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藏药白花龙胆的名实研究

    作者:吴立宏;王峥涛

    运用本草学和分类学方法对古今涉及白花龙胆((),榜间嘎保)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分析,表明敦煌吐蕃医药文献中的榜间(())即是其后《月王药诊》、《四部医典》等典籍中的白花龙胆,主治音哑、咳嗽等肺部疾病;大花龙胆Gentiana szechenyii Kanitz和高山龙胆Gentiana algida Pall.是白花龙胆的两个基原,从古至今前者则是其主流品种.对涉及藏药的标准和专著中出现的认识混乱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规范,结合田野和市场调查,使白花龙胆名实相符,为该藏药制剂的现代化研究和用药安全提供了基原和文献依据.

  • 中药菊花的名实考证

    作者:张敏;朱忠华

    目的:通过对中药菊花的字义进行考证,以阐明菊花名实.方法:查阅汉至明清时期的辞书及历代中草药书籍,对菊花进行字义及名实溯源考证.结果:《尔雅》,《说文解字》,《玉篇》,《集韵》对蘜释义是指中药菊花植物,对菊释义是指大菊、蘧麦,即现在中药瞿麦,这与影宋本石刻郭璞注的《尔雅》中菊、蘜的植物图是吻合的.至宋代辞书《广韵》错误地认为《礼记》中鞠与菊同,不知鞠乃蘜异体字,导致自《广韵》后的本草就以菊指代中药菊花植物.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重新提出菊指中药瞿麦,(蘜)指中药菊花的观点,(蘜)在《正字通》释义即蘜字.我国本草从《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起皆以菊花字形为名,但蘜的字义表述了其植物形状特征,更适合为中药菊花的名称.结论:将古籍文献及历代中草药书籍中包含的本草学内容进行比对,梳理药物的名实关系,理清词义,指出中药菊花名称变化原因,为人们在研究本草时查阅古籍文献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菊花 名实 考证
  • 中药黄芪的名实考证

    作者:辜萍萍;李晓鹏;朱忠华

    目的:通过对中药黄芪的字义进行考证,以阐明黄芪名实.方法:查阅汉至明清时期的辞书及历代中草药书籍,对黄芪进行字义与名实溯源考证.结果:我国历代本草皆以黄耆为现在中药黄芪的名称,我国现代书籍皆以黄芪字形为名.芪在《说文解字》,《玉篇》,《集韵》,《广韵》,《类篇》,《字汇》中释义为芪母,芪母即指中药知母,而不是指中药黄芪.芪释义为现在中药黄芪始自明代辞书《正字通》,《康熙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对芪列有中药黄芪及知母二种释义.明代李中立在其《本草原始》一书中特意指出当时黄耆的耆字书写为芪字是错误的,可见中药黄芪字形名称使用始于明代.耆在历代辞书中释义为长,耆的字义表述了现在中药黄芪的植物形态特征,因此以黄耆为其名称符合我国中草药命名习惯.结论:将古籍文献及历代中草药书籍中包含的本草学内容进行比对,阐明其词义,梳理药物的名实关系,找出中药黄芪名称变化原因,为人们在研究中草药时查阅古籍文献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黄芪 名实 考证
  • 中医学的科学定位——科学、哲学、人、中医、名实

    作者:李致重

    中医学的科学定位是决定中医事业发展的根本性的理论课题.为此首先要明确与中医学直接相关的关于科学、哲学、人与名实的含义和特性.科学就是知识.是确切的、系统的、分门别类的、理论性的知识体系.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是以天然之物运动、变化的状态及其过程为研究对象,关于所有事物共同规律的学问.人有典型的形上、形下二重性,医学则有中医与西医两大类.中医是以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方法,研究证候及其变化规律而形成的医学体系;西医是以还原性科学方法,研究人的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层次上的结构与功能而形成的医学体系.巾医学的传承,必须遵循其内在的名实关系.中医的研究对象、方法及其实践过程,是其实;以语词表征的概念、范畴体系,是其名.重名轻实,从语词到语词,从概念到慨念的考据,对当代中医学的传承危害甚深,也是影响中医学科学定位的主要原因之一.

  • “中医”名实考

    作者:李如辉;王静波;张卓文;张秋枫

    一方面“中医”一词在历史上其内涵并不完全相同,另一方面“中医”一词在历史上也有着不同的称谓.具体应用大致有以下情形:中医生以“医”相称,中医学以“医”或“医学”相称;符合医学原则与要求谓之“中医”;中国医学谓之“中医”;宫廷御医与中国医学以“国医”相称;中等医生谓之“中医”;“中庸之医”谓之“中医”;区别于西医谓之“中医”,或称为“华医”、“旧医”;中医学以“传统中医学”相称.

    关键词: 中医 名实 考辨
  • 丹田名实考

    作者:于智敏

    目前学界对丹田一词的出处、名义、部位、功能、脉证等见仁见智,中医学、道教内丹学等对丹田更是认识不一,现对中医学丹田之名实考证如下.1 丹田的出处1.1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早提到"丹田"名称的是西晋成书的《甲乙经》和《黄庭经》"[1].《甲乙经》:"石门,三焦募也,一名利机,一名精露,一名丹田,一名命门,在脐下二寸."据《甲乙经》原文、序文判断,该书成书于魏甘露年间(公元256 ~259年).现存《甲乙经》刊本早者,为明代万历29年(公元1601年)刊《古今医统正脉全书》中所收之《甲乙经》,通行本均以该本为祖本.目前尚藏有"正统本"、"明蓝格本"二种抄本.《中医大辞典》:"《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皇甫谧撰于259年左右.[2]"在《黄庭经》中有:"呼吸庐间入丹田","丹田之中精气微"的记载.据考证,《黄庭经》的成书年代大约在魏晋(公元220~334年)之间,与《难经》的成书年代(东汉25 ~ 220年)非常靠近[3].本书认为,"《黄庭经》,道教经典及气功著作.不分卷.撰于晋代[4] (265 ~ 420年)."

    关键词: 丹田 名实 考证
  • 本草文献中所见茱萸名实考

    作者:杜锋

    本草文献中吴茱萸和食茱萸的基原均是芸香科植物一类,一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一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的果实.前者入药以吴地所产者为道地药材,故称吴茱萸.后者药物形态特征及药用功效与前者相似,唯其可食用,故名食茱萸.而作为茱萸之异名的“蔱”当为“藙”字形体之讹,其所指即为唐代苏敬等人所编修《新修本草》中的“食茱萸”.《五十二病方》中所载“茱萸”相关药名,如“产豚豪”指新鲜而肥大丰满的食茱萸、“朱臾”及“树臾”指吴茱萸,“豪之朱臾”及“殺本”指食茱萸.

  • 名实种种话伤寒

    作者:张再良

    从伤寒因、伤寒病、伤寒论、伤寒科、伤寒课、伤寒学等与伤寒相关的概念,沿历史的脉络进行探析,提示伤寒的名实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表述的侧重及人们认识上的差异;认为用历史的宏观叙事方法,将有助于理解伤寒这一事物的抽象与具体、必然与偶然、一般与特殊等问题.

    关键词: 伤寒 名实 思考
  • 中药莪术的名实与读音考证

    作者:朱忠华;肖梦媛;任德全;冯利;罗超

    目的:通过对莪术的名实与读音进行考证,以阐明其在古文的名实与读音.方法:查阅汉至明清时期的古籍文献及权威词典,对莪术的名实与读音进行考证.结果:“莪术”一词在中药古籍著作中原为“蓬莪茂[shù]、马蒁[shù]、蒁药、莪蒁、茂、蒁、蓬莪蒁、莪蒁茂”名称,但在中国药典等现代中药学著作中为莪术[ézhú].结论:莪术以“蓬莪茂、马蒁、蒁药、莪蒁、茂、蒁、蓬莪蒁、莪蒁茂”为名称及读音[éshù]一直延续到清朝时期,现在莪术的名实与读音应遵循中药古籍的名实与读音,为莪茂[éshù]或莪蒁[éshù].

    关键词: 莪术 名实 读音 考证
  • 蜡梅(腊梅)的名实考证

    作者:张敏;朱忠华

    通过对"蜡"与"腊"的字义及"蜡梅"与"腊梅"在历代中草药书籍中的名称进行考证,以阐明蜡梅(腊梅) 名实.查阅汉至明清时期的古籍文献及历代中草药书籍,对蜡梅(腊梅) 进行字义及名实考证.结果表明,"腊梅"字形首载于明代的《救荒本草》,现今在我国许多中草药书籍有"蜡梅"与"腊梅"两种字形出现,但书籍中采用"蜡梅"比采用"腊梅"为名称稍多,使用广、认可程度高的《本草纲目》和《中国植物志》书籍中都是以"蜡梅"为名,且"蜡"的字义表述了蜡梅花为黄色植物特征.为规范、统一我国中药名称,遵照中草药的传统命名习惯,建议以"蜡梅"字形作为其中药名称.

    关键词: 蜡梅 腊梅 名实 考证
  • 石斛名实及功效的本草考证

    作者:滕建北;万德光;王孝勋

    对石斛的药用历史、名称、来源植物及功效进行了本草考证.认为应规范其药材名称为“石斛”;品种、质量上以“细实、肉质”者为佳;探讨了本草所载石斛的来源品种,并认为本草记载的“金钗石斛”与植物学名“石斛(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不是同一概念;建议对石斛的功效进一步进行挖掘和充分利用.

  • 蜀羊泉原植物的再商榷

    作者:祁振声

    本文从产地生境、形态特征和主治功效等的记载,再次确认古本草中的"蜀羊泉",在唐、宋时期应是野海茄Solanumjaponense,明、清以后应是青杞S.septemlobum,而<本经>记载的蜀羊泉则是欧白英S.dulcamara.谨以此结论与张树人、李建民等作者商榷.

    关键词: 蜀羊泉 名实 再考
  • 菟丝子的本草考证

    作者:王宁

    本文考证认为,汉代以前的兔丝是指茯苓的菌丝,称之为"兔丝",晋代以后逐渐演变为旋花科植物并沿用至今,药材称"菟丝子".现代所用菟丝子商品为旋花科菟丝子属5种植物的种子.

  • 新中国医学伦理学简论

    作者:曹永福

    什么是医学伦理学?它研究什么?这些基本的问题,学术界的认识在今天似乎还不统一,本文指出了新中国的医学伦理是对古今中外医学伦理思想的继承、吸收和发展,概括了新中国医学伦理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