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男性留置导尿管两种不同拔管方法对尿道损伤程度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玉红;丁海梅

    目的:探讨男性留置尿管两种不同拔管方法对尿道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普通外科硬膜外麻醉手术后需留置尿管的男患者168例,随机分两组,试验组100例采取将尿管内抽出大部分无菌生理盐水,余留0.3~0.4ml,对照组68例则采取将尿管内无菌生理盐水全部抽出,比较两种不同拔管方法对患者尿道损伤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拔管后出现血尿现象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拔管过程中疼痛及拔管后排尿疼痛现象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硬膜外麻醉后留置尿管的男性患者,采用球囊内余留0.3~0.4ml无菌盐水的拔管方法,可减轻疼痛、减少血尿及尿道刺激症状,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轻患者痛苦.

  • 剖宫产术后两种不同拔气囊导尿管方法的探讨

    作者:罗青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用两种不同方法拔除气囊导尿管产妇舒适度的改善.方法:将64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5例采用新方法即自行排出气囊导尿管;对照组29例按照传统方法即护士辅助拔除气囊导尿管.比较两组产妇拔管后临床尿意感、尿道疼痛感、排尿不畅症状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拔管后的症状总评分为0.95±0.14和5.26±1.51分,总有效人数31/35和7/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剖宫产产妇术后拔除留置气囊导尿管时,用新方法即自行排出导尿管可缓解拔管时和拔管后不适症状.

  • 颅脑损伤患者留置导尿拔管方法的探讨

    作者:魏金凤;刘莲珍

    目的 探讨不同拔除导尿管方法对减少再发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在膀胱空虚时直接拔管,实验组在膀胱充盈时缓慢抽净气囊内液体,再注入0.5 ml的生理盐水后顺时针旋转拔管.结果 对照组在拔管后有效排尿成功率为84%,实验组有效排尿成功率为96%,拔除尿管后尿道刺激程度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充盈时拔管优十膀胱空虚时拔管,抽出气囊内液体后再注入少许液体及缓慢旋转的手法可减少尿道刺激程度.观察组拔管方法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 应用品管圈降低男性患者拔除尿管疼痛率的实践

    作者:高俊平;李育玲;贺美;翟晓梅;秦素芳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工具在规范拔尿管方法、降低男性患者拔除尿管疼痛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降低男性患者拔尿管疼痛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况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对策拟定,应用PDCA循环原则实施各项对策。结果:我科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制订了规范化的拔尿管方法和流程,使男性患者的拔除尿管疼痛率由95.0%降至15.0%,护士的各项隐性能力也显著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对拔除尿管方式进行管理控制,规范了尿管拔除方法和流程,降低了男性患者的拔管疼痛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此种方法和流程值得在临床科室推广。该活动同时增加了护士的主动管理能力,便于更好地促进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

  • 气囊导尿管不同拔管方法对男性病人拔管后舒适度的影响

    作者:林世红;黄琦;韦成信;蔡洁;李春梅;王一平;黄蔼莲;韦春凌

    目的:研究气囊导尿管不同拔管方法对男性病人拔管后舒适度的影响.方法:2009年2月~2011年6月,我院心胸外科、胃肠外科手术后留置气囊导尿管男性病人15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50例,A组采用自制多功能气囊导尿管,拔出尿管时先注入石蜡油5ml+地塞米松5 mg+2%利多卡因5ml+生理盐水5ml;B组按常规拔除导尿营;C组采用气囊回注少量液体与排尿脱管方法,分别观察三组病人疼痛程度和拔尿管后排尿情况.结果:三组病人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拔管后排尿情况:A组发生尿路刺激症比B组和C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组拔管方法可以减轻病人痛苦,减轻其拔管后并发症,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 气管切开患者气管导管一次性拔除与传统拔管法的效果比较

    作者:兰冬梅;禤建锋;南进军

    目的:探讨针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气管导管一次性拔除或传统拔管所产生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拔管方式,试验组应用气管导管一次性拔除方式。将两种方式产生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按照对应方法进行拔管后,试验组患者憋喘、面色发绀、血氧饱和度、重新置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应用传统法进行拔管,一般需要进行多次操作才能成功,封闭后,尽管留有一个大约2 mm的小孔,但还是对患者的呼吸道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这种情况造成患者体内外的气体交换受阻,造成患者憋喘、面色发绀以及血氧饱和度下降,护理工作量较大。一次性拔管可以显著减少护理工作量,减轻患者痛苦。其重新置管率低,有利于提升手术效果,促进患者预后,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无痛拔除气囊导尿管新方法分析

    作者:赵雪艳;张书芳

    妇产科常规留置尿管是临床常见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气囊导尿管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固定牢固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尽管在现在的护理中将如何留置气囊导尿管的方法和步骤作了规范,却忽视了拔除导尿管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因此,如何在拔除尿管时减轻病人尿道的疼痛感及减小对尿道粘膜的损伤以及如何预防拔除尿管后尿潴留的发生就成为了本文研究的重点.

  • 颅脑损伤留置导尿拔管方法的改进

    作者:刘海霞

    目的:改进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尿管拔出方法,减少拔管后导致尿潴留的发生.方法:将63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的拔管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拔管方法.结果:实验组排尿成功率93.9%,对照组为70%.结论:用实验组方法拔除导尿管有预防尿潴留的作用.

  • 不同拔尿管法在腹部术后老年男性患者的应用

    作者:曾茶连;马华荣

    目的:探讨不同拔尿管法在腹部术后老年男性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留置导尿管的腹部术后老年男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即在患者有尿意后护士将尿管气囊的水抽净,将尿管拔出;试验组采用改良方法即在患者有尿意后,护士先将尿管气囊的水全部抽出,随后向气囊回注0.3~0.4 ml生理盐水,让患者自行排尿,轻拉尿管让尿管随尿液排出.比较两组患者拔除尿管时的舒适度和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的异常症状.结果:试验组拔除尿管时无特殊不适患者例数高于对照组,稍有疼痛及明显疼痛患者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3.14、20.01、9.21,P<0.01).试验组拔除尿管后自然排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诱导排尿成功率低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06、20.05、5.99,P<0.05).结论:改良后的拔尿管方法可以提高腹部术后老年男性患者拔管时的舒适度,减少首次排尿时出现的异常症状.

  • 改良式拔管法在留置尿管中的应用

    作者:张焕霞

    目的 探讨改良式拔管法在留置尿管后预防尿潴留的效果观察.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因泌尿系疾病、普外科手术及外伤行留置尿管的患者109例,按奇偶数法随机分为改良组54例,对照组55例.对照组在拔管当日常规间歇性夹闭导尿管,每2小时开放,拔管前以0.9%氯化钠溶液250 ml行膀胱冲洗并排空膀胱.改良组在拔管前每2小时开放导尿管,拔管前夹闭导尿管,使膀胱充盈,患者感腹胀后放尿100 ~ 150 ml,再夹闭导尿管,采用电脑低频脉冲按摩治疗仪按摩20 min后排空膀胱,以0.9%氯化钠溶液100~ 150 ml、2%利多卡因2.5ml、氧氟沙星0.2 g(100 ml)行膀胱灌注后拔管.结果 改良组较对照组发生尿潴留、排尿时尿道口疼痛不适症状明显减少,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改良式拔管法能有效预防膀胱炎、消除或减轻排尿时尿道伴随症状、促进排尿、预防尿潴留的发生.

  • 宫颈癌根治术后留置导尿管拔管方法的改进

    作者:孙秋红;徐晓燕

    目的 比较宫颈癌术后尿管拔除方法对排尿的影响.方法 将宫颈癌Ⅰ期a~Ⅱ期b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拔尿管方法,实验组采用抽出气囊内液体后让患者自行排尿尿管随尿液滑出的方法.结果 对照组尿管拔除时有26例患者出现不适或疼痛,拔尿管后排尿成功率73.33%;对照组因不采用人为拔除尿管,故仅有1例排尿时有轻微疼痛,尿管滑脱后排尿成功率93.33%.结论 长期留置尿管者抽去气囊内液体,尿管排尿时自行滑出的方法患者痛苦少,排尿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 气管切开患者气管导管一次性拔除与传统拔管法效果比较

    作者:朱晶

    目的:对比气管切开患者气管导管一次性拔除与传统拔管法的效果.方法:将96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拔管法,即先为患者更换更细的气管导管,2d后试堵管,无异常再拔管.观察组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采用一次性拔管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管前憋喘、面色青紫、血氧饱和度下降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且前者拔管后重新置管率更低(P<0.01,P<0.05).结论:传统拔管法常需反复堵管几次才能拔管成功,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对患者造成安全隐患,有引发医患纠纷的可能.采用一次性拔管法后,99%的患者呼吸平稳,无憋喘及心悸,血氧饱和度95%以上,重新置管率低,患者及家属满意.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拔除三腔气囊导尿管方法的效果比较

    作者:任晓艳;朱宁;张燕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拔除三腔气囊导尿管的方法.方法:将120例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需要拔管的TURP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拔管前均夹闭尿管至膀胱充盈,患者有尿意时,常规用20 ml注射器抽净气囊内的无菌生理盐水,嘱患者双腿屈膝深呼吸.实验组用1 ml注射器注入0.8 ml无菌生理盐水至气囊内,同时用5 ml注射器抽取3 ml无菌石蜡油,由尿管边注入石蜡油边转动尿管缓慢拔出尿管;对照组常规拔除尿管.结果:两组患者拔管后第一次排尿时出现的排尿疼痛、血尿、尿潴留及需再次置管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P<0.01).结论:实验组拔除尿管的方法优越,可明显减少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者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 气管导管拔除时适度气囊压力同步口咽部吸引对气道的保护作用

    作者:田宝文;张国艳;张强华

    目的 减少气管导管拔除时引起的应激反应及囊上滞留物的回落,预防拔管带来的并发症.方法 将120例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按手术日期单双日分为常规组(60例)和改良组(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拔管方法,先吸净口咽及气道内分泌物后抽出气管导管气囊里的气体,吸痰管置于气管导管内持续负压吸引拔管;改良组采取保留适度气囊压力,将气囊上方分泌物随拔管提到口咽部持续吸引清除,拔管中保持气管内压力.比较两组拔管时清除的分泌物量、拔管前后呼吸循环指标的变化和呼吸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常规组气囊上方痰液清除量为(1.73±0.79)mL,改良组为(10.09±1.81) mL;常规组拔管前后R、HR、SBP和SaO2数值变化显著;患者窒息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改良组(P<0.05).结论 保留适度气囊及气管内压的气管导管拔除方法能有效地清除气囊上方的分泌物,减少拔管时不良反应,预防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发生.

  • 三腔Forley拔管方法改良

    作者:何苑熙;许艳春

    目的:探讨三腔尿管拔管的方法,选择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的方法.方法:将我科2013年1月-2013年6月先后收治80例前列腺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40人,采用传统方法拔管.B组为实验组40人,采用拔管前先抽尽水囊中的水,再打入1ml的空气,同时经尿管注入润滑止痛胶的方法.结果:A组病员平均评分为4~5分,都出现不同程度尿血;B组病员平均评分1~2分,采用此方法的患者普遍认为无任何不适和疼痛感,只有5人出现了轻微尿血.结论:实验组方法有利于减少患者疼痛,增强自行排尿的功能恢复,减少尿管的复插率及尿路感染,有效预防拔管后排尿困难及尿留的发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术后患者拔除尿管不适率中的应用

    作者:俞丹;张巧珍;苏美霞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术后患者拔除尿管不适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以"降低术后患者拔除尿管不适率"为活动主题,对本科室术后拔除尿管的患者进行现状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对策实施、效果确认等措施.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术后患者拔除尿管不适率由94%降至16%,达到预期目标.结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减轻了患者拔管时的疼痛,降低了拔管后出现的不适,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推进了优质护理服务,规范了拔除尿管的方法和流程,值得在临床科室推广应用.

  • 两种拔管方法对剖宫产留置导尿后排尿的影响

    作者:张征玲;刘秋兰;李菁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拔管方法对患者排尿的影响.方法:选择122例剖宫产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间隙夹毕引流管后拔)62例,对照组(持续放尿拔管)60例,分别观察拔除尿管后第一次自行排尿时间和情况.结果:两种拔管法对患者的影响有较显著差(P<0.01),实验组自行排尿顺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采用间隙夹毕引流管后拔管法较常规的持续放尿拔管对患者影响小,有利于术后康复.

  • 留置尿管患者拔管方法的改进

    作者:张金丽

    临床上留置尿管患者中,大多使用双腔气囊尿管.笔者在临床观察中发现,患者拔管后排尿疼痛和拔管后血尿症状多见.2007年1-8月,我院对留置尿管患者的拔管方法进行分析、改进,通过临床实践与观察,效果满意,减轻了拔管疼痛和拔管引起的尿道损伤.现介绍如下.

  • 经皮肾碎石取石术后输尿管双J管留置时间和拔管方法的探讨

    作者:周厚勇;邓建平;张恒;王永权;李龙坤

    目的 对经皮肾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后患者输尿管双J管留置时间长短及拔管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84例行PCNL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长期留置组(n=28),术后留置输尿管双J管4~6周,经尿道膀胱镜下拔管;短期留置组(n=28),术后留置输尿管双J管8~12d.经尿道膀胱镜下拔管;短期留置改良组(n=28),术后留置输尿管双J管8~12d,经肾穿刺通道用改良方法拔管.3组患者于拔管后和出院后分别填写问卷调查,手术后1个月复查肾功能和利尿肾图.结果 患者出院后肉眼血尿、腰胀、膀胱刺激征、泌尿系感染、发热、双J管移位、尿液反流等并发症发生率,长期留置组分别与短期留置改良组、短期留置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短期留置组与短期留置改良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拔管后尿道疼痛、肉眼血尿、尿道损伤、膀胱刺激征、泌尿系感染、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短期留置改良组分别与长期留置组、短期留置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长期留置组与短期留置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1个月复查肾功能、利尿肾图,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肾碎石取石术后8~12 d,有针对性采用改良方法拔管,可有效缩短双J管的留置时间,避免因带管出院及置管时间过长引起的并发症,减少患者的费用和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留置尿管拔管方法对排尿的影响

    作者:唐小平;杨文亮

    目的:观察留置尿管不同的拔管方法对病人自行排尿的影响.方法:选择180例神志清楚,肾功能正常,留置尿管时间(9±2)天的病人,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3组,甲组在随机状态下拔管;乙组在膀胱半充盈状态下拔管;丙组在膀胱高度充盈时拔管;观察3组病人拔管后的自行排尿情况,即第一次排尿的时间、尿量,排尿困难的病例.尿潴留情况.结果:甲组与丙组在排尿困难和尿潴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发生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的病例数明显少于甲组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膀胱半克盈状态下拔管更有助于排尿反射的重建,出现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的病例少.

2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