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起由副溶血弧菌及霍乱弧菌(非O1,非O139)混合感染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作者:刘秋爽

    目的 了解此次食物中毒的原因,为监督监管和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毒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可疑的剩余食物、呕吐物、腹泻物及肛拭子标本,参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按照《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检验.结果 从剩余食物、腹泻物中检出副溶血弧菌,从剩余食物中检出霍乱弧菌(非O1,非O139).结论 加强生产单位、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加强监督力度,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

  • 烟台海域贝类中副溶血弧菌的污染及其风险分析

    作者:宫春波;王朝霞;董峰光;孙月琳

    目的 了解烟台海域养殖环节、加工环节和零售环节贝类中副溶血弧菌(Vibio parahamolylicus,VP)污染水平,评价其潜在风险.方法 依据GB4789.7-2008进行检测;采用快速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分析零售环节贝类的风险.结果 烟台海域养殖环节、加工环节和零售贝类中VP检出率分别为4.71%、5.56%和15.79%,7-9月份是贝类污染VP的高峰期.零售贝类加热后食用,导致VP感染的风险值为5.53×10-5例/份,致病风险值为5.53×10-6例/份,全年的患病概率为2.4×10-5,7-9月份潜在危害高,发病概率为1.8×10-5.结论 烟台海域贝类养殖、加工及零售环节均存在VP的污染,海域固有微生物群以及加工、贮运、销售环节的交叉污染是VP的主要来源,零售贝类中VP的潜在致病风险较高.

  •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刘念;江智辉;郭怡

    2003年9月7日4时,接到疫情报告,我市安县永安镇分水村一组曹某家当日发生一起36人的食物中毒,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菌检验,并结合临床症状,证实是一起由副溶血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一起旅游团副溶血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危险因素调查

    作者:陈斌;周伴群;焦亮

    目的 寻找食物中毒的危险因素,探索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措施.方法 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病例定义:自5月22日以来,台湾旅行团成员中出现腹泻(≥3次/24 h,粪便性状异常)或腹痛伴呕吐、发热之一症状者.病例搜索在所有旅游团成员中进行.开展病例对照研究,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病例组选取全部病例,对照组选自旅游团中未发病者.使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数据,对粪便或肛拭子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检测.结果 共搜索到52例病例,76.92% (10/13)的病例标本副溶血弧菌培养阳性.发病时间分布呈点源传播模式,潜伏期19 h,Logistics回归显示鲜贝OR=4.3,95%CI=1.1~17.结论 这是一起副溶血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危险餐次是5月22日晚餐,危险食物是鲜贝.建议食品监管部门加强旅游餐饮的监管.

  • 河北省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主动监测

    作者:张淑红;关文英;侯凤伶;王英豪;申志新

    [目的]了解河北省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分布及耐药性. [方法]检测参照GB/T478-2003,药敏实验采用K-B琼脂纸片扩散法. [结果]95份样品检出51株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53.7%,样品类别及地区之间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株副溶血性弧菌对头孢克罗、诺氟沙星敏感率为100%;其他16种抗生素部分耐药. [结论]河北省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污染比较严重,同时显示一定程度的耐药.

  • 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

    作者:扈庆华;郑薇薇;石晓路;李庆阁;王冰;庄志雄;刘小立

    目的: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副溶血弧菌的快速方法,应用于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海产品检验.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副溶血弧菌的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TDH)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用FAM荧光剂标记探针的5′,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分析;同时以11种细菌作对照,建立改良分子信标检测副溶血弧菌的实时PCR反应体系,应用于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快速诊断和食品微生物检测.结果:检测1 2种细菌,只有副溶血弧菌有荧光信号,与其他细菌无交叉反应,DNA灵敏度为1 66.6 fg/μl,菌液灵敏度为69 cfu/ml或6 cfu/PCCR反应体系.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反应体系检测40株副溶血弧菌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无干扰.对3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共48份样品和100份海产品进行检测,9份副溶血弧菌实时PCR阳性,其中7份副溶血弧菌细菌培养阳性,其余样品都为阴性.检测时间仅需2 h.结论: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体系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为食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 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调查报告

    作者:周晓锋;孙亚军;袁伟;胡云;刘华

    目的 调查食物中毒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措施.方法 通过现场卫生学调查及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建立可疑病因假设;采用电话问卷调查,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验证假设.采集样品进行细菌培养检测.结果 发病时间分布呈点源传播模式,潜伏期4.5 ~19 h.电话调查33人,其中病例22人,罹患率67%.队列分析显示:山椒木耳及凉拌耳片RR =2.8,95% CI =1.1~7.2.3例病例肛拭、3份生熟砧板刮取物及4份食品等12份样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阳性,1名病例肛拭、3份生熟砧板刮取物及2份食品中检出变形杆菌阳性.结论 排除变形杆菌致病因素,这是1起由副溶血性弧菌经交叉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

  • 1起副溶血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报告

    作者:赵虹;王维黎;马景红;文涛;吴晓熙

    沈阳市某大厦职工食堂于2000年6月19日因食用干豆腐丝而引起23人食物中毒,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病原学检查,证实为1起由副溶血弧菌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一起霍乱快检卡呈阳性的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

    作者:周莉萍

    2005-05-01 T 8:30,攀枝花市仁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仁和区人民医院报告,该院收治6名患者,疑为食物中毒.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某餐厅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胡燕;陈阳;黄润平

    目的 查明某餐厅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原因和环节,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和建议.方法 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及描述流行病学分析;采集样品进行细菌培养检测.结果 本次事件共有19例病例,主要临床症状为恶心(68.4%),呕吐(57.9%),腹痛(100%),腹泻(100%).发病时间分布呈点源传播模式,3例病例肛拭样品中检出副溶血弧菌阳性.结论 这是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经交叉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

  • 副溶血弧菌引起中毒性休克、中毒性脑病1例

    作者:贺晓红

    患儿,男,6岁.因抽搐半小时入院.入院前半小时,患儿无任何诱因出现四肢抽动,不伴发热,无呕吐及头痛,否认外伤史.抽搐持续约30min缓解.入院后反复追问病史,病前约14h,患儿曾食少量养海鱼的水.

  • TapMan探针的Real-time PCR技术定量检测副溶血弧菌的临床应用

    作者:甘明

    目的:用TapMan探针的Real-time PCR技术检测鉴定食品中的副溶血弧菌污染定性,并定量检测试剂盒.方法:以副溶血弧菌gyrB基因序列为依据,设计并合成TapMan探针和特异性引物,将扩增的特异片断制成阳性模板,并绘制标准曲线.结果:通过对8种细菌(10株菌株)的DNA进行扩增,发现3株副溶血弧菌均可产生扩增曲线,而其它的7株非溶血弧菌均不产生扩增曲线.结论:TapMan探针的Real-time PCR技术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能有效避免污染,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 夏日当防腹泻

    作者:李增烈

    细菌性腹泻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在夏季为常见,包括痢疾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副溶血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

  • 副溶血弧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作者:张星;赵锋;金晓航;王芳;黄威权

    目的:制备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单克隆抗体(mAb)并进行鉴定.方法:用灭活的副溶血弧菌免疫BALB/c小鼠,采用常规杂交瘤技术制备副溶血弧菌mAb.用间接ELISA法对mAb的效价进行测定.结果: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副溶血弧菌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E3、5F12、5D8、6H9.经测定杂交瘤细胞腹水mAb效价分别为1×10-4~1 ×10-7.4株杂交瘤细胞系所分泌的mAb亚类分别是:IgG2b,IgG2a,IgG2b,IgG3.交叉反应试验显示,mAb 5D8与弧菌属其他几种细菌均不起反应,特异性强.副溶血弧菌生长抑制及动物保护实验结果表明4株mAb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副溶血弧菌的生长并对动物具有保护作用,其中5F12保护效果强.结论:成功地制备能稳定分泌副溶血弧菌mAb的杂交瘤细胞株,为建立该病的免疫学诊断及防治的奠定了基础.

  • 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鉴定副溶血弧菌方法的建立

    作者:侯兵兵;陈昌国;李娜;赵强元;陈秋圆;刘新萍;董优优

    目的 建立一种Taqman荧光定量PCR鉴定副溶血弧菌的方法.方法 以副溶血弧菌标准株(ATCC-VPJS421)和其它常见致病菌标准株为研究对象,通过Gene Bank获取toxR基因的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设计特异性PCR引物及Taqman探针,在SLAN 96P荧光定量PCR仪进行扩增检测,评价该检测方法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 ①设计的引物能够扩增出特异性条带;②扩增体系中0.5 μl探针的扩增效果优于1.0μl探针;③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副溶血弧菌toxR基因的检测灵敏度为10-1 mg/L;④在检测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霍氏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溶藻弧菌、创伤弧菌、梅氏弧菌和弗尼斯弧菌等10种常见致病菌时未出现阳性扩增,特异度为100%.结论 成功建立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鉴定副溶血弧菌的方法,该方法特异度、灵敏度均较好,适用于副溶血弧菌的快速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2013~2014年深圳市腹泻疾病的病原学分析研究

    作者:文明明;韩美玲;李卫宁;李迎慧;张海龙;杨虹

    目的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3~2014年门急诊腹泻患者肠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了解沙门菌检测方法改进的成效。方法2013~2014年间,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门急诊采集了1719名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志贺菌、弧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和血清分型;对其中451份水样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的荧光PCR检测。沙门菌检测由标本直接接种改为用增加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SC)增菌培养,分析两种方法检出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在1719份粪便标本中,共检出肠道病原菌143株[阳性率为8.3%(143/1719)],其中沙门菌76株,占53.1%(76/143);致泻性大肠埃希菌46株,占32.2%(46/143),包括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25株、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12株、肠黏附性大肠埃希菌(EAEC)8株和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1株;副溶血弧菌19株,占13.3%(19/143);志贺菌2株,占1.4%(2/143)。检测到两种病原菌(沙门菌+EPEC)混合感染病例一例。在451份水样便标本中,有189份检出一种或两种肠道病毒,阳性率为41.9%(189/451),其中诺沃克病毒91份,占48.1%(91/189),轮状病毒79份,占41.8%(79/189),星状病毒10份,占5.3%(10/189)和肠道腺病毒9份,占4.8%(9/189)。有4份标本同时检出轮状病毒和诺沃克病毒,有1份标本同时检出星状病毒和诺沃克病毒;检出致病菌和病毒混合感染10例。沙门菌检测方法改进后阳性率由0.6%(17/2627)提高到4.4%(76/1719),χ2=67.2,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泻病原微生物类型复杂多样,临床应重视和加强腹泻病原微生物的常规检验,改进检测方法,降低漏检率,对完善当前腹泻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有重要参考意义。

  • 产耐热溶血毒素副溶血弧菌耐药性调查

    作者:李红玉;伍锡泉;钟日辉;何欣欣

    目的:了解临床引起急性腹泻的副溶血弧菌产耐热溶血毒素的(TDH)情况和耐药现状.方法: 用常规方法对临床大便标本进行培养及分离,Vitek-2全自动微生物仪进行鉴定,TDH用我妻培养基检测,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K-B法(结果参照NCCLS肠杆菌科标准判读).结果:①分离出的167株副溶血弧菌中 96.4%(161/167)产耐热溶血毒素;②副溶血弧菌对临床常用23种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除了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噻吩、头孢呋新较低,敏感率小于10.6%,其他均较高,敏感率在84.5%以上.结论:引起急性腹泻的副溶血弧菌大部分都产TDH,临床常用的抗菌素对其均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

  • 一起建筑工地食堂副溶血弧菌致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作者:任徽

    目的 查明一起建筑工地食物中毒的发生原因,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方法 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部分标本进行致病菌检测.结果 共有19人发病,平均潜伏期为10.7h;从食品原料海兔、食品加工器具及3份呕吐物、4份病人粪便标本中检出副溶血弧菌.结论 本起建筑工地食堂食物中毒是由副溶血弧菌污染食物引起.

  • 进口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的分离鉴定与细胞脂肪酸的组分分析

    作者:李正义;贾俊涛;梁成珠;徐琴;张雪琰;雷质文;陈吉祥;姜英辉

    从进口水产品中分离到的菌株F5-11,通过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的分析,初步鉴定为副溶血弧菌.根据副溶血弧菌的毒力基因(tlh和toxR)和保守基因(groEL、16S rDNA、GyrB和vpm)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目的片段.通过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法(GC - MS)分析副溶血弧菌F5-11的全细胞脂肪酸,发现含有10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58%,主要是棕榈油酸(C16:1).

  • 用FQ-PCR方法快速检测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

    作者:焦红;王方金;程刚;翁文川;王伟毅;谢钧宪

    [目的]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制适合各层次实验室使用的,快速、准确地检测与鉴定食品中副溶血弧菌污染的定性、定量检测试剂盒.[方法]根据副溶血弧菌gyrase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将扩增后的特异片断制成阳性模板,绘制标准曲线.以副溶血弧菌菌株8株及同源及非同源参考菌株24株,做特异性检测;将阳性污染菌按梯度加入阴性样品为模拟样本,做敏感性检测.同时使用PE7000型定量PCR仪和国产DA620微量荧光检测仪检测.[结果]该方法有良好的特异性:8株副溶血弧菌结果均为阳性,而其他24株菌株均为阴性(其中8株是弧菌科,其它15株分别来自不同的菌属);该方法有良好的敏感性:阳性模板浓度与定量曲线循环阈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871.直接进行定量检测,则检测低限在102cfu/g;经过24小时增菌培养,检测低限可达2cfu/g.[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操作简便快速,能避免常规PCR方法易污染的缺陷,在国产仪器上测试同样取得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便于基层实验室使用,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268 条记录 13/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