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潜在危重病的早期识别与管理在儿科急诊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薛今俊

    目的:总结儿科急诊中对各种潜在危重病进行早期识别与管理的相关经验,并探讨相应的识别与管理方案应用价值.方法:结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实际情况,构建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早期识别与管理体系,制定儿科急诊预检分诊识别方案及潜在危重病筛选和管理计划,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儿科急诊中予以实施.并与2014年9月~2015年9月未实施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早期识别与管理之前的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早期识别与管理后,在患儿平均候诊时间方面得到显著改善,候诊时间明显缩短(P<0.05),在患儿病死率方面,经潜在危重病早期识别与管理,病死率显著低于管理前(P<0.05),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早期识别与管理后患者家长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P<0.05),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早期识别与管理后一共发生医疗纠纷3起,发生率显著低于管理之前(P<0.05).结论:儿科急诊中对各种潜在危重病进行早期识别与管理至关重要,可有效缩短候诊时间名,减少患儿的死亡及各种纠纷的出现,并提高家长的满意度.

  • 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的早期识别与管理

    作者:陈娟弟;何时军;黄晓春;贾颖必

    目的:实施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患儿的临床处理流程及管理方法,早发现、早识别、早治疗潜在危重病患儿,从而降低患儿死亡率,减少医疗纠纷。方法:建立儿科急诊预检分诊识别流程;制定早期筛选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的临床方案。结果:2010-2013年,我院实施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的早期识别与管理后,早期发现了爆发性心肌炎10例、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9例、脓毒症8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例,阻止医疗纠纷10例,发生医疗纠纷仅7起,较2006-2009年(实施前)发生的医疗纠纷减少8起,死亡人数由163例下降到118例。结论:建立规范的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患儿的临床识别流程及管理方法,能提高急诊医护人员早期识别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的能力,降低患儿死亡率,减少医疗纠纷。

  • 老年患者潜在危重病预防控制的临床应用

    作者:关真;刘红

    目的 本课题主要研究开发一套具有创新性、先进性、科学系统的适合老年住院患者且可操作性强的潜在危重病评估工具.方法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Delphi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对临床工作中具有丰富经验的,在心血管内科、老年病科、ICU共计20位临床医疗、护理专家进行了三轮问卷咨询,综合专家意见进行筛选,确定了可能引起老年患者发生病情变化的危险因素评价指标及内涵,将构建的潜在危重病危险因素评价指标进行临床实测.结果 终构建了9项危险因素评价指标.在临床工作中,提高了医护人员对老年患者潜在危重病的重视程度,提升了护理人员对病情的评估能力,根据预测评分结果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减少医疗隐患,保证患者的安全.结论 该评价指标的核心是通过对老年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从而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者对老年潜在危重病的认识,积极采取措施预防院内不良事件的发生.

  • 早期预警评分在识别外科病房“潜在危重病”中的应用

    作者:陆小敏;杨正丽;顾羊林

    目的::探讨早期预警评分( EWS)在识别外科病房“潜在危重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5月在本院外科病房发生病情变化、意外转入ICU的88例患者入住ICU前24 h内的EWS,以好转出院、放弃治疗或死亡为观察终点,说明早期预警评分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88例患者中随着EWS评分值的增加,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增加,生存率下降,死亡率增加。其中80例患者中早发现患者EWS≥4分的时间到进入ICU的时间比较,时间越长,其生存率越高,时间越短,其死亡率越高。比较<59岁和≥60岁2个年龄段患者的预后,≥60岁组死亡率明显高于<59岁组。比较EWS<4.9分和≥5分2个分段患者的预后,EWS≥5分组死亡率明显高于EWS<4.9分组。结论:EWS能识别外科病房的“潜在危重病”患者,越早识别,早期得到医护干预的机会越多,患者的生存率越高。 EWS还能判断危重患者的预后,尤其在老年患者中相关性显著。

  • “潜在危重病”信息识别管理模式初探

    作者:周小金;赵紫榆;汤月萍;胡玲卿;孙敏雅;王相峰;陈嘉

    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标准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建立“潜在重危病”信息化识别模式,达到缩短预警时间、及早发现和处置危重病例、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目的.

  • 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的早期识别与管理

    作者:王小伟

    目的:对儿科急诊潜在中病患儿的临床处理和管理方法进行讨论,从而做到对为重患儿的早发现、早识别与早治疗大程度上降低患儿的死亡率,并减少医疗纠纷.方法:对儿科急诊预检分诊识别流程进行制定并且给出早期筛选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的临床方案.结果:在实行了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的早期识别与管理后,我院从2013年到2016年,共在危重病早期发现了9例爆发性心肌炎以及肠道病毒69例,重症感染9例,脑膜炎3例,重型小儿肺炎2例,因而阻止了13例医疗纠纷,与未实施急诊潜在危重病的早期识别与管理前的医疗纠纷案例相比总共减少了11起医疗纠纷,儿科死亡人数也有着明显的下降趋势.结论:通过建立并健全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的早期识别与管理体系从而能够在大程度上对医护人员的识别危重病能力进行提高,并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儿科患儿的死亡率从而也能够减少因此而引发的医疗事故与纠纷.

  • 早期预警评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麻春英;卫婷婷

    潜在危重病是指表面上没有特定某一器官衰竭的明显表现,若没有及时有效的干预处理,可能在数小时至数天后病情急剧发展,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1].目前没有可简便、快速识别潜在危重病患者的临床手段.在具体检查结果出来前,医护人员对急诊患者的病情判断主要凭临床经验和“直觉”,易造成误诊或漏诊,引起医患纠纷.同时有研究表明,有很多患者未能接受与病情急危重程度一致的监护、治疗,导致其病情加剧入住ICU[2-3].究其原因,可能与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有关.调查显示,26%护理人员由于对异常生理改变反应不够及时,未能及时通知医生检查干预,导致有效干预被延迟1~3 h实施[4].

  • “潜在危重病”信息化管理在产科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赵紫榆;周小金;汤月萍;胡玲卿;孙敏雅;许倩;陈嘉

    目的 研究“潜在危重病”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产科质量管理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方法 建立“潜在危重病”评分标准和信息管理平台,对3269例孕妇进行评分管理,并与普通住院组比较病情预警时间.结果 “潜在危重病”评分法对病情评估具备鉴别能力(敏感性73.72%,特异度92.21%),其信息化管理手段能有效缩短病情预警时间(P<0.01),保障患者安全.结论 “潜在危重病”信息化管理能有效保障产科患者安全,具有推广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