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维生素D对分化中期c2c12细胞的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

    作者:苏秋香;王忠华;段玉玲;解辉;周慧;姜爱君

    目的:探讨维生素D(VitD)对分化中期的骨骼肌细胞c2c12的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用VitD10 nm或是100 nm刺激分化4 d的骨骼肌细胞c2c121 d,细胞回收前进行或不进行5 min的50 nm胰岛素的刺激。Western印迹法测定胰岛素信号通路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VitD单独处置能够提高ERK的磷酸化水平,并且呈剂量依赖性。其与胰岛素联合处置引起的ERK磷酸化为加和效应;VitD单独处置没有改变AKT的磷酸化水平,与胰岛素联合应用也没有改变胰岛素引起的AKT的磷酸化水平。结论在分化中期的骨骼肌细胞c2c12中,VitD通过加和效应提高了胰岛素信号通路中ERK的磷酸化,但没有影响AKT的磷酸化水平。

    关键词: VitD C2C12 胰岛素 ERK AKT
  • 龙岩地区老年人骨密度与血清VitD水平的关联

    作者:张铭华;邱丽红;林柏洪;杨润葆;杨俊;陈绎志;陈道华;康萍;黄超林;林玉梅;李新才;戴庆福

    目的:分析龙岩地区老年人骨密度与血清VitD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3月于我院骨伤科病房住院的102例老年患者,收集年龄 、体重 、身高等资料,计算体质指数,采用骨密度仪测定正位1~4腰椎(L1~4)和股骨颈骨密度,据腰椎骨密度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25(OH)D]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骨质疏松组年龄(71.7±7.6)岁,与非骨质疏松组的(69.3±8.2)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P=0.14>0.05);骨质疏松组BMI为21.8±3.0,与非骨质疏松组的24.2±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P=0.01<0.05);骨质疏松组血清25(OH)D为(38.3±18.2)nmol/L,低于非骨质疏松组的(49.7±21.8)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P=0.005<0.05);血清25(OH)D≤50nmol/L者,骨质疏松组占46.7%(21/45),非骨质疏松组占28.1%(16/5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6,P=0.042<0.05);进一步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L1~4骨密度呈正相关(r=0.23,P=0.02<0.05),但尚不能认为血清25(OH)D水平与股骨颈骨密度存在直线相关(r=0.15,P=0.16>0.05).结论:老年人血清VitD水平与骨密度有关,且与腰椎骨密度呈正相关.

    关键词: 骨质疏松 VitD 骨密度
  • 174例42d婴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测定结果分析

    作者:陈淑云;黄静;汤辰萍

    目的:对174例BALP检测,了解42 d婴儿VitD缺乏情况,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方法:按北京金域高科诊断技术公司提供的BALP试剂盒要求进行操作.结果:BALP≤200 U/L13例,男6,女7例;200~250 U/L27例,男14例,女13例;250<300 U/L103例,男53例,女50例;300 U/L31例,男21例,女10例.结论:BALP测定结果男女无特别差异,喂养方式与BALP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无论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儿均应补充VitD.

  • 174例42d婴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测定结果分析

    作者:陈淑云;黄静;汤辰萍

    目的:对174例BALP检测,了解42 d婴儿VitD缺乏情况,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方法:按北京金域高科诊断技术公司提供的BALP试剂盒要求进行操作.结果:BALP≤200 U/L13例,男6,女7例;200~250 U/L27例,男14例,女13例;250<300 U/L103例,男53例,女50例;300 U/L31例,男21例,女10例.结论:BALP测定结果男女无特别差异,喂养方式与BALP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无论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儿均应补充VitD.

  • 马鞍山市孕妇维生素D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胡海婷;许媛媛;严双琴;盛杰;徐叶清;许韶君;潘维君;陶芳标

    目的 了解马鞍山市孕期妇女维生素D (VitD)水平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08年11月-2010年10月在马鞍山4所市级医院第1次产检的孕妇3 602例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相关资料,并于第1次产检时采集孕妇静脉血,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25 (OH)D水平.将研究对象依据25 (OH)D水平分为低水平组(<P25)、中水平组(P25~P75)、高水平组(≥P75).结果 3 602例孕妇的25 (OH)D平均水平为(27.6±11.3) nmol/L,孕妇VitD缺乏、不足和充足的检出率分别为95.7%、4.2%、0.1%.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周≥14周、孕早期服用复合维生素、主食及蛋奶豆制品、饮茶为主的膳食模式是孕妇VitD水平的保护因素;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春冬季节、孕早期妊娠呕吐是孕妇VitD水平的危险因素.结论 马鞍山市孕妇普遍缺乏VitD,应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积极预防孕妇VitD缺乏.

    关键词: 孕期 VitD 影响因素
  • 维生素D与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耀锋

    目的:探讨血清Vit D检测在诊断多发性肌炎( PM)和皮肌炎( DM)中的价值。方法:选择PM和DM患者50例(试验组)和健康体检(排除PM/DM)50例(对照组),检测血清总Vit D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的Vit D水平均较低,其血清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维持血清Vit D较高浓度,可能对PM/DM有预防作用。

  • 针灸预防性治疗对绝经期女性骨代谢及VitD水平的影响

    作者:柴忠;梁旭

    目的:探讨针灸预防性治疗对绝经期女性骨代谢及Vit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绝经期骨质疏松患者65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对照组32例患者予牡蛎碳酸钙片每日1次,每次1片口服,实验组33例患者在此基础上予针灸治疗,总疗程为3个月.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骨密度及血清VitD水平的变化以及治疗效果观察针灸预防性治疗对绝经期女性骨代谢及VitD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骨密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骨密度水平均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骨密度水平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清VitD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it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it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实验组总有效率90.90%,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预防性治疗对绝经期女性骨代谢及VitD水平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对于绝经期骨质疏松患者的康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长沙市3岁以下儿童佝偻病患病情况分析

    作者:周卫红

    在儿保门诊对622名0~3岁儿童进行佝偻病患病调查.结果0~、1~、2~3岁组患病率分别为78.5%、67.7%、29.4%;未补充、间继补充和经常补充维生素D制剂发病率分别为81.81%、64.15%、37.68%;户外活动晒太阳每日1小时和不足1小时发病率分别为51.60%和65.8%.

    关键词: 佝偻病 VitD 患病率
  • 早期加维生素D对婴儿骨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作者:薄辉;石军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加维生素D(VitD)的必要性.方法:将单纯母乳喂养(16例)和母乳加VitD喂养婴儿(25例)进行骨密度测量比较.结果:母乳喂养儿骨矿物质含量、骨密度较母乳加VitD喂养儿明显降低.结论:在婴儿早期加用VitD对婴儿骨骼发育有促进作用,母乳喂养早期加用VitD是非常必要的.

  • 不同剂量葛根异黄酮联合VitD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

    作者:周艳;扶晓明;贺栋梁;袁萍;李东阳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葛根异黄酮(TIP)联合VitD对去势大鼠骨质量的影响,探讨其联合作用的类型及机制,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3月龄SD雌性大鼠81只,其中72只随机等分为8组:对照组、低剂量TIP组、中剂量TIP组、高剂量TIP组、VitD 组、低剂量联合组、中剂量联合组、高剂量联合组,余下9只为假手术组;去势大鼠动物模型建立后行TIP及VitD灌胃3个月;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测量股骨长度和重量,检测股骨骨密度(BMD)和骨钙含量,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中、高剂量TIP组、VitD组和低、中、高剂量联合组大鼠体重比对照组下降(P<0.05);中、高剂量TIP组、VitD 组和低、中、高剂量联合组股骨重量、骨钙含量较对照组增加(P<0.05),中、高剂量联合组大鼠股骨长度较对照组增加(P<0.05),且TIP联合VitD对骨长、骨钙含量有协同作用;中、高剂量TIP组和低、中、高剂量联合组中心和远心端BMD均较对照组增加,且呈剂量-效应关系(P<0.05),TIP和VitD对股骨远心端BMD有协同作用.结论:适宜剂量TIP联合VitD防治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有协同效应.

  • 人血VitD含量与CD4+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朱亦;冯珍;朱建民

    目的 研究人血25- (OH) -VitD含量与CD4+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的相关性,了解VitD对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和影响.方法 采用高档LC-MS/MS质谱仪,利用生物芯片技术测定CD4+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利用25- (OH) -VitD金标准方法测定284例病人血中25- (OH) -VitD总含量、25- (OH) -VitD2含量和25- (OH) -VitD3含量,并采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其与CD4+ 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结果 与CD4+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25- (OH) -VitD总含量0.172,P=0.004; 25- (OH) -VitD2含量0.0034,P=0.660; 25- (OH) -VitD3含量0.192,P=0.001.结论 25- (OH) -VitD总含量及25- (OH) -VitD3含量与CD4+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密切相关,而25- (OH) -VitD2含量与CD4+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无关;VitD对人体免疫系统具有一定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免疫 VitD
  • 预防性应用VitD、钙剂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骨密度的影响

    作者:门光国;张立明;王丽丽;杨文君;郭俊英;林新宇;王玉娟;王娜;王莹莹;石雁

    目的:观察维生素D(VitD)、钙剂对应用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NS)患儿骨密度(BMD)的作用,探讨其变化对NS患儿骨代谢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以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临床资料完整的激素敏感型NS患儿90例为对象,男52例,女38例,55例为初发,35例为复发病例,平均年龄(5.33±2.86)岁,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单用激素治疗,口服泼尼松1.5 ~2 mg/( kg·d),大剂量80mg/d,并逐渐减量,疗程9~12个月;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VitD;C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钙剂治疗.所有患儿在激素治疗前、激素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分别测量血清钙、BMD.结果:三组患儿治疗1个月、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BMD降低(P<0.01),治疗1个月后A、B组BMD下降更明显,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A组BMD由(0.751 +0.042)g/cm2降至(0.639 +0.035)g/cm2( P<0.01),B组由(0.750±0.040) g/cm2降至(0.640±0.025) g/cm2(P<0.01),较C组由(0.748+0.041)g/cm2降至(0.665±0.038) g/cm2( P<0.01)下降更明显(P<0.01);血清钙值A组由(1.940±0.068)mmol/L降至(1.742±0.048) mmol/L,B组由(1.932+0.085) mmol/L升至(2.158±0.131 )mmol/L,C组由(1.921±0.083) mmol/L升至(2.338±0.081)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NS患儿可降低BMD,加用适当剂量VitD和钙剂可减轻但并不能完全阻止骨质疏松,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