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黄用于抗氧化的日服用次数研究

    作者:吕俊兰;袁海龙;靳世英;付珊珊;肖小河

    目的 采用大黄含药血清体外抗氧化效应动力学结合大黄蒽醌类成分的整合药代动力学的方法研究大黄的日服用次数.方法 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每天分别灌服大黄提取物3.6 g/kg,1次/天、1.8 g/kg,2次/天和1.2 g/kg,3次/天,分别于第一次给药前(0小时)及给药后5、10、15、30分钟,1、2、4、6、8、10、12、24小时眼眶后静脉取血,用于测定大鼠血中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以及大黄素甲醚五种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和对超氧阴离子的抑制率.计算上述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利用各成分曲线下面积(AUC0-∞)百分率作为自定义权重系数,得到其整合药代动力学曲线,再与抗氧化效应动力学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此来制定大黄用于抗氧化时合理的日服用次数.结果 大黄蒽醌类成分整合药代动力学与含药血清体外抗氧化效应动力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每日给药2次组整合药代动力学AUC及抗氧化效应动力学AUC均明显高于每日给药1次和3次组.结论 大黄用于抗氧化时以每日服用两次为宜.

  • 基于色谱指纹图谱的苍术挥发油多成分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陶野;张贝贝;付梅红;许海玉;方婧;王维皓;李德凤;张毅;杨洪军

    目的:建立了茅苍术挥发油中7个成分的体内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内标法测定了给药后不同时间点7个化合物的血药浓度,并通过DAS 3.0软件计算出药代动力学参数,以自定义各成分的权重系数进行茅苍术挥发油整合药代动力学研究,分别获得化合物1~7及其整合的血浆浓度-时间曲线,化合物2~7和整合的药动学参数.结果:整合药动学参数T1/2,Tmax,Cmax,AUC(0-∞)和MRT(0-∞)分别为8.01,4.00 h,3.84 mg·L-1,42.31 mg·L-1·h-1,11.65 h.结论:研究思路符合中医药作用特点,对多组分苍术挥发油的药代动力学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 中药组分结构特征对多成分/组分药代动力学影响的新探索

    作者:顾俊菲;封亮;张明华;秦冬;贾晓斌

    中药药代动力学是中药现代化研究进程中的桥梁学科,在对中药复杂物质基础、各成分/组分体内过程以及药动/药效关系等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中药的多成分/组分复杂体系,如何科学揭示符合中药自身特征的药代动力学一直是探索的热点和难点.中药物质基础的优组成结构发挥着佳的功效,而成分/组分组成结构的功效差异与体内的吸收、转运、代谢、排泄密切相关.该文系统回顾了当前中药及复方药动学的研究方法,并根据组分结构理论思想对中药药代动力学进行探索,拟采用中药组分结构整合中药药代动力学的方法,深入探究组分结构对中药多成分/组分的体内药动学特征的影响,以促进我国中药现代化、创新中药的进程.

  • 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莉;孙慧君;韩国柱

    随着中药现代化的不断深入,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中药药代动力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快速发展.本文对近年来中药药代动力学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中药多效应成分整合药代动力学、中药指纹药代动力学、中药新剂型药代动力学、中药多糖药代动力学以及中药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等,并提出展望.

  • 茶多酚在大鼠的多效应成分整合药代动力学及其与抗自由基药效动力学的相关性

    作者:李秋莎;郗恒;韩国柱;王长远;吕莉;邹玲莉;李楠

    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的4种儿茶素类抗氧化活性成分EGCG、ECG、EGC和EC.利用各成分血药浓度(C)-时间(T)曲线下面积占总面积百分率作为自定义权重系数W,计算TP的整合血药浓度(C),并从logC'T曲线估算TP多效应成分整合药代动力学(PK)参数.采用大鼠静脉注射TP后不同时间含药血清对小鼠体外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1)考察TP抗自由基效应(E),从E-T曲线计算TP的有关药效动力学(PD)参数;进而通过E-logC和E-logC’作图,线性回归,求出相关系数R2.结果表明,TP的E-logC'-T曲线符合静脉注射给药的三室模型药物消除规律,其整合PK参数显示TP在大鼠体内分布快速而广泛,自深室的消除缓慢;不同成分的PK参数相差较大,而其整合PK参数充分兼顾了酯型与非酯型儿茶素的PK特性.E-T曲线呈三相衰减,时程与logC'-T曲线时程一致.C'与I高度相关,且其吻合程度优于各成分,从而表明整合PK参数能够大程度表征中草药的整体处置规律,反映整体效应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存留特点.

  • 胆黄连在实热证大鼠体内的整合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的相关性

    作者:王静;陈悦;袁子民

    研究胆黄连中生物碱成分的整合药代动力学与药效作用的相关性.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给药组,模型组采用实热证模型,各组于给药后0、3、6和9h分别测定各大鼠的直肠体温,并采用UPLC-MS/MS方法检测胆黄连灌胃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小檗碱、药根碱和巴马汀的血药浓度,并结合权重系数,计算胆黄连中3种生物碱成分整合药代动力学参数,并与药效体温数据结果相结合,分析二者的相关性.胆黄连中生物碱成分在血浆中的达峰时间是1.11 h,胆黄连的解热作用在3h显著;胆黄连的整合药时曲线出现双峰现象,第二次达峰时间是4.82 h,胆黄连的解热作用在3~6 h较为显著,在6~9 h解热作用明显降低.胆黄连中的生物碱成分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过程与解热药效作用之间的相关性良好.

  •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作者:余健;辛艳飞;宣尧仙

    中药制剂组分较为复杂,作用靶点较多,其药代动力学研究与仅关注单一成分或生物效应的经典药代动力学研究具有较大的差异.近年来,为了全面阐述中药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体内过程,推动中药现代化,中药药代动力学成为近年来兴起的中药研究新领域,研究者们在血药浓度法、生物效应法和药动/药效学模型结合法等经典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药整合药代动力学、药代标志物、指征药代动力学和中药复方谱动学新研究方法等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新方法、新思路,大大推进了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发展.查阅通过近年来中药药代动力学相关研究的文献,并对其中新方法新思路进行总结,综述了中药药代动力学近年来的研究现况和前沿进展.

  • 人体中伊曲康唑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羟基伊曲康唑的整合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付淑军;冯利民;孙连福;刘昌孝;何新

    目的:羟基伊曲康唑(OH-ITZ)为目前临床一线抗真菌药伊曲康唑(ITZ)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其与ITZ有着相似的抗菌活性,且血药浓度较母体药物高,因此OH-ITZ的体内过程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不容忽视.本文旨在建立灵敏、快速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ITZ及OH-ITZ,并应用整合药代动力学模型进行整体评价.方法:血浆样品经沉淀蛋白后,以乙腈(甲酸0.1%)-水(甲酸0.1%)为流动相梯度洗脱,Zorbax XDB C18柱分离,采用电喷雾电离源,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定量分析所用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705 →m/z392(ITZ),m/z 721→m/z 408(OH-ITZ)和m/z386→m/z 122(内标,丁螺环酮).结果:测定血浆中ITZ及OH-ITZ的线性范围均为0.50~500 ng/mL,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2.4%,准确度(RE)均在±7.5%以内;整合药动学研究结果显示综合浓度药-时曲线符合口服给药药物消除规律,整合后主要药动学参数t1/2和AUC0-..分别为19.5h,5754 ng·h·mL-1.结论:本方法运行时间短、选择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血浆用量少,适用于ITZ及OH-ITZ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其整合药动学模型研究所获参数能够表征ITZ和OH-ITZ的整体处置规律,符合经典药代动力学模型特征.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