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皮前路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齿状突骨折

    作者:张海波;张少华;白新明;孟亚强;马术友

    目的 探讨经皮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9例成人新鲜Ⅱ型和浅Ⅲ型齿状突骨折患者经牵引骨折复位后在C型臂X线机监视前路经皮穿刺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本组9例患者内固定成功8例,失败1例改行外固定.未发生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与内固定有关的并发症2例均未影响骨折愈合.随访10个月~2年骨折均愈合,无术后并发症出现,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内固定失效.结论 经皮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安全、有效、损伤小,较开放内固定更具优势.熟悉上颈椎解剖、严格掌握适应证、熟练的技术操作及良好的C型臂X线机监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 齿状突骨折前路微创内固定的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陈梓锋;林斌;郭林新;郭志民

    目的探讨齿状突骨折前路微创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为提高手术疗效提供有效的保障.方法 8例齿状突骨折患者的前路微创手术给予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结果 8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经平均9.6个月随访,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齿状突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3.1周,颈椎活动基本正常.结论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可提高齿状突骨折前路微创内固定手术的疗效,增加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手术的并发症.

  • 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

    作者:董志勇;马迅

    目的 探讨齿状突骨折内固定术的手术要点和适应证.方法 对2005年6月至2009年12月23 例行手术治疗的齿状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7 例,女6 例,年龄14~45 岁,平均37.3 岁.15 例患者采用前路螺钉内固定术,8 例患者行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术.结果 经3~24个月随访,X线片复查示骨折复位良好,未出现上颈椎不稳或复位丢失现象,术后3个月植骨融合.有神经症状者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随访满意.结论 齿状突骨折内固定术能使上颈椎获得即刻稳定,临床效果好.

  • 颈前路螺钉与后路椎弓根钉固定Ⅱ型齿状突骨折疗效对比

    作者:郭世明;丁真奇;翟文亮;梁勃威

    目的 对比分析前路空心钉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4年3月至2008年12月筛选40例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4例采用空心钉前路固定,26例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4.2个月.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随访摄片检查齿状突愈合情况,并根据JOA评分进行对比评分.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愈合时间、JOA评分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手术内固定方法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均有明显疗效,前路空心钉组创伤小、出血少、愈合快,但术中接受X线照射次数多,适应证窄.

  • 颈前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宋长志;郑闽前;王四清;纪标

    目的 探讨颈前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7月至2006年12月我们对齿状突骨折Anderson-D′Alonzo Ⅱ型12 例进行的颈前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其中新鲜骨折10 例,骨折不愈合2 例.结果 随访6~41个月,平均10个月,12 例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均无明显颈部活动受限.结论 前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和能够大限度的维持和重建寰枢椎的稳定性.

  • AOSF技术治疗Ⅱ型和浅Ⅲ型齿状突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胡勇;徐荣明;马维虎;杨述华;何贤峰;何宇

    目的 探讨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Ⅱ型和浅Ⅲ型齿状突骨折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齿状突骨折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19~78 岁,平均(52.6±3.2) 岁.按Anderson-D′Alonzo分型,Ⅱ型20例,浅Ⅲ型12例.均采用1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通过上颈椎正侧位及张口位X线片和CT进行评价.结果 3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8月,平均18个月.除2例Ⅱ型骨折未愈合外,其余平均愈合时间6个月.无螺钉断裂、移位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6例,3例遗留颈部僵硬感,但临床检查无活动受限,2例合并颅脑损伤者残留部分头痛、头晕.结论 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技术是治疗Ⅱ型和浅Ⅲ型齿状突骨折有效和安全的方法,能大限度地保留寰枢椎的生理活动功能.

  • 颈后路APOFIX内固定加颗粒状植骨治疗齿状突骨折

    作者:杨云平;王宇飞;杨柯颖;贺玉彪;陆晓涛;张伟;熊志宏;李光全

    目的探讨颈后路APOFIX内固定系统加颗粒状植骨治疗齿状突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对8 例齿状突骨折患者采用颈后路APOFIX内固定系统固定,并行颗粒状自体松质骨植骨融合.结果 8 例均获3~18个月随访,未见椎板夹松动、脱出及断裂,植骨全部融合.结论 APOFIX系统操作简单、安全、稳定性好,适于齿状突骨折的后路固定;而行颗粒状自体松质骨植骨有利于融合,提高融合率.

  • 寰枢椎后路融合术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

    作者:冯彦博;池永龙;徐华梓;林焱;黄其杉;毛方敏

    目的:探讨3种寰枢椎后路融合术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患者行寰枢椎后路融合术:包括Gallie钢丝法7例,Brooks钢丝法7例,Apofix椎板夹内固定法4例.结果:术后16例寰枢椎脱位完全复位,2例大部分复位(复位不满意才另行枕颈融合,不在此列).经0.5~10年(平均4.5年)随访,除1例术后6个月死亡外,其余17例均获骨性融合,其中钢丝断裂而植骨已融合1例,寰椎后弓钢丝切割断裂移位后融合1例;所有患者颈痛全部消失;8例有脊髓病症状者中,1例无改善(术前JOA评分分别为5分),其余7例JOA评分均较术前提高,分别为13~17分.结论:3种寰枢椎后路融合术均有其适用性,是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的有效方法;Apofix椎板夹为寰枢椎后路融合术的首选内固定方式;术前牵引复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齿状突骨折合并C5~6脱位1例

    作者:牛建鹏;马迅;赵斌

    齿状突骨折和下颈椎骨折脱位在临床上多见,但同一个患者同时出现比较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

  • Mimics软件在齿状突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刘登均;贺小兵;王明贵;殷浩;冉广文;李争艳

    目的 探索Mimics软件在诊断齿状突骨折中的价值.方法 18例齿状突骨折上颈椎基于64排螺旋平扫得到连续薄层二维图像,数字化三维医学影像交互式控制软件系统(materialise's interactive medical image control system,Mimics软件)分别重建颅骨、寰椎体、枢椎的三维可视化结构.结果 根据骨折部位按Anderson and D'Alonzo分型,将齿状突骨折分为3型:Ⅰ型为尖端骨折,2例;Ⅱ型为基底骨折,12例;Ⅲ型为枢椎椎体部骨折,4例.结论 Mimics软件对诊断急性或陈旧性齿状突骨折及确定骨折类型具有重要价值,为齿状突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 前路经皮中空螺钉治疗ⅡB 型齿状突骨折虚拟手术的仿真设计

    作者:刘登均;李争艳

    目的:探索虚拟现实技术来寻找一种实行前路经皮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ⅡB型齿状突骨折的方法,发掘可视化虚拟手术对枢椎Ⅱ型齿状突骨折前路内固定的临床指导作用。方法将齿状突骨折患者的颈椎基于64排CT平扫得到连续薄层二维图像, Mimics软件分别重建寰椎、枢椎的三维可视化结构,在Mimics中的MedCAD版块中进行模拟手术。结果三维重建图像结构清晰,可真实再现寰枢椎细微的结构,虚拟仿真手术中螺钉进针点精确,钉道正确无误。结论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制订出佳的前路经皮中空螺钉通道,在术前风险评估、中空螺钉放置及临床手术教学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成人齿状突骨折的治疗策略

    作者:戴力扬

    对于齿状突骨折的治疗目前无一致意见,且尚无充分证据支持骨折的非手术或手术治疗选择.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包括骨折平面、是否移位和移位程度以及患者的年龄,笔者建议的手术适应证包括明显移位或成角、年龄>50岁、ⅡA型骨折、非手术治疗不能维持骨折稳定和陈旧性骨折.手术治疗应尽量选择前路螺钉内固定而避免融合.

  • 枢椎椎板螺钉结合寰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齿状突骨折

    作者:张志跃;陈在飞;梁正忠;廖湘波;王海龙;张晋夏;瑞涛;肖劲松;李宏伟

    齿状突骨折占颈椎外伤的9%~20%,而其中老年患者致伤原因多为跌倒伤等低能量的损伤,年轻患者致伤原因多见于交通伤、高处坠落伤、打击伤等高能量的损伤.在齿状突骨折中AndersonⅡ型骨折常见,约占65%~74%.进行非手术治疗的AndersonⅡ型和浅Ⅲ型骨折不愈合率较高,导致寰枢椎不稳,甚至引起严重的继发性损伤,故多数学者主张手术治疗.

  • Ⅱ型齿状突骨折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与非融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在飞;梁正忠;夏瑞涛;廖湘波;王海龙;肖劲松;张志跃

    2010年1月-2016年01月对34例Ⅱ型齿状突不稳定骨折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同时15例髂骨后植骨融合,19例非融合治疗.男20例,女14例,年龄20~65岁,平均42.5岁,2例为陈旧性骨折,未形成鹅颈畸形.合并高血压10例,糖尿病3例,高血压及糖尿病均存在者2例.

  • 颈前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

    作者:刘劲松;龚跃昆;李彪;吴仕峰;刘卫华

    目的 探讨颈前路单枚空心钉加压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1年11月~2003年1月对8例成人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在牵引复位成功后,C-臂监视下经颈前路行单枚空心钛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1月~15个月,平均时间为13个月.骨折复位固定满意,均获得骨性愈合,无术后并发症出现,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螺钉松动、滑脱、断裂.结论 前路单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愈合率高,保留了寰枢间运动功能,在具备手术适应症时应作为Ⅱ型齿状突骨折治疗的首选.

  • 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法医学重新鉴定1例

    作者:刘青青;刘彬;任国印;刘洪敏;赵丽萍

    1 案例资料被鉴定人李某某,女,1974年出生.2011年02月09日,其在乘坐小型轿车时发生交通事故受伤,造成"齿状突Ⅰ型骨折伴寰枢椎脱位"等损伤.经住院行颈椎后路复位、内固定术等治疗,伤后5个月后,其自行在当地鉴定机构进行伤残鉴定,因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术后,以颈部活动度丧失50%以上评定为道路交通事故Ⅷ(捌)级伤残.同年11月15日即伤后9个月,被告保险公司方认为该鉴定系单方委托,同时对鉴定结论存在异议,故向法院申请对其损伤伤残等级进行重新鉴定.

  • 齿状突骨折鉴定1例

    作者:朱光烈;王晓刚;斯建刚;陈德良

    枢椎齿状骨折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在法医的工作中,交通事故、坠落等加速、减速运动为齿状突骨折的常见原因.现报道1例,并分析其发生机制.1 案例资料1.1 案情祝某,男性,27岁.2006年3月6日晚10时许,其酒醉后从座位上滑倒在地上,头部有软组织损伤并出血,送医院并检查显示颈椎骨折.后其家属听信医生的推断,说是头顶部遭他人外力打击造成,于是对致伤方式产生异议.我法医室遂接受委托,对其损伤机制进行法医学分析.

  • 3D打印技术辅助空心加压螺钉治疗Andersonll A型齿状突骨折

    作者:彭仲华;梁亮科

    目的 研究3D打印技术辅助空心加压螺钉治疗Andersonll A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AndersonⅡA型齿状突骨折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1,行3D打印辅助空心加压螺钉治疗)和对照组(n=19,行单纯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置钉次数),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螺钉松动断裂发生率,术前和术后1月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颈椎活动度(CROM),美国脊髓损伤学会评分(ASIA).结果 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透视次数更少、置钉次数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螺钉松动断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JOA、CROM、ASI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月JOA、CROM、ASIA评分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月JOA、CROM、ASI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空心加压螺钉能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和置钉次数,骨愈合快,螺钉松动断裂少.

  •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

    作者:毛勇;丁真奇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在治疗齿状突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例均于颅骨牵引复位后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9例均随访,随访时间2~24个月,平均8个月.其中7例骨性愈合,2例仍在随访中,无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是一种牢固、有效,大限度保留患者颈部功能的方法.

239 条记录 12/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