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钝针扣眼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疼痛及动静脉内瘘的影响

    作者:李宁红

    目的:探讨钝针扣眼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疼痛及动静脉内瘘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锐针穿刺,观察组采用钝针扣眼穿刺.比较两组动静脉内瘘血流量、疼痛评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为(276.76±22.77)mL/min,对照组为(277.86±24.91)mL/min,两组血流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4,P=0.839);观察组VAS评估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皮下血肿、动脉瘤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钝针扣眼穿刺法在降低患者疼痛感知、血管狭窄发生率方面具有优势,且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

  • 48例钝针扣眼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作者:王婧;矫健梅;彭影;王越媛;王滢;于洪梅;荆艳辉

    目的 探讨对自体动静脉内瘘的钝针扣眼穿刺法实施方法与效果分析,为临床提供指导和借鉴. 方法 回顾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应用扣眼穿刺法穿刺动静脉内瘘的48例透析患者,总结隧道形成、钝针穿刺的方法及技巧,分析在穿刺过程中疑难问题的处理方法.结果 48例患者中,有43例患者通过扣眼穿刺法使用钝针穿刺;有2例患者内瘘栓塞,在对侧肢体质量新行动静脉内瘘手术后,改为绳梯穿刺法;有3例患者发生感染,其中1例感染症状消失后改为绳梯穿刺法;2例患者假隧道形成,改为绳梯穿刺法. 结论 扣眼穿刺法的要点主要包括隧道形成、锐针穿刺更换为钝针穿刺时机、钝针穿刺方法、去痂方法.如以往己形成假性动脉瘤的患者应用扣眼穿刺法时,需避开瘤体建立隧道.钝针穿刺中断使用,如需重新启用,需用锐针沿原隧道穿刺几次后再改为钝针.当穿刺部位发生感染时,不得在感染部位穿刺,需每日3次碘伏消毒感染部位,当感染症状消失后可继续使用;当发生钝针穿刺困难时,勿盲目进针,需分析穿刺困难原因后,再行钝针穿刺;一旦发生皮下血肿,停止血肿部位穿刺,更换穿刺点;发生渗血时,及时分析渗血原因并进行干预.

  • 两种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红梅

    目的 研究探讨两种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应用. 方法 整群选取自2012年1月—2015年2月间于该院收治的行血液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绳梯组采用绳梯穿刺法进行穿刺,扣眼组采用扣眼穿刺法进行穿刺,对比观察两组的穿刺效果以及患者术后并发症. 结果 扣眼组的穿刺疼痛相比绳梯组的次数较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38,P<0.05);扣眼组的穿刺成功率也要高于绳梯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18,P<0.05). 扣眼组中形成血栓的患者例数为4例,而绳梯组形成血栓的患者例数为8例,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27,P<0.05);扣眼组有内瘘狭窄或闭塞的患者例数为5例,而绳梯组有内瘘狭窄或闭塞的患者例数为12例,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15, P<0.05).结论 扣眼穿刺法相对于绳梯穿刺法具有一定优势,扣眼穿刺法可有效避免穿刺时的疼痛,可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如形成血栓、血管瘤以及内瘘狭窄或闭塞等,而且该方法可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 钝针扣眼穿刺法在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

    作者:金莉;祁爱蓉;杨栋;程静刁;路遥;傅博;谭静

    目的::探讨钝针扣眼穿刺法在自体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等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钝针扣眼法,对照组采用锐针区域法穿刺内瘘,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例数、渗血例数、穿刺疼痛程度。结果:试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穿刺口渗血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穿刺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钝针扣眼法穿刺内瘘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渗血,减轻穿刺疼痛感。钝针扣眼法手法较复杂,适宜于穿刺难度大、对疼痛敏感的患者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较强者。

  • 扣眼穿刺法与绳梯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效果评价的meta分析

    作者:杨群;吉小静;戴欢欢;邓竹溪

    目的:探讨常规血液透析患者中,扣眼穿刺法与绳梯穿刺法应用效果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研究609例患者,结果显示,在常规血液透析患者中,使用扣眼穿刺法在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疼痛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绳梯穿刺法,且渗血、血管瘤、血管狭窄、感染的发生率方面明显降低,优于绳梯穿刺组.结论:扣眼穿刺法的应用,与传统的绳梯穿刺法相比,具有成功率高、痛苦小的优点,且能减少渗血、血管狭窄、感染等并发症,可广泛推广应用于常规透析患者.

  •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钝针扣眼穿刺法实施效果分析

    作者:韩晓苇;张秀芳;张桂燕

    [目的]通过对钝针扣眼穿刺法实施效果分析,探讨适合透析病人的穿刺方法。[方法]将60例动静脉内瘘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实施钝针扣眼式穿刺方法,不能成功实施的,改为锐针穿刺,尽量使用绳梯式方法。24个月后对退出钝针扣眼穿刺的病例进行原因分析,并对不同穿刺方法的并发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23例病人可继续实施钝针扣眼穿刺法,占38%,37例病人由于穿刺点瘙痒、硬结、感染、穿刺不顺等各种原因退出。所有病人对钝针扣眼穿刺法认同度比较高,认为减轻疼痛、止血时间短、穿刺成功率高。锐针绳梯法在血栓形成方面优于钝针扣眼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臂高位内瘘、肥胖病人、穿刺血管短、位置深、痛觉特别敏感的非糖尿病病人适合选择钝针纽扣穿刺法。血管表浅、长度适宜、依从性差的内瘘病人适合选择锐针绳梯式穿刺法。区域式穿刺不被推荐,但无法完全避免。

  • 钝针扣眼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

    作者:赵海珠;黄海萍;方少样;何美青

    目的:探讨钝针扣眼穿刺法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区域穿刺组)和研究组(钝针扣眼穿刺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0.82±0.46)分]低于对照组[(3.72±1.08)分],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动脉瘤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动静脉内瘘血流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钝针扣眼穿刺法大大减轻了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的痛苦,内瘘的血流量足,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改进持针部位在动静脉内瘘钝针穿刺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张成亮;荣晓珊;柴冬雪;钱晓灵

    目的 探讨钝针不同持针部位在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2016年1-11月,在上海曙光医院血液净化室行钝针扣眼穿刺法患者3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手持针翼部位,B组手持穿刺针后部据针柄1 cm处的软管,C组手持穿刺针后部据针柄2 cm处的软管,比较三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疼痛耐受性之间的差异.结果 在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疼痛耐受性方面比较,B组患者均优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对不同年资穿刺者在在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者疼痛耐受性方面的比较,A、C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无差异(P>0.05).结论 手持穿刺针后部距针柄1 cm处的软管的持针部位,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疼痛,对护理人员年资要求相对较低.

  • 应用扣眼穿刺法预防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效果观察

    作者:罗招芬;陈慧仙;许秀君;沈华娟

    目的 探讨内瘘扣眼穿刺法的正确使用及其预防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效果.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20例,分别采用扣眼法(试验组60例)及传统区域法(对照组60例)穿刺内瘘,比较两组患者内瘘血管瘤样扩张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均未发生穿刺局部血管呈圆瘤样扩张膨大,有5例患者内瘘穿刺点前方血管呈粗条状扩张.对照组患者出现穿刺部位血管呈圆瘤状扩张49例,粗条状扩张6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扣眼法穿刺内瘘可有效预防内瘘血管瘤样扩张,且穿刺成功率高,疼痛感轻,提高了患者的透析依从性,尤其适合于血管条件差无法进行绳梯法穿刺的患者.

  • 改良扣眼穿刺法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蒋晓珍

    目的 观察改良扣眼穿刺法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将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动脉端采用常规的离心方向扣眼穿刺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动脉端采用离心方向扣眼穿刺形成第1个扣眼、向心方向扣眼穿刺形成第2个扣眼交替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患者半年后透析效果,血液透析半年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血栓形成、内瘘狭窄、假性动脉瘤、渗血、皮下血肿)发生率.结果 半年后透析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端采用离心扣眼穿刺与向心扣眼穿刺交替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能够保证透析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

  • 扣眼穿刺在自体动静脉内瘘中的护理

    作者:徐志波;潘敏丽;陈丽;何林娇;杨希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有效透析的前提和基础,是患者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是首选的理想的血管通路.穿刺技术和方法是影响内瘘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不恰当的穿刺方法会增加内瘘血管的损伤,产生并发症,缩短内瘘使用寿命.扣眼穿刺法是指南推荐的内瘘穿刺方法[1],但国内应用并没普及.宁波市泌尿肾病医院自2013年1月开展动静脉内瘘的扣眼穿刺法治疗5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扣眼法应用于动静脉内瘘穿刺的研究进展

    作者:尹海辉;周采平;任伟

    综述了扣眼穿刺法建立扣眼隧道的方法,在国内外的应用状况,与其他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的优缺点比较及其改进措施.提出扣眼穿刺法能有效防止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制定并实施扣眼穿刺法的标准及操作规程、强化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培训和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的措施.

  • 钝针扣眼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的影响

    作者:安克润;罗小兰

    目的:观察扣眼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的影响。方法选择血液净化室新成熟的内瘘患者90例,随机分成 A 组、B 组和 C 3组各30例,分别接受绳梯穿刺法、区域穿刺法和扣眼穿刺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状况,比较3组内瘘并发症和穿刺疗效等指标。结果B 组 VAS 评分高于 A 组和 C 组(P <0.05);A 组的 VAS 评分高于 C 组(P <0.05)。3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的血流量降低、渗血、血肿和血管弹性变差的发生率都明显高于 A 组和 C 组(P <0.05);A 组和 C 组之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的内瘘狭窄、内瘘阻塞、内瘘感染、血管瘤和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 A 组和 C 组(P <0.05);A 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 C 组(P <0.05)。结论动静脉内瘘扣眼法穿刺采用钝针可有效保护血管,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

  • P DCA循环法在内瘘扣眼穿刺法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程丹;胡祎;顾红;路祎;郭光荣;韩宁宁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内瘘扣眼穿刺法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扣眼穿刺法并发症发生的病例,运用PDCA循环法通过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培训、考核,持续改进,以提高护理效果。结果内瘘扣眼穿刺法并发症中穿刺困难和疼痛的发生率下降( P<0.05),但感染的发生率在实施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DCA循环法能够减少内瘘扣眼穿刺法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推动扣眼穿刺法的临床应用。

  • 钝针扣眼穿刺法穿刺处感染的护理及预防

    作者:胡芳;熊婷

    阐述钝针扣眼穿刺法穿刺处发生感染的护理,分析感染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如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护士操作水平、改善器材等,从而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减少钝针扣眼穿刺法的负面反应,使得钝针扣眼穿刺法能够更好的应用于临床.

  • 血液透析扣眼穿刺法预防内瘘动脉瘤的对比观察

    作者:徐丹;刘敏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扣眼穿刺法对预防内瘘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血透中心、透龄<3个月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48例,按照随机排列方法,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3),对照组采用传统区域穿刺法,观察组采用钝针扣眼穿刺法,对比两组患者内瘘血管动脉瘤等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内瘘血管穿刺不良反应情况较少,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扣眼穿刺法能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动脉瘤的发生、对血管通路具有保护作用.

  • 探讨扣眼穿刺法对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及使用寿命的影响

    作者:俞恋波;王晏;李彦秋;段青青;白姣;龙海燕;胡兰萍

    目的 研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扣眼穿刺法对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实验抽选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0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入选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划入两组,Ⅰ组采取绳梯穿刺法处理,Ⅱ组使用扣眼穿刺法进行穿刺,对比观察两组的穿刺情况.结果 相比Ⅰ组,Ⅱ组在穿刺感觉疼痛上显著减少,在一次穿刺成功率上显著提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下血肿、硬结的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相比,Ⅱ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Ⅰ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扣眼穿刺法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并且能够有效减轻穿刺感觉疼痛,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使内瘘使用寿命延长,值得推荐.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