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石煤包裹固氟技术防治燃煤污染型氟中毒试验与示范研究

    作者:白广禄;陈代中;李跃;李英;白爱梅;郑来义;王五一;冯福建;虞江萍

    目的 探讨降低块状高氟石煤燃烧时对室内空气污染的方法.方法 将钙基固氟剂包裹于块状石煤的表面,干燥后供实验组燃用,对照组燃用原煤.连续3年(2002-2004年)采样分析两组的煤和煤渣含氟量及室内空气氟和SO2水平.结果 使用石煤包裹固氟技术后,3年中室内空气氟下降率分别达到79.00%、83.83%、74.81%.两组连续3年室内空气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2、2004年实验组氟释放率降至15.19%和26.10%,与对照组比较下降了71.38%和51.16%;固氟率达到84.81%和73.90%,固氟效果显著(P之0.05或<0.01);室内空气SO2下降率达到74.93%和87.43%(P<0.01),与室内空气氟的下降幅度大致相当.结论 石煤包裹固氟技术能有效降低块状石煤燃烧时对室内空气造成的氟、硫污染.

  • 江苏省地方性氟中毒的区域型空间自相关性研究

    作者:汪旸;陈晓东

    目的 探讨江苏省地方性氟中毒的区域型空间自相关性.方法 利用Moran's区域型空间自相关系数(LISA)估计江苏省地方性氟中毒的局部空间自相关情况.结果 水氟的Moran's LISA分析表明,江苏省大部分地区呈区域型空间自相关,其中丰县、沛县、铜山、雎宁、新沂、宿迁、泗阳地区的区域型空间自相关性强;而盱眙、金湖、淮安、阜宁、响水、滨海、射阳地区的Moran's LISA为负值,说明这些地区的水氟存在较强的空间负相关.氟斑牙检出率的Moran's LISA分析表明,江苏省大部分地区呈区域型空间自相关,其中丰县、沛县、新沂、东海、宿迁、沭阳、泗阳地区的空间自相关性强;而盱眙、淮阴、响水、滨海、射阳地区的Moran's LISA为负值,说明这些地区的氟斑牙检出率存在较强的空间负相关.结论 江苏省水氟和氟斑牙检出率的局部空间聚集情况存在差异,并不完全吻合,提示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氟斑牙检出率.

  • 运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研究江苏省地方性氟中毒空间分布态势

    作者:汪旸;陈晓东;王彩生

    目的 运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DW)研究江苏省地方性氟中毒在空间上的分布态势,探讨其在地方性氟中毒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1982-1985年江苏省地方性氟中毒的调查数据,建立江苏省地方性氟中毒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江苏省县界数字地图为背景,在Are View 3.3软件的支持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IDW,建立江苏省水氟和氟斑牙患病率的空间分布预测网,并与实际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 利用IDW得到江苏省水氟和氟斑牙患病率的空间分布预测图.通过与实际调查结果的比较,表明运用IDW得到的空间分布预测图是真实、准确而详细的.结论 在地方性氟中毒监测中,利用IDW能够较好地通过抽样调查地区的氟中毒数据推断总体,估计江苏省地方性氟中毒的分布特征.

  • 重视地方性氟中毒基础理论研究

    作者:官志忠

    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疾病.我国地氟病类型复杂,分布地区广泛,危害严重,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

  • 当前氟中毒机制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作者:李广生;徐辉

    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已被列为国家重点防治的地方病,氟中毒机制研究方兴未艾.大量研究资料提供了许多有益的信息,但也存在选题不当、目标不明确、低水平重复或误入歧途等问题,其产生或多或少似与对下列问题的认识有关.

  • 我国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孙殿军;高彦辉

    地方性氟中毒是我国流行为广泛、病情为严重的重点地方病之一.我国大陆除了上海市和海南省之外,其余省份均有不同程度的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其中饮水型氟中毒分布为广泛,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北的广大平原地区;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分布在我国西南的山区;饮茶型氟中毒分布在我国西部具有大量饮用砖茶习惯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目前,我国各种类型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特征已完全清楚,形成了基本公认的发病机制理论,而且,饮水型和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的防治措施已基本落实到位,地方性氟中毒的相关标准规范体系也已基本完善.可以说,我国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研究形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喜人,为此,就现阶段我国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研究的进展以及下一阶段的发展提出如下拙见.

  • 中国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策略探讨

    作者:孙殿军

    在世界上,中国是一个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病情十分严重的国家,疾病类型复杂,病区分布广泛,受威胁人口众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地方病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建立了地方病防治领导机构和专业单位,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展地氟病的研究与防治,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地氟病危害程度显著降低.

  • 继续开展地方性氟中毒的研究和防治

    作者:官志忠;刘艳洁

    目前,随着我国在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病区采取改水、改灶、改变饮荼方式等系列降氟措施和对病区群众进行健康教育、提高病区经济水平等综合防治工作的全面开展,地氟病病情得到较大程度的控制,病区人群健康状况得到极大改善[1].尽管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要完成有关地方病“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基本消除地氟病危害”的目标,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 氟中毒发生机制与骨代谢调控网络

    作者:李广生

    近10多年来,骨的基础生物学有了长足发展,突出反映在一系列与骨代谢相关的细胞因子、转录因子的发现,对骨代谢调控网络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这些进步对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发生机制的研究,从理论到方法学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和有益的启示.

  • 地理信息系统在青海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中的应用

    作者:魏生英;王虎;王祖郧;李超;何多龙;关海坤;陈洪舰;鲁青;杨萍;崔百忠

    青海省于1973年被判定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在长期的地方性氟中毒预防控制工作中,收集和积累了大量的调查资料.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大部分资料已采用微机化管理,通过对各种不同属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氟中毒的发展和流行趋势,为氟中毒防治工作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 综合防治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效益分析

    作者:古明宏;李翼斌;朱臣凯;王明祥;左世民

    目的分析评价改炉改灶、健康教育干预综合防治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效益.方法对1984-2004年期间,实施综合防治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成本与取得的效益进行货币折现.结果累计投入防治经费49 360.00元,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流行强度由重度流行区降至轻度流行区,从而减少新增病人因病支出851 020.00元,成本与效益比为1:17.24.结论以每投入1份防治经费就能获取17.24份防治收益的综合防治措施,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提高病区人群健康意识、卫生防病意识,改善病区人民的经济收入,由被动的专业防治转换为群众积极主动、自觉参与,是提高防治效果、加快防治进程的重要措施.

  • 贵州省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成因与控制对策

    作者:李达圣;安冬;何平

    按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病区划分标准(GB 17018-1997),2001-2003年贵州省地氟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贵州省燃煤区仍有9个县、24个乡镇(占调查总乡镇数的3.8%)、5553个村(占44.0%)为重病区~(1-2).病区村民深受氟中毒的困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极为普遍,已经严重制约着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 贵州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综合治理对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的影响

    作者:张念恒;安冬;姚丹成;叶红兵;张伯友;高静

    贵州是全国严重的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2010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综合治理措施全覆盖.通过可持续的综合治理,有效降低了病区家庭煤炭资源使用率,推动调整生活能源结构,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空气污染状况明显改善;健康卫生理念深入人心,居民知信行转变逐步形成.综合治理成果显著,健康美丽乡村显现.

  • 陕西省燃煤污染型氟砷中毒防治现状及策略

    作者:范中学;李平安;李晓茜;冯清华

    陕西省安康、汉中市是燃煤污染型氟砷联合中毒病区,其中有9个县(区)为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有8县(区)为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为了减轻病区居民氟砷中毒危害,陕西省利用省投、国投资金进行防氟防砷,改炉改灶,现已投资5000多万元,完成改炉改灶36万余户,受益150万余人.

  • 福建省龙岩市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因素调查与综合防治措施研究

    作者:陈建安;兰天水;陈志辉;兰永贵;张志超;陈惠琴;邱卿如;陈吉祥

    目的 探讨福建省龙岩市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流行因素及综合防治措施实施情况.方法 对全市历次地氟病调查、监测、考核及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总结.结果 全市共发现10个地氟病病区,氟斑牙检出率为55.88%,氟骨症检出率为0.44%,流行因素均与饮水含氟量高有直接关系,个别病区还与高氟温泉水制作豆腐、沐浴浸泡以及高氟环境种植农作物等因素有关.通过采取改水降氟、改变豆腐制作用水、高氟环境科学选种农作物、注意利用温泉水洗浴的方式和方法等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防治效果,全市10个高氟病区全部达到基本控制地氟病标准.结论 龙岩市地氟病流行因素调查明确,实施综合防治措施得当,方法可行,效果显著.

  • 辽宁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现状及建议

    作者:郑照霞;刘微;赵伟光;林世刚;王华

    目的了解辽宁省防氟改水工作现状,总结防治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应用现有防治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3年,辽宁省确认2 705个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病区,改水1 713个村屯,改水率63.33%,有效地控制了病情,全省约70%病区达到控制标准.2003年地氟病病区水氟超标村屯占被调查村屯的55.92%,较1999年超标村屯的30.62%增加近25个百分点.全省86.80%的降氟工程为1995年之前修建,十余年来由于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其保护意识淡化或漠视,设备老化又疏于管理,人为或自然灾害的损坏,资金短缺无力维修,新建工程启动不畅并且速度缓慢,致使降氟改水工程停用,报废率达54.74%,其他原因所致的不合格率为15.46%.造成56万病区人民重喝高氟水,部分病区病情回升.结论认清形势,改变现状,是辽宁省地氟病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

  • 贵州省地方性氟中毒综合防治干预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作者:梁音;安冬;何平;李达圣;靳争京;胡小强

    目的 评估贵州省健康教育干预在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中的效果.方法 对贵州省5个县(市、区)地氟病病区实施以健康教育为基础和改良炉灶为主的综合防治项目,采用抽样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学生和家庭户主目标人群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及相关行为形成率.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后,学生与户主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4.80%(15 562/16 415)和88.23%(4482/5080),均较干预前[44.20%(26 364/59 645)、22.81%(3082/13 510)]显著提高(χ2值分别为13 324.05、6546.24,P<0.01);敞煤火烘烤玉米、辣椒率分别为5.61%(57/1016)和5.41%(55/1016),均较干预前[77.41%(1076/1390)、78/92%(1097/1390)]显著降低(χ2值分别为1214.49、1270.92,P<0.01);玉米、辣椒食前淘洗率分别为99.51%(1011/1016)和94/59%(961/1016),均较干预前[84.60%(1176/1390)、76.55%(1064/1390)]显著提高(χ2值分别为154.80、143.32,P<0.01);铁炉及台灶敞烧率分另4为4.71%(38/807)和8.37%(60/717),均较干预前[29.99%(14 483/48 299)、98.33%(95 070/96 685)]显著降低(χ2值分别为243.51、25 282.99,P<0.01).结论 在项目地区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是贵州省燃煤型地氟病综合防治的基础,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加强了项目地区村民参与地氟病防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项目地区村民初步形成了良好的生活方式,达到预期效果.

  • 2005年陕西省防氟(砷)改灶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作者:范中学;冯清华;李平安;李晓茜;陈宝群;曹小刚;段刚

    目的 评价陕西省防氟(砷)改灶项目实施情况及健康教育效果,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2005年陕西省防氟(砷)改灶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召开项目启动会,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成立领导小组和技术督导小组,培训改灶技工等;根据已有调查资料,确定安康、汉中2个市的7个县(区)为实施改灶项目县;在各项目县(区)采用多种形式对病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后,按照<陕西省卫生部门防氟改灶验收办法>进行验收.每个项目县(区)抽查1所学校,选择4年级以上30名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测试;每个项目县(区)选择2个乡,每个乡选择2个村,每村选择15名16岁以上成人进行防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安康、汉中市7个项目县(区)共完成传统炉和成品炉改灶95 322个(计划数为95 314个),完成率为100%(95 322/95 314):成人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为88%(444/508),学生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为100%(210/210).结论 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经费保证是搞好地方病防治工作的长效机制,今后应建立健全防氟(砷)改灶服务网络并加强健康教育工作,以巩固防氟(砷)改灶效果.

  • 2004和2006年陕西省燃煤型地方性氟砷中毒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作者:曹小刚;段刚;曾萱;李平安;何俊平;范中学;李晓茜

    目的 评估2004和2006年陕西省燃煤型地方性氟、砷中毒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 2004年抽取汉滨、平利、紫阳、汉阴4个县(区)作为调查地区,2006年除以上4个县(区)外,增加了镇坪、石泉和岚皋3个县作为涮查地区.每个县(区)各抽取2所小学,2个村作为调查点.每所学校抽取5年级学生50名,每个村抽取25~50岁家庭主妇30名作为观察对象.参照<2004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问卷.调查在校小学生和家庭主妇掌握地方性氟、砷中毒防治基本知识情况.结果 2004、2006年在校小学生平均成绩分别为54.7、83.6分,及格率分别为57.5%(230/400)、90.2%(629/697);家庭主妇平均成绩分别为59.7、83.9分,及格率分别为59.6%(143/240)、87.6%(338/386).结论 陕西省燃煤型地方性氟、砷中毒防治项目地区在校小学生和家庭主妇防氟、砷健康教育知识水平明显提高.

  • 内蒙古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小手牵大手健康教育方式效果分析

    作者:刘俊;琪木格;李艳红;张慧敏;李振林;陈波;刘慧敏

    目的 评价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小手牵大手健康教育方式的干预效果.方法 在内蒙古饮茶型氟中毒病区选择4~6年级小学生进行饮茶型氟中毒的健康教育知识问卷调查,并通过小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其父母的饮茶相关健康行为,对小学生开展有关饮茶型氟中毒的健康教育讲座,发放健康教育材料和低氟砖茶,要求学生向家长讲述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并督促家长改掉有害健康的饮茶行为,培养健康的饮茶行为.1年后,对上述学生再次进行小学生健康知识问卷及其父母健康相关行为的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小学生对饮茶型氟中毒知识知晓率的差异,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相关行为改变率的差异及不同行为干预前后实施率的差异.结果 健康教育1年后,小学生对饮茶型氟中毒知识知晓率[94.3%(33/35)]与之前[14.3%(5/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11,P<0.01).健康教育干预后,健康相关行为总体改变率为68.6%(48/70),其中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健康相关行为的改变率不同,且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改变率也在增加(X2=4.73,P<0.05),但不同年龄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75,P>0.05).在干预前和干预后,“是否饮用浓茶”,“是否饮用隔夜茶”,“是否饮用长时间煮沸的茶”等危害健康的行为的转变率均有降低(P<0.01).“茶中是否加奶”,“是否饮用及购买低氟砖茶”的行为实施率均有增加(P<0.05),而是否饮砖茶的行为实施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小手牵大手的健康教育干预,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学生对饮茶型氟中毒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其父母能够积极的改变不良饮茶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255 条记录 10/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