊虫病,可清晰显示囊虫的形态、大小、数量、分布范围、分期以及预后.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对1991年1月-2000年12月从我院经临床和MRI确诊的脑囊虫病病例中选出同时具有平扫及强化的MRI片共50例,就其MRI分析报告如下.

  • 脑囊尾蚴虫病1例误诊分析

    作者:董伟;韩永

    脑囊尾蚴虫病或脑囊虫病是指猪囊蚴虫寄生脑内引起的脑病.脑囊虫病占全身囊虫病的80%,临床表现与囊虫大小、数量、部位和时间有关.通常有头痛、头晕、癫癎、痴呆、精神症状;肢体麻木,轻瘫和视力障碍等.病程长,症状变异大,如果CT检查正常,临床诊断常有一定困难,易致误诊或漏诊,现将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脑囊虫病 误诊
  • 脑囊虫病38例CT表现

    作者:杨君东;杨秀芹;蔚明昕

    脑囊虫病在CT应用前主要依靠患者的寄生虫病史和临床表现及血、脑脊液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准确率较低,而CT应用后,不仅可直接显示病变部位、数目,还能反映其病理演变过程,对指导治疗和疗效观察都有很大价值.笔者收集了近年来临床确诊的CT资料完整的38例脑囊虫患者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CT征象的认识.

  • 脑囊虫病的MRI表现及临床分析

    作者:刘焦枝

    目的 探讨脑囊虫病患者的MRI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1例脑囊虫病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脑囊虫病主要MRI表现:①小囊状及小囊内偏心点状病灶;②环状、环内点状、点状、结节状强化灶;③其他:大环状、大囊状病灶及脑积水等.根据虫体所在部位及MRI特性分为脑实质型、脑膜型、脑室型和混合型4型及活动期、退变死亡期、非活动期和混杂期4期.结论 脑囊虫病的MRI表现具有显著的特征性,其分型、分期对临床合理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脑囊虫病所致癫(癎)的影像学脑电图检查

    作者:葛彤;陈改文

    目的:了解影像学及脑电图检查对脑囊虫病所致癫(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0例脑囊虫患者进行影像学及脑电图检查.结果:脑电图检查:正常57例(35.63%),异常103例(64.37%).CT检查:正常25例(15.62%)异常135例(84.37%).MRI检查:正常5例(3.16%)异常155例(96.84%).结论:以癫(癎)为主要症状的脑囊虫病,脑电图检查虽然适用,但对于较小病灶,发作间歇期不易出现阳性改变.CT对确定其位置大小数目方面敏感可靠,MRI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力,在确定病灶周围水肿方面比CT更敏感.

519 条记录 8/26 页 « 12...567891011...252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