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作为筛选试验测定丙肝抗体的评价

    作者:王燕;尹秋霞;窦恒利

    目的 比较化学发光法(CLIA)和酶联免疫法(EIA)测抗-HCV对诊断HCV感染的检出率,分析CLIA测定抗-HCV作为HCV感染初筛试验的重要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用CLIA、EIA方法检测所有临床标本中的抗-HCV,选取抗-HCV初筛阳性样本进行HCV RNA确认试验.结果 6461例样本中,EIA和CLIA测抗-HCV阳性率分别为2.86%和3.17%;确认试验中,CLIA法抗-HCV阳性与HCV RNA的符合率为97.1%,显著高于EIA组(91.9%).EIA法测抗-HCV,S:CO>5.0以上,与HCV RNA检测符合率可达100%;弱阳性样本,与HCV RNA符合率为69.7%;CLIA法测抗-HCV,S:CO>2.0以上,与HCV RNA检测符合率可达100%;弱阳性样本,与HCV RNA符合率为92.9%.有31例样本CLIA法抗-HCV和HCV RNA阳性,而EIA法抗-HCV阴性;有4例样本EIA法检测为阳性,而CLIA法和PCR确认试验均为阴性.结论 CLIA法测抗-HCV作为HCV感染初筛实验,与传统EIA相比,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更高,有效降低了假阳性率,有利于临床医生对HCV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马艳洁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已确诊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血清标本300例及体检健康者100例,对100例化学发光免疫测定TPsAb阴性及300例TPsAb阳性的临床标本分别进行TPPA和TRUST检测。结果:采用雅培i200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对低、中、高水平的TPsAb定值标准品进行重复性检测,其中批内、批间的变异系数( CV)均低于10%;用雅培i200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和TPPA法检测高水平的定值标准品的稀释液,用雅培i200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为阳性的高稀释度为1/16,用TPPA法检测的为1/80;上述400例研究组和对照组标本分别以TPsAb、TPPA以及TRUST进行检测,得出阳性率分别为TPsAb88.5%(354/400)、TPPA78%(312/400)、TRUST41.75%(167/400),其中,TPsAb与TPPA相比较,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在TPPA 检测中,有17例标本与TPsAb结果不相同,12例患者有梅毒感染既往史,剩余5例患者自述无梅毒感染既往史。这些患者经3个月观察治疗后排除梅毒早期感染。上述400例标本中的100例健康对照组TPsAb、TPPA以及TRUST 3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雅培i200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是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数据保存相对比较方便且利于实现质量控制的检测系统,具有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生化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应用观察

    作者:刘树利

    目的 分析生化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使用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甲状腺肿瘤患者资料108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对照组54例,观察组患者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方法实施检测,对照组患者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实施检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测定特异性、敏感度以及符合率,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检测特异性、期敏感度以及符合率全部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化检验中实施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效果显著,针对明确病情患者的意义十分重要,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胰岛素的现状分析

    作者:张国军;谭延国;张然星;张岩;亢涛;车冬丽;郑芳芳;王晓宁;李佩

    目的 探讨目前较为广泛应用的几种化学发光检测系统测定血清胰岛素( insulin,INS)水平的可比性,并进一步探讨不受方法 学影响的通用参数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100名做胰岛素释放试验的患者(均未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共500份血清样本.同时使用5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分别为CLIA、ECLIA、CMIA、CLEIA1和CLEIA2)测定其血清INS水平,并计算每位患者服糖后各时间点INS水平与其空腹的比值(简称"比值").结果 分时段比较,总体上血清INS水平在不同的检测系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为0.000).两两比较显示,空腹时ECLIA同 CLIA、CMIA同CLI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LIA同CLIA餐后3 h IN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校正后的INS比值而言,除CLEIA1分别与其他各检测系统的散点图比校正前更加发散外,其余各检测系统间则更为集中.分时段比较显示,各检测系统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为0.000).CLEIA2同ECLIA相比,其餐后0.5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EIA2同CMIA比,餐后1.0、2.0和3.0 h均无差异(P>0.05).而其余各时间点、任意2个系统间比值均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 血清INS水平在不同检测系统间差异很大,虽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但多数情况不能通用,仅部分检测系统间空腹或餐后3.0 h可以通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中服糖后各时间点的"比值"也与INS水平类似,仅部分时段、部分检测系统间校正后的"比值"可以互相替代,且转换为比值后,可增强大部分检测系统间的可比性,有利于不同方法 学之间的比较.

  • 130例女性不孕症患者性激素水平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王冲;孙瑞;吴周亚

    目的 通过检测女性不孕症患者性激素水平,分析其变化规律,为女性不孕症病因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南京金陵中西医结合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部分女性不孕症患者130例作为研究组,根据月经情况,将其分为月经正常组(50例)和月经紊乱组(80例),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的50名已育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垂体泌乳素(PRL)、睾酮及黄体酮水平.结果 月经紊乱组FSH、LH、PRL及睾酮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及月经正常组(P< 0.05或P<0.01);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月经正常组(P<0.01);黄体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月经正常组6项激素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紊乱组不同病因不孕患者性激素水平与对照组及月经正常组比较:49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LH、睾酮及PRL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并且LH/FSH≥2;21例高泌乳血症患者中,PRL显著升高(P<0.01)、而E2明显降低(P<0.05);5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中,FSH、LH显著升高(P<0.01)、而E2显著降低(P<0.01);5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中,E2、睾酮明显降低(P<0.05),而FSH、LH及PRL明显升高(P< 0.05或P<0.01).结论 月经紊乱组性激素水平异常,提示内分泌因素是不孕的原因.不同病因不孕症所表现的各自不同的性激素异常,为不孕症病因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

  •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在生化免疫检验中的应用

    作者:刘新登;周延美;程克兰

    目的 探讨生化免疫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6).放射免疫分析法于对照组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于观察组应用.对两种检测方法的价值对比分析.结果在特异性、灵敏度以及符合率指标上,观察组相比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球蛋白水平以及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指标上,观察组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游离甲状三碘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指标上,观察组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促甲状腺激素(TSH)指标上,观察组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于生化免疫检验中应用,可有效的促进检验结果特异性、灵敏度以及符合率的提升,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示性意义,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150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分析

    作者:汪嫣嫣

    目的 了解女性不孕症患者血清性激素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女性不孕症患者150例分为5组,并以已有健康子女的育龄妇女作对照(正常组),分析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垂体泌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水平.结果 A组和B组的FSH、LH、PRL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E2和P则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C组和D组的LH、PRL、E2、P和T 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组与正常组比较,除PRL和E2外,其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不孕症患者血清激素水平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为不孕症的诊治提供依据.

  •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罗贤龙;高占军

    目的:在生化检验中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办法,分析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检验科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4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所有患者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LIA),测定内容是所有患者血清样本中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按照甲状腺激素水平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甲亢组、甲低组、正常组.结果:将甲亢组患者(18例)、正常组患者(13例)、甲低组患者(15例)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两两对比发现存在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异显著且P< 0.05,甲状腺激素水平包括TSH(促甲状腺激素)、FT(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4(甲状腺素).结论:在生化检验中采用直接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对于辅助临床医师查明患者病情并确诊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CLIA与CGT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实验室评价

    作者:王静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LIA)与TP胶体金试验(CGT)检测梅毒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739例梅毒患者,进行CLIA试验和CGT试验,用TP血球凝集试验(TPHA)进行确诊.采用SPSS 19.0软件绘制抗TP抗体S/C0比值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得到敏感度和特异度佳时的S/C0比值.结果:CL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敏感度为:98.85%,特异度为:93.55%,AUC:0.996;CGT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敏感度为:96.8%,特异度为:92.86%,AUC:0.984.结论:CLI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特异度和灵敏度都优于CGT,诊断价值亦优于CGT.可作为梅毒特异性抗体筛查实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两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结果比较分析

    作者:谷娅楠;蔡梦;李伟卓;姜凤全

    探讨两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抗HCV抗体结果的一致性。将300例样本分成3组:200例强阳性、40例阴性、60例弱阳性。用两台仪器检测抗 HCV抗体。强阳性组和阴性组两台仪器检测结果的符合率是100%;弱阳性样本两台仪器检测结果的Kappa系数为0.406,中等程度一致;强阳性样本两台仪器检测结果在数值上是有差异的,相关系数 r=0.603,以雅培的检测结果(S/CO值)作为自变量X ,强生的检测结果(S/CO值)作为因变量Y ,建立回归方程为Y=1.311 X+11.943。强阳性和阴性的样本两台仪器的检测结果在诊断效能上是一致的,可以实现结果互认;强阳性样本两台仪器的检测结果可通过回归方程实现数值上的相互转化;弱阳性的样本两台仪器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诊断效能不能互相通用。

  •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孙太起;佟久芬;刘梦雅;甘雪

    目的: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40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4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检测,常规组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借助将两组患者借助不同检验方法获得,实验组患者的球蛋白检测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实验组患者的检测灵敏度、特异性、符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上述四项数据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更为准确的显示患者的具体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 几种心肌肌钙蛋白I测定试剂盒的初步评价

    作者:靳彩宁;徐国宾;朱立华;夏铁安

    目的对ACCESS一代、Opus 和immulite三种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测定试剂盒的参考值、相关性、测定的稳定性和抗凝剂的影响等进行评价.方法 cTnI测定全部采用化学发光法,试剂(包括校正品)与专用仪器相配套.结果 (1)三种测定方法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但不同方法所测cTnI参考值和病人血清中cTnI含量相差悬殊.(2)肝素抗凝对ACCESS一代试剂有负干扰,而对另外两个系统无显著影响(P>0.05);EDTA抗凝对ACCESS一代试剂无显著影响,但对Opus 和immulite测定系统影响显著(P<0.05).(3)对于ACCESS一代试剂、OPus 和immulite试剂,以Opus批内变异相对较大.(4)采用ACCESS一代试剂测定时,血清标本置于4℃和28℃,其cTnI测定结果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2 h下降10%左右;采用Opus 和immulite两测定系统测定时,样品于4℃和28℃孵育,cTnI测定结果在2 h内有所上升,上升幅度<10%,4 h后开始下降.结论首先,cTnI参考值应与实验所用仪器及其特定试剂相配套.其次,抗凝对不同厂商出品的cTnI测定试剂影响程度不尽相同,测定时应谨慎选取抗凝剂.另外,immulite测定的再现性比较好,Opus相对较差,采用Opus cTnI测定系统进行检测时,对可疑标本应做双份检测.再者,ACCESS一代试剂测定病人血样的结果随时间下降的幅度大,不应再使用;Opus 和immulite应在2 h内完成测定.

  • 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CA125

    作者:屈长江;姚海燕;黄建平;刘均生;韩建星;买制刚;李振勇

    目的评价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CA125辅助诊断卵巢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用Lu-miassavTM与ACS:180R试剂测定卵巢癌61例,非卵巢癌21例,正常对照67例,并与RIA进行对照.结果LumiassayTM、ACS:180R与RIA测定CA125的灵敏度分别为86.9%、86.9%和80.3%;特异度分别为95.5%、97.0%和92.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6%、96.4%和90.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9%、89.0%和83.9%;准确度分别为91.4%、92.2%和86.7%.LumiassayTM与ACS:180R有高度的一致性和相关性;LumiassayTM、ACS:180R与RIA一致性与相关性略低.结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CA125辅助诊断卵巢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与临床价值,在3种方法的对比中,LumiassayTM与ACS:180R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优于RIA.

  • 四种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试验方法的临床评价

    作者:邹红霞;郝军;倪丽娜

    目的 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替代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必要性.方法 使用目前国内为常用的梅毒螺旋体感染诊断TRUST试剂、CLIA试剂和ELISA试剂检测300例性病门诊患者标本,同时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到各种试验的检测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在对100份阳性和200阴性标本的检测中,TRUST试验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10%和15%,CLIA试验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1%和3%,ELISA试验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1%和4%.CLIA和ELISA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明显低于TRUST试验(P<0.01).结论 在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检测中,有必要使用CLIA和ELISA替代TRUST作为筛检试验.

  • 尿脱氧吡啶啉测定和骨密度检测对诊断骨质疏松症的对比观察

    作者:宋志荣;张淑琴;阚耀东

    目的探讨尿脱氧吡啶啉(DPD)与肌酐(Cr)比值(DPD/Cr)对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意义.方法对71例腰椎疼痛病人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DPD/Cr,与骨密度仪测定第2~4腰椎骨密度(BMD)进行比较,同时选4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 DPD/Cr 24例增高,BMD 16例异常.DPD法比BMD法多检出8例,且此8例都已发病,故DPD/Cr的变化早于BMD法.结论 DPD/Cr测定骨流失及骨质疏松症诊断早于骨密度仪检测,是反映骨代谢改变的有价值的指标.

  • CLIA测丙肝抗体合并EIA测丙肝核心抗原作为丙肝感染初筛实验的探讨

    作者:王燕;窦恒利;尹秋霞;徐军

    目的:比较CLIA和EIA检测抗-HCV分别合并ELISA测定总HCV-cAg对诊断HCV感染的检出率,分析CLIA抗-HCV联合EIA法HCV-cAg作为HCV感染初筛试验的重要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CLIA、EIA检测所有临床标本中的抗-HCV和HCV-cAg,选取抗-HCV初筛阳性样本进行HCV-RNA和ALT检测.结果:6461例样本中,EIA和CLIA检测抗-HCV阳性率分别为2.86%和3.17%,anti-HCV(+)/HCV-cAg(-)组,CLIA检出患者ALT含量与EIA检出患者无显著性差异.而HCV-RNA阳性率(98.8%)显著高于EIA检出患者(91.7%),P<0.05;anti-HCV(+)/HCV-cAg(+)组,CLIA检出患者ALT含量与EIA法检出患者无显著差异.而HCV-RNA阳性率(97.8%)显著高于EIA检出患者(86.5%),P<0.05.结论:用CLIA检测抗-HCV联合EIA法HCV-cAg进行HCV感染初筛实验,与传统EIA法抗-HCV、HCV-cAg初筛试验相比,对HCV感染患者阳性检出率更高、降低假阳性率更低、与HCV-RNA测定结果阳性符合率高,检查结果提示,可作为临床对HCV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检验程序.

  • 生化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应用

    作者:苏文标

    目的: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应用于生化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例肇庆市高要区中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接收的甲状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测)与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各100例,观察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灵敏度、符合率、特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与球蛋白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两种方法测定尿游离皮质醇的结果分析

    作者:唐菊英;黎锋;薛声能

    目的 比较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尿游离皮质醇(UFC)结果.方法 用上述两种方法分别测定68例住院病人(肾上腺疾病20例,非.净上腺疾病48例)2 4小时UFC,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UFC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t=0.023,P>0.05),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5),且与临床诊断符合率高.但在UFC浓度大于1000nmol/L时两结果有一定差别.结论 两种方法均可用于检测UFC,CLIA实现了自动化,具有方便、快速、无毒等优点.

  • 96例不孕症患者血清性激素6项检测分析

    作者:麦爱芬;梁指荣

    目的 探讨不同原因引起的不孕症患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6例不孕症患者分为月经正常观察组和月经紊乱治疗组,并与同期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对比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泌乳素(PRL)、睾酮(T)、孕酮(P)水平.结果 月经正常观察组性激素6项检测结果和健康对照组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紊乱治疗组的LH、FSH、PRL显著高于月经正常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E2、T与P同月经正常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性激素LH、FSH、PRL水平检测分析能较全面地反映不孕症患者体内内分泌情况,对指导临床用药有着重要意义.

  • 化学发光免疫与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清Anti-TgAb和Anti-TpoAb的比较

    作者:宋爱羚;郭芝生;孙梅励;连小兰;白耀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