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上海市2007年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郭荣峰;车在前;李警雷;黎晓光;周伟君;盛慧球;宋艳艳;吴伟君;陈尔真;陆一鸣

    目的 探讨上海市2007年院前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以上海市急救中心2007年院前急救患者数据库和同期全市人口数据为基础,对其中记录完整者进行统计分析.构成比之间比较采用y2检验和确切概率法,对时间、日期和月份使用圆形分布的统计方法 .结果 2007年本市中心城区实施的院前急救患者中,有完整数据记录者86 815人,男女比为3.89:1,老年人占84.95%.其主要疾病依次分别为创伤.脑血管病、心脏病、昏迷、高热、肿瘤急症、急腹症、妇产科急症和上消化道出血.一天中,院前急救的高峰时点为12:15,高峰时段为05:43至17:45,不同疾病的院前急救均有其高峰时点和时段;一年中,院前急救无明显高峰期,但高热、急腹症和上消化道出血的院前急救均有其高峰期.结论 上海市中心城区院前急救患者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因此不断完善院前急救系统建设,加强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院前急救需求,是提高危急重患者院前急救成功率的根本保证.

  • 厦门市2008年院外急救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张国忠;史连国;雷高峰

    目的 探讨厦门市2008年院外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统计2008-01-01~2008-12-31接诊的31 833例院外急救患者疾病种类、发病年龄段及发病时段,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2008年厦门市地区实施的院外急救患者中,有完整数据记录者31 833例,男女比例为2.14∶1,高发年龄段为21~50岁.急救病种前4位的依次为创伤(41.25%)、心脏病(11.62%)、脑血管病(10.79%)和外因中毒(10.06%).院外病死率在肿瘤(9.12%)、其他(6.84%)、心脏病(5.16%)及呼吸系统(4.33%)疾病类型较高.总的发病时段分布呈从0~6 am至18~24 pm逐渐增多的趋势,不同疾病的院外急救有各自的高峰时段.结论 厦门市院外急救患者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建立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和促进急诊管理提供了依据.

  • 泉州市区2007~2011年院外急救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作者:王文莉;吴睿斓;符丹;王郁鹏

    目的 探讨泉州市区2007~2011年院外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方法 统计2007~2011年接诊的52641例院外急救患者疾病种类,男女比例、发病年龄段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院外急救患者男比例为1.80:1,高发年龄为18~60岁,急救病种前5位依次为创伤(60.44%)、脑血管疾病(8.4%)、中毒(5.40%)、心血管疾病(5.06%)、消化系统(4.47%).结论 泉州市院外急救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本调查为泉州市院外急救的管理和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 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强化急诊科医疗管理

    作者:胡志鹏

    随着2005年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开展,我院紧紧围绕医院管理年的"质量、安全、服务、费用"为管理核心内容,本着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全面开展工作.几年来,注重加强急诊医疗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取得一定成效,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 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王立毅;梁标;潘超雄;窦敬权;彭晓东;孙杰;吴金波

    目的了解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特点.方法对2000年1月1日~2000年12月31日急救呼叫服务的651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651例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高发年龄组为21岁~40岁和51岁~70岁.急救病种依次排序前5位为创伤204例(31.3%),神经系统急诊130例(19.9%),心血管急诊91例(14.0%),消化系统急诊42例(6.5%),呼吸系统急诊41例(6.3%),其中一般急诊431例(66.2%),危重患者179例(27.5%),死亡患者41例(6.3%).急救呼叫服务时间主要分布在上午9时~12时和下午3时~6时;急救患者主要分布在医院周围市区和农村地区.一年内9月~11月院前急救人次略高于年平均水平.结论本研究结果为建立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和促进急诊管理提供了依据.

  • 急诊综合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作者:黄正东;王光华;郭雪清;蒲卫;李国保

    目的 研究与开发急诊综合信息系统,以实现急诊病人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和利用的自动化.方法 通过建立急诊医疗信息流程模型、急诊病人主要信息数据库,开发急诊工作站、留观病房医护工作站、输液管理工作站等系统,实现急诊救治工作的数字化.结论 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明显缩短了病人救治时间,推进了急诊医疗管理的信息化进程.结果 (1)提出了综合性医院急诊医疗信息管理所要求的基本数据项; (2)提出了急诊科急救医疗信息流程模式与管理方法; (3)开发了急诊综合信息系统软件.

  • 数字化急诊中心的构建

    作者:黄正东;姚国庆;郭雪清;王光华;唐忠志;肖飞

    目的 研究适合于医院急诊中心的数字化结构体系,以实现急诊医疗与管理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和服务的自动化.方法 剖析急诊中心工作流程,设计数字化体系,开发急诊信息系统,集成与急诊救治相关的HIS、LIS、PACS、重症监护等信息系统.结果 数字化体系有挂号工作站、分诊工作站、急救诊室工作站、急救室工作站、ICU工作站、留观病区医护工作站、输液室工作站及急救手术室工作站等9个子系统,实现了急诊救治工作的数字化.结论 数字化急诊中心的建立,明显缩短病人救治时间,全面提升急诊医疗救治与管理水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