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干扰素和更昔洛韦联合控制尖锐湿疣术后复发临床观察

    作者:李佳妍;刘力;刘智文

    尖锐湿疣(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所引起的、临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近年来常用干扰素局部注射来控制CA复发,虽取得一定疗效,但复发率仍较高.2005年5月-2007年5月期间,采用γ-干扰素局部注射及短期静脉注射更昔洛韦联合控制CA术后复发,疗效较好,结果报告如下.

  • 更昔洛韦静脉滴注联合尿道电切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作者:吴迅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1)对尿道尖锐湿疣患者经尿道电切后静脉滴注更昔洛韦0.25g,1次/天,共6天.(2)对尿道尖锐湿疣患者经尿道电切后静脉滴注抗生素5~7天.观察3个月内尖锐湿疣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的复发率显著高于治疗组.结论:更昔洛韦能更安全有效的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有较好的抗HPV作用.

  • 半导体激光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丹

    目的:对半导体激光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进行临床观察,寻找治疗带状疱疹的佳方法.方法:对120例患者分别采用半导体激光联合更昔洛韦及单纯阿昔洛韦治疗,并进行临床治疗的观察研究.结果:半导体激光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阿昔洛韦治疗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可靠,可以阻止疾病炎性细胞浸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更昔洛韦治疗肾移植术后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作者:阮钧;徐卓群;徐汇义;仇学文;胡强;周得琪;陆鹏;邵剑峰

    目的 评价更昔洛韦治疗肾移植术后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1999年4月-2003年2月11例肾移植术后感染带状疱疹口服阿昔洛韦治疗的患者为阿昔洛韦组;以2003年2月-2007年4月8例肾移植术后感染带状疱疹使用更昔洛韦治疗的患者为更昔洛韦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更昔洛韦纽在止疱时间、结痂时间、止痛时间、总病程方面均优于阿昔洛韦组.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 虽然本组资料样本较少,但也初步说明更昔洛韦治疗肾移植术后带状疱疹较阿昔洛韦有效,副作用小,是肾移植术后带状疱疹治疗的较好选择.

  • 新癀片联合更昔洛韦、甲钴胺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作者:孟阳;蒋琼;潘启红;张蓉;殷红文

    目的 观察新癀片联合更昔洛韦、甲钴胺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辨证属湿热困阻证或湿毒火盛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更昔洛韦静脉滴注、甲钴胺片口服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新癀片口服.2组疗程均为10d.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皮损恢复情况,记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药物不良事件.结果 临床表现方面:2组患者治疗后均有好转,2组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改善方面:2组VAS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VAS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试验组VAS比对照组分值更低(P<0.05).试验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癀片联合更昔洛韦、甲钴胺治疗中老年辨证属湿热困阻或湿毒火盛者证带状疱疹疗效好,安全性高.

  • 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作者:于洪芝

    我科于2005年6月-2007年6月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并与阿草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做对照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带状疱疹患者来自我院皮肤科住院部或门诊,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1周内未内服和外用抗病毒药物.

  • 依达拉奉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作者:梁敏奇;黄小耿;谭瑞芬;胡宇波;陈炳忠

    我科从2008年1月-2011年1月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86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其中男44例,女42例,年龄19~81岁,平均55.7岁.均具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病程均在7d以内,来我院前未使用抗病毒药物,无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无免疫功能低下及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

  • 与艾滋病相关的外鼻Kaposi肉瘤一例

    作者:房高丽;孙挥宇;伦文辉;柳月红;马爱民;陈帆;吴焱

    患者男,48岁,同性恋,发现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阳性18个月,右侧鼻翼肿物8个月,视力下降2周入院。患者18个月前因“肺炎”入院,检查发现HIV(+),CD4+T淋巴细胞计数不详,未进行高效抗逆转录治疗。8个月前右侧鼻翼出现紫黑色结节,逐渐增大,呈结节状重叠生长,肿瘤组织与正常皮肤交界处时有瘙痒感,表面小痂皮,去除后少量出血,可自止,无疼痛。在日本活检病理明确诊断为Kaposi肉瘤,人疱疹病毒8型感染,接受更昔洛韦治疗3个月,肿物无缩小。

  • 重症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延误治疗原因和综合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姜洋;李莹;王忠海;罗岩;金玉梅

    目的 分析重症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延误治疗原因及综合治疗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就诊的重症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100例(102眼).方法 对研究对象中具有完整既往诊治资料的患者52例(53眼)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内容包括既往诊治时间、既往诊断及治疗情况,分析延误治疗的可能原因.对所有100例(102眼)患者视病情应用口服更昔洛韦0.5~1.0 g每日3次,联合局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每日4次抗病毒治疗,并结合患者个体病程、病损情况联合应用0.1%氟米龙滴眼液每日3~6次或口服泼尼松龙20~30 g每日1次;视病情联合应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每日1~3次;角膜存在溃疡、角膜上皮不完整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滴眼液每日3次;所有病例联合人工泪液及角膜保护剂治疗.治疗前与治疗后1、2及4周随访,评价治疗有效率与治愈率.主要指标延误治疗的可能原因,视力,睫状充血、角膜浸润,角膜混浊、角膜水肿、角膜后弹力层皱褶以及角膜后沉着物的评分,治疗有效率与治愈率.结果 12例(23.08%)患者误诊为单纯虹膜炎仅应用糖皮质激素而未予抗病毒药物治疗,其中2例误诊为单纯虹膜炎伴角膜带状变性,另有1例误诊为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32例(61.54%)患者未明确诊断角膜炎类型,其中24例(75%)患者仅应用抗细菌未应用抗病毒药物.伴有虹膜炎症、小梁网炎症的患者24例(66.67%),未用糖皮质激素及睫状肌松弛剂.1例伴小梁网炎继发性眼压升高患者予毛果芸香碱眼液每小时1次点眼.应用系统综合治疗前的平均视力为0.29±-0.40,治疗后1、2、4周的平均视力分别为0.34±0.41、0.42±0.42和0.56±0.45,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t=6.153,7.275,9.220,P均=0.000).治疗后1、2、4周与治疗前相比,睫状克血、角膜浸润、角膜混浊、角膜水肿、角膜后弹力层皱褶以及角膜后沉着物的评分均有明显好转(F=231.543,136.700,106.031,58.323,19.183,60.590;P均=0.000).治疗后随访1年,4例(3.92%)复发,3例(2.94%)病情控制情况下角膜变薄,未见其他不良情况.结论 重视原发病诊断以及综合治疗是有效治疗重症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重要保证.

  •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诊断真菌性角膜炎一例

    作者:梁庆丰;Antoine Labbe;孙旭光;潘志强

    患者男性,41岁.2个月前在农田中劳动时右眼不慎被玉米叶划伤,自用氯霉素眼水点眼.10天后,患者右眼疼痛、畏光、视力下降.当地县医院诊断为"细菌性角膜炎",给予"氧氟沙星眼药水"、"妥布霉素眼药水"8/次日,治疗2周后未见好转,随后到当地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诊断为"病毒性角膜炎",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0.1%阿昔洛韦眼药水"4次/日,"更昔洛韦眼用凝胶"2次/日,治疗2周,随后给予抗真菌治疗,0.2%氟康唑眼药水滴右眼,每小时1次,无效,转至北京同仁医院.既往无眼病及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 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滴眼液治疗小儿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作者:陈健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滴眼液治疗小儿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就小儿单疱毒性角膜炎的发病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了更昔洛韦和干扰素滴眼液的药理作用,以及联合用药的临床价值。结果更昔洛韦与干扰素滴眼液联合用药后有效率为97.62%,明显高于其它报道,经随访半年至一年基本无复发,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滴眼液对小儿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具有促进其角膜上皮生长,增加小儿抵抗力等优点,无过敏和毒性反应,为临床治疗HSK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 PWZL质粒介导的双自杀基因前药系统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作者:阎晓然;吴红;于海涛;王绣;张昱

    目的 探讨PWZL质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TK)和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基因(CD)双自杀基因系统在前体药物作用下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的杀伤效应.方法 为实验研究.以PWZL质粒为载体将双自杀基因转入体外培养的LEC,然后使用不同浓度的前体药物5-氟胞嘧啶(5-FC)(20、40、60、80 mg/L)和(或)丙氧鸟苷(0.1、1.0、10、50、100 mg/L)作用于CD-TK基因转染的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计算细胞存活率,统计各组细胞的存活率差别,并进行旁观者效应分析.实验所得细胞生存数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经PCR和半定量分析检测,CD-TK基因在LEC中可获得稳定表达;仅行CD-TK基因转染组与空白对照组细胞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使用前体药物组细胞生存率随时间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观察期末,GCV 10 mg/L+5-FC 60 mg/L组、GCV 10 ms/L+5-FC 100ms/L组、GCV 100 ms/L+5-Fc 100 ms/L组细胞生存率低,此3组间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5,P>0.01);旁观者效应分析表明,GCV 100 mg/L+5-FC 1130 mg/L组、GCV 10 mg/L+5-FC 60 mg/L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10.26,13.16;P<0.01).结论 PWZL质粒可成功、有效地将CD-TK基因转入人LEC并能获得稳定表达;双自杀基因前体药物系统对人LEC具有杀伤作用;联合用药可提高杀伤力、减少前体药物使用量.

  • 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药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

    作者:郭立斌;孙鼎;叶俊杰;耿爽;徐海燕;张美芬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药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ARN)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及其疗效.方法 ARN住院患者14例(14只眼),均符合美国葡萄膜炎学会ARN诊断标准.患者初诊视力为光感、眼前手动、数指者各1只眼,0.08~0.1者4只眼,0.2~0.4者5只眼,0.5、0.8者各1只眼.角膜后沉着物、房水闪光均阳性.眼底表现为周边部局灶性和(或)片状视网膜坏死、视网膜动脉白线、视网膜出血等.全身分别给予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静脉滴注,患者病情继续发展、恶化,但尚未出现视网膜脱离.再对14只眼行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药术.其中2只眼注药后,病情不能控制,出现了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和视网膜脱离,即行玻璃体切除术.术后患者随访4~74个月,平均25个月.结果 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药术后,12只眼视力显著提高,提高至1.0~1.5者5只眼,0.5~0.9者5只眼,0.3者2只眼.玻璃体切除术后的2只眼,术后视力较术前亦有提高,分别由眼前数指提高至0.4,光感提高至眼前数指.14只眼的眼前节炎性反应和玻璃体混浊消失或明显减轻,视网膜黄白色病变消退,出血吸收,视网膜在位.结论 对全身抗病毒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病情的ARN患者,在尚未发生PVR或视网膜脱离时,及早给予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药术可获得满意疗效,能显著提高患者视力.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眼部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耿爽;叶俊杰;刘丽秋;徐海燕;王伟伟;王淑然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眼部病变特点、临床症状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回顾性分析110例(220只眼)HIV感染和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视力、眼前节、眼底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其中2例(4只眼)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性视网膜炎患者施行了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药治疗.患者年龄、HIV感染时间与HIV视网膜病变及CMV性视网膜炎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性别与HIV视网膜病变及CMV性视网膜炎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 ChiSquare分析法,正常眼底组、HIV视网膜病变组、CMV性视网膜炎组间CD_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结果 患者初诊视力为无光感者5只眼,光感至0.04者10只眼,0.05~0.2者14只眼,0.3~0.7者62只眼,0.8及以上者129只眼.110例(220只眼)HIV感染和AIDS患者中,有25只眼角膜后有灰白色细小或色素性沉着物.22只眼房水闪光(+)或(++).4只眼虹膜后粘连.28只眼晶状体混浊.34只眼确诊为HIV视网膜病变,眼底表现为棉絮斑、视网膜出血及微血管瘤.32只眼确诊为AIDS合并CMV性视网膜炎,26只眼的眼底表现为沿血管分布的浓厚黄白色病损区,其上片状出血,边缘有不规则黄白色颗粒.3只眼为眼底病变晚期,表现为视网膜萎缩、视网膜血管硬化和狭窄、视神经萎缩.3只眼合并视网膜脱离.正常眼底的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CD_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100.0个/mm~3,HIV视网膜病变患者CD_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41.0个/mm~3,CMV性视网膜炎患者CD_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18.0个/mm~3.CD_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正常眼底组与HIV视网膜病变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48,P=0.028);正常眼底组与CMV性视网膜炎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696,P=0.000);HIV视网膜病变组与CMV性视网膜炎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60,P=0.027).2例(4只眼)CMV性视网膜炎患者行更昔洛韦(400 μg)玻璃体腔注药后,视力提高,眼底病变明显消退.结论 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是HIV感染及AIDS常见的眼部并发症,CMV性视网膜炎是AIDS晚期严重的眼部并发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重建患者的免疫功能,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药可有效治疗CMV性视网膜炎并挽救患者视力.

  • 单纯疱疹病毒胸腺激酶基因系统抑制体外培养的人眼球筋膜囊成纤维细胞增殖的研究

    作者:王继兵;葛坚;刘炳乾;黄冰;魏雁涛

    目的研究单纯疱疹病毒胸腺激酶(HSV-tk)基因系统对人眼球筋膜囊成纤维细胞(HTFs)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含HSV-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tk)SN并转入包装细胞系PT67进行病毒包装,G418筛选抗性克隆并扩大培养收集病毒上清,测定病毒滴度.透射电镜观察鉴定病毒颗粒;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鉴定tk基因在病毒基因组中的整合.用病毒感染HTFs细胞,G418筛选并扩大培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和免疫印迹法检测tk基因的表达;加不同浓度前药更昔洛韦(GCV)后,以MTT法检测tk基因对HTFs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酶切鉴定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逆转录病毒载体pL(tk)SN,电镜下包装细胞产生的病毒颗粒呈椭圆形,直径约100 nm;病毒基因组中,PCR扩增出了tk基因;测得病毒滴度为4×107 cfu/ml;被转染的HTFs细胞,用RT-PCR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到tk基因在mRNA与蛋白水平均有表达;HSV-tk-GCV系统对HTFs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剂量依赖性,5×10-3g/L的GCV作用5 d可将细胞全部杀死,IC50为6×10-4g/L,HSV-tk-GCV系统对HTFs细胞的杀伤机制表现为坏死与凋亡,凋亡率随GCV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结论 HSV-tk基因系统能有效抑制人眼球筋膜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作用机制表现为细胞的坏死与凋亡.(中华眼科杂志,2006,42:212-217)

  • 2%更昔洛韦滴眼液对巨细胞病毒阳性的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作者:翟如仪;许欢;孔祥梅;王朱健

    目的 观察并评价2%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巨细胞病毒(CMV)阳性的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病例观察研究.于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收集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就诊的临床表现符合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且房水CMV阳性的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房水及血清中CMV IgG抗体,并行PCR检测CMV DNA以验证ELISA结果.记录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给予2%更昔洛韦滴眼液点眼,4次/d,随访观察疗效.治疗前、后角膜后沉着物(KP)、房水闪光等计数资料比较Pearson x2检验,治疗前、后眼压及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用量、降眼压药用量等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配对秩和检验.结果 共纳入50例(50只眼)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38±13)岁.96%(48/50)的患眼存在虹膜脱色素,患眼相对于健眼的角膜内皮丢失率为10.8%±5.5%、发作时眼压高值(47.8±9.9)mmHg(1 mmHg=0.133 kPa),并可见特征性钱币状KP.2%更昔洛韦滴眼液局部治疗时间为(5.4±2.7)周.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均有好转,羊脂状或中等大小KP由94%(47/50)减至52%(26/50);钱币状KP大部分消失,由22% (11/50)减至2%(1/50);前房房水闪光消失,由12%(6/50)减至0;眼压值由(26.2± 10.9) mmHg降低至(15.5±3.6)mmHg;而且激素用量由3(0~4)次/d减至0(0~3)次/d,不使用激素的比例由6%(3/50)提高到60%(30/50),原来有激素依赖的26例患者中17例(65%)可以停用激素;降眼压种类由2(0~3)种减至0(0~3)种,不使用降眼压药物的比例由24%(12/50)提高到58%(29/50);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接受房水病毒复查的13例患者CMV DNA全部转为阴性.结论 2%更昔洛韦滴眼液局部治疗CMV阳性的青睫综合征的短期疗效良好,有助于炎性反应和眼压控制.

  • 更昔洛韦原位胶化滴眼液兔眼部药物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

    作者:张俊杰;高长凤;王丽娅

    目的比较0.2%更昔洛韦滴眼液及其原位胶化滴眼液给兔眼滴用后,更昔洛韦在兔眼泪液、房水以及角膜组织中的经时过程及其药物动力学行为.方法采用健康无眼疾白色家兔,按完全随机化方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每眼结膜囊内单次给更昔洛韦原位胶化滴眼液50μl,对照组动物每眼结膜囊单次给更昔洛韦一般滴眼液50μl.两种制剂滴眼后,在不同时间点分别取泪液、房水以及角膜组织,样品经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时间的兔眼泪液、房水及角膜组织中更昔洛韦浓度,药物动力学参数采用非线性小二乘法进行计算机拟合求得.结果在用药后120 min内,试验组各时间点房水中和角膜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泪液中在5~10 min时试验组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泪液、房水和角膜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分别是对照组的2.2、5.5和3.4倍,试验组和对照组药物在房水中的ti/2分别为59和43 min,在角膜中分别为223和87 min.试验组和对照组房水中药物达峰浓度分别为4.79和0.96μg/ml,达峰时间分别为60和45 min.结论更昔洛韦原位胶化滴眼液同一般滴眼液相比,明显延长药物在眼部的滞留时间,增加角膜组织和房水中的药物浓度.显著提高更昔洛韦的眼部生物利用度.

  • 儿童眼部带状疱疹一例

    作者:侯文博;孙旭光;李炜炜;王智群;邓世靖;李然

    患儿男性,7岁,因右侧额部、面部及眼睑皮肤疱疹,伴有眼眼红、视力下降2个月余,于2010年1月11日至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门诊就诊.患儿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右眼红、异物感,并伴有咳嗽等感冒症状,当地诊为肺炎,抗生素输液治疗3d(具体不详),全身症状缓解,右眼未予治疗.约20 d后,右侧额部、头顶部、眼睑、鼻背及鼻尖部皮肤出现水泡样改变,伴疼痛,皮损不过中线,并在眼红、异物感的基础上又出现视力下降,当地医院诊为右眼带状疱疹,予以阿昔洛韦口服及更昔洛韦眼用凝胶1次/d,重组表皮生长因子4次/d,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3次/d,治疗1.5个月后眼部病变未见好转.患儿家属否认患儿有水痘及水痘接触史.

  • 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邵玲;杜敏;付淑凤;闫淑;胡彩平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CMVR)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10月至2014年10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24例(24只眼)经全身治疗后眼底病变继续进展的AIDS合并CMV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治疗,治疗前、后行视力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彩色照相检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检查。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的视力、眼底血管和视网膜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全部24例(24只眼)患者中,治疗前视力<0.1者有16例(16只眼),其中视力为无光感1例(1只眼),视力为眼前手动3例(3只眼),视力为眼前指数3例(3只眼),0.02~0.1者9例;视力为0.1~0.5者5例(5只眼);视力>0.5者3例(3只眼)。治疗后视力<0.1者有9例(9只眼),其中视力为无光感者1例(1只眼),视力为眼前手动者1例(1只眼),视力为眼前指数者3例(3只眼),视力为0.02~0.1者4例(4只眼);视力为0.1~0.5者9例(9只眼);视力>0.5者6例(6只眼)。治疗前眼底检查,全部24例(24只眼)患者均可见患者视网膜上大片融合性的黄白色视网膜坏死灶,边界模糊,伴有大量渗出及出血(见图1A)。所有患者均未伴有视网膜脱离。治疗后眼底检查,在全部24例(24只眼)患者中有6例(6只眼)患者视网膜出血及渗出吸收,眼底病变区域机化萎缩(见图2A),临床治愈率为25.00%(6/24)。6例(6只眼)患者视网膜出血及渗出减少,病变区域视网膜部分萎缩,其中1例(1只眼)患者好转后复发,好转率为29.17%(7/24)。11例(11只眼)患者眼底病变无好转,占45.83%(11/24)。治疗前,FFA检查可见全部24例(24只眼)患者病变区域强荧光渗漏,伴有视网膜血管闭锁及大面积毛细血管无灌注区(见图1B)。治疗后,FFA检查可见全部24例(24只眼)患者中,有6例(6只眼)患者视网膜出血与渗出已完全吸收,病变区视网膜萎缩、瘢痕形成(见图2B),占25.00%(6/24);7例(7只眼)患者眼底病变减轻,出血部分吸收,视网膜及血管渗漏情况明显减轻,占29.17%(7/24)。11例(11只眼)患者FFA检查结果与治疗前大致相当,无明显好,占45.83%(11/24)。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视网膜脱离,治疗及随访6个月过程中亦未出现其他相关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治疗CMVR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 更昔洛韦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作者:尹传玲;仲德森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带状疱疹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同时,观察组采用更昔洛韦联合氮氖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更昔洛韦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显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氮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较好.

1507 条记录 7/76 页 « 12...45678910...757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