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合肥地区中学生吸烟行为与主观生活质量评价

    作者:陶芳标;黄锟;高茗;苏普玉

    目的探讨中学生不同吸烟行为与主观生活质量的关系并分析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1998年、2003年分别对合肥市城乡6所中学初一至高三年级学生曾经吸烟、13岁前吸烟、近吸烟、规律吸烟、吸烟成瘾、尝试戒烟等6种吸烟行为进行监测,选用情绪症状、学校生活满意度、总体生活满意度等指标对主观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分析中学生吸烟行为的5年变化以及主观生活质量与吸烟行为的相关性.结果中学生13岁前吸烟、近吸烟、规律吸烟和吸烟成瘾的发生率2003年(分别为8.8%、12.0%、5.6%和1.7%)比1998年(分别为3.1%、3.0%、1.7%和0.6%)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曾经吸烟、13岁前吸烟、近吸烟、规律吸烟、未尝试戒烟和吸烟成瘾者抑郁、焦虑情绪症状检出率高,学校生活满意度低,对生活或自己的总体评价低.学校生活满意度高(OR=0.657)、对生活的总体评价高(OR=0.766)是近期吸烟的保护因素,抑郁合并焦虑是危险因素(OR=2.181);学校生活满意度高是吸烟成瘾的保护因素(OR=0.388),抑郁症状是吸烟成瘾(OR=2.753)和规律吸烟的危险因素(OR=1.676).结论中学生吸烟行为非常普遍,并受到多种与认知、情绪相关的主观生活质量指标的影响.

  • 北京某医院女性医务人员幸福感现状调查

    作者:王瑞红;孙丽芳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表现为个人对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幸福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数值.它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阶层,被认为是人们的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也是反映一种社会事实,是一般人或特定的社会群体在特定时期主观生活质量的变化程度[1].主观幸福感逐渐成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2].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备受重视.

  • 托管制后医务人员主观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

    作者:程之红

    为评估托管制改革对医务人员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了解托管制改革后医务人员精神、文化和健康生活的主观感受,进一步完善托管制改革[1,2],现对托管制后医务人员主观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分析.

  • 急慢性躯体疾病患儿的主观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

    作者:王惠梅;何淑贞;李庆麟;闫媛珍;赵世武;曲成毅

    目的:探讨急慢性躯体疾病患儿的主观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少儿主观生活质量问卷>对急性病组(42例)、慢性病组(38例)两组患儿和57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主观生活质量调查比较,并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三组儿童主观生活满意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正常对照组(165.8±17.6)、慢性病组(160.0±16.9)和急性病组(159.9±13.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患儿、来自城市、起病年龄晚、病程长、参加课外活动少、无亲友帮助以及父母不良心理状况是低主观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慢性躯体疾病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低于正常.

  • 精神病性症状及药物锥体外系副作用对平稳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朱辉;项玉涛;邓伟光;Gabor S. Ungvari

    目的 调查中国精神科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观生活质量,并探讨精神病性症状和药物锥体外系副作用和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对符合研究条件的198例平稳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药物锥体外系副作用和其主观生活质量进行标准化测量.对数据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药物锥体外系副作用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躯体领域有显著影响;阳性症状和焦虑症状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心理领域、社会领域和环境领域有重要影响.结论 对于处于平稳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效控制其阳性症状、焦虑症状和锥体外系副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的主观生活质量.

  • 从介护度级别把握日间脑卒中康复患者主观生活质量

    作者:刘惠林;大桥卓也

    2000年4月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导入,通所康复开始3年半.通所康复以在宅疗养者为对象.其特征是具备在宅与康复专门设施两者为特点的一种服务形式.符合日间介护计划保险所选定的,利用日间来进行服务,其内容有PT、OT、ST等.

  • 长期无病生存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主观生活质量研究

    作者:曾慧慧;李志刚;吴敏媛

    目前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5年无病生存率已达80%左右,治疗后长期无病生存的ALL患儿逐渐增多[1].本研究对长期无病生存ALL患儿的主观生活质量进行了评估,了解其存在的问题,以期早期予以干预调整.

  • 肥胖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及心理影响的调查分析

    作者:牟春笋;杨力群;王明月;张平

    ①目的探讨肥胖儿童可能存在的心理及行为问题.②方法对肥胖儿童及正常儿童进行艾森克个性测验及主观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统计各量表得分.③结果 EPQ测试显示肥胖儿童E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健康儿童,差异有显著性(P<0.01).主观生活质量问卷:肥胖儿童在与同伴交往、自我认知、抑郁体验方面得分较低,总体满意度较低,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④结论肥胖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及行为问题,因此,应对其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引导其健康成长.

  • 城市低出生体重儿童学龄期主观生活质量评价

    作者:陶兴永;胡传来;李迎春;潘家华;陶公民;黄永玲

    目的 了解城市低出生体重儿童学龄期主观生活质量状况.方法 从某城市已建立的出生队列中整群抽取6~12岁低出生体重儿童作为观察组,共随访101例,并按1:1匹配选择同性别和年龄的正常出生体重儿童作为对照,采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评价其主观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城市低出生体重儿童学龄期主观生活质量问卷平均得分为(161.670±16.567)分,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总得分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学龄儿童总的生活质量满意度集中在一般水平,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城市低出生体重儿童学龄期主观生活质量与同龄正常出生体重儿童无明显差别.

  •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老年人主观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仰和芝;张仰君

    目的 探讨城镇化进程中失地老年人主观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失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城镇化进程中失地老年人的主观生活质量量表”对在江西省吉安市采用分层抽样与配额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的l 300名失地老年人进行间卷调查.结果 失地老年人生活适应、娱乐休闲、居住环境、生活保障、安置房、身心健康、生活便利、生活观念、邻里关系9个因子得分和主观生活质量总分分别为(4.196±0.621)、(3.559±1.185)、(4.057±1.15)、(3.930 ±0.787)、(4.180±0.847)、(4.010 ±1.145)、(5.300±1.094)、(4.673 ±0.611)、(4.610±1.172)和(4.320±1.494)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失地时间、安置房是否落实、失地后月均收入水平、是否与子女共同居住及对生活适应、居住环境、生活保障、安置房、身心状况、生活观念是城镇化进程中失地老年入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均P <0.05).结论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老年人的总体主观生活质量不高,影响因素复杂,应从多方面提升其主观生活质量.

  • 住院患儿主观生活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卢华萍;符艳华;陈琳琳

    目的 调查儿科住院患儿主观生活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某医院2011年5~8月就诊的48例住院患儿应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SLQ)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儿家庭生活维度的得分高于全国常模.不超过30%的患儿对家庭生活等8个维度的满意度在一般水平以下,16例患儿占33.3%认知成分及11例患儿占22.9%的情感成分满意度在一般水平以下.15例患儿占31.3%对主观生活质量不满意.女性患儿的同伴交往、躯体情感、主观生活质量得分高于男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农村患儿对抑郁体验得分低于城市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绝大多数的住院患儿主观生活质量处在一般水平,部分患儿存在较严重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情感.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针对影响患儿主观生活质量的原因进行积极引导,同时应考虑到患儿性别、居住地等因素的影响.

  • 城市女性主观生活质量初步研究

    作者:黄立清

    近年来,生活质量问题逐渐引起了国内的关注.生活质量,既包含了人们所面对的生存与发展的客观条件,也包含了人们对这些条件的主观体验,后者在国外一般称之为主观生活质量.自5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研究者一直将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视为反映人们主观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国内也出现了针对我国人民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但迄今还没有见到专门针对我国城市女性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本研究采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在山东省范围内取样,对当前我国城市女性主观幸福感进行初步研究,以揭示当前我国城市女性的主观生活质量状况,并就如何提高我国城市女性的主观生活质量提出建议.

  • 贵州省510名苗族儿童主观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李璧;徐瑜芬;刘建华;余瑶;李双霞;杨玉琴;谭晓彦

    目的:分析贵州省苗族小学3~6年级儿童主观生活质量现状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以促进贵州省苗族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方法:在贵州省苗族聚居县采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6年级苗族小学生510名作为研究对象.了解苗族儿童主观生活质量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苗族儿童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较低.总体满意度均分为(44.59±12.64)分,为不太满意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常模的一般满意度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苗族儿童认知成分分数为(49.84±12.06),高于情感成分分数(42.28±1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维度满意度以抑郁体验分数低,家庭生活分数高,分数从低到高排列依次为抑郁体验、躯体情感、焦虑体验、学校生活、同伴交往、生活环境、自我认识、家庭生活.男童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总体满意度评分均低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亲家庭儿童情感评分、总体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显著低于其他家庭儿童(P<0.05);父母是文盲的儿童认知成分评分、总体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低于父母是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儿童的评分(P<0.05);学习成绩差的儿童情感成分和总体满意度低于成绩好的儿童(P<0.05);父母不关心的儿童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总体满意度评分均低于父母关心的儿童(P<0.05).不同年级儿童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发现父母对儿童的关心、儿童健康状况及儿童学习成绩对主观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苗族儿童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均较低,以情感成分满意度低.男童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低于女童.儿童学习成绩越好,父母越关心儿童学习、儿童自身的健康状况越好,则主观生活满意度越高.家庭经济水平、家庭类型、父母文化程度、儿童所在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及家庭成员关系并不明显影响儿童主观生活质量.

  • 健康行为训练对癫痫患儿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秀菊;范继美;李冬梅;楚平华

    目的 探讨健康行为训练对癫痫患儿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癜痫患儿11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健康教育,研究组实施健康行为训练.采用少儿主观生活质量问卷进行训练前后对照,在患儿出院1年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在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总分上,研究组患儿均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8个维度水平的比较中,各维度的得分,研究组患儿均高于对照组;除了躯体情感维度外,其余家庭生活、同伴交往、学校生活、生活环境、自我认识、抑郁体验、焦虑体验7个维度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通过健康行为训练作为干预手段,可提高患儿的主观生活质量.

  •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老人的主观生活质量差异

    作者:仰和芝;赵玲玲;张德乾

    目的 探讨失地老人的主观生活质量现状和个体差异.方法 自行编制"城镇化进程中失地老人的主观生活质量量表",选取1 200名失地老人进行调查.结果 失地老人的主观生活质量总体均值得分为4.279分,在失地时间长短、是否有子女同住、月收入差异、安置房是否落实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失地老人主观生活质量不高,差异显著.

  • 矮小症患儿主观生活质量状况研究进展

    作者:姚俊;王杭

    矮小症患儿由于身材矮小,异于常人,时常被周围儿童甚至成人所歧视,承受着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较大的心理压力,加之身材矮小带来的学习、生活上的诸多不便,使生活质量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为了探讨矮小症患儿的主观生活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其生活满意度,促进矮小症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就矮小症患儿的主观生活质量状况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2015~2017年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矮小症儿童主观生活质量现状调查

    作者:弓雪茹

    目的 了解矮小症患儿的主观生活质量状况,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矮小症儿童50例,并与身高正常少儿(50例)做对照比较,应用统计方法评估影响矮小症患儿主观生活质量水平的因素.结果 矮小症患儿主观生活质量的总体满意度得分低于身高正常少儿的总体满意度得分,矮小症患儿在家庭生活、生活环境、自我认识、同伴交往四个维度上得分低于身高正常少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矮小症男童在躯体感受得分上显著低于矮小症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关系好的矮小症患儿在同伴交往、学校生活、自我认识、认知成分上得分显著高于家庭关系一般的矮小症患儿(P<0.05);家庭关系一般的矮小症患儿在自我认识、认知成分,总体满意度得分上显著高于家庭关系不好的矮小症患儿(P<0.05).不同家庭关系的矮小症患儿在主观生活质量的其他维度和成分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目的 矮小症患儿主观生活质量状况低于身高正常少儿.

  • 伴对立违抗性障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主观生活质量研究

    作者:赵志民;季卫东;钱昀;唐慧琴;杜亚松

    目的 评估伴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者的主观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一般自制调查表及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nventory of Subjective Life quality,ISLQ)对50例伴ODD的ADHD患者(研究组)进行评定,并与49名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研究组患者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生活环境、抑郁体验、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及总体满意度上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伴ODD的ADHD患者一般资料中的是否快乐、有无好朋友、同学关系、父亲的文化程度、父母关系、担心家庭作业、家庭的满意度、家庭气氛、与母亲的关系与主观生活质量的成分水平和总体满意度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伴ODD的ADHD患者的主观生活质量较差,家庭满意度、家庭气氛、有无好朋友等多个因素是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 精神障碍病耻感研究新进展

    作者:李娟;李洁

    病耻感在精神障碍中广泛存在,它是阻碍精神卫生服务发展与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外不少国家已开展了抗病耻感运动,我国在此方面的工作尚显不足.为引起国内精神卫生工作者对病耻感的重视,本文对近年来与精神障碍有关的病耻感研究做一综述.

  •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苗竞;韩新民

    综述用于研究ADHD的各种动物模型,使用表面效度、结构效度、预测效度三个指标来评价动物模型.动物模型从多角度的模拟ADHD的临床特点,各有优劣.但目前尚未建立理想的ADHD模型,应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

3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