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病房中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杨惠洁

    目的 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病房应用效果,探讨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江苏省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外科医院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手术患者120例为作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该院普外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130例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普外科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完善普外科病房规章制、增强业务培训水平、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充分交流与沟通、提高普外科病房护士法律意识、弹性排班避免超负荷的工作、注重各项护理记录的检查管理.结果 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1.54%、护理投诉0.77%低于对照组的67.50%、6.6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46%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结论 普外科病房护理风险较高,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 医院神经外科护理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管理策略探析

    作者:于鸿

    风险管理既是护理管理方面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确保护理效果的根本.在开展的护理服务中,不利于患者顺利康复的所有因素均归属于风险因素,神经外科的护理风险,不但包括医疗仪器与设备因素、以及医院内外环境和卫生因素、管理因素,而且还包括药物方面因素、护理人员本身因素和患者本身因素、其它因素等方面.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是强化护理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训练护理技能、加强护理专业学习,并落实护理风险制度、控制护理风险,同时还要监控神经外科护理的重点环节.

  • 在儿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杨艳;倪露

    目的 观察在儿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探讨临床价值.方法 2015年1—12月(常规护理组)进行儿科常规护理334例患儿,2016年1—12月(护理风险管理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住院患儿360例实施下列护理风险管理: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加强护理人员培训管理、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实施知情宣讲、规范护理记录、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结果 护理风险管理组护理人员防范护理风险考试(96.09±2.27)分、患儿家长或监护人对护理满意度评分(97.98±1.34)分高于常规护理组的(90.36±5.87)分、(92.05±4.47)分(P<0.05);护理风险管理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0.83%、1.11%护理投诉率低于常规护理组的4.19%、4.49%(P<0.05).结论 在儿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风险意识,降低护理风险管理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投诉率,增加患儿家长或监护人对护理满意度.

  • 精神科护理风险的标准化管理实施效果评估

    作者:秦琼

    目的 评估精神科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诊治的148例精神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两组,其中74例进行常规护理管理作为对照组,74例实施精神科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人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通过将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的患者对护士满意度、家属对护士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精神科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家属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而提升护理质量.

  • 风险管理教育在儿科护理的应用

    作者:崔翡翡

    目的 探讨在儿科护理过程中行风险管理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196例儿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管理组和风险管理组,各98例.常规管理组行常规护理干预,风险管理组行风险管理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风险的发生几率.结果 风险管理组的家长护理满意度95例(96.94%)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82例(83.67%),风险管理组的风险发生率4例(4.08%)显著低于常规管理组15例(1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在儿科护理的过程中行风险管理教育指导,不仅能够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 肿瘤内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应对管理措施

    作者:钱瑜

    目的 探讨肿瘤内科护理风险因素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方法 该院肿瘤内科于2016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将2016年1—12月间收治的15例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择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之前(2015年1—12月)收治的15例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类型以及护理质量的差异,探讨护理风险的发生原因以及相关风险管理措施.结果 肿瘤内科护理风险常见种类为药物外渗、药物过敏、院内感染、坠床跌倒、静脉血栓与自杀.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为26.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质量优良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3.3%与80.0%,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种类较多,开展相关的护理管理与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 儿童医院呼吸科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及防范重点

    作者:麻作影

    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经常有许多护理方面的缺陷,很容易导致护患之间的各种纠纷.因此,要不断的提高护理质量.在护理风险防范程序制定上,要求先制定护理风险的项目,然后再根据护理平时的工作经验,来总结容易引发事件的原因,深入分析容易诱发各类事件的风险因素,后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及其疾病的原因造成风险的类型,认儿童医院呼吸科护理风险防范时,从患者自身病症的因素去考虑风险,应划分不同的等级,从护士如何去护理因素来分析,应提升自我保护的意识,而且还要增强法律观念,从药物因素来分析,应详细把药物的名称、功效、种类、有合适应证和用量等禁忌事项及时告诉患者或者其家属,从环境因素上来分析,要加强网络化的管理,实行流程化的现代化管理.在对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中,应不断的去辨别病情如何变化,科学地去评估潜在的风险程度,不断的去改进和评价患者的护理方案.

  • 肿瘤内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应对管理措施

    作者:孙茜

    该文对肿瘤内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护理安全的主要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预防管理措施,以提高肿瘤内科护理安全.影响肿瘤内科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化疗药物因素、患者因素、工作人员因素及管理制度因素等.可通过建立健全的科室管理制度,提高护士专业素质,优化人力资源管理,重视化疗药物规范应用,做好工作人员个人防护,重视患者心理护理等管理措施,以提高肿瘤科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

  • 外科护理风险的发生原因和防范措施

    作者:李春颖

    护理告知不到位、护士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有效护患沟通以及医院感染、专科治疗、患方和医院管理等是主要的外科护理风险因素.在护理实践中,要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识别与衡量风险,培养护士语言沟通能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强化法律知识教育,实施个体化风险管理,加强医院感染和病房管理,加强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避免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

  • 急诊科护理风险与防范策略研究

    作者:金月仙

    人们对医院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医院将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作为其服务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护理风险方面常见的问题是护理业务能力较差、危机意识淡薄、护患之间的沟通不良和护理人员数量缺乏以及没有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同时法制观念不强,对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缺乏预见能力,急救设备管理不够到位等因素也是导致护理风险的重要原因。要降低护理风险,应当重视学习,提升业务能力,重视思想品德水平,自觉提升职业素养,重视护患双方的沟通,以促进感情交流和理解,认真落实护理规章制度,增强护理过程中的风险观念,加强对护理急救药械的管理。

  • 急诊科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

    作者:徐凤霞

    目的 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2015年1—12月未对急诊科护理实施风险管理时作为对照组,从2016年1—12月,急诊可护理实施风险管理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急诊科护理,观察组行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方案如下:健全急诊科护理规章制度、加强对急诊科护理人员技术培训、强化风险意识、急救用药与仪器强化管理、成立护理质量监控小组.结果 观察组实施急诊科风险护理管理发生护理缺陷1例(0.83%),对照组为7例(5.83%),观察组发生率低(P<0.05);而急诊科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96.12±2.09)分、急诊科抢救物品情况完好98.33%、患者家属满意度99.17%,对照组分别(91.08±3.17)分、93.33%、94.17%,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确认识急诊科护理安全风险因素,开展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够保证抢救物品情况完好、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提升护理护理质量评分,保证急救护理过程中的护理安全,患者家属满意度也随之增加,值得临床应用.

  • 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张欣锐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常见护理风险管理、防范措施及应用于临床的效果分析.方法 针对该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精神科住院治疗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模式不同分两组,一组为观察组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另一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各44例,同时对比两组护理管理的临床实践能力、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然后进行对比调查.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风险事件发生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后,风险事件发生10例,观察组风险事件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到41例,基本满意3例,无不满意,对照组护理满意度30例,基本满意8例,不满意6例,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投诉1例,对照组投诉9例,观察组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精神科管理模式中,常规护理管理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后,明显减少了风险事件、减少了护理纠纷事件、提高了对精神科患者的护理质量、效率及临床的实践能力、患者满意度等均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及探讨风险管理的策略

    作者:范巍

    目的 分析肾内科护理风险相关因素,探讨护理风险管理的策略.方法 选取该院肾内科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护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根据风险管理策略的实施情况,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0%、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6.0%、14.0%,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因素、专业疾病因素、患者自身因素是神内课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策,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骨科病房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

    作者:陆惠芬

    目的 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骨科病房中应用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1-12月该院进行常规护理骨科患者210例(常规护理组),2017年1-12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骨科患者230例(风险管理组),常规护理组进行常规骨科护理,风险管理组进行风险防范护理与管理:健全完善骨科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成立骨科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提高骨科护理人员素质、加强骨科医护患沟通、完善骨科病房防护措施.结果 风险管理组发生骨科不良并发症1.74%、护理投诉0.43%低于常规护理组的6.67%、2.86%;护理满意度98.26%高于常规护理组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骨科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有效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质量,降低了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投诉率和风险事件发生的几率,缓解日益紧张的护患关系.

  • 强化护理安全管理在防范护理风险中的应用

    作者:王凌珊;王爽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安全管理在防范护理风险中的应用.方法 2015年2月-2016年2月选取科室内32名护士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前后对照法,比较强化护理安全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变化和护理风险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安全管理干预后护理人员的各项安全意识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护理安全管理应用于防范护理风险中,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降低护理风险,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姚瑶;曲新艳

    目的 总结该院特制的环境标识、患者系列标识、护理警示标识在手术室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该院实施护理标识后的用药例数,对照护理标识应用后的效果.结果 护理标识实施前,选取的是2013年2月-2015年2月的患者数据,用药例数232例,医疗事故发生率9.05%,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为63.4%;护理标识实施后,选取的是2015年2月-2017年2月的患者数据,用药例数221例,医疗事故发生率0.90%,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为93.6%.结论 护理标识可以保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从而降低风险程度,并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

    作者:王云;罗燕萍

    目的 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析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 2016年1—12月该院血透室102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该院血透室11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风险护理干预:设立风险管理组、完善各项制度并积极引导医护人员落实、规范血液透析护理操作流程、持续护理教育培训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模式、加强对血液透析仪器以及设备维护.结果 观察组护士血透操作考核成绩(95.23±3.22)分、患者血液透析知识掌握评分(90.22±3.34)分、护理满意度评分(98.25±1.03)分、患者治疗护理依从88.82%高于对照组的(88.87±7.34)分、(80.22±8.59)分、(91.56±4.28)分、76.47%(t=4.38,5.56,4.76,x2=5.22,P<0.05);护理不良事件1.96%低于对照组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3,P<0.05).结论 针对行血液透析患者予以风险管理,能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 安全管理应用于儿科护理管理的价值分析

    作者:刘淑波;刘淑梅

    目的 探讨儿科护理管理中运用安全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儿科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患儿3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其中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的常规管理为对照组(n=150),而2016年5月-2017年4月期间运用安全管理为观察组(n=170),对比分析两组管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将安全管理运用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可以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 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在护理风险中的评估和管理对策

    作者:李淑丽

    风险管理为一种管理程序,是对潜在与现有的医疗风险进行处理、评价、识别,以降低医疗事件的出现及医院和患者经济的损失危害的一种风险管理.心血管内科患者中较为常见患病类型有各种心律失常、高血压和心脏病等,其中以老年患者居多.因自理能力水平降低、生理功能退化,使其安全性显著降低,故护理风险增加.为保证老年患者的住院安全性,医院管理人员应对科室患者予以分析、调查、探讨,并针对常见风险提出预防措施,从而促进患者机体康复,降低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 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马洪爱

    目的 对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采集于2016年6月—2017年11月期间在该院进行诊治的72例老年肺心病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来院接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传统护理模式)及实验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每组均分为36例,观察及比较两组老年肺心病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护理满意程度情况.结果 实验组老年肺心病患者经护理干预后临床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例(5.5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总发生率的12例(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老年肺心病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对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35例(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的24例(6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肺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2757 条记录 10/138 页 « 12...78910111213...13713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