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及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夏义容;陈蕾;孙彩红

    目的 探讨老年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治疗及围手术期护理等相关问题.方法 21例老年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诊断后,均采用经股动脉入路应用自膨式支架行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血管内成形术治疗.结果 21例(次)支架置放均获成功.DSA显示狭窄段的颈动脉直径明显扩大.仅1例出现部分运动性失语.随访2~24个月,全部患者均未再发生脑缺血,其中2例行DSA复查,6例行多普勒超声复查,均无再狭窄发生.结论 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治疗老年颅外段颈动脉狭窄安全性高,效果可靠,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 超声造影、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联合评价颅外段颈动脉狭窄

    作者:霍敏中;衣利磊;梁彤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颅外段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行超声造影、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动脉狭窄情况,对比三者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为金标准,23例46条颅外段颈动脉狭窄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94.7%,准确性为93.8%,Kappa=0.861;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9.5%,准确性为95.9%,Kappa =0.863;超声造影联合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4.7%,准确性为97.9%,Kappa=0.945。结论: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超声造影各有优缺点,相互之间存在互补性,有机地将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相结合,可从多侧面、多方位地了解颈动脉的狭窄情况,能基本替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

  • 首次发病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一致性研究

    作者:钟维章;马隆佰;李吕力;王小燕;李晓峰;陈渊;梁浩

    目的 探讨首次发病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超声血管检查(ultrasonography,US)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的一致性.方法 32例疑似症状性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8条颈动脉行US和DSA检查,根据NASCET法对DSA结果测量,分别根据NASCET法和截面积法对US结果测量,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价32例患者颅外段颈动脉狭窄超声检查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 根据NASCET法US检查结果的敏感性88.33%、特异性94.59%及准确性89.84%;根据截面积法US检查结果的敏感性为81.48%、特异性93.24%及准确性88.28%.根据NASCET法血管分级中颈动脉狭窄<50%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58.62%、89.90%及82.81%;Kappa=0.63.结论 超声血管检查评价颅外段颈动脉狭窄与DSA一致性较好,适用于人群初选检查,必要时尚需行DSA检查.

  • 超声造影在评价支架植入术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彭敏霞;郑笑娟;孙茂军;唐维国;邹曙东;王昊

    目的 评价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angioplasty and stent,CAAS)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6例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在CAAS手术前后分别进行CEUS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计算颈动脉狭窄率和血管内径.分别对CEUS和DSA的检测结果进行狭窄分级,Kappa检验评价两种方法的检测一致性.结果 CEUS检测显示颈动脉平均狭窄率从术前(83.12±16.23)%降至术后(15.32±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86,P<0.01);DSA检测显示颈动脉平均狭窄率从术前(81.32±13.63)%降至术后(13.11±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86,P<0.01).血管内径从术前(1.51±0.61)mm提高至术后(4.36±0.5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69,P<0.01).24处颈内动脉起始段及15处颈动脉分叉段狭窄CEUS和DSA检测狭窄分级一致性均较好(Kappa=0.753、0.779,P<0.01).结论 CEUS可作为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筛查、术前评估、术后随访的检查方法,对不便接受DSA检查的患者能基本替代DSA检查.

  • 超声造影与DSA诊断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

    作者:郑笑娟;黄雪兰;王洪梅;史晓龙;唐维国;孙茂军;蒋勇;邹曙东;王昊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对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和DSA检查,分别在所获得的图像上测量颈动脉狭窄的直径狭窄率,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超声造影共发现颈动脉血管狭窄39处,37处与DSA分级相符合,假阳性2处,其中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100%,97.8%~99.0%、97.9%~98.5%(K值=0.928~1).结论:超声造影是对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筛查、术前评估、术后随访的佳检查方法,能基本替代DSA检查.

  •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护理分析

    作者:刘艳;秦红云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护理分析。方法将60例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采用综合护理效果更佳,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配合度,降低并发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颅内侧枝循环开放程度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短期预后的关系

    作者:阿力木·吾甫尔;韩登峰;哈力旦·加马力丁;夏提古力·亚力坤;周君;马建华

    目的 探讨症状性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颅内血管侧枝循环开放程度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后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CAS术的111例患者的脑血管造影资料,评估术前及术后脑血管侧枝循环的建立程度,以及对术后短期随访结果的影响.结果 侧枝循环良好组为53例,侧枝循环差组为58例.侧枝循环良好组中,颈动脉严重狭窄、前交通动脉开放以及软脑膜动脉开放的比率明显高于侧枝循环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患者的比例明显低于侧枝循环差组(P<0.05);CAS术后出现2例脑出血患者,均在侧枝循环良好组,所有患者随访1年,有3例患者再发脑梗死,均为侧枝循环差组病例.侧枝循环良好组术前及术后1年的NIHSS及mRS评分均明显低于侧枝循环差组.结论 良好的侧枝循环可明显改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术后的神经功能,可能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发生脑梗死的保护因素.

  • 血管内介入治疗老年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护理探讨

    作者:牛文锦;葛爱莉;张阿兰;郭丽萍;辜小芳

    目的 探讨老年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治疗术的手术配合及围手术期护理等相关问题.方法 解除患者对颈动脉支架手术的恐惧心理,明确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是比较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了解手术过程和护理方法,提高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结果 通过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治疗和护理,改善了脑供血,提高了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治疗老年颅外段颈动脉狭窄安全性高,效果可靠.术中护理的密切配合及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

  • 颈部血管超声在TIA患者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情况分析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王世鹏;张亚红;刘军德;聂伟红;叶君君;张一贺

    目的:探究颈部血管超声在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3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是否存在脑梗死情况将其分为单纯TIA组和合并TIA组,并将同期50例无TIA及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颈部血管超声对三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情况进行检查分析.结果:在颈动脉狭窄检出率方面,单纯TIA组和合并TIA组患者颈动脉狭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单纯TIA组和合并TIA组患者颈动脉狭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颈动脉狭窄狭窄情况检出方面,单纯TIA组颈动脉狭窄狭窄情况比对照组严重(P<0.05),而合并TIA组患者颈动脉狭窄狭窄情况比其他两组更为严重.结论:颈部血管超声在TIA患者颅外段颈动脉狭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较好反映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而单纯TIA与合并脑梗死TIA患者的颈部动脉狭窄情况相近,需要对其进行早期干预治疗,以避免患者出现脑梗死情况.

  •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策略研究

    作者:杨婷

    目的:探讨对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护理干预.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60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30例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30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以及综合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生活质量评分相对于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对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