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二维与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川崎病患儿左室收缩功能检测中的比较分析

    作者:李蔚;高峻;彭晶

    目的 比较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与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检测川崎病患儿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3D-STI和2D-STI技术分别检测50例川崎病患儿左室心肌不同部位(基底部、中间段、心尖部)节段心肌及整体的相关参数,并对两种技术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D-STI与3D-STI所测左室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容积(EDV、ES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D-STI与3D-STI所测基底部收缩期纵向、圆周、径向峰值应变(LS、CS、RS),中间段LS,心尖部LS、CS、R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间段CS、RS及左右冠状动脉扩张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D-STI和3D-STI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扩张的检查并无差异;但相比2D-ST,3D-STI在心肌基底部、中间段、心尖部所测峰值应变不会随心脏运动而显著改变,检测结果能更好地反映患儿左室心脏功能.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联合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房功能的研究

    作者:陈斌;郭薇;周丽英;林东;戴莹;叶振盛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联合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在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房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49例(HCM组)和健康志愿者33例(正常对照组),应用RT-3DE分别测量其左房大容积(LAVmax)、左房小容积(LAVmin)、左房收缩前容积(LAVpre),经体表面积矫正,计算出左房容积指数(LAVI)、左房每搏量(LASV)、左房射血分数(LAEF)、左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和左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应用2D-STI获得左房各壁中间段长轴方向的心肌运动应变率曲线,测量左房各壁中间段左室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左室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和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计算其平均值(mSRs、mSRe、mSRa).比较两组上述各参数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LAEF与mSRs、LAAEF与mSRa、LAPEF与mSRe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CM组LAVImax、LAVImin、LAVIpre、LASV均增大,LAEF、LAPEF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AEF较正常对照组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CM组左房的房间隔、侧壁、前壁、后壁中间段的SRs及mSRs,房间隔、侧壁、前壁、下壁、后壁中间段的SRe、SRa及mSRe、mSRa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SRe与LAPEF、mSRa与LAAEF、mSRs与LAEF均呈正相关(r=0.608、0.314、0.396,均P<0.05).结论 RT-3DE联合2D-STI技术可以准确评价HCM患者左房容积增大,左房辅泵功能、管道功能和储蓄功能的相互代偿作用减弱或消失,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患者 左室收缩功能的研究

    作者:刘滨月;王俊芳;贾保霞;罗婷婷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内分泌科因糖尿病导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的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均行肾功能生化指标、常规超声及斑点追踪成像检查,分析并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和超声参数.超声检查心功能参数主要有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速度E峰和A峰比值(E/A)、二尖瓣环处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心肌运动峰值速度比值(Em/Am),以及左室长轴、短轴的心内、外膜层心肌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值(LPSS)、径向峰值应变值(GSR).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降低,血尿素氮、血浆非蛋白氮和血肌酐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两组IVSTd、LVPWd、LVDd、LVDs和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E/A和Em/Am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小(均P<0.05).对照组左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整体的心内膜层LPSS均较其心外膜层显著升高(均P<0.05);观察组左室各节段及整体的心内膜层与心外膜层LPS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左室各节段及整体的心内膜层、心外膜层LPSS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5).对照组二尖瓣、乳头肌、心尖水平及整体的心内膜层GSR均较心外膜层显著升高(均P<0.05);观察组各水平及整体的心内膜层、心外膜层GSR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有效评估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变化,可作为其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Meta分析

    作者:唐立;胡劼;孙运峰;唐莎;周玉成;李云;魏阳;李华

    目的 评价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及维普等数据库,搜索国内外有关二维STI或实时三维STI评价RA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7年5月13日.经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权重均数差(WMD)和95%可信区间.结果 终纳入9项临床研究,共计610例RA患者(RA组)和361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RA组较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99(-1.47~-0.52),P<0.01].左室整体应变中径向应变同质性较好,RA组左室整体径向应变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2.24(-2.84~-1.64),P<0.01];整体纵向应变异质性较大(I2=80%,P<0.001),可能来源于纳入文献的研究质量;整体环向应变和整体面积应变异质性较大(I2=87%、90%,均P<0.001),异质性来源不明.结论 STI技术在评价RA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联合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尿毒症患者左房功能的研究

    作者:马媛媛;陈金玲;谭团团;宋宏宁;冯闯丽;曹省;周燕翔;郭瑞强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两种技术分别从心肌应变和容积变化的角度定量评估尿毒症患者左房功能.方法 选取69例尿毒症患者,根据左房大容积指数(LAVI)分为LAVI增高者(ELA组34例,LAVI>34 ml/m2)和LAVI正常者(NLA组35例,LAVI≤34 ml/m2),另选22例正常成人为对照组,应用RT-3DE时间-容积曲线获取各组左房容积指标:大容积(LAVmax)、小容积(LAVmin)、收缩前容积(LAVp),计算左房总射血分数(LAEF)、被动射血分数(LAPEF)、主动射血分数(LAAEF);应用2D-STI对各组行心肌应变和应变率曲线分析,获取左房壁舒张早期应变(Se)、舒张晚期应变(Sa)、总应变(Sg)和舒张早期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应变率(SRa)、收缩期应变率(SRs),比较3组上述各指标变化情况.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左房应变和应变率绝对值与LAPEF、LAEF间的相关性;应用Bland-Altman法分析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①左房壁平均Sg、SRs、SRa在NLA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述两组均高于ELA组(均P<0.05);NLA组和ELA组左房壁平均Se和SRe均较对照组显著减低;NLA组Sa高于对照组,ELA组Sa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NLA组LAEF和LAAEF均高于对照组,ELA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LAPEF在对照组、NLA组和ELA组间依次减低(均P<0.05);③LAPEF与SRe呈正相关(r=0.529,P=0.000);LAEF与Sa和SRa均呈正相关(r=0.501、0.498,均P=0.000);④Bland-Altman重复性检验显示,左房应变参数在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测量均有良好的一致性,变异系数分别为(6.19±5.04)%和(5.32±4.87)%.结论 2D-STI联合RT-3DE技术可简便、快捷、准确地评价尿毒症患者左房功能,可为临床早期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 室壁分层分析技术评价超重及肥胖患者左室纵向应变的研究

    作者:张艳梅;韩丽娜;余叶蓉;李江波;刘晓琴;黄鹤

    目的 应用室壁分层分析技术评价超重及肥胖患者左室心肌纵向应变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将102例受试者分为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每组34例,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比较各组左室整体三层心肌纵向应变;逐步回归分析心功能影响因素.结果 各组三层心肌纵向应变均存在梯度特征,其测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及心外膜下心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正常组比较,肥胖组左室整体各层心肌纵向应变均减低(均P<0.05);超重组左室整体各层心肌纵向应变与正常组和肥胖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逐步回归分析发现,BMI与心内膜下心肌纵向应变、中层心肌纵向应变及心外膜下心肌纵向应变均独立相关,腰臀比与心内膜下心肌纵向应变和中层心肌纵向应变均独立相关(均P<0.05).结论 超重和肥胖患者左室壁三层心肌纵向应变均存在梯度特征,肥胖患者左室心肌纵向收缩功能受损.BMI和腰臀比可能是超重和肥胖患者左室纵向收缩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

  •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正常成人左房功能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成彩;张远妹;梁燕玲;李丽珍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正常成人左房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健康志愿者104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年龄18~44岁)、中年组(年龄45~59岁)及老年组(年龄≥60岁).采集各组心脏全容积图像,应用3D-STI软件脱机分析获取左房容积曲线,比较各组左房大容积指数(LAVImax)、左房小容积指数(LAVImin)及左房收缩前容积指数(LAVIpre)、左房总排空容积指数(LAVIt)、总排空分数(LATEF)、扩张指数(EI)、被动排空容积指数(LAVIp)、被动排空分数(LAPEF)、主动排空容积指数(LAVIa)、主动排空分数(LAAEF)、被动排空容积占总排空容积比率(PE)及主动排空容积占总排空容积比率(AE)随年龄变化情况.结果 LAVImax、LAVIpre、LAVImin、LAVIt随年龄逐渐增大,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TEF、EI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LAVIp均较青、中年组增大;中、老年组LAPEF、PE均较青年组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VIa、LAAEF随年龄增加而增大,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老年组均较青年组AE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3D-STI技术可用于检测不同年龄段正常成人的左房容积及功能的变化规律,可为临床监测左房功能改变和发现亚临床心血管疾病提供一种可靠的辅助手段.

  •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右室收缩功能

    作者:李赵欢;罗安果;邓燕;李春梅;左明良;孟庆国;刘学兵;尹立雪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66例RA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RA患者的三尖瓣反流峰值速度和右房压力估测肺动脉收缩压是否>35 mm Hg(1 mm Hg=0.133 kPa),分为肺动脉高压组(PAH组)29例和非PAH组35例.采集心尖三腔心、四腔心及胸骨旁右心两腔切面的二维动态图像,应用二维应变分析软件获得右室侧壁、前壁、后壁及室间隔的纵向应变,并计算右室整体纵向应变(RVGLS).通过三尖瓣反流峰值估测肺动脉收缩压;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并计算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TAPSPV)和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比较上述各组间参数的差异.结果 PAH组TAPSPV和TAPSE分别为(13.14±3.95)cm/s、(15.97±4.19)c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5.67±3.99)cm/s、(19.03±4.51)cm]和非PAH组[(15.97±3.84)cm/s、(18.14±4.16)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PAH组TAPSPV和TAPSE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H组RVGLS绝对值为(16.11±3.84)%,较对照组(20.83±4.48)%和非PAH组(18.47±4.16)%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PAH组RVGLS绝对值较对照组亦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的RVGLS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r=0.532,P<0.01).结论 RA患者右室收缩功能较正常成人降低,尤其是继发PAH的RA患者降低更为明显,其右室收缩功能随肺动脉压力增高而降低.应用STI技术测量RVGLS对评估RA患者右室收缩功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不同程度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患者左房收缩运动同步性的研究

    作者:尹光宇;明皓;张光华;任卫东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不同程度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患者左房收缩运动同步性.方法 选取我院53例不同程度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的患者、39例舒张功能正常的患者及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009年关于左室舒张功能评估的国际指南将其分为正常组39例、松弛受损组30例、假性正常化组15例及限制性充盈状态组8例.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获取左房两个切面共计12个节段的纵向应变曲线,计算左房12个节段到达心房收缩期低应变值的平均时间标准差(MTSD)并进行各组间比较;分析MTSD与左房容积指数(LAVI)之间的关系.结果 正常组与舒张受损组MT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间MTS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从假性正常化组到限制性充盈状态组MTSD值相对于正常组及松弛受损组逐渐增大.相关性分析显示MTSD与LAVI显著相关(r=0.70,P<0.01).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用于评价左房心肌收缩运动的同步性.随着左室舒张功能逐渐降低,左房各节段收缩运动同步性起初平稳,后随着左房逐渐增大,呈下降趋势.

  •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室间隔缺损患儿左室扭转运动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梦宣;张玉奇;吴兰平;赵春;陈国珍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在评估室间隔缺损(VSD)患儿左室扭转运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VSD患儿36例(VSD组)和无心脏疾病的健康儿童36例(正常对照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STI技术测量并记录两组左室扭转运动参数,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左室扭转运动参数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VSD组左室基底部旋转角度、左室基底部旋转角度峰值、左室扭转角度及扭力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心尖部旋转角度及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25、0.757).左室扭转运动参数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及左室射血分数均无相关性.结论 STI可较为准确地分析并评估VSD患儿左室节段及整体扭转运动;左室扭转运动参数较敏感地反映了左室心肌代偿性运动增强的存在.

  •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后的超声定量分析

    作者:白文娟;刘丹;唐红;饶莉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后左室心肌功能及二尖瓣反流容积的变化.方法 选取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1例,所有患者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72 h内及术后6个月采集超声图像,并进行二尖瓣反流容积定量和心肌应变定量分析.根据二尖瓣反流容积变化情况将41例患者分为非恶化组(Ⅰ组)和恶化组(Ⅱ组),对比分析两组术前、术后超声检测情况.结果 41例患者分别为Ⅰ组28例和Ⅱ组13例.Ⅰ组患者术后二尖瓣反流容积较术前明显减少,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升高(P<0.05);各节段及总体径向应变、纵向应变均较术前改善(均P<0.05).Ⅱ组患者术后二尖瓣反流容积较术前增加(P<0.05),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升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短轴基底段径向应变较术前恶化(P<0.05).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以较敏感地评价左室心肌功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通过改善左室收缩功能可以减少IMR的发生.

  •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和QLAB定量软件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右室功能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品;杨武;肖丽;李勇;牟俊宇;窦菁菁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患者右室心肌应变特点,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和QLAB定量软件评价OSA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OSA患者45例,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右室收缩功能各参数;于心尖四腔心切面分别应用QLAB软件和VVI软件获取右室各节段心肌应变曲线,记录右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应变(GLSRV-QLAB、GLSRV-VVI),比较各参数之间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图,计算GLSRV-QLAB、GLSRV-VVI预测右室收缩功能障碍的佳临界值.结果 GLSRV-QLAB与三尖瓣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室面积变化率(RVFAC)均呈显著负相关(r=-0.868、-0.832,均P<0.01);GLSRV-VVI与TAPSE、RVFAC均呈显著负相关(r=-0.804、-0.716,均P<0.01).GLSRV-QLAB与GLSRV-VVI呈显著正相关(r=-0.833,P<0.01).以RVFAC<35%判定右室收缩功能减低,GLSRV-QLAB预测右室功能障碍的佳临界值为-19.852%(95%CI:0.735~0.951),曲线下面积为0.869,敏感性80.0%,特异性86.7%;GLSRV-VVI预测右室收缩功能障碍的佳临界值为-19.99% (95%CI:0.711~0.938),曲线下面积0.849,敏感性73.3%,特异性86.7%.GLSRV-QLAB与GLSRV-VVI预测右室收缩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值=0.020,95%CI:-0.0791 ~0.1190,P=0.693).结论 VVI技术和QLAB定量软件可以准确评价OSA患者右室功能,为临床评价右室功能提供较好的检测方法.

  • 主动脉瓣狭窄搏出量指数与左室长轴应变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孙步高;周铭;郭冠军;李捷;彭钰;张宁

    目的 探讨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左室搏出量指数(LVSVi)与左室长轴应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52例,根据三维超声心动图所测LVSVi<35 ml/m2与否将其分为正常搏出量组33例和低搏出量组19例,比较两组常规参数[峰值压力阶差(PGmax)]、三维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室搏出量(LV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主动脉瓣瓣口面积(AVA-3D)],以及二维斑点追踪参数[心尖四腔心切面左室总长轴应变(GLS)、左室基底段、中段、心尖段的长轴应变(BLS、MLS、ALS)及BLS/ALS]的差异;分析LVSVi与GLS、LVEF、AVA-3D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搏出量组和低搏出量组LVEF[(60.9±3.0)%vs.(49.4±6.8)%]、GLS[(-18.7±2.7)%vs.(-13.3±2.9)%]、BLS[(-16.2±3.4)%vs.(-9.8±5.6)%]、MLS[(-18.7±3.2)%vs.(-12.7±5.7)%]、ALS[(-22.9±4.9)%vs.(-19.6±6.8)%]及BLS/ALS(0.72±3.0 vs.0.51±3.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AVA-3D[(1.15±0.27)cm2 vs.(1.08±0.26)c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6).LVSVi与GLS、LVEF均呈良好相关性(r=-0.799、0.788,均P<0.01),与AVA-3D无关(r=0.204,P=0.147).结论 低搏出量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左室长轴应变减小,LVSVi与左室的长轴应变和LVEF呈良好的相关性.

  • 二维斑点追踪分层应变技术评价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研究

    作者:高赟;延东娥;冯晓冰

    目的 探讨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各层及各节段心肌收缩功能的早期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60例血压和冠状动脉正常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组)和6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分层应变技术测量两组左室心肌内层、中层、外层及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心肌的纵向应变峰值(GLS)、圆周应变峰值(GCS)及径向应变峰值(GRS),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左室心肌GLS和GCS均由内至外逐层递减,从基底段至心尖段逐段增加(P<0.01),对照组心尖段GRS较中间段和基底段明显减低(P<0.05),病例组心尖段GRS较基底段明显减低(P<0.05);病例组各层及各节段GLS均较对照组对应层次和对应节段明显减低(均P<0.05),中间段GCS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心尖段GRS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在射血分数降低前已存在左室心肌和收缩功能损伤,心脏长轴方向的收缩功能和中下份心肌受损更明显.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不同类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整体及节段室壁运动特点

    作者:胡波;陈金玲;谭团团;姚雪;朱静静;郭瑞强;周青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评价不同类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室壁运动特点,探讨其评价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5例初发确诊AMI患者(AMI组)及4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其中AMI组根据心电图特征分为非ST段抬高型(NSTEMI)亚组和ST段抬高型(STEMI)亚组(包括左室前壁、下壁及右室心肌梗死),比较各组常规超声参数及STI参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MI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大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STEMI亚组右室心肌梗死患者右室射血分数(R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壁心肌梗死与下壁心肌梗死患者LVEF比较未见明显差异;STEMI亚组LVEF低于NSTEMI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LPSS)、峰值径向应变(RPSS)、峰值环向应变(CPS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NSTEMI亚组心外膜LPSS及CPSS均高于STEMI亚组,心内膜LPSS及CPS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TEMI亚组右室心肌梗死患者右室LPSS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均显示,整体LPSS与LVEF相关性好。结论 STI技术可准确评价不同类型AMI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的特点,准确检测AMI的受累范围及程度,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左房功能的研究

    作者:庄磊;王伟娟;张霞;颜社平

    目的 探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PH)患者左房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中重度PH患者30例(PH组)和正常健康成人33例(对照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测量两组左房大容积(LAVmax)、左房小容积(LAVmin)及左房收缩前容积(LAVpre),计算并比较左房整体射血分数(LAEF)、左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及左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的变化情况.应用STI获取左房各节段纵向应变和应变率曲线,分别测量两组左房储备期、通道期及辅泵期的峰值应变和应变率;并对PH组不同节段的应变及应变率与左房各期的射血分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H组LAVmax、LAVmin及LAVpre均增大,LAEF、LAPEF及LAAEF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通道期基底段与房顶段、辅泵期基底段与中间段外,PH组其余各期的峰值应变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房储备期LAEF与储备期中间段峰值应变呈正相关(r=0.752,P<0.01),通道期LAPEF与通道期中间段应变率呈负相关(r=-0.733,P<0.01),辅泵期LAAEF与辅泵期中间段应变率呈负相关(r=-0.320,P<0.05).结论 STI技术可无创、真实、可靠地反映中重度PH患者的左房功能,为临床评价左房功能提供一种新的检查手段.

  • 三维整体面积应变评价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功能的研究

    作者:胡科丹;邹懿;宋萍;孙鸣;高玉丽

    目的 应用左室三维整体面积应变(LV-GSAS)和达峰时间(T-GSAS)定量评估尿毒症不同透析时间患者的左心功能.方法 95例尿毒症患者根据透析时间长短分为3组:6~12个月30例(A组),13~36个月33例(B组),37~60个月32例(C组).另选同期健康志愿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获得各组LV-GSAS和T-GSAS,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B、C组LV-GSAS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A组LV-GSAS较B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T-GSAS较B、C组延长,B组T-GSAS较C组延长,A、B组T-GSAS较正常对照组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LV-GSAS和T-GSAS可定量评估尿毒症不同透析时间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未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早期右室收缩功能改变的研究

    作者:何艳洁;王志刚;杨扬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未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早期右室纵向收缩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早期未合并PH的SLE患者41例(SLE组),健康对照组33例。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两组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瓣环平面位移(TAPSE)、右室侧壁三尖瓣瓣环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PSv)及三尖瓣瓣环等容收缩期峰值速度(IVCv);2D-STI技术测量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Ss),计算右室收缩期整体应变(GSs)。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等检查结果对SLE患者活动度进行评分,分析患病时间、SLE活动度评分及组织多普勒参数与右室GSs的相关性。结果 SLE组TAPSE、PSv及IVC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LE组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Ss及GS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LE组GSs与TAPSE、PSv及IVCv均呈正相关(r=0.69、0.69、0.72,均P<0.01);与患病时间、SLE活动度评分均呈负相关(r=-0.73、-0.76,均P<0.01)。结论未合并PH的SLE患者早期已经出现右室收缩功能降低;2D-STI能敏感地评估未合并PH的SLE患者早期右室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体外反搏后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早期变化

    作者:王晖;周艳玲;刘兴姣;黄宇翔;万锦秀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早期评价体外反搏治疗后左室功能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26例难治性心绞痛患者接受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分别于第一次反搏前、反搏3周后、一疗程反搏治疗结束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峰值流速(E、A),计算 E/A 值;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及收缩末容积(LVESV),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 Tei 指数。应用2D-STI 获取左室整体纵向应变值(GLS),计算一个疗程反搏治疗后 Tei 指数增长率和 GLS 增长率。结果与第一次反搏前比较,反搏3周后仅 GLS 绝对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疗程反搏结束后 GLS 绝对值增大,Tei 指数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第一次反搏前比较,反搏3周及一疗程结束后 E/A 值、LVEDD、LVESD、LVEDV、LVESV 及左室射血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GLS 增长率与 Tei 指数增长率呈负相关(r=-0.64,P<0.05)。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可改善难治性心绞痛患者心功能;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以定量、客观地评价体外反搏后左室整体功能的早期变化。

  •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左室局部心肌应变

    作者:刘娜娜;张禄桐;任敏;王鸿凤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 D-STI)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左室局部心肌应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30例SLE患者(SLE组)及与其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两组均行3D-STI检查获取左室心肌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应变(SLS)、环向应变(SCS)及径向应变(SRS),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SLE组左室壁各节段SLS均小于对照组,其中以前壁各节段减小为显著(P<0.01);②SLE组基底段前侧壁及心尖段的SCS均较对照组减低(均P<0.05),基底段前壁、前间隔、下间隔,中间段前壁、下间隔、前侧壁,以及心尖段下壁、侧壁的SCS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均P<0.01);③SLE组基底段前壁和前间隔、中间段前侧壁及心尖段室间隔的SRS均较对照组减低(均P<0.05),基底段下间隔、中间段下间隔和前壁,以及心尖段前壁和侧壁的SRS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均P<0.01).结论 3D-STI能早期发现SLE患者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异常,是一种便捷、准确的方法,可临床推广应用.

245 条记录 10/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