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临床分离念珠菌对5种常见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试验结果分析

    作者:张秀珍;张爱莲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念珠菌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伊曲康唑及酮康唑体外敏感性.方法:采用Sensitire YeastOen试验板以微量稀释法测定以上5种抗真菌药物对临床分离的108株念珠菌低抑菌浓度(MIC).结果:108株念珠菌中达到氟康唑、伊曲康唑、氟胞嘧啶耐药标准的分别有8株(7.4%)、15株(13.9%)、2株(1.9%),念珠菌MIC值分布种间差异较大.结论:不同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存在差异,准确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 临床分离念珠菌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试验结果分析

    作者:孔海深;徐卫益;江琴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念珠菌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伊曲康唑及酮康唑体外敏感性.方法采用Sensititre YeastOne试验板以微量稀释法测定上述5种抗真菌药物对临床分离的108株念珠菌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108株念珠菌中达到氟康唑、伊曲康唑、氟胞嘧啶耐药标准的分别有8株(7.4%)、15株(13.9%)、2株(1.9%),念珠菌属MIC值分布种间差异较大.白色念珠菌对5种药物的MIC90值低,60株白色念珠菌中仅2株耐氟康唑,3株耐伊曲康唑,对氟胞嘧啶无耐药株;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的MIC值分布呈高值,10株光滑念珠菌中4株耐氟康唑,3株剂量依赖性敏感,7株耐伊曲康唑,且吡咯类之间有交叉耐药.其他菌株,除季也蒙念珠菌对伊曲康唑有一定的耐药(2/6)外,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MIC分布均较低.结论不同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存在差异,准确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对于指导临床合理选药有重要意义.

  • 57例真菌感染病原菌分离鉴定

    作者:林珍

    真菌包括霉菌,酵母菌和酵母样菌.真菌分为致病真菌和非致病真菌两类.而致病性真菌又分为病原性真菌和机会致病真菌.真菌引起的感染,多系由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引起,例如,癌症、白血病、严重创伤、烧伤、尿道插管患者真菌趁机浸入引起脏器性真菌病.而各种病原真菌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不同,为了给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我们对57株分离自癌症、白血病、严重创伤、烧伤、尿道插管患者尿液的真菌进行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 性病门诊5年中可疑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念珠菌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性监测

    作者:费实;李季;李平;黎小东;宋卫忠;张锡宝

    目的:研究疑似外阴阴道炎患者念珠菌菌种的分布及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药物敏感性监测.方法:常规分离菌株并鉴定,药敏采用E-test方法测定念珠菌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阴道分泌物分离念珠菌419例,其中:白念珠菌348株(83.1%),光滑念珠菌35株(8.4%),近平滑念珠菌17株(4%),热带念珠菌8株(2%),清酒念珠菌4株(1%),克柔念珠菌5株(1%).419株中对氟康唑、伊曲康唑耐药分别有13株(3%)、66株(16%),双重耐药7株占2%.结论:在疑似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VVC)患者分离的念珠菌中,仍以白念珠菌为优势菌株.念珠菌对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耐药显示逐年增高趋势,不同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存在差异,部分菌种存在交叉耐药,非白念珠菌交叉耐药明显高于白念珠菌.

  • 四川地区隐球菌临床分离株基因型和耐药性分析

    作者:雷瑶;肖玉玲;何超;张春莹;谢轶;康梅

    目的 了解四川地区隐球菌临床分离株基因分型及体外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情况.方法 采用针对URA5基因PCR产物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收集自我校华西医院的92株隐球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采用E-test法检测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AMB)、氟胞嘧啶(FC)、氟康唑(FCA)、伊曲康唑(ITR)和伏立康唑(VRC)对隐球菌分离株的低抑菌浓度(MIC)范围,并计算其MIC50、MIC90.结果 92株隐球菌中,91株为新生隐球菌VN Ⅰ型,1株为格特隐球菌VGⅡ型.5种抗真菌药物对92株隐球菌临床株的MIC值范围、MIC50、MIC90值分别如下:两性霉素B为<0.002~2 μg/mL0.19 μg/mL和0.75 μg/mL;氟胞嘧啶为0.5~>32 μg/mL、4μtg/mL和8 μg/mL;氟康唑为0.5~32 μg/mL、3 μg/mL和8 μg/mL;伊曲康唑为0.064~2 μg/mL、0.5 μg/mL和1.5 μg/mL;伏立康唑为0.004~0.19 μg/mL、0.047 μg/mL和0.094 μg/mL.其中3株(3.3%)对两性霉素B耐药,4株(4.3%)对氟胞嘧啶耐药,25株(27.2%)对伊曲康唑耐药,未发现对氟康唑耐药的菌株,所有菌株对伏立康唑敏感.格特隐球菌(1株)对氟胞嘧啶耐药,对氟康唑剂量依赖敏感.不同时间段隐球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MIC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随时间推移,两性霉素B及氟胞嘧啶的MIC值有所升高,唑类药物MIC值变化无规律.结论 四川地区隐球菌以新生隐球菌VN Ⅰ型为主,存在格特隐球菌VGⅡ型.除伊曲康唑外,隐球菌对其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高,仅少数菌株对两性霉素B及氟胞嘧啶耐药.

  • 含额外拷贝ERG3B基因烟曲霉的表型分析

    作者:乔建军;刘伟;李若瑜;万喆

    目的 克隆烟曲霉ERG3B基因,并构建烟曲霉ERG3B基因额外拷贝株,了解该基因对烟曲霉表型的影响.方法 通过同源性比对,在烟曲霉基因组找出烟由霉可能的ERG3基因的开放读码框(ORF),PCR扩增ERG3B基因ORF连同其上下游各约1 kb的DNA片段,将该片段重组到穿梭质粒pRG-AMA1-Not1.用重组后的质粒转化嘧啶营养缺陷株烟曲霉AF293.1.观察转化子的生长速度并测定转化子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结果 ①烟曲霉ERG3基因有3个拷贝(ERG3A,ERG3B,ERG3C).Erg3Ap和Erg3Bp与其他真菌的Erg3同源性高.②烟曲霉ERG3B基因被重组到了pRG-AMA1-Not1,产生质粒pERG3B.用pERG3B和空载体pRG-AMA1-Not Ⅰ转化AF293.1后,分别得到转化子AF-pERG3B和AF-empty.AF-pERG3B与AF-empty的生长速度无差异;两者对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灰黄霉素的敏感性也无差异.结论 额外拷贝的ERG3B基因不影响烟曲霉的生长速度及对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灰黄霉素的敏感性.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